NASA洞察號著陸器的「鼴鼠」鑽頭終於深入火星土壤

2020-12-06 cnBeta

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在火星上進行了一次相當成功的運行,調查火星上的「地震」並聆聽紅色星球上的怪異聲音。不過,有一個問題是: 該著陸器的 "鼴鼠"熱探測器在火星的任務進展得並不順利。

這個熱探測器的設計是深入火星土壤,採集火星內部的溫度,但探測器一直被卡住。NASA和 "鼴鼠 "團隊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來研究解決 "鼴鼠 "被卡住的可能方案,他們可能終於取得了一些進展。

NASA洞察號團隊帳號周三在推特上發文稱:「經過我的機器人手臂的幾次助攻,鼴鼠似乎進入地下。從幾百萬英裡之外的地方排除故障,真是一個真正的挑戰。」

洞察號團隊分享了一個過程的GIF,其中涉及到用著陸器機械臂末端的鏟子推動探測器的頂部。這個好消息表明, "鼴鼠 "的問題不是石頭擋住了它的去路,而是洞察號著陸點的火星土壤的組成。探測器無法獲得足夠的摩擦力來向下推進。

"鼴鼠 "團隊由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領導。你可以在周三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 "鼴鼠 "儀器負責人Tilman Spohn的日誌更新中,深入了解到它所付出的艱辛工作的細節。這是一項關於耐心和毅力的研究。

下一個關鍵的步驟是看 "鼴鼠 "是否能獨立挖掘,DLR將這一過程稱為 "自由鼴鼠 "測試。如果測試繼續遭遇障礙,團隊可能會嘗試用泥土填入洞中,或者用鏟子的邊緣推動探測器。

洞察號的任務是了解更多關於火星和地球等巖石行星是如何形成的。熱探測器則可以為科學家們提供有價值的數據。

相關焦點

  • NASA洞察號著陸器將推動被卡住的火星「鼴鼠」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著陸器是堅韌不拔的寫照。該著陸器於2019年初部署了一個稱為「鼴鼠」探洞熱探針,其任務是深入火星以獲取行星的溫度。但任務進行得並不順利。NASA現在正在嘗試一種新方法來推動被卡住的「鼴鼠」移動。
  • NASA宣布著陸器洞察號的「鼴鼠」已經結束其火星之旅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周四宣布,火星著陸器洞察號(InSight)的「鼴鼠」已經結束了其在火星上的旅程。「鼴鼠」是著陸器熱流和物理特性包(HP3)的鑽探部分,該儀器旨在深入挖掘並測量火星內部溫度。
  • 火星上的洞察號終於動了!鼴鼠裝置成功鑽入地下!
    美國洞察號火星探測器自2018年發射到火星以來已經有數個年頭,洞察號是人類首個火星內部探測器。因此,想要了解火星內部,我們必須打入其內部。然而,遺憾的是,洞察號的鑽探裝置「鼴鼠」在鑽探過程中遇到阻礙,卡了數月之久,導致任務一直停滯不前。不過,近日,在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著陸器的推動下,火星上的「鼴鼠」終於進入了地下!
  • 機械臂助攻 NASA洞察號「鼴鼠」探測器成功深入火星土壤內部
    本文轉自【cnBeta.COM】;目前正在火星上執行科學考察任務的洞察號(InSight)探測器,已經成功向地面發送了不少具有極高價值的科學考察數據,為人類未來登上這顆紅色星球提供了充足的依據。不過在任務推進中,代號為「鼴鼠」(Mole)的熱探測器並不受到火星的歡迎,已經卡在土壤中一年多時間了。 據悉,Mole的長度為16英寸,並通過繫繩與著陸器本體相連。其尖端設計的目的,是希望能夠不斷錘擊掘進至16英尺的深度,以便展開熱量的測量。沒想到的是,火星土壤似乎比預期的更硬,給這隻從地球遠道而來的機械「鼴鼠」造成了相當大的麻煩。
  • 真實上演「火星救援」:NASA洞察號鼴鼠儀器援救任務邁出第一步!
    真實上演「火星救援」:NASA洞察號鼴鼠儀器援救任務邁出第一步!美國宇航局「洞察號」(InSight, 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著陸器上有一個綽號為「鼴鼠」的儀器,它在對火星進行深入調查時遇到了一些困難。
  • 挖入火星7釐米後,洞察號的「鼴鼠」消失了
    NASA的火星著陸探測器經過多代革新,從長期以來的探測地表情況轉變成了探測火星內部情況,而正在完成這個轉變的探測器正是NASA最新的著陸器「洞察號」。洞察號在兩年前發射升空之後就一直備受關注,科學家和公眾希望它能夠帶給人類更多關於火星內部的探測。
  • 火星上的「洞察號」探測器成功鑽入土壤,登陸一年終於正常運作了
    NASA於2018年發射到的「洞察號」探測器(InSight)已經在火星上運行了一年多時間,這輛不能移動的探測器是專門為偵測火星內部活動而打造的,科學家希望通過探測器上的設備檢測出火星內部是否還存在活動,然而「洞察號」在登陸以後本應開展的工作卻並不順利,火星上地表的堅硬程度超過了探測器的鑽探能力
  • 在火星被卡住了,NASA「洞察號」救援行動取得進展,一年多了
    去年年初,運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著陸器的科學家發現自己必須為該任務進行營救行動,原因是其中一種儀器卡在了這顆紅色星球的泥土中。2018年5月5日凌晨4時05分,「洞察號」升空,11月26日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在火星成功著陸。
  • NASA將用洞察號著陸器的機械臂來推動打樁機
    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探測器,旨在深入火星地表並收集包括溫度在內的一些科學數據。然而由於在著陸點的選擇商出現了意外,綽號為「鼴鼠」(Mole)的一款小型儀器(一種微型打樁機)一直難以順利前進。
  • 洞察號到火星快1年了,都在忙啥?最近200天都在拯救「鼴鼠」!
    ,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就已檢測到300多場「火星震」,它還追蹤到其中一些地震的震源信息。,隨後他們通過實驗發現,洞察號所在地區的土壤結構比較鬆軟,每向下打一下,鼴鼠支架的四個腳就會將土壤壓下去一些,所以當地面被壓實後,令它的摩擦力大幅降低,繼續打樁時反衝力會將支架彈起,這樣一來就抵消了鼴鼠探針下行的動力,從而造成打洞困難。
  • 在火星被卡住了,NASA「洞察號」救援行動取得進展,已經一年多了
    去年年初,運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著陸器的科學家發現自己必須為該任務進行營救行動,原因是其中一種儀器卡在了這顆紅色星球的泥土中。2018年5月5日凌晨4時05分,「洞察號」升空,11月26日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在火星成功著陸。
  • 上億公裡外,一隻「鼴鼠」終於鑽入了地表之下,但距離目標還很遠
    迄今為止,在火星探測上取得成績最多的國家還是美國,其他國家還都難以望其項背,如今仍然在火星上工作的唯一的探測器就是美國宇航局發射上去的「洞察號」探測器,該探測器自2018年11月登陸火星以來,一直不斷的傳回著重要的探測數據,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月6日報導,跟隨洞察號一同登陸火星的「鼴鼠」號已經鑽入到火星的地表之下,將收集重要的探測數據
  • 美國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遇大麻煩 鼴鼠打樁機無法工作 4個月未修復
    洞察號全貌 左下側紅框內是鼴鼠HP3鼴鼠(HP3)是一臺由德國航天局製造的帶有探針鑽頭的打樁機,能夠依靠支撐結構將探針打入火星土壤內部5米的深度,以探測火星土壤內部熱量的傳導方式。洞察號著陸成功後,用了大約3個月的時間才用自己的機械臂將「鼴鼠」部署到前方幾米的位置(上圖左下方紅框部分)。鼴鼠從2月份開始打洞,但針頭剛進入土壤深度約30釐米的位置時,就無法繼續向下前進了,NASA不得不暫停打洞。
  •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擺脫困難,重回戰場
    圖:洞察號著陸器 2019.09.23「洞察號」著陸器最初被送往到這顆「火紅星球」的目的無非是:在火星原有地形上打一個16英尺的孔,然後測量地表下的熱量。但是才鑽了14英寸之後就出現了個問題:內置熱探頭的鑽子——「鼴鼠」沒法再繼續鑽了。
  • NASA「洞察號」藉助機械臂推動「鼴鼠」的嘗試取得新進展
    【來源:cnBeta.COM】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的「鼴鼠」熱流和物理性能探頭此前一直在火星上遭遇障礙,但現在「鼴鼠」有了新的希望。自從「鼴鼠」在一年前被卡住以來,太空迷一直在關注它的傳奇故事。「洞察號」團隊已嘗試了所有工作,從拍打探針周圍的土壤到推擠探針的側面以幫助其獲得牽引力。NASA的最新舉動包括使用「洞察號」機械臂末端的鏟子將「鼴鼠」向下推。 NASA周五發推文稱:「來自火星的好消息是:我們使用機器臂推動鼴鼠的新方法似乎正在發揮作用!」
  • NASA「洞察號」著陸器現不明故障 傳感器系統進入安全模式
    據外媒BGR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一直在提供來自紅色星球表面的最新天氣信息,但現在突然停止了運行。一個不明原因故障導致該著陸器的深層L傳感器系統進入安全模式,NASA仍在試圖找出原因。
  • 火星探測器傳來不幸消息!鑽頭「鼴鼠」被無情彈出,原因還在分析
    今天我們就任務回顧,開始解讀"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根據3D圖像顯示,"洞察"號著陸器終於將其超靈敏的地震儀置於火星表面。該儀器旨在通過探測"火星震"的轟鳴聲來揭示有關火星內部的謎團。幾周後,著陸器首次聽到了火星上的微小震顫。
  • 洞察號:「我到火星啦!」
    北京時間今天(11月27日)凌晨4時左右,NASA的新一代火星著陸器洞察號順利著陸火星。【前情提要連結】洞察號順利完成了預定的著陸計劃。NASA的火星著陸器/巡視器大家族。 / NASA火星著陸器版圖也更新了~下面就期待Mars 2020啦~
  • 美國洞察號火星熱探測器上的自動錘鑽頭有望恢復鑽探工作
    來自火星探測的好消息,美國洞察號(InSight)火星熱探測器的自動錘鑽頭現已完全被火星地表覆蓋。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探測進展,因為的自動錘鑽頭周圍的塵埃會誘使設備更深入鑽探火星地殼。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的熱流和物理屬性包的持續傳奇已經發生了重要的轉變
  • 洞察號在火星遇見神秘地質,無論怎麼用力都進不去,還好鑽頭沒斷
    火星,一顆充滿誘惑的星球,比起月球而言,火星的移居可能性更大,因為這一點,我們人類在未來的幾十年裡,或許都要以它為主要的開發對象。這不,美國已經開始動手了,繼機遇號、好奇號等探測車在火星地表上完成研究數據之後,又在去年發射了一枚名為洞察號的探測器,主要為了研究火星的地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