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的InSight「洞察號」著陸器已經在火星上安全地工作了將近一年,並且正在做一些非常出色的工作。機器人的大多數高敏感儀器套件都按預期工作,可以發送回數據並記錄這一塵土飛揚的星球上的地震活動。但是,其中一種被稱為「鼴鼠」的探針工具卻遠未達到預期。
該儀器被設計為將其錘擊入火星表面,並將其推入最多16英尺的深度以收集溫度讀數。不幸的是,該探測器甚至未能將自己掩埋到1英尺的深度,但NASA認為他們知道原因。
自錘擊「鼴鼠」依靠周圍土壤的摩擦力來推動自身前進,但是火星土壤實在太鬆散,探針的機械結構無法順利抓住。值得慶幸的是,「洞察號」著陸器配備了可以幫助它的機械臂。科學團隊將使用「洞察號」的長金屬臂將「鼴鼠」「釘」在所挖掘的洞的側面,從而增加周圍物質的摩擦力,並希望為探針提供完成其命運的機會。
這項操作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不得不通過拆除包圍「鼴鼠」的護罩並將機械臂固定到位來為這一機會做準備。值得注意的是,著陸器的機械臂從來沒有設計成可以這樣做。由於地球與火星之間的通信延遲很長,因此這變得更加困難,團隊必須等待命令執行完畢,然後才能知道如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