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全國自考00145生產與作業管理歷年真題及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34小題,每小題1分,共3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生產與作業系統的基本功能是( )
A.提高產品質量
B.滿足市場需求
C.增加產品數量
D.提升售後服務水平
2.為保證產品的服務能得到落實,企業生產系統應具備可擴展性、兼容性和( )
A.繼承性
B.連續性
C.協調性
D.不變性
3.服務業與製造業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服務業( )
A.消費與生產分離
B.質量易於直接衡量
C.不製造有形產品
D.製造有形產品
4.下列選項中,屬於生產與作業系統維護改進工作的是( )
A.訂單管理
B.生產與作業控制
C.現場管理
D.大規模定製
5.生產與作業系統結構化要素之一是( )
A.信息系統
B.生產能力
C.售後服務
D.訂單安排
6.生產與作業管理應遵循的首要原則是( )
A.創新原則
B.效益原則
C.市場導向原則
D.科學管理原則
7.生產與作業戰略對其他職能子戰略的一個作用是( )
A.協調作用
B.指導作用
C.組織作用
D.控制作用
8.在現有產品和現有經營範圍的條件下,企業戰略中的增長向量要素是( )
A.產品開發
B.市場滲透
C.市場開發
D.多種經營
9.生產與作業過程的時間組織中,能使設備充分利用且加工周期較短的移動方式是 ( )
A.平行移動方式
B.順序移動方式
C.水平移動方式
D.平行順序移動方式
10.勞動定額的制定方法中,經驗估工法適用於( )
A.新產品試製
B.大量生產
C.成批生產
D.成組生產
11.價值工程中的價值等於( )
A.成本/功能
B.功能/成本
C.價格/功能
D.功能/價格
12.下列選項中,不屬於合理組織生產與作業過程基本要求的是( )
A.目標性
B.連續性
C.柔性
D.層次性
13.生產與作業過程的組成中,為正常生產提供動力的生產活動屬於( )
A.生產服務過程
B.生產技術準備過程
C.輔助生產過程
D.基本生產過程
14.在生產與作業計劃體系中,主生產計劃處於( )
A.長期計劃層
B.中期計劃層
C.短期計劃層
D.近期計劃層
15.當企業短期和長期的生產能力均大於市場需求時,企業首先應考慮( )
A.承接外協任務
B.新產品研發
C.增加在制品庫存
D.資產重組
16.生產計劃中的產值指標包括三種,即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和( )
A.國民生產總值
B.國內生產總值
C.工業商品產值
D.工業淨產值
17.企業資源計劃的簡稱是( )
A.MRP
B.MRPⅡ
C.BPR
D.ERP
18.物料需求計劃的理論基礎是( )
A.庫存訂貨點理論
B.製造資源計劃理論
C.企業資源計劃理論
D.生產管理理論
19.企業資源計劃的技術基礎是( )
A.製造技術
B.裝配技術
C.信息技術
D.工程技術
20.某產品的銷售單價為20元/件,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為10元/件,盈虧平衡點的產量 為100萬件,則該企業的固定成本為( )
A.1,000萬元
B.1,500萬元
C.2,000萬元
D.3,000萬元
21.作業排序的約束條件之一是( )
A.機器故障
B.工藝條件
C.人員缺勤
D.停工待料
22.生產調度的依據是( )
A.生產作業計劃
B.主生產計劃
C.生產大綱
D.產能計劃
23.下列選項中,屬於項目進度計劃編制方法的是( )
A.線性規劃法
B.關鍵路徑法
C.動態規劃法
D.非線性規劃法
24.物資的定期檢查庫存控制方式適用於( )
A.非計劃控制的物資
B.定量採購的物資
C.具有相同供應來源的物資
D.C類物資
25.在倉庫管理中,物資出入庫管理應遵循的原則是( )
A.先入先出原則
B.先入後出原則
C.數量優先原則
D.價值優先原則
26.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是( )
A.PCAD
B.PDCA
C.CADP
D.ACDP
27.箭線式網絡圖中,表示「工作」的符號是( )
A.箭線
B.直線
C.虛箭線
D.圓圈
28.網絡計劃的優化有三種方法,即時間優化、時間—資源優化和( )
A.費用優化
B.時間—費用優化
C.資源優化
D.費用—資源優化
29.庫存物資ABC分析法中對物資進行分類的依據之一是物資的( )
A.價值
B.單價
C.數量
D.體積
30.對庫存物資進行ABC分類後,C類物資的控制策略之一是( )
A.嚴格控制庫存
B.定期訂貨
C.固定訂貨量
D.定時定量供應
31.和傳統採購相比,準時化採購對供應商的選擇注重( )
A.短期合作、多源供應
B.長期合作、多源供應
C.短期合作、單源供應
D.長期合作、單源供應
32.循環經濟的行為準則是追求「3R」,即減量化、再循環和( )
A.再思考
B.再使用
C.再設計
D.再生產
33.循環經濟中的「三低」是指低開採、低消費和( )
A.低排放
B.低庫存
C.低成本
D.低汙染
34.敏捷製造的敏捷性主要體現在( )
A.管理高標準
B.效率高標準
C.質量高標準
D.效益高標準
二、名詞解釋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1.生產對象
12.生產與作業能力決策
13.中期生產計劃
14.設備的環保性
15.供應鏈中的合作關係
三、簡答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21.簡述加大生產批量的利弊。
22.簡述進行網絡計劃時間優化的實質及途徑。
23.簡述大規模定製生產的基本原理。
四、計算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計算結果四捨五入保留一位小數。
31.根據零件的加工工藝路線,統計零件在設備之間的移動次數如下表:
假設相鄰設備之間的距離是一個單位距離。要求:(1)計算零件從每種設備至其它四種設備的移動距離;
(2)計算零件的移動總距離。
32.某企業生產A、B、C三種產品,均需要在設備M1和M2上加工。設備在計劃期內的有效生產能力以及三種產品在設備上加工所需時間如下表:
經預測,產品A、B、C的單位產品利潤分別為5元/件、6元/件,3元/件,產品C的銷售量上限為60件。請應用線性規劃法編制利潤額最大的A、B、C三種產品產量計劃。(僅需建立線性規劃模型)
33.某電信部門一周內共接到電話通話質量投訴600次,投訴的原因及其相應的投訴次數統計如下表:
要求:(1)計算各類投訴次數佔總投訴次數的百分比及累計百分比;(計算結果直接填入上表第③、④列)(2)應用主次因素分析法確定造成電話通話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和一般原因。
五、綜合分析題
(本大題12分)
41.一批零件需經5道工序加工,各道工序的單件加工時間為:t1=20分鐘,t2=10 分鐘,t3=15分鐘,t4=25分鐘,t5=10分鐘。要求:(1)在平行移動方式下,如果該批零件完成五道工序加工的生產周期為230分鐘,請計算該批零件的批量n;
(2)在該批量n下,如果零件採取順序移動方式進行加工,請計算該批零件完成五道工序加工的生產周期;
(3)在按工藝專業化形式布置的車間內,一批零件的加工適合採取何種移動方式? 為什麼?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10月自考準考證列印時間 |2019年4月各省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