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全國自考00145生產與作業管理歷年真題及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34小題,每小題1分,共3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或未塗均無分。
1.企業生產與作業系統的立足點是()
A.資金
B.信息
C.市場需求
D.管理
2.生產與作業系統的非結構化要素主要包括人員組織、生產與作業計劃、質量管理和()
A.庫存控制
B.生產技術
C.生產設施
D.生產能力
3.企業有計劃、按比例地組織生產,這遵循生產與作業管理的()
A.統一原則
B.效益原則
C.均衡原則
D.制度原則
4.具有裡程碑意義的T型汽車生產移動式裝配流水線最早出現在()
A.日本
B.英國
C.美國
D.德國
5.生產要素主要包括勞動力、生產對象、生產信息、生產資金和()
A.運輸方式
B.設備維修
C.生產物流
D.生產手段
6.下列國家平均每生產一美元的產值,消耗的能源最多的是()
A.中國
B.美國
C.英國
D.日本
7.生產與作業系統定位決策的主要內容是確定生產與作業系統的()
A.產品方向
B.生產能力
C.地域位置
D.生產類型
8.生產與作業戰略屬於企業的()
A.經營戰略
B.職能戰略
C.總體戰略
D.競爭戰略
9.電視機生產企業中,設備檢修屬於()
A.輔助生產過程
B.生產服務過程
C.生產技術準備過程
D.基本生產過程
10.運用成組技術開發新產品的基礎是()
A.零件的相似性
B.設備的相似性
C.市場的相似性
D.規模的相似性
11.生產與作業過程的空間組織中,對象專業化布置形式適合於()
A.單件小批生產
B.無形產品生產
C.大量大批生產
D.多品種產品生產
12.在制定勞動定額時,統計分析法適用於()
A.大量生產
B.單件小批生產
C.成批生產
D.樣品生產
13.生產與作業系統的符號表示法中,「停留」狀態的表示符號是()
A.○
B.口
C.△
D.→
14.固定流水線的主要特徵是()
A.加工對象移動、工人固定
B.加工對象固定、工人固定
C.加工對象移動、工人移動
D.加工對象固定、工人移動
15.企業選址程序是:準備工作、調查研究和()
A.籌措資金
B.建造廠房
C.制定方案
D.購買設備
16.準時生產的看板管理中,「看板」是()
A.制訂計劃的工具
B.傳遞信息的工具
C.保存產品的工具
D.預測需求的工具
17.物料需求計劃結構中,主生產計劃制定依據主要是客戶訂單、備件需求和()
A.輸出報告
B.物料清單
C.庫存處理信息
D.銷售預測
18.單件小批生產企業的期量標準主要是()
A.節拍、在制品定額
B.生產周期、生產提前期
C.批量、生產間隔期
D.工作指示表、生產提前期
19.實施製造資源計劃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三個階段是()
A.實施階段
B.決策階段
C.設計階段
D.前期工程階段
20.某企業生產甲產品的固定成本是6000元,單位可變成本是5元/件,甲產品的銷售價格是15元/件,則該企業生產甲產品的盈虧平衡產銷量等於()
A.1200件
B.600件
C.400件
D.300件
21.既綜合了大批量生產和單件生產的優點,又克服了大批量生產適應市場不夠和單件生產成本過高的缺點的生產方式是()
A.精益生產
B.準時生產
C.定製生產
D.敏捷製造
22.「早布置、早檢查、早督促、早控制」體現了生產調度的()
A.群眾性原則
B.預見性原則
C.統一性原則
D.及時性原則
23.定置管理中,將生產現場的人與物能馬上結合併發揮作用的狀態稱為()
A.A狀態
B.B狀態
C.C狀態
D.D狀態
24.項目管理中的矩陣式組織結構在企業內部實現了()
A.縱向信息溝通
B.橫向信息溝通
C.平行信息溝通
D.橫縱向信息溝通
25.在庫存管理中,縮短生產—配送周期是為了降低()
A.周轉庫存
B.在途庫存
C.安全庫存
D.調節庫存
26.以事後把關為主要管理手段的質量管理階段是()
A.質量檢驗階段
B.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C.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D.隨機質量管理階段
27.ISO的中文全稱是()
A.國際世貿組織
B.全面質量管理
C.國際標準化組織
D.全員生產維修
28.在選擇設備時,按投資方案的成本高低來判斷其經濟性的方法是()
A.投資回收期法
B.淨現值法
C.投資利潤率法
D.成本比較法
29.某新設備價值20萬元,有效使用年限為8年,預計8年後該設備的價值為0.4萬元,則該設備平均年折舊費用為()
A.2.4萬元/年
B.2.45萬元/年
C.2.5萬元/年
D.3.0萬元/年
30.生產與作業現場中,若定置率為75%,定置圖規定的定置物品種類為120種,則現場實際定置的物品總數為()
A.80種
B.90種
C.120種
D.160種
31.下列屬於清潔生產理論基礎之一的是()
A.並行工程理論
B.合理化理論
C.最低成本理論
D.物質平衡理論
32.敏捷製造系統的組織形式具有()
A.動態性
B.繼承性
C.封閉性
D.穩定性
33.供應鏈的結構是一種()
A.鏈型結構
B.層次結構
C.網鏈結構
D.樹狀結構
34.供應鏈管理的中心是()
A.核心企業
B.最終用戶
C.製造商
D.零售商
二、名詞解釋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1.生產設施
12.經營範圍
13.工藝專業化形式
14.5S活動
15.綠色產品
三、簡答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21.簡述精益生產方式的主要形式。
22.簡述庫存管理ABC分析法的基本程序。
23.簡述大規模定製生產模式的基本原理。
四、計算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計算結果四捨五入取整數
31.已知工人生產甲產品的產量定額為2件/小時。現對工人在一個工作班內的時間消耗進行觀測和統計,得知每件甲產品的實際平均消耗時間為35分鐘,具體時間消耗構成如下表:
(單位:分鐘)
要求:(1)求甲產品的工時定額;
(2)根據甲產品的工時定額,求上表中的作業時間tl和停工待料時間t2。
32.某生產車間加工甲產品需經5道工序,單件加工周期為20分鐘。前4道工序的單件作業時間依次為t1=5分鐘,t2=3分鐘,t3=4分鐘,t4=2分鐘。要求:(1)計算第5道工序的單件作業時間t5;(2)列出平行移動方式下的加工周期關係式;
(3)當甲產品生產批量為5件時,計算平行順序移動方式下的加工周期。
33.已知某項加工任務共有A、B、C、D、E五道工序,工序之間的關係及工序時間見 下表:
請用箭線表示法繪製網絡圖,並標註工序名稱、時間及節點編號。
五、綜合分析題
(本題12分)計算結果四捨五入取整數
41.甲產品的生產先後經過毛坯、機加工和裝配三個車間,其中裝配車間的月產量為100件/月有效工作時間為20天。六月份的生產作業計劃如下表:
要求:(1)確定裝配車間的平均日產量、機加工車間的出嚴累計號和投人累計號、毛坯車間的出產提前期和投入提前期;
(2)累計編號法適用於何種生產類型的企業,為什麼?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10月自考準考證列印時間 |2019年4月各省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