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光之彩虹橋」,訂閱本公號。歡迎設置為星標,快速找到本號)
幾天前在飯桌上,有人問我:你的公眾號有人看嗎? 我說:有呢。不過,不多。他臉上又浮現出笑容:呵呵,人的事情還沒搞清楚,還關注什麼神。
我也呵呵。我承認他提出了一個好問題。可能有許多人覺得,有時間多想辦法掙點錢不好嗎?做這些「沒用」的東西,花心思花時間,還幾乎看不到回報。
好吧。我就來說一說我的想法,我心中的回報。
我們的思想是一種波。我們一般以為隨隨便便的想法,想過了就煙消雲散,實際上不是的。我們的每一個想法,都像閃電一樣,從我們這裡出發,飛向宇宙,與其他的想法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相互組合,有的被弱化,有的被強化,然後反過來影響我們的物質世界,影響我們自身。這些想法的集合體,就是我們的群體意識。我們的顯意識不僅僅受我們個體意識的影響,也受群體意識的影響,而且是很大的影響。
日本有一個著名的「百猴實驗」。
上世紀50年代初期,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一群科學家,在研究日本九州宮崎縣幸島上的猴子,他們給猴子一種從來沒吃過的洋芋。起初那群猴子一直在觀望——該不該吃那些沾滿泥巴的洋芋。後來終於有一隻猴子,把洋芋帶到海邊洗乾淨之後吃了。其他的猴子看到這隻猴子這樣做之後,也紛紛加以仿效。
很奇妙地,當到了第一百隻猴子在模仿清洗時,卻發生驚人的變化——從來沒有學習過洗洋芋的猴子,突然在一夜之間,幾乎都學會了這種新的方式。也就是說,其他不知道如何洗洋芋的猴子,雖然沒有跟已經學會的猴子接觸,可是竟然也知道這個方法。
更令人驚訝的是,沒隔多久,洗洋芋的新行為竟橫越海洋,傳到對岸大分縣高崎山的猴子,可是這兩群猴子完全沒有任何關連或接觸。
「第100隻猴子現象」意味著:當只是有限數量的人知道一個新方法、新思想時,它仍是這些人的個體意識,但是存在著一個臨界點,只要過了這個臨界點,我們的集體意識就被改變了。
這個實驗和日本人江本勝所作的「水知道答案的」那個實驗一樣,仍然有人質疑這個實驗的真假。但是就我這幾年來所學習的知識而言,百猴實驗是可以成功的。其原理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在為群體意識做貢獻,群體意識反過來影響我們每個人。特別是動物,群體意識對他們的影響更大一些。
還有另外一個比喻:往大海中滴一滴顏料,表面上看,這一滴顏料不能改變大海,但是海水的成分因這一滴顏料的滴入而永遠地發生了變化。
我做公眾號也是如此,我寫出的文字是我思想的呈現,轉載的文章也是大師們思想的呈現。有人讀到了,思考了,那麼我們的群體意識就在變化。到了某個臨界點,現在看來匪夷所思的知識,就會變成常識,會有更多人發出會心一嘆:對啊,我也是這麼想的!
現在,我們就是那100隻猴子中的一隻;現在我們就正在往人類的集體意識中潑灑顏料,不妨花一點時間,看看自己潑灑的是什麼。
(讀到這裡的你們,點個「在看」讓更多有緣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