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猴效應

2021-01-20 扶搖FuYao

前言:

扶搖君很早之前就想加入一些,

即有趣,又會引人深思的

「實驗、效應、定律、假說、悖論」等。

因此在首頁故事分類欄中

多分出了一個「效應」類。

原本的「經典,故事,文學」

三大板塊分類也作了一些更加細緻的調整,

也加入了一些「新板塊」。

日後扶搖君會時不時的慢慢往裡填充。

最後,還是一如既往的,

感謝各位讀者的關注、閱讀與支持,


話不多說,先來看今天的效應。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實驗,

叫「百猴效應」。

故事的開端是這樣的,


幸島(Koshima),位於日本九州島宮崎縣最南端,在日本的靈長類學界,乃至國際靈長類學界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因為島上有大量的猴子。

1952年,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一群科學家,在研究宮崎縣幸島上的猴子,科學家們將紅薯扔在沙地上餵猴子。

猴子喜歡生紅薯的味道,但是討厭上面的泥沙。

一隻年輕的小猴子發現在附近的小溪裡可以解決泥沙的問題。它把這個訣竅教給了媽媽,不久,夥伴們也學會了這個方法。


此後科學家一直密切注意著這些猴子,

發現1952年到1958年之間,

所有年輕的猴子都學會了清洗紅薯上的泥沙,

這樣紅薯吃起來更可口。

而成年猴子中,只有效仿自己孩子的猴子才學會了這種方法,其他的成年猴子還是吃髒紅薯。


接著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在1958年的一個秋日,

一夕之間,幸島上幾乎所有的猴子都學會了洗紅薯,包括那大部分從來沒有學習過洗紅薯的猴子!


後來,科學家們觀察到了更驚人的事情,

沒隔多久,洗紅薯的新行為,竟傳到了200公裡以外大分縣高崎山(Takasakiyama)的猴子那裡,可是這兩群猴子完全沒有任何關連或接觸。

後來人們就用「第一百隻猴子」

來形容造成意識形態突破的關鍵參數。

不一定是一百,只要達到某個數目,

或「臨界點」

在某個地方形成一種文化或覺醒,

其他界線之外的族群也會受影響。


無獨有偶,在英國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件:

英國某個小鎮的麻雀,會在早晨啄破牛奶工人送來的牛奶瓶口上的鋁箔紙,然後毫不留情地飽食一頓。

後來,這種「免費的早餐」竟然在麻雀界傳開了,

從一個小鎮傳遍了全英國。

令人百思不解的是,麻雀不是翱翔萬裡的大鵬鳥,它們的活動範圍受到飛行能力的限制。

可是在多年以後,隔海的荷蘭與瑞典,也發現了有同樣行為的麻雀。


幾年後,一個由澳大利亞與英國組成的科學小組,開始探索人類是否也具有一個與猴子類似的網格,於是做了一個實驗。


他們製作了一張照片,照片上有數百張人臉,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藏在眼睛裡,每一件東西裡幾乎都藏著人臉。


但是當你第一次看到它時,也許你只能認出六、七張臉來,一般要經過訓練才能看到其他的臉。


他們帶著這張照片,來到澳大利亞選了一定量的人,將照片給每個人看一段時間,然後舉起照片問其中一人:「你在這裡面看到幾張臉?」


他們大多數人的回答是6~10張,少數人能看到更多。

他們找了一百個人作為樣本,並詳細地記錄下實驗結果。


就在此時,其中的一些研究人員已經來到位於地球另一邊的英國,在BBC有線電視臺(當時只有在英國才能看到)上展示了這張照片,並仔細地指出每一張臉的位置。


幾分鐘後,在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找來一些新的測驗者進行原來的實驗,人們突然可以輕易看到大部分人臉了!


這樣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


我們人類自身,在遠古時期,

完全隔斷的不同大洲,不同地區的原始人部落,先後學會使用火,進而學會農耕技術,發展出音樂、詩歌、文學等文明成果,

也是一個「百猴效應」的很好的證明。


在很久以前,電腦,手機等很多高科技的東西剛剛發明出來時,人們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學習,但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會用,甚至不需要學習,上手就會。


在體育界,這樣的例子就更常見了,

1954年,羅傑·班尼斯特爵士用4分鐘以內的時間跑進了一英裡(約1.6公裡)。

在那之前從未有人做到,

但當班尼斯特爵士跑進4分鐘以後,

同年,就有24個人跑進了4分鐘以內。

只要有一個人破了某項記錄,

緊接著就會有一大批人破記錄。


而這個現象其實還有一個高級版本,

它始於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詳細闡述的一個思想,後來凝練成他傳授給學生亞里斯多德的一句話:

「關於世界全部真相的一切知識,早就存在於每個人的大腦中,我們的學習只不過是重新撿起它們而已。」


我們會發現,這些現象,

和理論物理中的超弦理論,

佛洛依德的冰山理論,

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網絡,共振,全息,量子糾纏都高度契合,

當然,還有佛家講的阿賴耶識也是同理。


我們的信念、思想,都是能量波,

形成的能量場存在並傳遞於空間之中。

這「第100隻猴子效應」意味著:

當擁有某種意識的人數達到某個臨界值時,

也就是那個意識場達到某個強度的時候,

就會超越時空的限制,迅速傳遞到遠為廣闊的地區,影響更大量的人們。

換句話說,

只要認同某種觀念或行為的人,

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

自然而然就會風起雲湧獲得更多人的認同、支持。


我想,這是讓我們意識到:

以前我們時常會覺得某一種好的行為只有少數幾人去做,根本對這個社會來說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但這個實驗告訴我們:

對於好的善行,一定要主動去做,

並繼續維持,不要放棄。

因為其影響是不可思議的!

有一天將會結出驚人的碩果!


所以,當一個人覺醒時,

就會連帶著一批人一起覺醒。

一個人開悟成聖,就可以影響當時,

甚至後世幾千年。

我們不知道上天冥冥之中有著怎樣的安排,

只是,上天通過這些現象

在不斷提醒與鼓勵著那些默默做善事的人們:

雖然看似渺小,但不要放棄,

做一分,得一分,做二分,得二分,

做三分,得十分,天助七分。


最終,這條真理之路,

會通過成就那些前期奮鬥的生命們,

帶所有生命走向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那裡也許是弦理論預言的11維度空間,

或者是人類目前根本不了解的領域。


這些不同層次的生命們,

也上演著和「百猴效應」一樣的劇情:

在各自的世界裡,

學會了更好的技能,

領悟了相同的法則,

從而把自己的種族帶向一個更光明的地方。


如果第一百隻猴子是個臨界點,

那麼,一百以內的猴子,和一百以外的猴子,

雖然都學會了新技能,

但是本質上,

經歷與認知,還有付出,是完全不同的,

那麼,

我們要做一百以內的人?還是一百以外的人?

相關焦點

  • 百猴效應--人人都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聽說過【百猴效應】的傳說,原來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因為我們可以成就改變世界的臨界點!
  • 百猴效應:一人緊系眾生性命
    編者按:今日,我們分享一個實驗,非常有意思,叫做:百猴效應。話不多說,一起來看!故事的開端是這樣的,幸島(Koshima),位於日本九州島宮崎縣最南端,在日本的靈長類學界,乃至國際靈長類學界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因為,島上有大量的猴子。
  • 〖0010〗百猴效應與滄海中的一滴顏料
    日本有一個著名的「百猴實驗」。上世紀50年代初期,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一群科學家,在研究日本九州宮崎縣幸島上的猴子,他們給猴子一種從來沒吃過的洋芋。起初那群猴子一直在觀望——該不該吃那些沾滿泥巴的洋芋。後來終於有一隻猴子,把洋芋帶到海邊洗乾淨之後吃了。
  • 重慶版馬賽馬拉大遷徙 統景猴兒上演百猴過江
    如今正是東非馬賽馬拉動物大遷徙的旺盛季節,人們不遠萬裡前往非洲目睹這一壯觀場面,而位於重慶市渝北區的統景溫塘峽的猴兒們也正上演著重慶版的「大遷徙」——百猴過江,這樣獨特場景在國內實屬罕見。8月30日,上遊新聞記者完整的目睹並拍攝到了猴兒們千姿百態,過河歡顏的場景,好像這些活潑的猴兒在「秋老虎」的眼皮底下尋求一絲清涼。圖為眾猴下山前觀望,以備過江。這些壯觀並充滿生趣的鏡頭,充分的展示了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自然生態環境,過河過程中,大的牽小的,小的抱大的,各種有趣的場景讓人過目難忘。
  • 「百猴獻瑞——呂思明中國畫作品展」將開展
    呂思明作品  2016年10月25日,「百猴獻瑞——呂思明中國畫作品展」將在北京市西城區第二文化館展出,這是我國著名的「美猴王」畫家呂思明先生以「美猴」為主題,獻瑞猴年金秋的個人畫展  畫家呂思明又名呂十鎖,生於1956年,屬猴,山西省襄汾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工筆畫學會副主席、山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他自幼酷愛繪畫,15歲時考入山西省臨汾藝校美術專業,後有幸受教於力群、楊力舟、潘絜滋、張為之等藝術大家,奠定了良好的繪畫基礎。
  • 劉忠義:果樹園裡養蟬猴
    蟬猴,就是蟬的幼蟲,菏澤人俗稱之「爬叉猴」。記者看到,他圍著一棵樹不急不躁、不慌不忙,竟然逮了20多隻蟬猴。   「這片果園有十來畝,一畝地一年能出一百多斤蟬猴。」劉忠義說。   原來,劉忠義輝煌戰績背後有訣竅——他的蟬猴是「種」出來的。   劉忠義過去是一家國營企業的工人,後來趕上下崗潮,失業回家。現在的他,守著一片果園,主打產品卻不是果子,而是蟬猴。
  • 百猴效應-全息意識
  • 3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的,現在溫室效應原因,美人魚與美猴魚
    現在科學家都在說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就是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偏高,阻擋了太陽向太空的反射,就像大棚一樣太陽透過塑料之前是長波,但經過塑料的折射後就變成了短波,光是一種波!二氧化碳的就充當了,塑料的的功效!那地球變暖是不是因為二氧化碳的作用呢,應該佔一部分,大多數原因還是樹木被砍伐的太嚴重了,還有草原的退化。
  • 【百猴效應】你的每個善念都對世界有幫助
    所謂「一百隻猴子效應」是指:當某種行為的數目,達到一定程度(臨界點)之後,就會超越時空的限制,從原來的團體散布到其它地區。對組織而言,只要認同某種觀念或行為的人達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就會風起雲湧獲得更多人的認同、支持。
  • 你是百猴效應裡的那隻公猴嗎?
  • 猴猴猴猴猴:近期4天不要去這些個地方,大師算的準得離譜!
    猴人一生灑脫,長生不老,樂在其中。她們熱愛生活,充滿活力,對新世界充滿好奇,勇於冒險,喜歡刺激,面對新的事物總是充滿新鮮感。她們開朗樂觀,充滿風趣,活潑而又不嚴肅。它們沒有受到約束,無憂無慮,最喜歡自由地生活。
  • 生肖猴:2020屬猴人多大 猴年幾點出生好
    ,那麼下面為大家揭曉下屬猴今年多大2020?猴年幾點出生好?  屬猴今年多大2020  出生在1932年的屬猴人,2020年的實際年齡88歲,虛歲的年齡89歲。  出生在1944年的屬猴人,2020年的實際年齡76歲,虛歲的年齡77歲。  出生在1956年的屬猴人,2020年的實際年齡64歲,虛歲的年齡65歲。
  • 猴年猴日猴時是什麼時候?2016春節三猴賀新春
    猴年猴日猴時:約在2016年2月8日15時至17時出現  農曆丙申年即將到來,丙申年有一個罕見的曆法現象就是三猴賀新春(2月8日)。三猴就是猴年、猴日、猴時。  從某一意義上說,申就是猴、猴就是申。我國農曆天幹與地支的組合,凡是有地支「申」字的就是「猴」。農曆丙申年就是猴年。農曆丙申年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庚申日就是猴日。申時就是猴時,猴時在每天的15時至17時。因此,農曆丙申年春節就是三猴迎新春。  古人云:「申,神也」(《說文》)。因此,申猴是神猴。從五行看,猴屬金,因此也叫金猴。「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
  • 廣西實驗猴養殖佔全國一半
    去年,這家全國首獲國際實驗動物組織AAALAC認證的企業,實驗猴存欄量超過1.6萬隻,每年向國內外提供高品質實驗猴近3000隻,年均產值超過3000萬元。  目前,全區共有野生動物人工馴養繁殖及經營利用企業523家,人工繁育的物種包括食蟹猴、獼猴、鱷類、蛇類、蛤蚧、虎紋蛙、竹鼠等20多種,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產業年總產值和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50多億元。
  • 知了猴在農村街頭搶先開賣!農民直呼:價格太貴了,吃不起
    因為現在的知了猴並不多,所以商販賣的價格挺高的,一隻知了猴差不多就要一塊錢了。很多農民都表示,太貴了,吃不起。偶爾會有人會買回家,嘗嘗鮮。聽一商販說,現在的知了猴價位雖然高,但一天賣個上百隻不成問題。等到7月初,知了猴就會大量的被售賣,價格自然就跌了。但到了尾聲時,知了猴的數量所剩無幾了,價格還會再漲上去的。
  • 漳州175醫院藥學醫生帶你辨識帶「猴」字的中藥
    眾所周知,中藥博大精深,種類繁多,其中有不少藥名帶「猴」字。據175醫院藥學科主任費燕介紹,帶「猴」字的藥名主要有猴棗、猴頭菇、猴結、猴樟和猴姜5種。它是猴科動物獼猴等膽囊的結石,橢圓形,略似小棗,大者如雞蛋,小者如黃豆,一般如蓮子大。表面青銅色或綠黑色,平滑而有光澤,以個大、色深、質脆者為佳。其功效用於治痰熱喘嗽,咽痛喉痺,小兒驚癇,瘰癧痰核。
  • 猴家族——各種奇葩臉的長尾猴Cercopithecus
    長尾猴屬(學名Cercopithecus),猴科的一屬,產於非洲,大多數都生活在森林裡。由於棲息地的日益減少,大部分長尾猴屬的動物已受到生存的威脅,甚至瀕臨滅絕。長尾猴屬包括19種,是猴科中最大的族群。
  • 知了猴價格飆升 蟬幼蟲究竟有什麼營養價值
    近日,網上盛傳安徽蟬幼蟲成美食,其價格更是一路飆升,當地村民瘋狂展開捕捉行動,不少人捕捉一晚就能賺上數百元。
  • 文學家筆下的「攀援猴」:吳承恩為猴翻案
    從描述當時生活的《詩經》裡讀到的猴,還不叫猴,叫做猱。先民淳樸,自然看不慣狡獪的猱之所為。於是,《小雅·角弓》中記載:「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意思是說,小人趨炎附勢的伎倆不用教,而巴結攀附人就像塗泥於牆,塗了又塗。我們今天在文章中所使用的成語——教猱升木,就是來源於此。  到了漢代。才華橫溢的東漢辭賦家王延壽,25歲就不幸渡湘江而溺亡,在其所做《王孫賦》中提到了猴。
  • 我被這隻猴萌到了 | 猴年說猴
    秦叔叔提高個嗓門:「野生動物園正在評選『猴年之星』,人氣最高的猴猴可以當選動物園的猴年吉祥物。屬猴的遊客只要參加投票,還有機會獲得小禮物!」 樂樂頓時歡呼雀躍:「太棒啦!我和小傑都屬猴,我們這就去!」 樂樂和小傑趕到野生動物園的時候,秦叔叔和他的女兒小沁早就等在了門口。三個小夥伴在裝飾一新的猴館前各領了一張心形貼紙,還寫上了自己的姓名和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