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猴效應-全息意識

2021-01-16 富足的人生

◇  全息宇宙觀:平行宇宙、全息世界、多維空間、意識、能量、頻率都超越了一切時間和空間,這一切都是愛的能量。




任何新觀念的推廣,起初只要有7%人願意接受與認同,就會有驚人的進展!如果我們想創造好的團隊文化,務必自身做起,冥冥之中有股看不到的波動力量在運作,等臨界點來臨,文化就會產生質變,產生奇蹟。


        在60年前,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來到了幸島,並且在幸島的沙灘上留下一些蕃薯給猴子吃。起初,幸島上的猴子在吃蕃薯之前會用手來拍落蕃薯上頭的沙。不過某一天,一隻1歲半的聰明小猴子突然發現,可以用清澈的溪水來洗淨蕃薯上的沙子,沒想到其他猴子也很快學會這招,於是幸島上的85%猴子,都開始改用溪水來洗淨蕃薯,唯獨12歲以上的老猴子完全不受影響!




       後來幸島唯一的那條小溪乾枯了,於是又有猴子帶頭用海水來洗淨蕃薯,接著幸島上的猴子又全部學會這招。更奇妙的是,當幸島上出現第100隻「用水洗蕃薯」的猴子時,遠在200公裡之外的大分縣,居然也開始出現會用水清洗蕃薯的日本猿猴。您當然知道,大分縣的猴子跟幸島上的猴子根本沒有機會見到面、更不可能寫信、傳真、寄E-mail或傳Line,但是它們居然在同一時間學會一件事情


       「幸島的一百隻猴子」在幾十年前是一個轟動全球的故事,美國新生命科學先驅萊爾.華特遜先生的暢銷書《生命潮流》,與日本經營顧問之神船井幸雄(Yukio Funai)的暢銷書《第一百隻猴子》都曾經出現這個故事,雖然很多人認為「幸島的一百隻猴子」是個並不存在的偽科學、並且在科學界激起數十年的激辯,但是依舊不折損這故事對於人們的啟發性!


        為什麼一隻1歲半的聰明小猴子洗蕃薯的「個別行為」最後會穿越時空,傳播到遙遠的地方之外、成為一種「集體行為」呢?這個故事大概可以用「波動理論」來解釋,因為某隻猴子的高波動對於其他猿猴的波動產生影響,進而產生共鳴。只要是對的信念,這種無形的力量就會匯聚成一個很大的正向波動!只要團隊中有任何一個人願意率先行動,他就可以在人群中產生示範作用,在無形中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藩籬、去影響絕大部分的人。所以日本經營顧問之神船井幸雄,就根據「幸島的一百隻猴子」為例,提出以下觀點:


任何新觀念的推廣,起初只要有7%至11%的人願意接受與認同,就會有驚人的進展!如果我們想創造一個好的團隊文化,務必從自身做起,因為冥冥之中有股看不到的波動力量在運作,等到臨界點來臨,文化就會產生質變,產生出您意想不到的奇蹟!




「幸島的一百隻猴子」明白揭示一個觀念:


      「整體文化的變遷往往始於個體行為的變化」,這觀念提醒我們千萬不要小看自己,不要認為自己的影響力是微乎其微!我們一定得用正向積極的角度來思考,以自己的力量來創造更好的文化,因為每個人都擁有對他人產生影響、改變世界的潛能。或許一個人的力量非常有限,但是請務必相信心的力量是無限!


       不過在「幸島的一百隻猴子」的故事裡頭卻有一個小遺憾,儘管幸島上那隻1歲半的聰明小猴子可以影響到200公裡之外的大分縣猴子,但是牠卻始終無法影響到幸島上僅佔15%的公猿猴,因為這些公猿猴自始至終也不願意學習用水洗蕃薯的新觀念,絲毫沒有產生共鳴,也無法接受新事物的波動。幸島上那群僅佔15%的公猿猴,有著什麼樣的特色呢?


牠們的年齡都超過12歲,大概是人類年齡的45歲左右。

這群公猿猴不巧都是有權有勢的領導階層。這類型公猿猴都缺乏對於高波動的共鳴能力,拒絕嘗試新鮮事物,也拒絕進步,這倒是一個讓人心生警覺的不好現象。


        有一些人類學家一直在研究南半球海域某個島嶼上的一群猴子。這個海島上的猴子主要的食物是甘薯。他們每天的例行公事包括了:挖甘薯、把它分成兩半、然後吃下去。通常,牠們會吃掉中心的部分以避免吃到沙子,丟掉其餘的部分,然後再去挖更多個。有一天,由於突發奇想或心血來潮,有一隻猴子決定洗淨牠的甘薯。甘薯經過清洗,變成整個可食用。這當然意味著,浪費的部分減少了,而且,牠不必像以前一樣挖許多個甘薯。牠每吃一個甘薯,其他猴子則必須挖三個。一個額外的好處是:牠不必在吃甘薯時吐沙子,而且,我想牠還有時間潑水玩耍。



        牠的優勢必然是顯而易見的。 不過,牠奇怪的行為使得牠在猴群中被貼上「怪物」的標記。牠已經打破了傳統!儘管這猴子的行為詭異,聰明和實用性最後終於獲得勝利。不久,牠的家族和夥伴們也開始清洗牠們的甘薯了。雖然,數以百計堅持用舊方式的猴子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帶著懷疑遠遠的觀察(洗甘薯猴群的)「海灘派對」,洗甘薯的猴子的數量緩慢的增長。挖甘薯、吐沙子、然後浪費大部分挖到的甘薯的方便和熟悉,仍然勝過創新的前景。


因此,改變緩慢的持續著。


        人類學家耐心的計算每一隻猴子,並發現很有進展。然後,有一天,一件不尋常的事發生了。 當第一百隻猴子改變了牠的方式,所有其他的猴子也改變了!一個反轉的現象,改變了整個猴群的集體意識。從那時起,海島上所有的猴子清洗牠們的甘薯!令人驚訝的是,還有一個更不尋常的事情發生了。這小小的海島只是一系列群島中的一個,這些群島上的猴子飲食習慣幾乎是一樣的。一旦第一個海島打開先例改變了飲食習慣,所有其它島嶼也改變了!


        自然的同步性是靈性對話之有形的、實用的結果。無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個體和整體之間的交流永遠在進行著。透過帶著愛回應這交流,我們擁有生命中「哇!」的驚喜時刻,我們無需辛辛苦苦去求取那些強有力的、自然產生的洞見。

        

當我們從本性的深處自願且有意識的參與這交流時,另一個甚至更偉大的祝福將來自我們靈性的一體性。這種交流會帶來珍貴且崇高的時刻,在那個點上,內在和外在的實相迸發出一個完美的和諧。



沒有提升的猴子  ego的矇蔽及自由意志的選擇。

一百隻猴子有改變,唯一沒改變的是「老猴子」 老猴子僵化固著

別的猴島的猴子「自然也會了」,沒有遊泳過去教他們。內在的集體潛意識層面收到訊息,從內在溝通而提升了。


相關焦點

  • 百猴效應
    最後,還是一如既往的,感謝各位讀者的關注、閱讀與支持,話不多說,先來看今天的效應。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實驗,叫「百猴效應」。這樣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我們人類自身,在遠古時期,完全隔斷的不同大洲,不同地區的原始人部落,先後學會使用火,進而學會農耕技術,發展出音樂、詩歌、文學等文明成果,也是一個「百猴效應」的很好的證明。
  • 百猴效應:一人緊系眾生性命
    編者按:今日,我們分享一個實驗,非常有意思,叫做:百猴效應。話不多說,一起來看!故事的開端是這樣的,幸島(Koshima),位於日本九州島宮崎縣最南端,在日本的靈長類學界,乃至國際靈長類學界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因為,島上有大量的猴子。
  • 百猴效應--人人都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聽說過【百猴效應】的傳說,原來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因為我們可以成就改變世界的臨界點!
  • 〖0010〗百猴效應與滄海中的一滴顏料
    這些想法的集合體,就是我們的群體意識。我們的顯意識不僅僅受我們個體意識的影響,也受群體意識的影響,而且是很大的影響。日本有一個著名的「百猴實驗」。上世紀50年代初期,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一群科學家,在研究日本九州宮崎縣幸島上的猴子,他們給猴子一種從來沒吃過的洋芋。
  • 宇宙進化出了「意識」?科學家懷疑人類被時刻觀察,並試圖交流?
    生物學界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案例叫做「百猴效應」,在50年代的時候有一位日本的科學家,他在一個島嶼上發現了一個猴群 許多學者認為「百猴效應」和「柏拉圖預言」得到了一個物理學上的解釋。
  • 重慶版馬賽馬拉大遷徙 統景猴兒上演百猴過江
    如今正是東非馬賽馬拉動物大遷徙的旺盛季節,人們不遠萬裡前往非洲目睹這一壯觀場面,而位於重慶市渝北區的統景溫塘峽的猴兒們也正上演著重慶版的「大遷徙」——百猴過江,這樣獨特場景在國內實屬罕見。8月30日,上遊新聞記者完整的目睹並拍攝到了猴兒們千姿百態,過河歡顏的場景,好像這些活潑的猴兒在「秋老虎」的眼皮底下尋求一絲清涼。圖為眾猴下山前觀望,以備過江。這些壯觀並充滿生趣的鏡頭,充分的展示了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自然生態環境,過河過程中,大的牽小的,小的抱大的,各種有趣的場景讓人過目難忘。
  • 猴年春晚看啥?驚豔舞美背後的技術解讀
    1驚豔舞美背後的技術解讀  [中關村在線投影機頻道原創]馬上就要到猴年春晚了,在這先給各位網友朋友道一聲,新年大吉!猴年猴開心!猴年春晚看啥?猴年春晚看啥?例如羊年春晚李宇春表演的《蜀繡》、2014年BBAMS音樂盛典上再現已故巨星麥可·傑克遜的精彩表演、初音未來的全息演唱會等等,這些精彩的演唱會無一例外都應用了3D全息投影機技術。那麼到底什麼是3D全息投影技術呢?為何越來越多的演唱會採用這項技術?相比於傳統的舞美燈光效果3D全息投影技術好在哪裡呢?
  • 你是百猴效應裡的那隻公猴嗎?
    一個反轉的現象,改變了整個猴群的集體意識。從那時起,海島上所有的猴子清洗牠們的甘薯!令人驚訝的是,還有一個更不尋常的事情發生了。這小小的海島只是一系列群島中的一個,這些群島上的猴子飲食習慣幾乎是一樣的。一旦第一個海島打開先例改變了飲食習慣,所有其它島嶼也改變了!自然的同步性是「靈性對話」之有形的、實用的結果。
  • 「百猴獻瑞——呂思明中國畫作品展」將開展
    呂思明作品  2016年10月25日,「百猴獻瑞——呂思明中國畫作品展」將在北京市西城區第二文化館展出,這是我國著名的「美猴王」畫家呂思明先生以「美猴」為主題,獻瑞猴年金秋的個人畫展  畫家呂思明又名呂十鎖,生於1956年,屬猴,山西省襄汾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工筆畫學會副主席、山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他自幼酷愛繪畫,15歲時考入山西省臨汾藝校美術專業,後有幸受教於力群、楊力舟、潘絜滋、張為之等藝術大家,奠定了良好的繪畫基礎。
  • 【百猴效應】你的每個善念都對世界有幫助
    所謂「一百隻猴子效應」是指:當某種行為的數目,達到一定程度(臨界點)之後,就會超越時空的限制,從原來的團體散布到其它地區。對組織而言,只要認同某種觀念或行為的人達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就會風起雲湧獲得更多人的認同、支持。
  • 宇宙大同文化第二大學說——宇宙全息統一說
    1.宇宙全息統一說宇宙萬有是一個全息統一的整體,萬有中的任何部分都與整體相互聯繫。宇宙中的任何部分皆是宇宙整體的全息縮影。宇宙整體潛含在任何部分之中。信息是物質存在的最高形式,是物質能量、精神意識的總和,是事物的符號和物質的虛像形態,是宇宙思維的靈光產物。它與宇宙場能匹配而化生萬物。信息的特點是全息,全息性就是宇宙的本性。全息的特點是全具全備全知全能。
  • 把意識上傳到網絡實現「數字永生」?這不是科幻!而是很貴!
    第二個館藏,是一隻存儲了人類意識的毛絨玩具猴。玩具猴的所有者,原本是對夫妻。傑克和凱莉很恩愛,可誰料想妻子凱莉卻在這時候遇到了車禍,成了植物人。第三個館藏,是一個人,準確的說,是擁有意識的全息影像。克萊頓在上電梯前,接受了意識轉移。由於是綜合了前兩種技術的特點,在保存人類意識的同時還能給其完整的觸感,讓自己的「靈魂」可以在死後也能活著——克萊頓以全息影像的方式「重生」了。
  • 全息投影原理
    導讀:目前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舞臺效應,其中有一大部分利用的都是全息投影技術原理,全息投影技術,又可以將其稱之為3D全息投影技術,但是這和我們時常所觀看的3D電影是完全不同的呦,趕快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盟雲移軟全息發布會降臨深圳 AR全息是什麼意思
    AR全息是什麼意思?4月28日訊,近期,盟雲移軟進行VR和全息奉獻,計劃在深圳召開首場新聞發布會,將會通過新聞發布會方式對外發布更多關於其AR全息黑科技的信息,屆時,或許《VR海洋公園》體驗館呈現的逼真效果將在這場發布會上看到,值得期待。
  • 高維時空的演繹(25)全息的宇宙
    在人世間的維度時空中,在等於或者小於光速的信息能量傳遞中,人的意識、生命與地球環境、粒子環境的時空是作為一個多維時空的整體而存在、運動、演化的。人的意識、思想、基因密碼、肢體活動與物理的質量、能量的存在、轉換、控制、反饋在信息這裡相統一著,演繹著多維時空中信息能量的存在、轉換過程、狀態,演繹著人類所在的多維時空中的信息能量的時空內涵、轉換、演化過程、狀態。
  • 全息AR龍頭「微美全息」打開上漲空間
    下圖就是兩者的區分圖像:早在2014年4月,谷歌(GOOG)就推出了增強現實眼鏡GoogleGlass,使得人們開始意識到虛擬實境的概念;在這之後的2015年,手遊《PokemonGO》的出現,將這一概念正式帶入大眾視野。
  • 手掌全息圖
    人是全息的。每個部位,每個細胞,每個基因,都是一個「信息人」。 我們的手反射區,是許多個信息人的重疊。 這是因為人是全息的,調整好手,也就可以調整好身體其他部位的亞健康、調整好全身的疾病。網上有很多手掌全息圖,我選擇了一些我認為比較好的貼在這裡。
  • 全息AR龍頭「微美全息」打開上漲空間
    下圖就是兩者的區分圖像:早在2014年4月,谷歌(GOOG)就推出了增強現實眼鏡GoogleGlass,使得人們開始意識到虛擬實境的概念;在這之後的2015年,手遊《PokemonGO》的出現,將這一概念正式帶入大眾視野。在資本市場,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虛擬實境公司Oculus,自此,VR設備開始受到了市場的追捧。
  • 全息的宇宙
    所謂全息,即全部信息,本意是指在二維照片底版上記錄了三維物體的全部信息。通常的照相底版上只記錄了光的強度,而全息照相不僅能記錄光的強度,還記錄了光的相位,所以可以用相干光從中提取三維物體的全部幾何信息。但你可曾想過,我們身處的宇宙也是張全息圖。   說宇宙是張全息圖,是指宇宙具有類似全息圖的性質。這一發現源於黑洞物理的研究。黑洞是一類特殊的天體,其引力非常強,以至於連光也被吸引住了。
  • 裸眼3D全息投影
    因此,裸眼3D全息投影技術的發展則讓人類擺脫了立體眼鏡的束縛。被攝物體在雷射的輻照下形成漫反射的物光束,另一部分雷射作為參考光束照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疊加並相互幹涉,把物體光波上各點的振幅和相位轉換成在空間上變化的光波強度,從而利用幹涉條紋間的間隔和反差將物體空間的全部信息記錄下來。記錄著幹涉條紋的底片經過顯影、定影等程序處理後,便成為一張諾利德全息圖,簡稱全息照片;第二步則是利用衍射原理來再現物體的光波信息,即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