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猴價格飆升 蟬幼蟲究竟有什麼營養價值

2021-01-19 保信德


近日,網上盛傳安徽蟬幼蟲成美食,其價格更是一路飆升,當地村民瘋狂展開捕捉行動,不少人捕捉一晚就能賺上數百元。那麼這種蟬幼蟲賣的這麼貴,到底有何營養價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金蟬的幼蟲各個地方稱呼不一樣,知了龜、知了猴、爬爬、食孩兒、老少狗、爬叉等均是它的名字,可能在網上傳出新聞之前,很多人並不知道,知了也能吃?其實,知了不僅美味,而且營養價值也極高,素有唐僧肉的美譽。

知了猴的營養價值:三個知了相當於一個雞蛋

知了是一種純綠色、無汙染、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級營養品,特別是它的幼蟲,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還有微量元素等,營養價值既豐富又全面。有研究表明:每100g知了猴若蟲含蛋白質72g、脂肪15g,與其它相同重量的動物蛋白含量相比較:它是瘦牛肉的3.5倍,羊肉的3.8倍,瘦豬肉的4.3倍,鯉魚的4倍,雞肉牛肉的3倍,雞蛋的6倍,吃三個知了,就相當於我們吃了一個雞蛋。可見,知了猴若蟲所含蛋白質比其它動物肉食和禽蛋類都要高很多;同時知了猴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營養素,在補充機體代謝的消耗、促進生長發育、使體虛患者康復等方面,都有著非常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因此,知了猴成為了非常難得的純天然無公害高級營養食品。

知了猴的藥用價值:益精壯陽 保肺補腎

知了猴還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據古代藥書中記載,蟬若蟲有益精壯陽、保肺益腎、止渴生津、抗菌降壓、治禿抑癌等作用。蟬蛻含有豐富的甲殼素,赤蝶呤、異黃質蝶呤、腺苷三磷酸酶,這些物質具有透疹、疏風散熱、止疚、退翳、清熱解毒、補腎的功效,中醫上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咳嗽音啞,破傷風,風疹瘙癢、咽喉腫痛、目赤目翳,腸炎、遺尿、小兒驚癇、夜哭不止等症狀,是中醫上的一味常用中藥材,可以說蟬若蟲的一身都是寶!

推薦知了猴的吃法——油炸知了猴

原料:1.主料:活的蟬若蟲150 克。2.調料:花生油100克,鹽水700克、味精、精鹽、孜然適量。

做法:1、取適量活的蟬若蟲,放入沸水鍋中燙死,然後撈出,去肢,用水衝洗乾淨。

2、再用鹽水泡上幾個小時或者放入鹽水鍋裡煮上一段時間。

3、油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少量油,加熱。

4、等油加熱到六七成時,將金蟬倒入,進行不停的翻炒,直到蟬衣變成金黃色時為止,然後放入適量鹽、味精、孜然,裝盤即成。

另外,也可以先將捉來的知了猴放入盆中,洗去泥沙,用細鹽將乾淨的知了猴略微醃漬一下,再用竹籤將知了猴穿成串,控幹水分,放在火爐上烤熟。烤熟的知了猴吃起來十分香脆,絕對是難得的美食哦!


保 信 德 微信號:Ly-Baoxinde






保信德一個為金融、保險、理財行業提供專業諮詢、交流、服務的公益性平臺!保信德願與您一起攜手,分擔風雨,共享陽光,與您一起譜寫愛的延續!






相關焦點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知了猴的營養價值
    居民晚上都打著手電筒捉一種叫做「知了猴」的蟲子。光滑寬大的膠紙粘住白楊樹一米高的部位,傍晚,「知了猴」出土後本能地往樹上爬去,爬到被膠紙粘住的地方,由於膠紙比較滑,再也爬不上去了,被圍堵的知了猴就這樣聚集在樹體的四周。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細說蟬蛹的營養價值
    原標題: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細說蟬蛹的營養價值   原標題:安徽村民捕抓蟬蛹當美食 蟬蛹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夏天一到,知了不停的唱啊唱啊。但你知道嗎?這種惹人煩的生物居然是一種美食。安徽就有村民以專門捕抓蟬蛹為生,一個晚上可以賺到數百元。蟬蛹真的可以吃嗎?蟬蛹有什麼營養價值呢?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營養價值高 怎樣炸蟬蛹才好吃?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35元一斤價格不菲。據媒體報導,安徽蟬幼蟲成美食,不少居民天天晚上在捕蟬,先用粘紙圍在樹幹上,再拿去賣。安徽蟬幼蟲成美食,蟬蛹的營養價值非常高,特別是剛出土的蟬蛹,含有的蛋白質是最高的,是一種很棒的營養品。安徽蟬幼蟲成美食,那麼怎樣炸蟬蛹才好吃呢?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油炸知了猴做法步驟(圖)
    近日有媒體報導,安徽省六安市蘇家埠灘上的居民掀起了一場捕獲「知了猴」的熱潮。所謂「知了猴」,實際上就是蟬的幼蟲,也叫做蟬猴。蟬猴性寒、味香,具有解熱定驚等功能,營養豐富,味道可口。  安徽蟬幼蟲  吃蟬猴的流行讓蟬猴的收購價格直線上升,蘇家埠灘上有居民一晚上就從白楊樹林抓獲五到八斤的蟬猴,根據路邊小商販每斤35元的收購價,一晚上就能賺200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金蟬被稱唐廋肉知了猴養殖技術受推崇
    光滑寬大的膠紙粘住白楊樹一米高的部位,傍晚,「知了猴」出土後本能地往樹上爬去,爬到被膠紙粘住的地方,由於膠紙比較滑,再也爬不上去了,被圍堵的知了猴就這樣聚集在樹體的四周。據悉,「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雖是美味佳餚,但價格不菲,在當地的村民眼裡,這黑黑的「知了猴」就是從土裡穿出的金疙瘩。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蟬的幼蟲能吃嗎
    ,原來是「知了猴」,「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據了解,由於野生「知了猴」不僅風味獨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所以市場需求量這幾年越來越大,價格更是一路飆升。  每晚上8時後, 村民紛紛出動, 一人一支手電筒, 一個盛水的小桶,經過一段時間捕抓知了猴,一些盛水的小桶已經盛了不少知了猴。當晚便有不少攤販在村頭道路邊擺攤設點、點燈收購,隨後再迅速轉手給外地客商。
  • 吃蟬有什麼好處?蟬的幼蟲這樣吃等於唐僧肉
    可是對於這種幼蟲你了解多少,還有蟬的幼蟲叫什麼呢,蟬的幼蟲有什麼營養呢,蟬的幼蟲怎麼吃呢,下面小編來為你一一揭曉。一、蟬的幼蟲叫什麼幼蟬猴,也叫「知了猴」,為蟬的幼蟲,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寒帶較少見。「復育」是剛鑽出土的蟬 。
  • 蟬幼蟲「知了猴」成美食 村民瘋狂捕抓一晚賺數百元( 1 / 4 )
    那裡的晚上出現了一道奇特風景,居住在那裡的居民都打著手電筒,穿梭在白楊樹林中,捉蟲子,這蟲子身價還高,這是什麼蟲子呢,原來是「知了猴」,「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雖是美味佳餚,但價格不菲,在當地的村民眼裡,這黑黑的「知了猴」就是從土裡穿出的金疙瘩。
  • 竹林中新生的知了猴能吃嗎?都有哪些營養價值?
    竹林中新生的知了猴能吃嗎?都有哪些營養價值?生活中,我們常說的知了猴就其實就是蟬,很多人吃過蟬的人普遍認為蟬的味道比蠶蛹還要細嫩鮮美。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則關於吃知了猴的故事以及其益處都有哪些。那時候人們經常會帶上一個大桶,裝滿鹽水,在晚上七點多去竹林撿知了猴,並將剛剛抓到的知了猴放入裝滿鹽水的水桶中,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去除知了猴身上的毒氣以及寄生蟲。
  • 北方的農村,為何很多人愛吃知了猴,而蟬卻沒人吃,蟬能吃嗎?
    小時候對於知了基本沒有什麼好感,甚至還有點厭惡,因為它在樹上叫得很煩人。去到北方念書了以後,才知道在這裡普遍都愛吃知了的幼蟲——知了猴。看他們一口一個吃得津津有味,但是農夫還是忍住了,實在是下不去嘴。後來了解才得知,原來知了猴的食用歷史很悠久了,在古代的時候它叫「金蟬」,而在民間還把它稱為「唐僧肉」,可見其營養價值還是挺高的。那為何很多人愛吃知了猴,而蟬卻沒人吃,知了猴變成蟬了以後還能吃嗎?
  • 今年知了猴價格一路飆升,這樣會不會造成野生知了猴數量減少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金蟬也叫做知了猴、爬杈等等諸多名字,這幾年很受青睞,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炎炎夏季不可或缺的一道食材,隨著野生知了猴數量的急劇下降,金蟬的價格也是一路飆升,先不說金蟬價格的高低是否和金蟬減少有關係,只能說即使金蟬價格不是這麼高,金蟬的數量還是會持續的下降,這是為什麼呢?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盤點各國有哪些奇葩食物
    居民晚上都打著手電筒捉一種叫做「知了猴」的蟲子。光滑寬大的膠紙粘住白楊樹一米高的部位,傍晚,「知了猴」出土後本能地往樹上爬去,爬到被膠紙粘住的地方,由於膠紙比較滑,再也爬不上去了,被圍堵的知了猴就這樣聚集在樹體的四周。  據悉,「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雖是美味佳餚,但價格不菲,在當地的村民眼裡,這黑黑的「知了猴」就是從土裡穿出的金疙瘩。
  • 青島知了猴有5種分布 市場上9成來自河南等地
    目前,蟬的幼蟲——知了猴已在青島大量上市,每斤最高能賣上百元。蟬的種類繁多複雜,中國約有200種,在青島地區有5種,常見的為3種,分別是蚱蟬、蟪蛄、寒蟬。除此外,還有日本黑蟬和蒙古寒蟬,其中最為市民熟知的知了就是蚱蟬。近年來,野生蟬已經很難滿足市民消費,知了猴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島城也已開始陸續出現養蟬人。此外,蟬之所以受人喜歡,還因其具有美好的寓意。
  • 知了猴市場上70元一斤,養殖知了猴是不是很賺錢?答案來了
    說到夏季裡的美食,許多人自然想到有「網紅美味」之稱的小龍蝦,不管是在路邊攤還是大酒店,肉質肥嫩,蝦黃飽滿的小龍蝦都是許多人喜歡的美食,不過這今年有一種來自農村樹下的野味,不僅在營養上還是價格上都力壓小龍蝦,成為許多食客的新寵,讓小龍蝦走下「網紅」神壇。這種野味就是知了龜。
  • 知了猴在農村街頭搶先開賣!農民直呼:價格太貴了,吃不起
    農村有不少可以吃的野味,每種野味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在農村長大的小孩子,很喜歡吃這些野味。這些野生的食物的味道,是任何零食都代替不了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種只有夏天才能見到的野味:知了猴,它是蟬的幼蟲。還記得,小時候生活條件差,夏天酷熱,蚊子還到處亂飛,所以很不喜歡過夏天。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素有「樹上長出來的唐僧肉」之稱
    最近在安徽省六安市蘇家埠灘上,那裡的晚上出現了一道奇特風景,居住在那裡的居民都打著手電筒,穿梭在白楊樹林中,捉蟲子,這蟲子身價還高,這是什麼蟲子呢,原來是「知了猴」,「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
  • 邢臺一些市民扎堆捕捉知了猴 專家:營養雖高須慎吃
    蟬蛹是蟬的幼蟲,在地下經過三四年的緩慢生長,然後在某一天破土而出,憑著本能找到一棵樹爬上去,這就變為「蟬」。邢臺本地稱蟬蛹為「知了猴」「老蛄蛹」等。    夜色降臨,捉知了猴的人也越來越多,樹林裡很快就人頭攢動了。
  • 知了猴可能很多人都吃過,這個小東西卻很少有人吃得到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知了猴又叫做金蟬,蟬的幼蟲在地下一般要生活2~3年,長的要生活5~6年。金蟬營養價值高,素有唐僧肉的美譽。而我老家的大山裡,每年夏天總有漫山遍野的知了叫個不停。近幾年流行吃知了猴,於是價格也一路飆升,我們那邊的人們就每天天剛擦黑就開始往山裡出發,成群結隊的抓起了知了猴。知了從土裡出來的時間是參差不齊的,有的出土早,等抓住的時候它已經褪殼完成了,一個個嫩綠的知了便掛在蟬蛻上面了,也是一道美味,在我看來,味道比知了猴還好吃。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村民捕抓一晚賺數百元
    據悉,「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雖是美味佳餚,但價格不菲,在當地的村民眼裡,這黑黑的「知了猴」就是從土裡穿出的金疙瘩。當地居民劉大爺提著一小桶開始從白楊樹林裡逮起知了猴(蟬),一晚他正常能逮五斤到八斤左右,路邊的小商販以每斤35元直接收購,一晚收入一般在200元到三百元不等。
  • 安徽六安蟬幼蟲成美食 村民抓一晚賺數百元
    最近在六安市蘇家埠灘上,居民晚上都打著手電筒捉一種叫做「知了猴」的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