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知了猴有5種分布 市場上9成來自河南等地

2020-12-03 半島網官網



  盛夏炎暑,抑揚頓挫的蟬鳴聲,讓人沉浸在兒時的回憶。目前,蟬的幼蟲——知了猴已在青島大量上市,每斤最高能賣上百元。蟬的種類繁多複雜,中國約有200種,在青島地區有5種,常見的為3種,分別是蚱蟬、蟪蛄、寒蟬。除此外,還有日本黑蟬和蒙古寒蟬,其中最為市民熟知的知了就是蚱蟬。近年來,野生蟬已經很難滿足市民消費,知了猴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島城也已開始陸續出現養蟬人。此外,蟬之所以受人喜歡,還因其具有美好的寓意。  

承包廢棄果園搞養殖

  李進軍是平度市經濟開發區曲坊村村民,研究知了猴養殖已經有8年時間了。李進軍通過自己的經歷,講述了知了猴的養殖過程。李進軍首先承包了一片廢棄的果園,將果園用紗網罩起來,之後將蚱蟬按照雌雄1:1的比例放入果園,進行交配產卵,之後蚱蟬會逐個死去,而其產下的卵則寄生在果樹枝條上。第二步是孵化,蟬卵需要在30℃的孵化室內,孵化一個月才能成為小米粒大小的幼蟲。最後,孵化出來的幼蟲必須及時播種到土地裡,不然會因為缺少營養大片死去。播種的幼蟲有一部分會死掉,更多的幼蟲會鑽入土中。之後便是等待知了猴出洞。  

本地知了猴不到一成

  據李進軍介紹,放眼全國,山東是食用知了猴最多的省份,而島城的消費量也居省內前列。因本地知了猴供不應求,目前島城市面上的知了猴多數來自外省,主要是河南,安徽,江蘇,山西和陝西等,而本地知了猴所佔比例不到一成。據介紹,目前青島大規模養殖知了猴的不多。由於沒有人工養殖知了猴的專門研究機構,缺乏一套科學完善的養殖模式,養殖戶經常出現「賺少賠多」的局面。現在的養殖戶均是依照多年經驗,結合一些書本知識摸索進行。對於養殖的知了猴,不少市民可能會心存芥蒂,擔心在養殖過程中,使用生物添加劑,特殊飼料,或者生命周期縮短,發育不正常。對此疑惑,李進軍表示養殖的和野生的其實沒有區別。  

近年知了猴越賣越貴

  李進軍養殖知了猴多年,據其介紹,近年來知了猴的價格也是越賣越貴。「前幾年,知了猴的價格40多元一斤,這幾年連續漲價,現在我養殖的每個能賣到8毛至1元。」李進軍說,與本地蟬相比,外地知了猴的價格大約6毛一個,之所以出現差異,就在「新鮮」兩個字。不少外地知了猴從收購到運到青島市場,一般需要兩三天,而在運輸時多用水浸泡,在這個過程中,知了猴很可能被泡壞,等消費者買到後,其口感已大打折扣。

  蟬蛻有散風熱,利咽喉,定驚癇,宣肺透疹,明目等功能,主治風熱頭疼,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小兒驚癇抽搐,夜啼,破傷風,麻疹未透,風疹瘙癢等。此外,還有益精壯陽、止咳生津、保肺益腎、抗菌降壓、治禿抑病待等作用。

  研究表明,蚱蟬若蟲和成蟲乾物質中蛋白質,胺基酸的含量均分別在70%和60%以上,此外兩者均含有17種胺基酸,此外還含有鈣和磷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知了(猴)味美,可不能亂吃。特別是對於過敏體質的人。

  蟬在中國古代象徵復活和永生,這個象徵意義來自於它的生命周期:蟬的幼蟲形象始見於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青銅器上,從周朝後期到漢代的葬禮中,人們總把一個玉蟬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護和永生。由於人們認為蟬以露水為生,因此它又是純潔的象徵。四大疑問  

蟬有危害嗎

  研究資料顯示,蟬的幼蟲生活在地下,以吸食樹根中的汁液為生,成蟲落在樹枝上也會吮吸樹汁,而雌蟲數量多時,產卵行為會損壞樹苗。青島農業大學教授顧耘表示,數量多時確實可造成為害,但現在其數量大大減少,危害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  

捕捉會致滅絕嗎

  人們過度捕捉食用是造成蟬減少的主要原因。顧耘介紹說,果農噴灑殺蟲劑等農藥,也會一定程度上造成影響。對於市民擔心的蟬是否會滅絕,顧教授表示可能性不大,在廣大鄉村,大多數的樹它都能去吃,都能在上面產卵繁殖。  

為什麼鳴叫

  會鳴的蟬是雄蟬,它的發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鳴肌每秒能伸縮約1萬次,雄蟬每天鳴叫,是為了引誘雌蟬來交配的。  

為啥會「撒尿」

  蟬受到攻擊或驚擾時,往往會有一股液體灑下來,被人們戲稱為「知了尿」。蟬吮吸樹汁液,把大量營養和水分吸到體內。當遇到攻擊時,它便急促地把貯存在體內的廢液排出,用來減輕體重以便起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

相關焦點

  • 知了猴市場上70元一斤,養殖知了猴是不是很賺錢?答案來了
    知了猴在市場上賣70元一斤,那麼養殖一畝知了猴是不是很賺錢?答案來了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的野菜,野果,野生魚成為許多人稀罕的美食。說到夏季裡的美食,許多人自然想到有「網紅美味」之稱的小龍蝦,不管是在路邊攤還是大酒店,肉質肥嫩,蝦黃飽滿的小龍蝦都是許多人喜歡的美食,不過這今年有一種來自農村樹下的野味,不僅在營養上還是價格上都力壓小龍蝦,成為許多食客的新寵,讓小龍蝦走下「網紅」神壇。這種野味就是知了龜。
  • 特殊美食:1月吃掉950萬隻知了猴 青島有人靠它賺40萬
    ,成為青島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青島網友可是坐不住了吃知了猴怎麼能少得了青島人青島人對知了有多熱愛—這個東西已經被吃到需要養殖了目前金蟬一斤的批發價在50-60元左右,比牛肉還貴在菏澤,知了猴的批發價格已經趕上三文魚了……青島市場上知了猴的售價多在每斤70元左右
  • 青島男子種200畝知了猴 半小時收穫千隻一夜可掙3萬
    知了猴,也是時下諸多市民去飯店時必點的佳餚。記者探訪得知,青島市場上銷售的知了猴主要還是來自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的外地貨。    跟訪 不到半小時收穫千餘只    晚上7時30分,潘永昌換上一身破舊的衣服,拿著手電筒,和前來助陣的親戚鄰居兵分多路,進入樹林開始捕捉知了猴。
  • 山東各地「知了猴」叫法大全!竟有稱「神仙」的!
    菏澤:知了龜 、爬叉 、知了猴曹縣:嘟了猴的鄆城:土拉龜、肚拉龜巨野、鄆城、嘉祥交界處:爬叉鄄城:爬蚱、知了猴濟寧:大的叫節了或節了龜、爬擦,小的叫「小津津」,也有叫「小吱啦子」梁山:杜拉龜、爬叉嘉祥、巨野、鄆城交界處:爬叉淄博:燒錢猴兒淄川:燒錢猴、鼓處
  • 知了猴上市60元一斤 養殖者每晚能收穫兩萬隻
    張先生說,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平度和黃島等地都有人開始人工養殖知了猴了,但是人工養殖的知了猴跟野生知了猴相比,新鮮程度和口感都會略有差距。    同樣每年夏天都會售賣知了猴的肖師傅告訴記者,現在野生的知了猴越來越少,中間商收購的成本提高了,而供貨商卻比以前減少了一多半,有時候想要知了猴都找不到人進貨。「早先都是山東人愛吃知了猴,現在很多外省市的人也開始吃了,價格自然會跟著往上漲。」
  • 青島知了猴48元一斤貴比魚肉 市民直呼吃不起
    「知了猴48元一斤!」往年滿地皆是的「知了猴」(金蟬),今年數量驟減,高昂的售價讓很多青島市民直呼吃不起。記者調查發現,人為捕捉導致野生知了猴數量減少,並且原料等受限,人工飼養大量生產的可能性也不大,各種因素致使知了猴價格居高不下。
  • 旅客在日本捉4兜知了猴 結果在青島機場被扣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 通訊員雪嵋 紅旭 報導  半島都市報8月16日訊 近日青島檢驗檢疫局的查驗人員在對來自日本大阪的SC8826航班進行查驗時,從一名中國籍入境旅客攜帶物中截獲4兜幼蟬猴(俗稱知了猴)。經溝通了解,該批幼蟬猴系該旅客在境外自行捕捉的野生幼蟬猴,準備帶回國與家人朋友一同分享食用。
  • 吃「知了猴」的人越來越多,再過10年,知了猴會絕種嗎?
    然而近年來,蟬的幼蟲(知了猴)卻成了當下不可多得的美味,無論夜市攤,還是餐館裡到處都有它的身影,知了猴的身價也開始「暴漲」,從之前的5毛一隻賣到1元一隻,有的地方甚至能賣到1塊5。因此每到夕陽西下,農村的樹林裡,小路上就人影憧憧,燈火閃閃,家家戶戶來不及吃飯就帶著手電筒,拎著塑料瓶知了猴去了。
  • 又到蟬鳴摸「猴」時 「知了猴」還能吃嗎
    他們大多手拿各種照明設備,還準備了塑膠袋或者塑料瓶等不同類別的儲備用具,樂此不疲、興趣昂然地遊走、穿梭在林間樹木之中。「知了猴」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同翅目、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金蟬的若蟲。金蟬具有漸變態的生物學特徵,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 3 各階段,若蟲又有多種俗稱,如 :節老龜、羅鍋、知了龜、知了猴、爬叉等。也就是說,人們摸到的「知了猴」其實就是金蟬正在經歷的一生當中的第二個生存期~若蟲階段。「知了猴」大多呈黃褐色,具翅芽,能爬行,有兩隻鋸齒般的開掘式前臂。
  • 旅客在國外抓上百個知了猴 回國未檢疫被查扣
    青島機場口岸首次截獲幼蟬猴青島新聞網8月16日訊(記者 陳志偉)今天,青島新聞網從青島機場檢驗檢疫局,近日,青島機場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對來自日本大阪的SC8826航班進行查驗時,從一名中國籍入境旅客攜帶物中截獲幼蟬猴。
  • 三伏將至,知了猴出現,吃知了猴對身體有危害嗎?看完有數了!
    三伏天馬上就要到了,對於喜歡吃美食的人來說,有一種美食即將出爐,對,這種美食就是知了猴。知了猴是蟬的幼蟲,從土中爬出來還沒開始蛻殼時的狀態。往年人們對吃知了猴並沒有什麼其它想法,但是由於今年情況特殊,很多人會問,吃知了猴有危害嗎?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知了猴的營養價值
    最近在山東省濟寧市蘇家埠灘上,數千棵白楊樹都被裹上膠紙。居民晚上都打著手電筒捉一種叫做「知了猴」的蟲子。光滑寬大的膠紙粘住白楊樹一米高的部位,傍晚,「知了猴」出土後本能地往樹上爬去,爬到被膠紙粘住的地方,由於膠紙比較滑,再也爬不上去了,被圍堵的知了猴就這樣聚集在樹體的四周。
  • 農民瞅準市場養知了猴 一夏收入七八十萬(圖)
    核心提示    捉知了猴,在很多人的腦海裡是童年的美好回憶;吃知了猴,也是諸多市民去飯店時必點的佳餚。很多人以為知了猴都是純野生的,其實不然,在黃島區寶山鎮有位農民名叫潘永昌,已經養殖知了猴6年了。
  • 又到吃知了猴的季節,知了猴對身體有沒有危害?看完心裡就明白了
    這類特色美食便是讓許多 東北人饞得跑不動路的「知了猴」。但是,2020年「禁野令」來啦,還能出來抓知了猴嗎?知了猴還能不能吃呢?其實知了猴又叫蚱蟬、黑蟬、知了龜、爬蚱等,也就是夏天常常吱吱叫吵鬧聲討厭的醫治的稚蟲,學全名是金蟬。每一年來到6月份的中旬,這類蟲類就從地底剛開始鑽出來了,隨後這個時候許多 北方地區的村裡人,便會去小河邊、種植園裡等地區,四處抓知了猴。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金蟬被稱唐廋肉知了猴養殖技術受推崇
    這些收購的知了幼蟲少數供應當地一些飯店,多數販賣到菏澤、運城等地,粗略估算,一位村民一般一個夏季能掙上萬元收入。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村民捕抓一晚賺數百元最近在安徽省六安市蘇家埠灘上,數千棵白楊樹都被裹上膠紙。居民晚上都打著手電筒捉一種叫做「知了猴」的蟲子。
  • 青島機場口岸首次截獲野生幼蟬猴
    央廣網青島8月17日消息(記者王朝朋 通訊員王雪嵋)日前,青島機場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對來自日本大阪的SC8826航班進行查驗時,從一名中國籍入境旅客攜帶物中截獲幼蟬猴。經溝通了解,該批幼蟬猴系該旅客在境外自行捕捉的野生幼蟬猴,準備帶回國與家人朋友一同分享食用。
  • 知了猴不能吃了嗎
    這個《決定》發布後,關於野生動物能不能吃,市場上出現了兩種觀點:一種觀點:如果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除了家畜家禽類外,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都不能食用了。只要原來是野生的,不管是否經過人工訓養,都不可以再食用,大的野生動物不說,如蠍子、蝗蟲、知了猴等小昆蟲,都不能再食用。
  • 知了猴哪個部位可以吃,外殼能吃嗎?知了猴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每當知了叫的時候,晚上很多人會去野外抓知了的幼蟲——知了猴回家來食用。近些年知了猴成為了夜宵市場的小網紅,有人還說它要比小龍蝦好吃、有營養。不過現在知了猴數量少了,因此價格也貴了,目前確實要比小龍蝦貴得多,普遍都是在七八十塊錢一斤了。吃過小龍蝦的都知道,它是需要掐頭去尾,只吃中間部分。那知了猴哪個部位不能吃,外殼也能吃嗎?知了猴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 知了在樹上產卵,為何知了猴卻在地裡爬出來?它們打洞的土哪去了
    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這個期間的溫度開始炎熱起來了,但是還沒有達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都是在大暑節氣的時候才最熱。而天氣一悶熱,知了也就是蟬,就出來鳴叫了。其實知了的一生要經歷卵、若蟲和成蟲這三個階段,在它們沒有銳變成為知了之前,是一種很有營養又美味的野味,在各地也有不同的俗稱,比如知了猴、知了龜、節老龜、爬叉等。我們都知道知了是在樹上產卵的,而知了鳴叫就是為了吸引異性過來交配的。
  • 油炸知了猴,簡單易學,看著就流口水
    油炸知了猴極具地方特色的美食,知了猴是金蟬的成熟若蟲,知了猴在山東各地叫法不一,我老家在安丘,我爸管它叫「知了龜(龜發的卻是三聲」)原料:知了猴、植物油。做法步驟:第1步、老爸昨天從山東老家回來了,雜七雜八帶回不少東西,其中一樣就是這個知了猴,用大礦水瓶裝回來的,在淡鹽水裡浸泡著,我忘記拍照了。這個知了猴不是養殖的,我爸說是我三姑父晚上一個個抓的(只能晚上抓)。知了猴從瓶子裡倒出,反覆投洗幾次,控水。都下油鍋了我才想起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