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村民捕抓一晚賺數百元

2021-01-19 合肥晚報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的叫著夏天……孩子們唱完了會問:什麼是知了?我怎麼沒見過……



最近在安徽省六安市蘇家埠灘上,數千棵白楊樹都被裹上膠紙。居民晚上都打著手電筒捉一種叫做「知了猴」的蟲子。


光滑寬大的膠紙粘住白楊樹一米高的部位,傍晚,「知了猴」出土後本能地往樹上爬去,爬到被膠紙粘住的地方,由於膠紙比較滑,再也爬不上去了,被圍堵的知了猴就這樣聚集在樹體的四周。



據悉,「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雖是美味佳餚,但價格不菲,在當地的村民眼裡,這黑黑的「知了猴」就是從土裡穿出的金疙瘩。


當地居民劉大爺提著一小桶開始從白楊樹林裡逮起知了猴(蟬),一晚他正常能逮五斤到八斤左右,路邊的小商販以每斤35元直接收購,一晚收入一般在200元到三百元不等。


這些收購的知了幼蟲少數供應當地一些飯店,多數販賣到菏澤、運城等地,粗略估算,一位村民一般一個夏季能掙上萬元收入。


在繁華的夜市裡,一些大排擋將清洗乾淨的知了幼蟲用油炸後放上作料,成為餐桌上美味佳餚。


據了解,由於野生「知了猴」不僅風味獨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所以市場需求量這幾年越來越大,價格更是一路飆升。


為保持「知了猴」新鮮,當晚便有不少攤販在村頭道路邊擺攤設點、點燈收購,隨後再迅速轉手給外地客商。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的叫著夏天……孩子們唱完了會問:什麼是知了?我怎麼沒見過……?


蟬蛹要在地下7年才成長好。到了每年的夏季,就會從地下鑽出來破繭成蟬。


為了防止受到侵害故爬上樹,結果半路被劫!


可憐的小生物,要輪迴七年才長這樣,沒等見著陽光就遭到厄運!


怪不得好些年了覺得知了越來越少了,知了本身就是炎熱夏天不可或缺的,想想以前小時候三兩個小朋友一起上學放學回家的路上總能聽到知了的叫聲!現在才明白小時候的快樂是真的快樂。。。


蟬是鳥類的食物,人們為了滿足食慾和為了錢財從小鳥口裡奪食,會破壞食物鏈,停手吧!


那以後這個知了又越來越少了,不會也成為國家保護動物吧!


相關焦點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細說蟬蛹的營養價值
    原標題: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細說蟬蛹的營養價值   原標題:安徽村民捕抓蟬蛹當美食 蟬蛹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夏天一到,知了不停的唱啊唱啊。但你知道嗎?這種惹人煩的生物居然是一種美食。安徽就有村民以專門捕抓蟬蛹為生,一個晚上可以賺到數百元。蟬蛹真的可以吃嗎?蟬蛹有什麼營養價值呢?
  • 安徽六安蟬幼蟲成美食 村民抓一晚賺數百元
    當地居民劉大爺提著一小桶開始從白楊樹林裡逮起知了猴(蟬),一晚他正常能逮五斤到八斤左右,路邊的小商販已每斤35元直接收購,一晚收入一般在200元到三百元不等。  在繁華的夜市裡,一些大排擋將清洗乾淨的知了幼蟲用油炸後放上作料,成為餐桌上美味佳餚。
  • 重口味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村民捕抓一晚賺數百元 馬鞍山吃貨們敢吃麼?
    據悉,「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雖是美味佳餚,但價格不菲,在當地的村民眼裡,這黑黑的「知了猴」就是從土裡穿出的金疙瘩。蟬蛹美食當地居民劉大爺提著一小桶開始從白楊樹林裡逮起知了猴(蟬),一晚他正常能逮五斤到八斤左右,路邊的小商販以每斤35元直接收購,一晚收入一般在200元到三百元不等。
  • 蟬幼蟲「知了猴」成美食 村民瘋狂捕抓一晚賺數百元( 1 / 4 )
    中國網圖片庫 雨盛/攝2015年07月05日,安徽省六安市,村民劉大爺白天用光滑寬大的膠紙粘住白楊樹一米高的部位。最近在安徽省六安市蘇家埠灘上,數千棵白楊樹都被裹上膠紙。那裡的晚上出現了一道奇特風景,居住在那裡的居民都打著手電筒,穿梭在白楊樹林中,捉蟲子,這蟲子身價還高,這是什麼蟲子呢,原來是「知了猴」,「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雖是美味佳餚,但價格不菲,在當地的村民眼裡,這黑黑的「知了猴」就是從土裡穿出的金疙瘩。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金蟬被稱唐廋肉知了猴養殖技術受推崇
    核心提示: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村民一個夏季能掙上萬元】當地居民劉大爺提著一小桶開始從白楊樹林裡逮起知了猴(蟬),一晚他正常能逮五斤到八斤左右,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蟬的幼蟲能吃嗎
    ——蟬的蛹蟲。  每晚上8時後, 村民紛紛出動, 一人一支手電筒, 一個盛水的小桶,經過一段時間捕抓知了猴,一些盛水的小桶已經盛了不少知了猴。當晚便有不少攤販在村頭道路邊擺攤設點、點燈收購,隨後再迅速轉手給外地客商。路邊的小商販以每斤35元直接收購,一晚收入一般在200元到三百元不等。這些收購的知了幼蟲少數供應當地一些飯店,多數販賣到菏澤、運城等地,粗略估算,一位村民一般一個夏季能掙上萬元收入。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油炸知了猴做法步驟(圖)
    所謂「知了猴」,實際上就是蟬的幼蟲,也叫做蟬猴。蟬猴性寒、味香,具有解熱定驚等功能,營養豐富,味道可口。  安徽蟬幼蟲  吃蟬猴的流行讓蟬猴的收購價格直線上升,蘇家埠灘上有居民一晚上就從白楊樹林抓獲五到八斤的蟬猴,根據路邊小商販每斤35元的收購價,一晚上就能賺200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營養價值高 怎樣炸蟬蛹才好吃?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35元一斤價格不菲。據媒體報導,安徽蟬幼蟲成美食,不少居民天天晚上在捕蟬,先用粘紙圍在樹幹上,再拿去賣。安徽蟬幼蟲成美食,蟬蛹的營養價值非常高,特別是剛出土的蟬蛹,含有的蛋白質是最高的,是一種很棒的營養品。安徽蟬幼蟲成美食,那麼怎樣炸蟬蛹才好吃呢?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素有「樹上長出來的唐僧肉」之稱
    最近在安徽省六安市蘇家埠灘上,那裡的晚上出現了一道奇特風景,居住在那裡的居民都打著手電筒,穿梭在白楊樹林中,捉蟲子,這蟲子身價還高,這是什麼蟲子呢,原來是「知了猴」,「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
  • 安徽滁州村民捉蜈蚣補家用 一晚最多賺兩千元(圖)
    李琦 攝  (安徽)滁州夏夜流行捉蜈蚣 一晚能抓2000多條  收穫:一晚能抓2000多條 危險:經常被蛇咬和迷路  入夏以來,每逢深夜,在(安徽)滁州西南邊的群山密林裡人們能夠看到一盞盞昏暗的燈光閃爍,草叢中、山岡上、湖泊邊……對於他們在做什麼,眾說紛紜。
  • 蟬幼蟲成美食 蟬幼蟲成美食價格高昂專家稱吃幼蟲也要看人體質吃
    蟬幼蟲成美食 蟬幼蟲成美食價格高昂專家稱吃幼蟲也要看人體質吃時間:2015-07-08 13:06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幼蟲可引發過敏?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知了猴的營養價值
    光滑寬大的膠紙粘住白楊樹一米高的部位,傍晚,「知了猴」出土後本能地往樹上爬去,爬到被膠紙粘住的地方,由於膠紙比較滑,再也爬不上去了,被圍堵的知了猴就這樣聚集在樹體的四周。  梁山館驛當地居民劉大爺提著一小桶開始從白楊樹林裡逮起知了猴(蟬),一晚他正常能逮五斤到八斤左右,路邊的小商販已每斤35元直接收購,一晚收入一般在200元到三百元不等。這些收購的知了幼蟲少數供應當地一些飯店,多數販賣到菏澤、運城等地,粗略估算,一位村民一般一個夏季能掙上萬元收入。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盤點各國有哪些奇葩食物
    光滑寬大的膠紙粘住白楊樹一米高的部位,傍晚,「知了猴」出土後本能地往樹上爬去,爬到被膠紙粘住的地方,由於膠紙比較滑,再也爬不上去了,被圍堵的知了猴就這樣聚集在樹體的四周。  據悉,「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雖是美味佳餚,但價格不菲,在當地的村民眼裡,這黑黑的「知了猴」就是從土裡穿出的金疙瘩。
  • 知了猴價格飆升 蟬幼蟲究竟有什麼營養價值
    近日,網上盛傳安徽蟬幼蟲成美食,其價格更是一路飆升,當地村民瘋狂展開捕捉行動,不少人捕捉一晚就能賺上數百元。
  • 村民樹林抓知了日賺千元 一晚上最多能抓100斤
    知了身上的高蛋白,如今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近日,在進賢縣張公鎮紅山村裡,數十名村民持手電筒,背著網袋,連夜在樹林中穿梭尋找知了。據收購的商人介紹,一斤知了的收購價為25元,有村民一晚上最多抓了100斤知了。
  • 吃蟬有什麼好處?蟬的幼蟲這樣吃等於唐僧肉
    蟬的幼蟲看似貌不驚人,卻引得安徽的一些村民去盡力捕捉。這主要是因為這種幼蟲可以食用,而且販賣的價格不菲造成的。
  • 童年的樂趣(六)——捕蟬
    每到夏天,門前屋後的小樹林裡處處可聽見蟬們「知了——知了——」地鳴叫,捕蟬是孩提時我們年年如此玩不厭的一種遊戲。那時的我們個個都是捕蟬的高手。在枝繁葉茂的林間,蟬鳴聲此起彼伏。豎耳傾聽,很快就能分辨出蟬潛伏的方位,循聲望去,一隻可愛的蟬就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然而它卻不知道自己大禍將至,還在得意地叫著。捕蟬的方法很多:一是手捉;二是長竹竿或木竿頂部拴一個塑膠袋或者布兜網;三是長竿頂粘一麵筋粘。
  • 市民曬金蟬脫殼圖:從洞裡爬出的幼蟲一夜成蟬
    「我一問才知道,他們在抓若蟲(蟬的幼蟲)。問抓這個做什麼?他們說回家油炸很好吃。他們還跟我展示勞動『成果』——礦泉水瓶裡漂浮著十多隻蟲子。」黃女士說,她也好奇地在樹下尋找,居然也找到了兩隻。回到家,黃女士從陽臺搬進一盆芍藥,然後把這兩隻若蟲放在花葉上,時不時會去看一下。沒過多久,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一隻若蟲的背部裂開一條縫,冒出一個頭,身體逐漸垂直,然後倒掛了起來。
  • 揭秘夏日驚奇自然現象:從洞裡爬出的幼蟲一夜成蟬
    「我一問才知道,他們在抓若蟲(蟬的幼蟲)。問抓這個做什麼?他們說回家油炸很好吃。他們還跟我展示勞動『成果』——礦泉水瓶裡漂浮著十多隻蟲子。」黃女士說,她也好奇地在樹下尋找,居然也找到了兩隻。  回到家,黃女士從陽臺搬進一盆芍藥,然後把這兩隻若蟲放在花葉上,時不時會去看一下。
  • 男子自製捕籠抓貓販至外地銷售 一晚能抓數十隻
    11月20日晚,高港胡莊派出所民警在巡邏時發現一名偷捕貓的嫌疑人魏某。此人常在南通、泰州等周邊鄉鎮遊蕩,先是利用放音機播放麻雀的叫聲吸引附近貓的出現。然後架設自製的捕貓籠(與捕鼠籠原理相同),在籠內用電線綁上活麻雀,再在麻雀的身上通上電,魏某躲在遠處用遙控激發通過麻雀身體的電源,造成麻雀的躁動以此吸引貓的注意,待貓進籠後再「甕中捉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