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樹林抓知了日賺千元 一晚上最多能抓100斤

2020-11-23 中華網

南昌晚報訊全媒體記者鄒鵬飛文/圖夏日來臨,知了的叫聲此起彼伏。知了身上的高蛋白,如今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近日,在進賢縣張公鎮紅山村裡,數十名村民持手電筒,背著網袋,連夜在樹林中穿梭尋找知了。

據收購的商人介紹,一斤知了的收購價為25元,有村民一晚上最多抓了100斤知了。

村民夜晚忙著抓知了

7月15日21時,記者來到進賢縣張公鎮紅山村,在村裡的樹林中,到處閃爍著燈光,知了的叫聲不絕於耳,一些樹木的樹根往上20釐米處還綁著光滑的透明膠。村民陳先生拿著手電筒放在地上照射樹頂的方向,順著梯子爬上樹杈後,用力搖晃樹枝,沒過多久樹上的知了全都掉了下來,陳先生開心地從地上撿起知了,放進了腰間的可樂瓶,多的時候搖晃一次可以抓到近10隻。「樹上的膠帶很光滑,若蟲從土裡出來後,往樹上爬時,就會打滑掉到地面,捕捉時可以省不少力。」陳先生告訴記者。

陳先生說,知了分成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6月下旬,蟄伏在樹根處的若蟲就會從土中鑽出來,爬上樹枝吸食樹木汁液,幾小時後,若蟲就會展翅飛走。知了太多會造成村裡果樹減產,如何處理知了曾讓村民感到很頭疼。前幾年,有人來村裡收知了,大家才知道知了有很高的蛋白質,山東浙江一帶的人很喜歡吃,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一斤知了的價格為25元-30元,村民晚上出來抓知了,一夜輕鬆賺千元。」對此,陳先生笑得合不攏嘴。

有村民一天合力可抓100斤

記者在村裡的收購點上看到,地面上整齊地擺放著數十隻藍色的網袋,每隻網袋裡都裝滿了黑色的成蟲。收購知了的商人祝先生裝了幾桶水後,朝著網袋撒去。「知了要喝水,抓來之後過了一晚就要送到浙江衢州,不然很容易死亡。」祝先生說,知了的成蟲有豐富的蛋白質,去頭去尾之後,經過小火慢炸,是一道營養價值很高的美味菜餚。一到夏天,在山東和浙江,很多餐飲店都會供應這道菜,知了則是供不應求。

「浙江的商家在全國各地收知了,村民能抓多少,我們就收多少。」祝先生說,從6月份高峰期開始,收知了的人基本上在全國各地跑,江西一般就去南豐、豐城、進賢這些果園比較多的縣市。

據悉,進賢張公鎮紅山村附近有三家收購知了的浙江商家,基本上每天每家都能收到100多斤知了。「今天有村民送來了80斤知了,一斤25元,賺了2千餘元。」祝先生說,這不算最多的,有些村民一天合力可以抓100斤知了。

不過,祝先生表示,他們來進賢8天了,主動抓知了的村民還是比較少。「很多人不知道抓知了可以賺錢,也不知道如何去抓,三家一天收購的數量最多不超過500斤,到了月底基本上就收不到多少了。」

相關焦點

  • 蟬幼蟲「知了猴」成美食 村民瘋狂捕抓一晚賺數百元( 1 / 4 )
    中國網圖片庫 雨盛/攝2015年07月05日,安徽省六安市,村民劉大爺白天用光滑寬大的膠紙粘住白楊樹一米高的部位。最近在安徽省六安市蘇家埠灘上,數千棵白楊樹都被裹上膠紙。那裡的晚上出現了一道奇特風景,居住在那裡的居民都打著手電筒,穿梭在白楊樹林中,捉蟲子,這蟲子身價還高,這是什麼蟲子呢,原來是「知了猴」,「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雖是美味佳餚,但價格不菲,在當地的村民眼裡,這黑黑的「知了猴」就是從土裡穿出的金疙瘩。
  • 安徽六安蟬幼蟲成美食 村民抓一晚賺數百元
    最近在六安市蘇家埠灘上,居民晚上都打著手電筒捉一種叫做「知了猴」的蟲子。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村民捕抓一晚賺數百元
    居民晚上都打著手電筒捉一種叫做「知了猴」的蟲子。光滑寬大的膠紙粘住白楊樹一米高的部位,傍晚,「知了猴」出土後本能地往樹上爬去,爬到被膠紙粘住的地方,由於膠紙比較滑,再也爬不上去了,被圍堵的知了猴就這樣聚集在樹體的四周。
  • 安徽滁州村民捉蜈蚣補家用 一晚最多賺兩千元(圖)
    李琦 攝  (安徽)滁州夏夜流行捉蜈蚣 一晚能抓2000多條  收穫:一晚能抓2000多條 危險:經常被蛇咬和迷路  入夏以來,每逢深夜,在(安徽)滁州西南邊的群山密林裡人們能夠看到一盞盞昏暗的燈光閃爍,草叢中、山岡上、湖泊邊……對於他們在做什麼,眾說紛紜。
  • 重口味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村民捕抓一晚賺數百元 馬鞍山吃貨們敢吃麼?
    居民晚上都打著手電筒捉一種叫做「知了猴」的蟲子。據悉,「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雖是美味佳餚,但價格不菲,在當地的村民眼裡,這黑黑的「知了猴」就是從土裡穿出的金疙瘩。蟬蛹美食當地居民劉大爺提著一小桶開始從白楊樹林裡逮起知了猴(蟬),一晚他正常能逮五斤到八斤左右,路邊的小商販以每斤35元直接收購,一晚收入一般在200元到三百元不等。
  • 金華村民抓蜈蚣熱:一條賣近2元 一晚抓百條
    而如今,蜈蚣卻成了金東區農民的創收之寶,一到晚上,就有人頭上頂著電瓶燈,手裡拿著鐵夾,在野外到處抓蜈蚣。  天黑後滿田野找蜈蚣  一個晚上能抓100多條  市民方女士是金東區塘雅鎮人,最近她的親戚朋友們都加入了「搶蜈蚣」大戰。爸爸、媽媽、姨媽、弟弟……偶偶還要拉上她湊個熱鬧。
  • 注意:知了猴算野味嗎?還能抓嗎?養殖的可以吃嗎?看完有數了
    筆者小時候,每到夏季的六七月份,一到晚上,很多村子內外的小樹林裡、兩邊種樹的路上,都能見到不少手電筒的燈光在來回晃動,這是村裡人在抓一種小昆蟲,就是知了猴。有的人可能不知道啥是知了猴,但如果說蟬,估計大家都知道。
  • 知了猴蛻完皮就不能吃了?行家:剛蛻皮的才好吃,附抓知了猴攻略
    現在正值炎熱的三伏天,晚上雖然稍微有點涼風,但是依然是非常的悶熱,但是這絲毫阻擋不了人們對知了猴的嚮往,經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往小樹林裡鑽,冒著被蚊子咬的滿頭包的風險去尋找美味。小季最近也是加入到了捉知了猴的大軍之中,基本上都是晚上7點半從家出發,然後摸到差不多9點左右打道回府,運氣好的時候一晚上能摸六七十隻,運氣差的時候,基本上一晚上摸十幾隻。現在的小樹林可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季節,大家一塊摸著知了猴,一塊開著玩笑,摸知了猴是次要的,主要是在家沒事出來玩。
  • 山東「金蟬村」:「爆發期」一天能抓上千隻蟬 晚上九點之後不能抓
    每年7月上旬,金蟬出土上樹,村民便趁夜色走出家門在樹上捕捉。一隻一元,最多時一畝地上能抓近兩千隻。金蟬由此成為村內一項重要產業,辛豐村也得名「金蟬村」,村裡人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抓金蟬就是拾金錢」。所謂抓金蟬,也就是北京人熟悉的抓「知了猴」,這種有趣的童年記憶,在辛豐村則是長達15年的規模化養殖,形成了高達數百萬元的鄉村產業。
  • 宜昌村民夜晚集體上山抓蜈蚣,有人一夜能抓500條
    記者鄭聯學 攝這段時間,每逢天氣晴好的夜晚,宜昌城區周邊的山崗上,會出現不少移動的燈光,每一道燈光的後面,都是帶著手電筒、拎著火鉗抓蜈蚣的村民。4月18日,記者和直播組走進夷陵區鴉鵲嶺鎮梅店村,記錄了村民在黑夜中捕抓蜈蚣的經過。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金蟬被稱唐廋肉知了猴養殖技術受推崇
    核心提示: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村民一個夏季能掙上萬元】當地居民劉大爺提著一小桶開始從白楊樹林裡逮起知了猴(蟬),一晚他正常能逮五斤到八斤左右,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油炸知了猴做法步驟(圖)
    安徽蟬幼蟲  吃蟬猴的流行讓蟬猴的收購價格直線上升,蘇家埠灘上有居民一晚上就從白楊樹林抓獲五到八斤的蟬猴,根據路邊小商販每斤35元的收購價,一晚上就能賺200到300元左右。「知了猴」  每晚上8時後, 村民紛紛出動, 一人一支手電筒, 一個盛水的小桶,經過一段時間捕抓知了猴,一些盛水的小桶已經盛了不少知了猴。
  • 上海崇明:幾百位老農每天下田抓蚯蚓,賺的竟比開滴滴的兒子還多?
    「早上6點,我就去田裡抓蚯蚓了,幾個小時共收穫50斤蚯蚓。送到合作社,每斤10元,就是500元。」62歲的黃付明,是附近三協村的村民,養蚯蚓、抓蚯蚓已有七八年。他告訴記者,自己下午再花兩三小時,還能抓40斤蚯蚓,這樣一天就能賺900元。
  • 知了猴市場上70元一斤,養殖知了猴是不是很賺錢?答案來了
    知了猴在市場上賣70元一斤,那麼養殖一畝知了猴是不是很賺錢?答案來了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的野菜,野果,野生魚成為許多人稀罕的美食。,每天夜晚村邊的樹林裡都有摸知了龜的。,即便你跑到很偏僻的樹林,一晚上也捉不到幾隻知了龜,現在知了龜在農村也成了稀罕物。
  • 吃「知了猴」的人越來越多,再過10年,知了猴會絕種嗎?
    然而近年來,蟬的幼蟲(知了猴)卻成了當下不可多得的美味,無論夜市攤,還是餐館裡到處都有它的身影,知了猴的身價也開始「暴漲」,從之前的5毛一隻賣到1元一隻,有的地方甚至能賣到1塊5。因此每到夕陽西下,農村的樹林裡,小路上就人影憧憧,燈火閃閃,家家戶戶來不及吃飯就帶著手電筒,拎著塑料瓶知了猴去了。
  • 知了猴上市60元一斤 養殖者每晚能收穫兩萬隻
    記者了解到,盛夏時節正是知了猴大量上市的季節,人們不僅能在樹林裡體會捉知了猴的樂趣,也能把它帶上餐桌做成一盤美味。可有細心的市民發現,市面上銷售的知了猴價格一年比一年高,如此小玩意的身價更是超過了許多高檔海鮮的價格。     知了猴上市60元一斤    「知了猴近期開始上市了,想買半斤嘗嘗鮮,可發現這小東西的價格可真不親民。」
  • 市民夜晚出動抓知了 知了作用可不少
    7月12日,湖北省襄陽市,市民夜晚在樹林裡抓知了。在漢江襄陽城區段的一個沙洲上,生長著數百畝楊樹林,近一個月來,每晚都有成百上千的市民趁著夜晚成群結隊在裡面抓知了。  知了猴的營養價值  凡是昆蟲類食物,大家可能都知道,它們含有的蛋白質是相當豐富的。知了猴也不例外,每100g知了猴含有72g蛋白質,相當於總量的百分之70,可謂是相當的恐怖了。  而且知了猴所含的蛋白質還不是一般的蛋白質哦,可不是簡單的炸豆腐就可以比擬的。
  • 今年多了個閏4月,什麼時候抓知了猴?它是如何分辨白天黑夜的?
    而這種動物就是知了,每年最熱的時候就是知了叫得最歡的時候。那今年多了一個閏四月,什麼時候抓知了猴最合適呢?為何知了猴都是晚上才從地下爬出來,它們是如何分辨白天和黑夜的呢?答案來了!知了猴對於北方的朋友來說,可是一種童年難忘的美食,是從小就吃到大的。每年到了夏季的傍晚時分,吃過了晚飯,很多人就都會去樹林裡抓知了猴。
  • 山東「金蟬村」捕捉季進入尾聲 每天只能抓一個多小時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每到夏季,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北部的辛豐村便一片蟬鳴,遠比周邊村莊吵鬧得多,這裡的村民以金蟬養殖聞名。每年7月上旬,金蟬出土上樹,村民便趁夜色走出家門在樹上捕捉。一隻一元,最多時一畝地上能抓近兩千隻。金蟬由此成為村內一項重要產業,辛豐村也得名「金蟬村」,村裡人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抓金蟬就是拾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