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晚報訊全媒體記者鄒鵬飛文/圖夏日來臨,知了的叫聲此起彼伏。知了身上的高蛋白,如今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近日,在進賢縣張公鎮紅山村裡,數十名村民持手電筒,背著網袋,連夜在樹林中穿梭尋找知了。
據收購的商人介紹,一斤知了的收購價為25元,有村民一晚上最多抓了100斤知了。
村民夜晚忙著抓知了
7月15日21時,記者來到進賢縣張公鎮紅山村,在村裡的樹林中,到處閃爍著燈光,知了的叫聲不絕於耳,一些樹木的樹根往上20釐米處還綁著光滑的透明膠。村民陳先生拿著手電筒放在地上照射樹頂的方向,順著梯子爬上樹杈後,用力搖晃樹枝,沒過多久樹上的知了全都掉了下來,陳先生開心地從地上撿起知了,放進了腰間的可樂瓶,多的時候搖晃一次可以抓到近10隻。「樹上的膠帶很光滑,若蟲從土裡出來後,往樹上爬時,就會打滑掉到地面,捕捉時可以省不少力。」陳先生告訴記者。
陳先生說,知了分成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6月下旬,蟄伏在樹根處的若蟲就會從土中鑽出來,爬上樹枝吸食樹木汁液,幾小時後,若蟲就會展翅飛走。知了太多會造成村裡果樹減產,如何處理知了曾讓村民感到很頭疼。前幾年,有人來村裡收知了,大家才知道知了有很高的蛋白質,山東浙江一帶的人很喜歡吃,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一斤知了的價格為25元-30元,村民晚上出來抓知了,一夜輕鬆賺千元。」對此,陳先生笑得合不攏嘴。
有村民一天合力可抓100斤
記者在村裡的收購點上看到,地面上整齊地擺放著數十隻藍色的網袋,每隻網袋裡都裝滿了黑色的成蟲。收購知了的商人祝先生裝了幾桶水後,朝著網袋撒去。「知了要喝水,抓來之後過了一晚就要送到浙江衢州,不然很容易死亡。」祝先生說,知了的成蟲有豐富的蛋白質,去頭去尾之後,經過小火慢炸,是一道營養價值很高的美味菜餚。一到夏天,在山東和浙江,很多餐飲店都會供應這道菜,知了則是供不應求。
「浙江的商家在全國各地收知了,村民能抓多少,我們就收多少。」祝先生說,從6月份高峰期開始,收知了的人基本上在全國各地跑,江西一般就去南豐、豐城、進賢這些果園比較多的縣市。
據悉,進賢張公鎮紅山村附近有三家收購知了的浙江商家,基本上每天每家都能收到100多斤知了。「今天有村民送來了80斤知了,一斤25元,賺了2千餘元。」祝先生說,這不算最多的,有些村民一天合力可以抓100斤知了。
不過,祝先生表示,他們來進賢8天了,主動抓知了的村民還是比較少。「很多人不知道抓知了可以賺錢,也不知道如何去抓,三家一天收購的數量最多不超過500斤,到了月底基本上就收不到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