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村民夜晚集體上山抓蜈蚣,有人一夜能抓500條

2021-01-15 人民日報

抓蜈蚣,講究的就是眼疾手快。記者鄭聯學 攝

這段時間,每逢天氣晴好的夜晚,宜昌城區周邊的山崗上,會出現不少移動的燈光,每一道燈光的後面,都是帶著手電筒、拎著火鉗抓蜈蚣的村民。

4月18日,記者和直播組走進夷陵區鴉鵲嶺鎮梅店村,記錄了村民在黑夜中捕抓蜈蚣的經過。本報通過平臺進行的直播,也勾起了圍觀網友的童年記憶,眾多網友留言稱,直播的每個畫面都那麼熟悉,小時候跟著父母抓蜈蚣換零花錢,如今已是最寶貴的回憶。

山上的蜈蚣多不多

不到10分鐘就抓到了4條

當晚7時30分,最後一抹殘陽褪去,夷陵區鴉鵲嶺鎮梅店村五組68歲的彭奶奶戴上頭燈,拎著火鉗、提著塑料桶出發了。彭奶奶家住七堰衝,當地為丘陵地形,大大小小的山坡上種滿了柑橘樹,這也是蜈蚣最喜歡的棲身之所。

彭奶奶快步走進柑橘林,順著頭燈的燈光在草叢中搜尋,光影中,一個小黑影一閃而過,彭奶奶伸出火鉗,順勢在地面上輕拍了一下,一條長約10釐米的蜈蚣就被夾了起來,隨即被丟進了塑料桶裡。

不到10分鐘,彭奶奶就在三棵柑橘樹旁邊抓到了4條蜈蚣,最長的約有12釐米。

彭奶奶說,讓很多人害怕的蜈蚣,對她和村裡的鄰居們來說已習以為常,大夥從小耳濡目染,只要膽大心細,一晚上抓上百條很常見,蜈蚣有毒,用鉗子夾到後,只要避開其「回頭咬」,就能安全的收集起來。

抓來的蜈蚣去哪了

販子按大小收走加工成藥

這些被抓獲的蜈蚣怎麼處理呢?

在彭奶奶家的牆上,記者見到了幾十條用竹片穿起風乾的蜈蚣,這些風乾好的蜈蚣有販子收,然後加工成藥。據記載,蜈蚣屬「五毒」,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等功效。彭奶奶說,多年前,這些野生蜈蚣一條賣1、2角錢,如今按體型長短,每條的價格從8角到2.8元不等。

當晚8時30分,七堰衝颳起了風,站在山崗高處放眼望去,山林有不少移動的燈光,每個燈光後面都是正在搜尋蜈蚣的村民。「前不久才買的頭燈,花了20多塊錢。」在山崗的另一側,52歲的葉大嬸正在搜尋蜈蚣,她笑著告訴記者,今年從清明節開始抓,已經為家裡增收了三四百元。「男的白天在外面打工,晚上回家吃飯就休息了,我們出來抓蜈蚣,既能鍛鍊身體,又能增加點收入。」葉大嬸說,她算是抓的少的,有人一晚上最多能抓到四五百條,算下來可是一筆不少的收入。「在家閒著也沒事,總比打麻將好吧。」在半山腰,61歲的劉奶奶說,上山抓蜈蚣的以中老年婦女為主,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在外工作,即便在家的,也覺得抓蜈蚣賺不了多少錢,不願費時費力。「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抓蜈蚣是為賣錢,現在不單純是為賣錢,沿著山坡走,這也是鍛鍊身體。」葉大嬸說。

抓蜈蚣也有小技巧

大雨來臨前的夜晚最適合

常年上山抓蜈蚣,村民們也總結出不少經驗。「清明節前後是黃金期,天晴或大雨來臨前的夜晚最適合抓。再過幾天,溫度高了,就不好抓了。」村民小林介紹,蜈蚣反應敏捷,抓時要眼疾手快,一不留神,蜈蚣會馬上鑽進縫隙裡。蜈蚣喜歡吃蚯蚓等小肉蟲子,在當地繁殖迅速,往往一個地方抓七八條後,轉一圈回來,又可能抓上五六條,太小的大家也不會要,體長小於8釐米的一般都放過去了。當地有農戶曾嘗試養殖蜈蚣,因技術條件不成熟,最終沒能成功。

抓住蜈蚣後,還要及時拾掇,一般晚上抓到的蜈蚣,次日天明就會用竹片將其撐開風乾,這樣的蜈蚣才有個好品相。

因為蜈蚣多在草叢出沒,加之晚上視線不好,抓蜈蚣時也難免會遇到意外情況。小林說,曾因大意被蜈蚣咬傷,手指腫了一個星期,如今也正是蛇出沒的時候,當晚,記者在採訪期間,就遇到了一條20多釐米長的毒蛇。

相關焦點

  • 金華村民抓蜈蚣熱:一條賣近2元 一晚抓百條
    而如今,蜈蚣卻成了金東區農民的創收之寶,一到晚上,就有人頭上頂著電瓶燈,手裡拿著鐵夾,在野外到處抓蜈蚣。  天黑後滿田野找蜈蚣  一個晚上能抓100多條  市民方女士是金東區塘雅鎮人,最近她的親戚朋友們都加入了「搶蜈蚣」大戰。爸爸、媽媽、姨媽、弟弟……偶偶還要拉上她湊個熱鬧。
  • 數百「蜈蚣神捕」出沒林場 最多一天能抓300條(圖)
    可在南京六合的平山林場附近,卻有不少專抓蜈蚣賣錢的人,他們中的許多靠山吃山,被稱為抓蜈蚣「神手」、「達人」,最厲害的「蜈蚣達人」一天能抓300條蜈蚣。昨天上午,揚子晚報記者實地探訪,見識了一番。  「蜈蚣達人」5分鐘逮一條蜈蚣  昨天上午,揚子晚報記者隨著報料人來到六合區平山山腳下看到,許多村民正拿著鐵鍬在山上枯枝和碎石中刨蜈蚣。
  • 漫山遍野閃耀頭燈 村民們晚上不睡覺忙著抓蜈蚣
    楚天都市報5月3日訊(記者張皓)一到晚上,村裡漫山遍野頭燈閃耀,原來,鍾祥市冷水鎮的許多村民們晚上不睡覺,都在忙著抓蜈蚣。2日晚9時左右,楚天都市報記者驅車從冷水鎮孔艾村,途徑治國村、松柏村等村,沿路十多裡山路邊的田野林地裡,燈光閃爍,詢問發現,這是村民們戴著頭燈,拿著火鉗,拎著桶子正在尋找蜈蚣。
  • 村民樹林抓知了日賺千元 一晚上最多能抓100斤
    近日,在進賢縣張公鎮紅山村裡,數十名村民持手電筒,背著網袋,連夜在樹林中穿梭尋找知了。據收購的商人介紹,一斤知了的收購價為25元,有村民一晚上最多抓了100斤知了。村民夜晚忙著抓知了7月15日21時,記者來到進賢縣張公鎮紅山村,在村裡的樹林中,到處閃爍著燈光,知了的叫聲不絕於耳,一些樹木的樹根往上20釐米處還綁著光滑的透明膠。
  • 農村野生蜈蚣兩元一條,如何在晚上的時候去野外抓蜈蚣呢?
    農村野生蜈蚣兩元一條,如何在晚上的時候去野外抓蜈蚣呢?馬上就要端午節了,今年的端午節是6月7日,而明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說明距離端午節也就幾天的時間了。而在民間有著「端午到,五毒出」的說法,這個五毒就分別是指蜈蚣、毒蛇、癩蛤蟆、壁虎和蠍子。
  • 象山村民夜裡上山撿到野生鱉 體重達9公斤(圖)
    浙江在線06月19日訊這幾天,象山牆頭鎮周家路村村民蔣發展成了村裡的新聞人物,他上山抓巖蛙時,幸運地在溪澗撿了一隻野生鱉,回家一稱,足足9公斤重。這麼大的野生鱉別說老蔣第一次看到,方圓幾公裡的村民看了後都嘖嘖稱奇。  「這隻鱉實在太大了,家裡最大的水桶都塞不進去。」
  • 湘西能一貧困戶數隻山羊一夜間「集體失蹤」,找到時成了「山羊肉」
    原標題:【縣域警務】貧困戶數隻山羊一夜間「集體失蹤」 瀘溪公安追蹤78小時還原真相養殖山羊是村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山羊對於村民尤其是貧困戶來說就是奉為衣食的「命根子」。然而,瀘溪縣潭溪鎮貧困戶龍大爺家數隻山羊一夜之間竟玩起了「集體失蹤」!
  • 安徽滁州村民捉蜈蚣補家用 一晚最多賺兩千元(圖)
    李琦 攝  (安徽)滁州夏夜流行捉蜈蚣 一晚能抓2000多條  收穫:一晚能抓2000多條 危險:經常被蛇咬和迷路  入夏以來,每逢深夜,在(安徽)滁州西南邊的群山密林裡人們能夠看到一盞盞昏暗的燈光閃爍,草叢中、山岡上、湖泊邊……對於他們在做什麼,眾說紛紜。
  • 蠶寶寶卻集體「中毒」 村民們懷疑有人投毒
    眼看著馬上要結繭的春蠶卻來了個集體「中毒」,蠶農們忙了1個月,收成卻成了泡影。事情發生在桐鄉鳳鳴街道靈安西牛橋村,就在3天前,村裡很多村民發現自己家裡的蠶寶寶中毒了。  記者昨天上午來到西牛橋村採訪時了解到,蠶寶寶開始時的表現是不能動彈,然後就變軟,口吐綠水,隨後就死了。村民們想了不少辦法來補救,但根本不起作用。
  • 難解的人類集體失蹤,一夜蒸發的北極村落
    但是真正讓這個村子名聲大噪的,是這個村的村民在一夜間全部消失的超自然事件。這個愛斯基摩村莊裡居住著一千三百多個村民,在一九三零年竟神秘的一夜消失了。按理來說,生活在這裡的村民一定少不了雪橇犬,但是這裡不僅沒有人聲,就連獵犬的吠叫聲都沒有。所以他被這個村莊的死氣沉沉的氣氛給嚇住了。
  • 四川千佛山有人放生兩車蛇 村民嚇得不敢出門
    7月下旬,兩輛車來到綿陽安州區曉壩鎮雙電村,隨後該村道路、山林等地,出現了大量的蛇,嚇得村民們不得不停止上山採藥等。昨日,記者從千佛山保護處獲悉,目前,他們已組織人員,在山中放了50個籠子,抓了十多天,成功誘捕了150多條蛇。
  • 這條湖一夜之間消失,又一夜之間回來,村民驚呼受不了!
    幾百畝面積的大湖用抽水機抽都要十幾天才能抽乾,但是誰能想到,廣西的個著名產魚湖竟然在人們的眼皮底下,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在莫名其妙玩了幾十天失蹤之後,這片湖水居然又原封不動地冒了出來!那麼,在失蹤的幾十天裡,湖水去哪兒了呢?四百畝湖水突然消失廣西忻城縣有一個大湖名叫「沌湖」,這片湖是當地著名的產魚地,出產的沌湖魚也是當地的名菜,許多外地人都慕名而來。
  • 村民上山遇2.4米長「萬蛇之王」!驚出一身冷汗!
    據網友爆料,平樂縣大發瑤族鄉一位村民,在上山用砍草機割草的時候,竟然意外砍死一條5斤重的野生過山峰,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在農村過山峰被很多人稱為「萬蛇之王,號稱毒蛇中的皇帝」甚至有人說「就是被它吹一口氣
  • 黑熊咬死村民被擊斃,有人竟為黑熊喊冤!請問,你還是人類嗎?
    黑熊咬人,而且接連咬死3名無辜村民,被民警擊斃後,有網友卻為黑熊叫屈和喊冤。可是,難道3條人命還不如一頭黑熊?01黑熊傷人5月17日,唐成容送7歲的兒子到鎮裡上學,卻在山路遭遇兩隻黑熊。當天晚上8時左右,沉水村8組的組長朱明才與村民一起上山搜尋,天黑後返回村子。此時,警察已經達到村子,並在上下山的路口設置警戒線,避免再次出現傷亡。可是,當時死者的屬情緒激動,依然衝破警戒線上了山。
  • 數隻山羊一夜間「集體失蹤」 瀘溪公安追蹤78小時還原真相
    養殖山羊是村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山羊對於村民尤其是貧困戶來說就是奉為衣食的「命根子」。然而,瀘溪縣潭溪鎮貧困戶龍大爺家數隻山羊一夜之間竟玩起了「集體失蹤」!12月10日,瀘溪公安尋蹤覓跡78小時,破獲一起盜竊山羊案,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兩人。12月7日一大早,瀘溪縣潭溪鎮某村村民龍大爺與楊大娘夫婦如往常一樣,步行四十多分鐘來到半山腰的羊圈準備放羊,剛走近便發現了異常,不好!
  • 南京浦口星甸常年有人捕鳥 萬餘只命喪鳥網鐵夾
    南京浦口星甸常年有人捕鳥 萬餘只命喪鳥網鐵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2日 05:13 來源: >    記者到浦口鳥「天堂」調查,野鳥慘死令人觸目驚心  萬餘野鳥命喪鳥網鐵夾  南京晨報訊 天氣漸漸變暖,野生鳥開始活躍起來,可有市民向晨報84701110熱線反映,浦口星甸、龍山一帶,常年有人捕鳥,原本是鳥「天堂」的地方現在成了鳥的墳墓。
  • 西雙版納村民上山割膠撿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面猴
    原來,這隻猴子是村民上山割膠時撿到,村民飼養半年後,得知是國家保護動物,立即電話報警並將這隻猴子送交森林公安機關。11月25日上午,勐養派出所接到雲南省景洪市勐養鎮坡腳村民葉三電話報警稱:他家有一隻紅臉猴要交給森林公安放生。接警後,勐養森林派出所民警趕到了坡腳村葉三家。
  • 一夜電魚106公斤,男子被刑事拘留
    楚天都市報6月21日訊(記者關前裕 通訊員潘成濤)在漆黑的夜晚,男子身穿齊腰雨褲,背著兩大塊電瓶,一手拿網,一手拿著電極,只見他將電極刺入水中,在「噼噼啪啪」的聲響中,河中的魚兒被瞬間擊昏。經過一夜的「作業」,他有了106公斤的魚獲。
  • 一群人云南尋隕石:有人為一夜暴富 有人想治癒癌症
    坊間傳言這塊被目擊的中秋隕石價值連城,「一克至少能賣兩萬」,人們各懷心思要找到它。「哇,你們都是來尋寶的啊!」藏民洛絨土麥被三人的討論吸引住,從奪寶遊戲中抽出身來,「明天我們也去找,既然你們來了,說明還有啊」。劉傑文在谷歌地圖上畫出的隕石下落範圍。
  • 山東「金蟬村」:「爆發期」一天能抓上千隻蟬 晚上九點之後不能抓
    每年7月上旬,金蟬出土上樹,村民便趁夜色走出家門在樹上捕捉。一隻一元,最多時一畝地上能抓近兩千隻。金蟬由此成為村內一項重要產業,辛豐村也得名「金蟬村」,村裡人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抓金蟬就是拾金錢」。所謂抓金蟬,也就是北京人熟悉的抓「知了猴」,這種有趣的童年記憶,在辛豐村則是長達15年的規模化養殖,形成了高達數百萬元的鄉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