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5月3日訊(記者張皓)一到晚上,村裡漫山遍野頭燈閃耀,原來,鍾祥市冷水鎮的許多村民們晚上不睡覺,都在忙著抓蜈蚣。
2日晚9時左右,楚天都市報記者驅車從冷水鎮孔艾村,途徑治國村、松柏村等村,沿路十多裡山路邊的田野林地裡,燈光閃爍,詢問發現,這是村民們戴著頭燈,拿著火鉗,拎著桶子正在尋找蜈蚣。
據60歲的張女士介紹,她是孔艾村的村民,天一黑就出了門,在村裡的小道上和小山丘以及田埂上轉了一兩個小時,抓到了近十條蜈蚣,這些蜈蚣需要用篾片撐起來烤乾或者曬乾,這樣才會有人收購作為藥材用,大的一條可以賣兩塊三,中號的一塊多,小的一條只幾毛錢。張女士說,她不是蠻會尋蜈蚣,很羨慕有的村民很能幹,「一晚上能抓一兩百條,可以掙幾百塊錢。」
為什麼都是晚上抓?蜈蚣有毒,不怕被咬嗎?張女士說,她小時候白天也抓過蜈蚣,但是白天抓比較麻煩,需要搬開石頭,蜈蚣都是躲在石頭底下的縫隙裡,搬開石頭後需要快速反應,否則蜈蚣很快溜走,因此效率很低。以前她用手抓蜈蚣時,不小心被咬過一次,蜈蚣的爪子可以釋放毒液,進入人體血液後,在胳肢窩或者腹股溝等處形成一個包塊,引起整隻手腳疼痛,第二天才能消腫。到了晚上蜈蚣都會自己爬出來,特別是打雷下雨,路上草叢中到處都可以看到有爬動的蜈蚣,這樣很容易抓到。為此他們都做好了防護,穿膠鞋,用火鉗夾住蜈蚣後放在塑料桶,不會被咬。
令松柏村一組黃先生高興的是,2日晚9點半左右他回家時,發現一條蜈蚣爬到了自家門口的臺階上,他老婆趕緊跑到廚房拿來火鉗,看到有人「追捕」,蜈蚣左衝右突,經過好幾個回合,黃先生的妻子最終將蜈蚣制服。她說,她們每年也會抓蜈蚣,最近因為農忙一天到晚在整地,身體很累,今年還沒有開始抓蜈蚣,沒想到有蜈蚣主動送上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