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知了猴算野味嗎?還能抓嗎?養殖的可以吃嗎?看完有數了

2020-11-22 騰訊網

筆者小時候,每到夏季的六七月份,一到晚上,很多村子內外的小樹林裡、兩邊種樹的路上,都能見到不少手電筒的燈光在來回晃動,這是村裡人在抓一種小昆蟲,就是知了猴。有的人可能不知道啥是知了猴,但如果說蟬,估計大家都知道。

蟬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每到夏季,不管城市還是農村,幾乎處處都能聽到蟬鳴。很多古代文學作品中,也都能見到關於蟬的描述。在變成蟬之前的時候,一些地方的人們叫它為知了猴。知了猴在地底下生長三四年,才會爬出地面,蛻變成為蟬。

對人們來說,還沒有蛻皮的知了猴,要比蛻皮過的蟬,更有價值。這是因為,知了猴是一種美味,剛從地底下爬出來的知了猴,用油炸或者煎一下,非常好吃,深受人們的歡迎。現在不少城市裡夏季的夜市大排檔上,都能見到不少人吃油炸知了猴。筆者小時候,村裡人抓知了猴賣,一隻能賣一兩毛錢,不過那是20來年前的事了,現在大排檔的知了猴,一小盤就要好幾十塊錢。

正是因為知了猴價格貴,還一直都有市場,讓農村人紛紛抓了起來。筆者小時候也經常晚上出去抓知了猴,由於膽小,有的地方不敢去,因此每天只能抓幾十隻,而有的人膽子大,晚上連少有人去的公墓邊的樹林,都敢去,一晚上能賣幾十塊錢。由於每年都有人抓,知了猴越來越少,於是後來有人開始搞起了人工養殖,作為一種特色養殖,每年也能賺不少錢。

但是,時至今日,社會形勢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今年年初,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禁野令」出臺,除了被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屬於家畜家禽,可以養殖、銷售、食用以外,其他野生動物都不能再繼續養殖、銷售、食用了。而知了猴沒有被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這樣一種美食,我們吃了多少年了,現在卻因屬於「野味」,不能吃了?由於沒有明確的規定說禁止吃知了猴,筆者諮詢了縣有關部門,得到的答覆是,雖然沒有明文規定說禁止吃,但是,很明顯,知了猴屬於「禁野令」中的陸生野生動物,適用於野生動物保護相關規定,不僅不能吃,也不能抓了。

有人說了,既然知了猴適用於「禁野令」,那麼不自己抓,也不吃自然環境中野生的知了猴,吃專門人工養殖的知了猴總可以了吧?答案卻還是不能,為啥人工養殖的不屬於野味,也不能吃呢?

這是因為,「禁野令」生效後,養殖知了猴、竹鼠、蛇類、牛蛙等特色物種,都沒有養殖許可了,之前養的都要退出,各地會給以相應的退出補償。由於沒有養殖證明,無法判斷是人工養殖的,還是野生的,因此人工養殖的也不能吃。

有人可能有疑問了,現在明明還見到有人在吃,農村晚上也有人抓,為啥就沒人管呢?其實,現在沒人管,不代表就是合法合規的,也不代表以後還是沒人管。無論如何,既然不符合最新的規定,最好還是不要再抓了。

對一般人來說,不吃、不抓知了猴其實影響也不大,但對知了猴養殖戶來說,可能關係就大了。跟竹鼠、牛蛙等特色養殖戶一樣,現在知了猴養殖戶也面臨著退出的境地,好在都有退出補助,如果還想再搞養殖,可以選擇豬、牛、羊、雞等來養。

本來知了猴這些年是越來越少的,有人甚至說以後可能會滅絕,但經過此次的「禁野令」後,相信知了猴會越來越多。你們那裡,現在還有人抓知了猴嗎?對於知了猴遭禁,你有什麼看法嗎?

相關焦點

  • 「知了猴」將大量出沒,「禁野令」之下還能吃知了猴嗎?
    導讀:又到了抓「知了猴」的季節,「禁野令」來了,知了猴還能吃嗎?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如今地攤也放開了,很多人到了晚上都出來擺地攤了。在夜宵攤上,入侵物種小龍蝦就是最火爆的,很多人都會特意點上一份,邊喝啤酒邊吃小龍蝦,真是一種享受。
  • 又到蟬鳴摸「猴」時 「知了猴」還能吃嗎
    「知了猴」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同翅目、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金蟬的若蟲。金蟬具有漸變態的生物學特徵,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 3 各階段,若蟲又有多種俗稱,如 :節老龜、羅鍋、知了龜、知了猴、爬叉等。也就是說,人們摸到的「知了猴」其實就是金蟬正在經歷的一生當中的第二個生存期~若蟲階段。
  • 三伏將至,知了猴出現,吃知了猴對身體有危害嗎?看完有數了!
    三伏天馬上就要到了,對於喜歡吃美食的人來說,有一種美食即將出爐,對,這種美食就是知了猴。知了猴是蟬的幼蟲,從土中爬出來還沒開始蛻殼時的狀態。往年人們對吃知了猴並沒有什麼其它想法,但是由於今年情況特殊,很多人會問,吃知了猴有危害嗎?
  • 知了猴市場上70元一斤,養殖知了猴是不是很賺錢?答案來了
    說到夏季裡的美食,許多人自然想到有「網紅美味」之稱的小龍蝦,不管是在路邊攤還是大酒店,肉質肥嫩,蝦黃飽滿的小龍蝦都是許多人喜歡的美食,不過這今年有一種來自農村樹下的野味,不僅在營養上還是價格上都力壓小龍蝦,成為許多食客的新寵,讓小龍蝦走下「網紅」神壇。這種野味就是知了龜。
  • 知了猴不能吃了嗎
    這個《決定》發布後,關於野生動物能不能吃,市場上出現了兩種觀點:一種觀點:如果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除了家畜家禽類外,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都不能食用了。只要原來是野生的,不管是否經過人工訓養,都不可以再食用,大的野生動物不說,如蠍子、蝗蟲、知了猴等小昆蟲,都不能再食用。
  • 知了猴哪個部位可以吃,外殼能吃嗎?知了猴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每當知了叫的時候,晚上很多人會去野外抓知了的幼蟲——知了猴回家來食用。近些年知了猴成為了夜宵市場的小網紅,有人還說它要比小龍蝦好吃、有營養。不過現在知了猴數量少了,因此價格也貴了,目前確實要比小龍蝦貴得多,普遍都是在七八十塊錢一斤了。吃過小龍蝦的都知道,它是需要掐頭去尾,只吃中間部分。那知了猴哪個部位不能吃,外殼也能吃嗎?知了猴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 又到吃知了猴的季節,知了猴對身體有沒有危害?看完心裡就明白了
    這類特色美食便是讓許多 東北人饞得跑不動路的「知了猴」。但是,2020年「禁野令」來啦,還能出來抓知了猴嗎?知了猴還能不能吃呢?其實知了猴又叫蚱蟬、黑蟬、知了龜、爬蚱等,也就是夏天常常吱吱叫吵鬧聲討厭的醫治的稚蟲,學全名是金蟬。每一年來到6月份的中旬,這類蟲類就從地底剛開始鑽出來了,隨後這個時候許多 北方地區的村裡人,便會去小河邊、種植園裡等地區,四處抓知了猴。
  • 吃「知了猴」的人越來越多,再過10年,知了猴會絕種嗎?
    那麼知了猴為啥受到人們的青睞呢?除了它美味外,更主要的知了猴的營養價值十分的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具有散風宣肺、解熱定驚等功能,因此在民間知了猴也有「唐僧肉」的美稱。在越來越注重健康,美味,營養的當下,知了猴自然受到了大家的歡迎,有的人甚至在夏天買個上幾百斤,存在冰箱裡,準備吃上一年。
  • 「知了猴」還能吃嗎?明確了!但是……
    仍在養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的養殖企業、養殖戶列為補償對象。根據《通知》,「一戶一策」,落實補償經費。自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出臺後,網上就對「野生動物」出現了各種解讀,不少人懷疑,是不是連「知了猴」都不能吃了?
  • 北方的農村,為何很多人愛吃知了猴,而蟬卻沒人吃,蟬能吃嗎?
    小時候對於知了基本沒有什麼好感,甚至還有點厭惡,因為它在樹上叫得很煩人。去到北方念書了以後,才知道在這裡普遍都愛吃知了的幼蟲——知了猴。看他們一口一個吃得津津有味,但是農夫還是忍住了,實在是下不去嘴。後來了解才得知,原來知了猴的食用歷史很悠久了,在古代的時候它叫「金蟬」,而在民間還把它稱為「唐僧肉」,可見其營養價值還是挺高的。那為何很多人愛吃知了猴,而蟬卻沒人吃,知了猴變成蟬了以後還能吃嗎?
  • 農村人晚上愛找的知了猴真的能吃嗎?為什麼南方人從來不吃?
    農村人晚上愛找的知了猴真的能吃嗎?為什麼南方人從來不吃?昨晚上本來約著朋友要去吃燒烤的,但是傍晚的時候下起了小雨,所以只好換了一家,去吃的私房菜,點了幾個這家店的招牌菜,最後我還加了一份金蟬。說到這金蟬,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呢?
  • 「知了猴」開始上市了,已經有人工養殖了,為何價格還這麼貴?
    還記得小時候一到夏天,特別是雨後的涼爽,我和小夥伴經常相約去樹幹知了猴,那時候純粹是為了玩而去抓;長大後,小時候快樂的時光就結束了,因為已經知道「知了猴」營養價值非常高,這變成了我們是為了吃而去抓。不同的年代,對追求的方式不一樣,作為農村人,我來說說我們村的知了猴。
  • 知了猴你真的會吃嗎?快來一起看看吧!
    知了猴也叫做金蟬是一種昆蟲,在夏天的時候,尤其是到了六七月份的時候,我們經常能夠聽到知了猴的叫聲。當然我們在夏天的時候也會抓很多知了猴吃最常見的方法,就是炸了知了猴之後蘸一些鹽巴,這樣會更加美味,也更加好吃,但是經常吃一些知了猴,對於我們身體健康也是有好處的,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 竹林中新生的知了猴能吃嗎?都有哪些營養價值?
    竹林中新生的知了猴能吃嗎?都有哪些營養價值?生活中,我們常說的知了猴就其實就是蟬,很多人吃過蟬的人普遍認為蟬的味道比蠶蛹還要細嫩鮮美。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則關於吃知了猴的故事以及其益處都有哪些。那時候人們經常會帶上一個大桶,裝滿鹽水,在晚上七點多去竹林撿知了猴,並將剛剛抓到的知了猴放入裝滿鹽水的水桶中,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去除知了猴身上的毒氣以及寄生蟲。
  • 知了猴在農村街頭搶先開賣!農民直呼:價格太貴了,吃不起
    農村有不少可以吃的野味,每種野味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在農村長大的小孩子,很喜歡吃這些野味。這些野生的食物的味道,是任何零食都代替不了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種只有夏天才能見到的野味:知了猴,它是蟬的幼蟲。還記得,小時候生活條件差,夏天酷熱,蚊子還到處亂飛,所以很不喜歡過夏天。
  • 知了猴幼蟲在地下要蟄伏好幾年,以什麼為食?不怕被螞蟻吃掉嗎?
    而在北方有一種野味在市場上非常的搶手,其售價甚至要比牛肉還要貴很多,目前要七八十塊錢一斤。這種野味就是知了猴,也叫爬叉、知了龜、節老龜等,在古代中醫上也叫它金蟬,這名字可是非常高大山的。其實知了猴是知了(蟬)的若蟲,其一生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而知了猴是在若蟲階段,是還沒有完全變態的昆蟲,等到「金蟬脫殼」以後就羽化為成蟲了。
  • 今年多了個閏4月,什麼時候抓知了猴?它是如何分辨白天黑夜的?
    而這種動物就是知了,每年最熱的時候就是知了叫得最歡的時候。那今年多了一個閏四月,什麼時候抓知了猴最合適呢?為何知了猴都是晚上才從地下爬出來,它們是如何分辨白天和黑夜的呢?答案來了!知了猴對於北方的朋友來說,可是一種童年難忘的美食,是從小就吃到大的。每年到了夏季的傍晚時分,吃過了晚飯,很多人就都會去樹林裡抓知了猴。
  • 農村的「知了猴」能吃嗎?為什麼螞蟻不去吃它?原因很簡單
    農村的「知了猴」能吃嗎?為什麼螞蟻不去吃它?原因很簡單夏天到了,知了也出現了,知了不僅是標誌性的夏天昆蟲,它同樣也可以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佳餚,也有燒烤攤會將知了作為燒烤的原料。相信一些農村的小夥伴都有過小時候夏天去抓知了的經歷,農村也把它稱作「知了猴」,那這個東西真的是可以食用的嗎?其實是可以的。本身,知了猴是一種生長在地下洞裡的昆蟲,它會在地底下打洞,而且它的打洞能力可不容小覷。但是等它長大以後,它就會離開一直生活的洞穴,慢慢地爬上樹。它上樹是為了產卵,知了猴一次性可以產出不少的蟲卵。那麼,又有人疑惑了?
  • 知了猴上市60元一斤 養殖者每晚能收穫兩萬隻
    ,拿著手電筒、木棍兒,逐個樹幹尋找一種另類野味——知了猴。「知了猴現在正是大流的時候,不過今年價格偏高,市民都是問的多買的少。」攤主告訴記者,知了猴現在賣60塊錢一斤,而且收購它也十分不易。「60塊錢一斤,我們也賺不了多少,而且現在這東西越來越少。」攤主說,他們每天也不敢進大量的知了猴,主要就是供給真正喜歡的市民嘗個鮮。    「現在買知了猴吃,感覺不如吃海鮮上算,或者買 點 蠶蛹吃。」
  • 立秋過後,農村常見的「知了猴」價格倍增,消費者為啥這麼喜愛
    「知了猴」也叫做爬叉,學名叫做「金蟬」,是夏秋季節比較常見的一種蟲子。現在雖已立秋,但是「知了猴」還是比較多,尤其近幾天雨水比較多,一般我們常見到是「知了猴」都是傍晚開始出土,不過它是24小時都出土的,只不過白天很少人會刻意的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