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過後,農村常見的「知了猴」價格倍增,消費者為啥這麼喜愛

2020-12-04 羊王

「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是指在從土裡到樹梢這段時間的一種蟲子,在農村是非常多見的,每到炎炎夏日到處就會聽到知了的鳴叫,一般在夏秋兩季都是「知了猴」最多的時候,晚上村民們會打著手電去野外捕捉這些「知了猴」,有的會拿來賣有的是自己吃,它的主產區是在山東、安徽、江蘇,當然它的分布是比較廣,在大江南北都可以見到,不過在以前南方很多地方並不認可這種蟲子,而是隨著「知了猴」市場推廣,消費市場逐漸擴大。

「知了猴」也叫做爬叉,學名叫做「金蟬」,是夏秋季節比較常見的一種蟲子。現在雖已立秋,但是「知了猴」還是比較多,尤其近幾天雨水比較多,一般我們常見到是「知了猴」都是傍晚開始出土,不過它是24小時都出土的,只不過白天很少人會刻意的去注意。

現在「知了猴」的價格倍增,並且分為野生和養殖的價格不同,不少市場賣到1-2元一隻,而在一些高檔酒店更是達到3元或者5元一隻,小編深刻的記得10年前也就是1元三個或者5個,而現在價格如此高到底為什麼呢?

首先是現在老百姓力度越來越大,並且對於野菜或者野味都比較感興趣,而以前食用「知了猴」只是在江蘇、安徽、山東一帶比較多,隨著這種美味的推廣,近些年已經擴展到大江南北,面對如此大的一個市場消費市場,目前依靠野生的「知了猴」髮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雖然有些地方也發展了人工養殖,但是仍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所以價格大漲。

另外「知了猴」營養價值其實是比較高的,它還是一味中藥材,但產量越來越少,導致價格上漲,「知了猴」是一種高蛋白的蟲子,雖然表皮比較硬,但是裡面的蛋白非常高,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知了猴」可以通過油炸方式來食用也可以通過燒烤的方式,味道比較鮮美,吃到嘴裡比較香脆。人們常常說這是一種高消費產品,其實也不假,在超市首先我們並不會看到,而一些農貿市場也是比較少,雖然主產區比較多,但是也不一定隨處可以買到,一般都是早上很多農民捉到之後拿個小瓶子在城裡賣。

「知了猴」其實很好保存,只要保存好了可以達到三年都沒問題,先將「知了猴」清洗之後放在塑料瓶裡然後灌滿水冷凍在冰箱裡,這樣可以隨時來吃,在農村很多農民捉的比較多,都會用這樣的方法來存儲。

雖然消費市場比較好,加上價格也比較高,但是國內養殖「知了猴」的技術還是在發展中,養殖的人群比較少,主要在安徽亳州一帶和江蘇豐縣一帶,養殖前景雖然不錯,但是很多農民也不願意飼養,這更是使得產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立秋後,小編在縣城裡也看到很多農民早上會來出售一晚上戰果,他們有很多一晚上就能捕捉幾十隻甚至上百隻,收入也是比較可觀,只要到了縣城很快就會一搶而空,說明顯很多消費者還是比較認可的,雖然價格比較高,但是人們對於「知了猴」的喜愛也抵消不了他們的熱情。

對於「知了猴」,你們那有嗎?你喜歡這種的蟲子嗎?歡迎大家留言和分享。

相關焦點

  • 知了猴在農村街頭搶先開賣!農民直呼:價格太貴了,吃不起
    農村有不少可以吃的野味,每種野味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在農村長大的小孩子,很喜歡吃這些野味。這些野生的食物的味道,是任何零食都代替不了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種只有夏天才能見到的野味:知了猴,它是蟬的幼蟲。還記得,小時候生活條件差,夏天酷熱,蚊子還到處亂飛,所以很不喜歡過夏天。
  • 知了猴又到了出土的季節,農村食用依然成風,村民為啥不禁食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知了猴又到了出土的季節,農村食用依然成風,村民為啥不禁食金蟬在多地農村被稱為知了猴,也有爬叉、知了龜或爬叉猴等多種稱呼,總之,知了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野生昆蟲,並且知了猴也是多地農村很喜歡食用的野生食品。
  • 「知了猴」開始上市了,已經有人工養殖了,為何價格還這麼貴?
    還記得小時候一到夏天,特別是雨後的涼爽,我和小夥伴經常相約去樹幹知了猴,那時候純粹是為了玩而去抓;長大後,小時候快樂的時光就結束了,因為已經知道「知了猴」營養價值非常高,這變成了我們是為了吃而去抓。不同的年代,對追求的方式不一樣,作為農村人,我來說說我們村的知了猴。
  • 農村常見的「知了猴」,在洞裡真的不怕螞蟻吃它嗎?
    今天小幫手看到一篇比較有意思的文章,說是金蟬在地下的時候,不會受到螞蟻的危害,原因是知了猴打洞深度比螞蟻深,該觀點得到不少人的反對。知了猴(金蟬、爬蚱)在農村比較常見,每年到了夏季,得到不少人的「喜愛」,原因主要有2點,其一,可以捉了之後賣錢,根據區域和時間不同,一個能賣到好幾毛,一晚上能捉幾十上百個,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收益還是不錯的;其二,近些年來,食用金蟬成為了比較「流行」的趨勢,不論是油炸,還是燒烤,在炎熱的夏季,都得到了食客們的喜歡。
  • 知了猴哪個部位可以吃,外殼能吃嗎?知了猴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每當知了叫的時候,晚上很多人會去野外抓知了的幼蟲——知了猴回家來食用。近些年知了猴成為了夜宵市場的小網紅,有人還說它要比小龍蝦好吃、有營養。不過現在知了猴數量少了,因此價格也貴了,目前確實要比小龍蝦貴得多,普遍都是在七八十塊錢一斤了。吃過小龍蝦的都知道,它是需要掐頭去尾,只吃中間部分。那知了猴哪個部位不能吃,外殼也能吃嗎?知了猴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 夏天到金蟬鳴,農村人稱「知了猴」的金蟬如今價格倍增,你吃過嗎
    現在已經是7月中旬,不管白天黑夜,最令人心煩的可能說就是金蟬的叫聲,天氣越是炎熱,金蟬的鳴叫就越響亮,可能大家不太知道,金蟬也分為不同品種,我們常見的可能是普通的金蟬,但是有一種叫聲非常洪亮並且個頭非常小,而它的幼蟲也是比較小,和普通金蟬小了一倍多,人們把金蟬的幼蟲叫做「知了猴」,
  • 三伏將至,知了猴出現,吃知了猴對身體有危害嗎?看完有數了!
    對於農村的孩子們來說,知了猴可是美味佳餚。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天剛剛擦黑,喜歡吃知了猴的人們就已經拿著手電筒出動了。我們這裡種植梨樹的比較多,所以一到了晚上,最熱鬧的地方便是梨樹地裡,為了防止知了猴爬到樹梢上,人們還會在距地一米的樹幹位置上纏上一層膠帶,這樣抓知了猴就方便了很多。
  • 今年知了猴價格一路飆升,這樣會不會造成野生知了猴數量減少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金蟬也叫做知了猴、爬杈等等諸多名字,這幾年很受青睞,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炎炎夏季不可或缺的一道食材,隨著野生知了猴數量的急劇下降,金蟬的價格也是一路飆升,先不說金蟬價格的高低是否和金蟬減少有關係,只能說即使金蟬價格不是這麼高,金蟬的數量還是會持續的下降,這是為什麼呢?
  • 「知了猴」馬上出土!晚上還能摸麼?
    俗稱「知了猴」也就是金蟬,它在不同地方的別稱有很多,:節老龜、知了龜等,是昆蟲的一種,而且還是害蟲。 而養殖金蟬也是其中一種,金蟬幼蟲也就是知了猴有警告的營養價值,口感更是一流,油炸起來香噴噴讓人流口水。含有豐富的胺基酸、蛋白質及微量元素,脂肪酸,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內分泌起關鍵作用 。 除此之外起經濟價值也是巨大,除了幼蟲作為食用一盤在大酒店能買到幾百元以外,其蛻皮的外殼更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更是高達幾千元一斤的價格。
  • 知了猴市場上70元一斤,養殖知了猴是不是很賺錢?答案來了
    知了猴在市場上賣70元一斤,那麼養殖一畝知了猴是不是很賺錢?答案來了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的野菜,野果,野生魚成為許多人稀罕的美食。說到夏季裡的美食,許多人自然想到有「網紅美味」之稱的小龍蝦,不管是在路邊攤還是大酒店,肉質肥嫩,蝦黃飽滿的小龍蝦都是許多人喜歡的美食,不過這今年有一種來自農村樹下的野味,不僅在營養上還是價格上都力壓小龍蝦,成為許多食客的新寵,讓小龍蝦走下「網紅」神壇。這種野味就是知了龜。
  • 吃「知了猴」的人越來越多,再過10年,知了猴會絕種嗎?
    特別是在農村,樹木蔥蔥,每棵樹上都趴著幾隻蟬在「引吭高歌」,夏天似乎就是它的主場,這也讓不少幹完活準備休息的老農們發了愁。然而近年來,蟬的幼蟲(知了猴)卻成了當下不可多得的美味,無論夜市攤,還是餐館裡到處都有它的身影,知了猴的身價也開始「暴漲」,從之前的5毛一隻賣到1元一隻,有的地方甚至能賣到1塊5。
  • 知了猴上市60元一斤 養殖者每晚能收穫兩萬隻
    記者了解到,盛夏時節正是知了猴大量上市的季節,人們不僅能在樹林裡體會捉知了猴的樂趣,也能把它帶上餐桌做成一盤美味。可有細心的市民發現,市面上銷售的知了猴價格一年比一年高,如此小玩意的身價更是超過了許多高檔海鮮的價格。     知了猴上市60元一斤    「知了猴近期開始上市了,想買半斤嘗嘗鮮,可發現這小東西的價格可真不親民。」
  • 注意:知了猴算野味嗎?還能抓嗎?養殖的可以吃嗎?看完有數了
    在變成蟬之前的時候,一些地方的人們叫它為知了猴。知了猴在地底下生長三四年,才會爬出地面,蛻變成為蟬。這是因為,知了猴是一種美味,剛從地底下爬出來的知了猴,用油炸或者煎一下,非常好吃,深受人們的歡迎。現在不少城市裡夏季的夜市大排檔上,都能見到不少人吃油炸知了猴。筆者小時候,村裡人抓知了猴賣,一隻能賣一兩毛錢,不過那是20來年前的事了,現在大排檔的知了猴,一小盤就要好幾十塊錢。
  • 食用知了猴有什麼危害?
    童年時候農村孩子在夏季改善生活,能吃點肉解解饞的方式除了去河裡摸魚,大概就是摸知了猴吧,在我們菏澤農村管知了猴叫做杜拉龜,在每年的夏至左右到7月份雨季多發季節是杜拉龜爆發出土的時候,過去一個晚上二三個小時的時間都能夠輕輕鬆鬆的摸上百十個杜拉龜,而現在隨著農村柳樹的減少,以及樹林被不斷地砍伐
  • 知了猴不能吃了嗎
    知了猴,又名爬拉猴、爬猴、蟬蛹等,學名金蟬,是北方常見的一種食用昆蟲。「油炸金蟬」,也是中國一道傳統美食。近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 青島知了猴有5種分布 市場上9成來自河南等地
    目前,蟬的幼蟲——知了猴已在青島大量上市,每斤最高能賣上百元。蟬的種類繁多複雜,中國約有200種,在青島地區有5種,常見的為3種,分別是蚱蟬、蟪蛄、寒蟬。除此外,還有日本黑蟬和蒙古寒蟬,其中最為市民熟知的知了就是蚱蟬。近年來,野生蟬已經很難滿足市民消費,知了猴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島城也已開始陸續出現養蟬人。此外,蟬之所以受人喜歡,還因其具有美好的寓意。
  • 知了在樹上產卵,為何知了猴卻在地裡爬出來?它們打洞的土哪去了
    而孵化出來的就是知了的若蟲,即知了猴。它們會本能得從樹上掉落下來,然後就開始打洞進入到地裡面去。知了猴可是一個打洞的高手,它們的打洞能力非常厲害,前爪非常有力,能夠快速的扒開土壤,然後鑽入到地裡面去。一般都會在地裡幾十釐米的地方生存,有些還會深入到土壤裡面數米深。
  • 「知了猴」將大量出沒,「禁野令」之下還能吃知了猴嗎?
    導讀:又到了抓「知了猴」的季節,「禁野令」來了,知了猴還能吃嗎?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如今地攤也放開了,很多人到了晚上都出來擺地攤了。在夜宵攤上,入侵物種小龍蝦就是最火爆的,很多人都會特意點上一份,邊喝啤酒邊吃小龍蝦,真是一種享受。
  • 知了猴價格飆升 蟬幼蟲究竟有什麼營養價值
    近日,網上盛傳安徽蟬幼蟲成美食,其價格更是一路飆升,當地村民瘋狂展開捕捉行動,不少人捕捉一晚就能賺上數百元。
  • 立秋後的天氣為啥這麼悶熱?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齊忻敏報導 8月8日,我國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涼爽的秋天就要來臨。但近幾天山西太原等地的天氣比沒立秋還熱。有公眾提問:立秋後的天氣為啥這麼悶熱?這樣的天氣會中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