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猴又到了出土的季節,農村食用依然成風,村民為啥不禁食

2020-12-05 農大知事

歡迎大家閱覽《農大知事》欄目,本欄目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地提供「三農」相關常識,歡迎關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知了猴又到了出土的季節,農村食用依然成風,村民為啥不禁食

金蟬在多地農村被稱為知了猴,也有爬叉、知了龜或爬叉猴等多種稱呼,總之,知了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野生昆蟲,並且知了猴也是多地農村很喜歡食用的野生食品。

每當夏季到來,知了猴出土的季節,夜間村莊的小樹林裡就會有手電晃動,出現四處捉知了猴的村民,捉到的知了猴不僅自己食用,還可以進行出售,有的村民一個夏季捉知了猴都能賣上萬元。

但是在今年的2月份,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表決通過,在此項決定中明確規定了對於野生動物禁售禁食的規定。

決定中規定,除了農業中常規的畜禽外,其他的陸生野生動物,並包括人工繁育和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都將被納入禁食的範圍之內。根據此項決定中的規定範圍,知了猴也顯然屬於被禁止食用之列了。

知了猴由於它特有的生長特點,從蟲卵孵化到成蟲出土,需要在地下度過漫長三年左右的時間,甚至更長還有五六年的時間才能夠爬出地面,在如此長的時間內,它需要在潮溼的土壤內度過,這難以避免不滋生病菌。

但是在這麼多年來,在人們一直有食用知了猴的習慣中,並鮮為見過或聽說過因為人食用了知了猴而出現被傳染病的現象。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在食用知了猴的時候,通常都要經過高溫炸煎等,對知了猴身上攜帶的病菌進行了有效滅殺,相對還是比較安全的。

現如今又進入了夏季,多地農村的知了猴又都到了出土的季節,在今年的野生動物禁令決定之後,農村捕捉知了猴的現象仍然未見到被遏制,食用知了猴的現象依然成風,農民為啥就視野生動物禁令的決定於不顧,還要食用呢?在村裡隨機詢問了兩位捉知了猴的村民,他們這樣說。

1、 時間驗證:王大娘對于禁食知了猴的決定一無所知,她打趣地說,你們怕我不怕,你們不捉了正好,我可以多捉些。她說自己都70多歲了,從小就開始吃知了猴,至今也從來沒有因為吃知了猴發生過身體不適的。

2、經驗判斷:村裡的小濤是個在校大學生,現在還沒有入學,問他為啥還要捉知了猴,知不知道野生動物的禁令。小濤說禁令當然知道了,但是知了猴不屬於野生哺乳動物,只是昆蟲類。還表示老家多少代人都吃知了猴沒事,難道現在吃就有事了嗎?他笑著說,經驗告訴我,吃了沒事。

大學生就是不一樣,對事物的推斷還是有他一套常理的。雖然野生動物禁令已經出臺,知了猴即便是昆蟲類,原則上來講也是屬於野生動物,但是知了猴確實不屬於哺乳動物,它的活動範圍很是有限,只要它不是處在高汙染的區域,理論上講攜帶病毒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食用知了猴也不是所有人都適應的,在村裡就聽說有人吃了知了猴後有過敏的症狀,這也是因為知了猴含有較大的異性蛋白質分子,對於個別體質特殊的人,還是需要不要過量食用。

雖然說人們食用知了猴並沒有出現什麼大礙,但是在還不能完全確定其是否會有攜帶致病菌的情況下,大家在食用時也不可大意,一是要注意知了猴的來源是否受到汙染;二是充分熟透後再食用,還有就是能不吃就不要吃了,以免對身體健康帶來不良的影響。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探討!

更多關於三農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本欄目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網絡,文章原創)

相關焦點

  • 立秋過後,農村常見的「知了猴」價格倍增,消費者為啥這麼喜愛
    「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是指在從土裡到樹梢這段時間的一種蟲子,在農村是非常多見的,每到炎炎夏日到處就會聽到知了的鳴叫,一般在夏秋兩季都是「知了猴」最多的時候,晚上村民們會打著手電去野外捕捉這些「知了猴」,有的會拿來賣有的是自己吃,它的主產區是在山東、安徽、江蘇,當然它的分布是比較廣
  • 食用知了猴有什麼危害?
    童年時候農村孩子在夏季改善生活,能吃點肉解解饞的方式除了去河裡摸魚,大概就是摸知了猴吧,在我們菏澤農村管知了猴叫做杜拉龜,在每年的夏至左右到7月份雨季多發季節是杜拉龜爆發出土的時候,過去一個晚上二三個小時的時間都能夠輕輕鬆鬆的摸上百十個杜拉龜,而現在隨著農村柳樹的減少,以及樹林被不斷地砍伐
  • 「知了猴」將大量出沒,「禁野令」之下還能吃知了猴嗎?
    導讀:又到了抓「知了猴」的季節,「禁野令」來了,知了猴還能吃嗎?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如今地攤也放開了,很多人到了晚上都出來擺地攤了。在夜宵攤上,入侵物種小龍蝦就是最火爆的,很多人都會特意點上一份,邊喝啤酒邊吃小龍蝦,真是一種享受。
  • 「知了猴」「螞蚱」都不在禁食名單內!
    山東將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從業主體8月底前有序退出》禁食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如下↓自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出臺後,網上就對「野生動物」出現了各種解讀,不少人懷疑,是不是連「知了猴」都不能吃了?
  • 「知了猴」馬上出土!晚上還能摸麼?
    俗稱「知了猴」也就是金蟬,它在不同地方的別稱有很多,:節老龜、知了龜等,是昆蟲的一種,而且還是害蟲。 而野豬野雞之類的不可以食用,昆蟲等也不在白名單之上,按道理也是不可以食用的。 自從新冠肺炎開始,野味就開始不受待見,人人恐慌自危,於是就以法律的手段實行禁野令。螞蚱、蝗蟲、牛蛙等等人工養殖戶人人自危、損失慘重,不能賣、不能殺,只能一直在餵養,總之是一直開會研究,也不知道為什麼到底能不能餵養、能不能吃藥這麼久才有結論。
  • 又到了摸金蟬的季節,知了猴雖好,但不能貪吃,附金蟬美味吃法
    又到了摸金蟬的季節,知了猴雖好,但不能貪吃,附金蟬美味吃法新鮮的「知了猴」「高價」亮相市場,儘管價格不菲,卻仍然十分搶手,500個金蟬不到中午就銷售一空。也因此大家很容易就聯想到唐僧也叫金蟬子,是各路妖怪眼中的香餑餑,妖怪界裡沒有一個是不想吃唐僧肉的,知了猴也是如此。也可想而知,與唐僧同名的知了猴,其營養價值是有多高了。
  • 吃「知了猴」的人越來越多,再過10年,知了猴會絕種嗎?
    對大多數人來說,夏天是一個倍感煩躁的季節。烈日炎炎,酷熱當頭,整天悶在家中,不敢外出遊玩,難以抵抗的溫度讓大家叫苦連連。特別是進了三伏天后,一動不動也是熱汗涔涔!不過相比較夏天的炎熱,最讓人們反感的卻是夏天蟬鳴。
  • 數年土中蟄伏待出土羽化,卻成為人類佳餚,知了猴到底有何魅力?
    因為此次疫情的影響,新版的野生動物禁食令出爐,大家都非常好奇「知了猴」到底能不能吃了,實際上按照規定「知了猴」已經屬於野生動物了,原則上最好不要食用。但是吃過「知了猴」的小夥伴,應該都捶胸頓足了,因為「知了猴」是非常美味的一種食物,尤其是在以前生活條件不太好的時候,「知了猴」是非常解饞的美味。但「知了猴」可能還有一些人不太了解,因為中國的地大物博,在飲食上還是有些差別的,一些地區可能並不知道這種美味,甚至不知道「知了猴」到底是什麼。今天就徹底的來了解一下,它的前世和今生。
  • 知了猴不能吃了嗎
    這個《決定》發布後,關於野生動物能不能吃,市場上出現了兩種觀點:一種觀點:如果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除了家畜家禽類外,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都不能食用了。只要原來是野生的,不管是否經過人工訓養,都不可以再食用,大的野生動物不說,如蠍子、蝗蟲、知了猴等小昆蟲,都不能再食用。
  • 三伏將至,知了猴出現,吃知了猴對身體有危害嗎?看完有數了!
    對於農村的孩子們來說,知了猴可是美味佳餚。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天剛剛擦黑,喜歡吃知了猴的人們就已經拿著手電筒出動了。我們這裡種植梨樹的比較多,所以一到了晚上,最熱鬧的地方便是梨樹地裡,為了防止知了猴爬到樹梢上,人們還會在距地一米的樹幹位置上纏上一層膠帶,這樣抓知了猴就方便了很多。
  • 知了猴哪個部位可以吃,外殼能吃嗎?知了猴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每當知了叫的時候,晚上很多人會去野外抓知了的幼蟲——知了猴回家來食用。近些年知了猴成為了夜宵市場的小網紅,有人還說它要比小龍蝦好吃、有營養。不過現在知了猴數量少了,因此價格也貴了,目前確實要比小龍蝦貴得多,普遍都是在七八十塊錢一斤了。吃過小龍蝦的都知道,它是需要掐頭去尾,只吃中間部分。那知了猴哪個部位不能吃,外殼也能吃嗎?知了猴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 知了?多年以後就沒有人知了 蟬為何不吵了?剛出土就被吃了!
    知了?多年以後就沒有人知了 蟬為何不吵了?剛出土就被吃了!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在以前,夏天是一個燥熱的季節,不但熱,還非常躁!因此知了的聲音困惑了人們多少個夏天,它曾經困惑多少人,則無從統計,我相信你也曾經被這種聲音困擾過,然而這一切,已經結束了!知了?我相信很多年以後,估計這個世界就沒有人知了!人們估計不知道這種昆蟲曾經在農村的土地上大量出現過,因為知了這種昆蟲,在很多地方,已經接近滅絕了。
  • 「知了猴」還能吃嗎?明確了!但是……
    近日,山東印發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山東將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獵捕、交易、運輸陸生野生動物,停止一切非法食用陸生野生動物的經營活動。
  • 又到蟬鳴摸「猴」時 「知了猴」還能吃嗎
    六月下旬以來,每到傍晚時分,城市、村鎮的馬路兩旁、院落周邊的樹林裡都會出現或者三五成群、或者零零散散的「捉猴人」,就是俗稱摸「知了猴」的人。「知了猴」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同翅目、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金蟬的若蟲。金蟬具有漸變態的生物學特徵,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 3 各階段,若蟲又有多種俗稱,如 :節老龜、羅鍋、知了龜、知了猴、爬叉等。也就是說,人們摸到的「知了猴」其實就是金蟬正在經歷的一生當中的第二個生存期~若蟲階段。
  • 又到吃知了猴的季節,知了猴對身體有沒有危害?看完心裡就明白了
    實際上說到夏天的特色美食,除開龍蝦之外,也有一種也一樣很受親睞,一些人晚上睡眠不好還要去山上抓它。這類特色美食便是讓許多 東北人饞得跑不動路的「知了猴」。但是,2020年「禁野令」來啦,還能出來抓知了猴嗎?知了猴還能不能吃呢?其實知了猴又叫蚱蟬、黑蟬、知了龜、爬蚱等,也就是夏天常常吱吱叫吵鬧聲討厭的醫治的稚蟲,學全名是金蟬。
  • 知了猴到底能不能吃?山東明確了!但是.....
    近日,山東多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山東將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預計8月底前省內禁食陸生野生動物從業主體全部有序退出來看看禁食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捕捉知了 「爽」  踩踏花草 「疼」夏日炎炎,每到夜晚,有些地方頻頻看到抓知了猴「大軍」。
  • 知了猴、螞蚱大膽吃起來!
    從入夏以來,因為一直沒有明確通知,不斷有網友在煙臺論壇詢問,「今年知了猴還能不能吃」。現在,通知終於下來了——煙臺人今年可以繼續吃知了猴!知了猴不在禁食之列近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通知》。《通知》稱,山東將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獵捕、交易、運輸陸生野生動物,停止一切非法食用陸生野生動物的經營活動。
  • 「知了猴」究竟能不能吃?明確了!
    「知了猴」不在其中自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出臺後,網上就對「野生動物」出現了各種解讀,不少人懷疑,是不是連「知了猴」都不能吃了
  • 蟬幼蟲「知了猴」成美食 村民瘋狂捕抓一晚賺數百元( 1 / 4 )
    中國網圖片庫 雨盛/攝2015年07月05日,安徽省六安市,村民劉大爺白天用光滑寬大的膠紙粘住白楊樹一米高的部位。最近在安徽省六安市蘇家埠灘上,數千棵白楊樹都被裹上膠紙。那裡的晚上出現了一道奇特風景,居住在那裡的居民都打著手電筒,穿梭在白楊樹林中,捉蟲子,這蟲子身價還高,這是什麼蟲子呢,原來是「知了猴」,「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雖是美味佳餚,但價格不菲,在當地的村民眼裡,這黑黑的「知了猴」就是從土裡穿出的金疙瘩。
  • 農村的「知了猴」能吃嗎?為什麼螞蟻不去吃它?原因很簡單
    農村的「知了猴」能吃嗎?為什麼螞蟻不去吃它?原因很簡單夏天到了,知了也出現了,知了不僅是標誌性的夏天昆蟲,它同樣也可以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佳餚,也有燒烤攤會將知了作為燒烤的原料。相信一些農村的小夥伴都有過小時候夏天去抓知了的經歷,農村也把它稱作「知了猴」,那這個東西真的是可以食用的嗎?其實是可以的。本身,知了猴是一種生長在地下洞裡的昆蟲,它會在地底下打洞,而且它的打洞能力可不容小覷。但是等它長大以後,它就會離開一直生活的洞穴,慢慢地爬上樹。它上樹是為了產卵,知了猴一次性可以產出不少的蟲卵。那麼,又有人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