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是7月中旬,不管白天黑夜,最令人心煩的可能說就是金蟬的叫聲,天氣越是炎熱,金蟬的鳴叫就越響亮,可能大家不太知道,金蟬也分為不同品種,我們常見的可能是普通的金蟬,但是有一種叫聲非常洪亮並且個頭非常小,而它的幼蟲也是比較小,和普通金蟬小了一倍多,人們把金蟬的幼蟲叫做「知了猴」,在筆者家鄉叫做「爬叉」,從土裡到出殼之前名字叫做爬叉,而出殼之後才叫做知了,還有知了龜,姐溜龜,神仙,四季牙。如今金蟬的價格一年比一年高,這也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地方,這種野生的金蟬怎麼也會隨著物價上漲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
對於土生土長的農民來說,沒到傍晚的時候拿著手電去樹林裡捉金蟬,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可能捉不到多少,但是這種過程就像釣魚一樣只是一種樂趣,其實24小時金蟬都會有出殼或者出土的情況,只不過晚上人們放下手裡的工作比較有時間,而農村夏季捉金蟬是因為天氣比較炎熱,出去透透氣順便捉點金蟬,慢慢的形成一種特殊傳統喜好,有的人也是為了拿回家位孩子解饞。
而金蟬的價格越來越高,其實很多農村人不理解,按理來說這東西是野生不應該出現水漲船高的情況,如今金蟬8毛-2元一隻,甚至有些高檔酒店可能價格更高,當然也有養殖的,養殖價格比較低,因為營養比不上野生的金蟬,外貌也不太一樣。而價格上漲和目前國人消費觀念有很大關係,現在國人生活條件越來也好,很多人生活要求越來越高,大魚大肉吃膩了,對於很多野味都比較感興趣,用現在比較時髦的一句話叫做「返璞歸真」,以前南方地區吃金蟬的比較少,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北、江蘇、安徽等地,現在由於國人消費觀念的問題,南北兩地都對金蟬比較感興趣,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金蟬如今已然成了「香餑餑」。
市場需求逐漸增大,而除了野生的金蟬,飼養金蟬的養殖戶並不多,主產地主要在安徽一帶,需求大於供給,導致金蟬價格連年上漲。
金蟬是一種高蛋白的昆蟲,金蟬所含的蛋白質不是一般的蛋白質,包含了多種對人體有益的胺基酸,光是必需的就佔胺基酸總量的46%,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這老輩人常說晚上吃點「金蟬」有好處,因為晚上人們吃完飯就睡覺,食物不容易消化,而老輩人都說吃點「金蟬」可以幫助消化,它的外皮有這樣的作用,不過我們從小也知道這金蟬皮就是一味中藥材。金蟬適合男女老少皆宜,是一樣比較有營養的營養補品。
這金蟬一般都是油炸比較多,直接撒點鹽就可以食用。另外金蟬在冬季也可以見到也可以吃到,很多人不免要問是不是大棚裡養殖的呢?實則不然,金蟬是可以長期保存的,將其裝入水瓶裡灌滿水然後冷凍在冰箱內,一兩年都是沒有問題的,化凍之後味道一樣比較鮮美。
現在農村一到傍晚,很多人都去野外尋找金蟬,而筆者每天看到的情況是人比金蟬還要多,一晚上可能捉不到幾個。不過很多也是享受這種樂趣,對於很多人來說捉金蟬都快成為童年回憶。
對於金蟬,你了解多少呢?你吃過金蟬嗎?歡迎大家下方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