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無線電仿生機器人能像鳥一樣飛,還可自動規避障礙物

2021-02-15 大數據文摘

大數據文摘出品

編譯:白浩然

如果你看到這群正在飛的機器人,可能不敢相信。它們靈巧,敏捷,甚至可以轉圈和急轉彎。

它叫BionicSwifts。通過與基於無線電的室內GPS交互,五隻人工燕子可以在既定的空域內以協調和自主的方式進行移動。

基於自然模型的超輕飛行器

設計機器鳥時的重點是使用輕質結構,就像它們的生物學原型一樣。在這一點上工程技術與自然技術是一樣的:移動的重量越小,材料的使用和能耗就越低。因此,仿生鳥的體長為44.5釐米,翼展為68釐米,僅重42克。

基於空氣動力學的羽毛能幫助更有效地飛行

為了儘可能和鳥一樣執行飛行動作,機翼以鳥類的羽毛為模型。單個薄片由超輕,柔軟但非常堅固的泡沫製成,並像木瓦一樣彼此疊放。它們連接到碳纖維套筒上,並像自然模型一樣連接到實際的手和手臂。

在機翼向上衝程期間,單個薄片會扇出,以便空氣可以流過機翼。這意味著鳥只需要較少的力量即可將翅膀拉起。在向下衝程期間,葉片會關閉,因此可以產生更多的飛行動力。由於機翼具有仿生的特點,BionicSwifts的飛行性能比以前基於機翼跳動的驅動器的更好。

在最狹小的空間內進行功能集成

鳥的身體包括支持機翼拍打機理的緊湊結構,通信技術,機翼拍打的控制部件以及電梯,也就是機尾。無刷電機,兩個伺服電機,電池,變速箱以及用於無線電,控制和定位的各種電路板都安裝在很小的空間中。

電動機和機械裝置之間的智能交互可以完成許多功能,例如針對各種動作精確調整機翼的跳動頻率和尾翼的迎角。

使用GPS協調飛行動作

具有超寬帶技術(UWB)的基於無線電的室內GPS可實現BionicSwifts的協調和安全飛行。為此,在一個空間內被安裝了多個無線電模塊。這些錨點彼此定位來定義受控的空域。每隻機械鳥也都配備了無線電標記。這會將信號發送到錨點,然後錨點可以確定鳥的位置,並將收集到的數據發送到充當導航系統的中央主計算機。

這可用於路線規劃,以便預先設置仿生鳥的飛行路線。如果鳥類由於風或高溫等環境影響的突然變化而偏離既定飛行路線,它們就會立即自行校正飛行路線並自動進行幹預,而無需人工駕駛。即使目視接觸部分受到障礙物的阻礙,無線電通信也可以實現精確的位置檢測。使用UWB作為無線電技術可確保安全無故障的運行。

內部物流的新動力

飛行物體和GPS路線的智能聯網使3D導航系統可以在未來的聯網工廠中使用。物料和貨物流的精確定位可以改善工藝流程並預測瓶頸。此外,可以使用自動飛行機器人來運輸物料,從而優化具有相關飛行走廊的工廠內的空間利用率。

相關報導:

https://www.festo.com/group/en/cms/13787.htm

相關焦點

  • 逆天的仿生科技,機器人界的動物世界!
    和那隻仿生水母一樣,它也能飛上天!而這隻仿生袋鼠,卻能夠完成連續跳躍,甚至可以跳過40公分高的障礙物。這隻仿生章魚觸手,和真的章魚觸手一樣附有吸盤,整體採用可氣動驅動的柔軟矽膠結構。看狐蝠機器人從橫梁上一躍飛到空中的鏡頭,是不是像看到真正的蝙蝠一樣恐怖了呢?
  • Festo展示新產品「仿生雨燕」,重量只有42g,真正像鳥一樣靈活
    對於「兩腳獸」人類來說,像鳥兒一樣展翅高飛一直是一個夢想,所以在一百多年前人類便發明了飛行器,如今更是進化成飛機,讓人類輕鬆地到達世界各地。但是,如飛機一樣笨重的飛行器,其靈活性與真正的鳥類相差太多,於是人們一直以來都沒有放棄做出與鳥同樣靈活敏捷的飛行器。
  • 這些優秀的仿生機器人,有些已經開始應用
    這是一隻來自德國的「蜻蜓機器人」,如果不仔細看,這隻栩栩如生的仿生機器人簡直就跟真的蜻蜓一樣,它的重量僅有175克,身長也和真實的蜻蜓差不多,僅有44釐米。這隻機器人就像自然界中的蜻蜓一樣,擁有超高的靈敏性,它可以像蜻蜓一樣在空中懸停,可以利用頭部和尾巴的轉動,自動校正飛行的穩定性!
  • 漢王仿生撲翼鳥Go Go Bird1000亮相上海玩博會,與萌娃共享仿生AI...
    展廳內,出頭鳥201和Go Go Bird 1000系列仿生撲翼鳥驚豔亮相,這也標誌著漢王科技在開發仿生撲翼飛行器領域翻開了新篇章,進一步推進撲翼飛行器創新,走向消費市場,持續增強在撲翼飛行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 AI人工智慧時代最新仿生設計
    通過與基於無線電的室內GPS交互,五隻人工燕子可以在定義的空域中以協調和自主的方式移動。設計機器人鳥類時,重點是使用輕質結構,就像它們的生物學榜樣一樣。因為工程技術與自然技術一樣適用:移動的重量越少,材料的使用和能耗就越低。因此,仿生鳥的體長為44.5釐米,翼展為68釐米,僅重42克。
  • 逼真到讓人震驚的德國仿生機器人!好怕有天人類會被幹掉...
    Pleurobo蠑螈機器人它能像兩棲動物一樣爬行、扭動這個只有「白骨」的設計不讓人毛骨悚然才怪呢飛翔和降落時,就像真的鳥一樣。(好像大材小用了)除了仿生鳥Festo的科學家們還造出了 仿生蜻蜓 仿生蜻蜓BionicOpter與真正的蜻蜓一樣能夠向任意方向飛行。
  • 德國逆天的仿生機械,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機器蝙蝠是由彈性纖維材料3D列印製作的,它能夠像真實的蝙蝠一樣,在空中翱翔。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它主要通過揮舞翅膀來推動身體在空中飛行。它的翼膜在飛行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這種翼膜由輕質彈性物質構成,與鳥的羽毛有許多的相似特徵。
  • 仿生魚機器人:像千足蟲一樣爬行,也可像魚一樣在水裡遊泳
    不過呢,出去玩耍還是有一定危險的,尤其是探險,爬山等,這野外的地形可是千變萬化,萬一受傷了或者是沒有準備,可是不太好的。要是有個人能為我們先探探路,讓我們有個準備那就好了。那巧了不是,真的有這麼一個先鋒可以為我們保駕護航,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好強大的仿生機械,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這個機器人看起來有點嚇人,但它能像兩棲動物一樣爬行,穿過草地。它能像兩棲動物一樣爬行、扭動。這個只有「白骨」的設計,不讓人毛骨悚然才怪呢!除了水裡遊的、天上飛的,Festo還創造出陸地上跑的: 仿生袋鼠 仿生袋鼠BionicKangaroo
  • 我國仿生機器人壁虎爬牆如履平地(圖/視頻)
    這就是珠海新概念航空太空飛行器有限公司李曉陽博士和他領導的研究組研製成功的機器人仿生壁虎「神行者」。  仿生壁虎作為一種體積小、行動靈活的新型智慧機器人,可廣泛應用於搜索、救援、偵察,以及科學實驗和科學考察。據李曉陽介紹,這種機器人壁虎,能在垂直的牆面上下迅速攀爬,能在天花板、牆縫、玻璃等任何建築物表面垂直或倒掛攀爬行走,能夠自動辨識障礙物並規避繞行,動作靈活逼真。
  • 蘇學成:機器人鳥是怎麼飛起來的?
    真正屬於發明的,就是機器人鳥;真正原創性的,也是機器人鳥。機器人鳥是在機器人鼠研究成功後,我們發現它有一些重要缺點而提出新想法導致的結果,其控制原理完全不一樣。所以這個原理不可靠、有局限性,並且還需要長期的訓練,直到形成條件反射。此外老鼠很膽小,我們實驗的時候發現,大家都不能說話,一說話它就嚇得不敢動了;再者,它運動太慢,實用性差。為克服機器人鼠的缺點,課題組想到了鳥。用什麼鳥呢?最後選定了鴿子,它飛得快,更重要的是它認家,飛出去還會回來,可以反覆使用,所以自古就有信鴿。
  • 和他們家的一比,荒野間諜裡的動物機器人簡直是木偶!
    仿生企鵝——黑科技之路上越走越遠這傢伙就更了不得了。它內置了自動控制系統,能夠根據水裡的方向,自動導航定位,並且還內置了三維聲納系統,可以依靠聲波,感知到其他企鵝的位置,從而實現避開或者尋找同伴。厲害的是,和那水母一樣,這傢伙也能上天!
  • 非晶合金材料在仿生領域中能否「展翅高翔」?看德國仿生機械
    從這一角度出發,可以認為仿生機械應該是既具有像生物的運動器官一樣精密的條件,又具有優異的智能系統,可以進行巧妙的控制,執行複雜的動作。仿生機械結構件對材料提出了高要求。最近有相關企業拜訪協會交流非晶合金材料在仿生機械結構件應用可行性。他們希望這些材料具有如下特點:除了耐腐蝕、高強度、高彈性外,還要有比傳統材料更低的摩擦係數、高記憶特性和更高的斷裂韌性,在加工中可批量機械加工,等等。
  • 看完才知道,機械仿生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
    這個機器人看起來有點嚇人,但它能像兩棲動物一樣爬行,穿過草地。它對研究蠑螈的中樞神經網絡提供重要幫助。它能像兩棲動物一樣爬行、扭動。這個只有「白骨」的設計,不讓人毛骨悚然才怪呢!除了水裡遊的、天上飛的,Festo還創造出陸地上跑的: 仿生袋鼠 仿生袋鼠BionicKangaroo幾乎完全複製了袋鼠的彈跳功夫:
  • 這些仿生機器人真是逆天了
    它的雙翼不僅可以上下拍動,還可以按照一定角度扭轉,使這隻極輕量的「鳥」非常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並具有極佳的靈活性。每一隻螞蟻都是「仿生網絡」的一員,通過無線網絡通信多隻螞蟻可以協同工作,搬動較重的物體。螞蟻上還安裝了導電電線,它只需將自己按到電源上就能自動充電。▼ 仿生蝴蝶
  • 2020世界機器人大會漢王仿生撲翼鳥新品亮相,"這是什麼新物種?"
    展會現場,漢王科技展廳內,出頭鳥201和Go Go Bird 1000系列仿生撲翼鳥正式發布上市,這也標誌著漢王科技在開發仿生撲翼飛行器領域翻開了新篇章,進一步推進撲翼飛行器創新,走向消費市場,持續增強在撲翼飛行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 2020世界機器人大會漢王仿生撲翼鳥新品亮相,「這是什麼新物種?」
    展會現場,漢王科技展廳內,出頭鳥201和Go Go Bird 1000系列仿生撲翼鳥正式發布上市,這也標誌著漢王科技在開發仿生撲翼飛行器領域翻開了新篇章,進一步推進撲翼飛行器創新,走向消費市場,持續增強在撲翼飛行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 仿生機器人——方興未艾的「機械戰士」
    ,像騾子一樣行走在崎嶇地面實施戰場補給,像蜻蜓一樣懸停在空中對目標進行定位與監視……如今,這些曾在影視作品裡出現的仿生機器人執行任務場景,正一步一步變為現實。水下仿生機器人如仿生蝠鱝、仿生水母等具備靈活、低噪、柔軟的特點,其設計初衷大多是在水面、水下執行排爆和監視任務,但是,它們大多尚處於研發階段。與之相比,上世紀研發的仿生機械蟹、仿生龍蝦則顯得有點粗笨。空中仿生機器人可以像所仿對象一樣在空中飛行。例如,德國研發的仿生狐蝠運動靈活,可搭載運動追蹤系統和可移動式照相系統,並藉此合理規劃飛行路線,避免空中相撞。
  • 好強大的仿生機器魚!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智能環保又實用!
    仿生機器魚是屬於仿生機器人學的範疇,因此它涉及到機電、材料、流體力學、控制、能源、生物、通訊等學科。對它的研究可以帶動相關學科的發展,同時由魚類運動的特點還決定了仿生機器魚在一些特殊的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仿生機器魚啊就是仿照魚鰭的運動原理讓自身動起來,它在水中的表現也是讓人眼前一亮!
  • 研究人員創造BionicSwift機器人鳥 用人造羽毛飛行
    費斯託的研究人員宣布創建了一個名為 "BionicSwift "的新型仿生項目。該機器鳥可以利用人工羽毛飛行。研究人員利用基於無線電的室內GPS與超寬帶技術,以真實鳥類的羽毛為模型,讓機械鳥在規定的空域內以協調的模式安全飛行。機器人鳥的結構核心採用了輕質結構。低重量至關重要,因為移動的重量越小,需要的材料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