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強大的仿生機器魚!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智能環保又實用!

2020-12-05 醬油怪科普小知識

自然界一直都是人類各種科學技術,工程原理及重大發明的靈感源泉,像人類根據蛋殼發現了拱形的承受力,根據蝙蝠發出的超聲波發明了雷達等等。模擬生物系統的原理以及作用,無疑是讓人類科學技術最優化的好方法。仿生機器魚是屬於仿生機器人學的範疇,因此它涉及到機電、材料、流體力學、控制、能源、生物、通訊等學科。對它的研究可以帶動相關學科的發展,同時由魚類運動的特點還決定了仿生機器魚在一些特殊的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仿生機器魚啊就是仿照魚鰭的運動原理讓自身動起來,它在水中的表現也是讓人眼前一亮!

仿生機器魚的原理

仿生機器魚根據仿生學和流體力學的原理,與珊瑚礁區特有的盒子魚為原型,匹配矽膠質地的仿生魚鰭。讓它可以像魚兒一樣擺動身體,為機身提供動力。內置的慣性測量單元和自動控制算法,讓機身即使身處波濤洶湧的水中也能保持平衡,自由穿梭。當我們在水下遊玩時,可以通過手裡的遙控器控制仿生魚,讓它像自己的小寵物一樣跟在身邊,遙控器和水下攝影機器人模擬海豚發出的聲波相連接,這種聲波還會吸引魚類一起遊玩哦。

仿生機器魚的配置及性能

配合機身內搭載的4k廣角運動鏡頭和穩定系統,讓體驗者不錯過每一個美好畫面。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在水面上通過手機與機器人相連接,實時直播水下畫面,控制機身行駛路線。如果在水中遇到障礙物怎麼辦?機身上的紅外定位感應器可以保證讓水下攝影機器人在水中自由穿梭的同時,自動躲避障礙物,讓它真正擁有了魚的特性。機身內部還裝有定位系統,不管是遇到電量過低還是失去信號等情況,都可以自動找到回家的路。

仿生機器魚的特點

同常規水下運動設備相比,仿生機器魚具有以下特點:

1.推進效率高:魚類的高效率與其完善的流體性能有關。魚類通過尾鰭的擺動能消除螺旋槳產生的與推進方向垂直的渦流,產生與推進方向一致的渦流,並且整理尾流,使其具有更加理想的流體力學性能,從而提高效率。初步試驗表明機器魚的推進效率比常規水下設備高30%以上。採用機器魚作為水下機械可大大節省能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從而提高了水下作業時間和作業範圍。

同時相對於目前的船舶,其高的推進效率可以節約大量的能源,在研究仿生機器魚推進機理的基礎上可以為新型船舶的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2.機動性能好:機器魚具有高速啟動、加速的性能,以及可在小範圍內實現不減速轉向運動。研究發現,生活在水中的依靠敏捷運動才能生存的魚類,可以不減速實現轉向運動,並且其轉向半徑只有其身體長度的10%~30%。而現在的機動船在轉向時其速度要降低50%以上,並且其轉向半徑大。

由於採用身體波動式推進的機器魚體型細長,並且具有足夠的柔韌性,使其在空間狹窄、空間結構複雜的場所有著更良好的機動性能。因此它可以在波濤洶湧、地勢險峻的海洋環境中進行水下探測和水下作業。

3.噪音低、隱蔽性能高:軍事應用方面,由於機器魚在雷達上的表現形式與生物魚類幾乎相同,能夠輕而易舉地躲過聲納的探測和魚雷的襲擊,出其不意的攻擊對方艦艇、基地,具有重大的軍事應用前景。而且在民用上,可以用於海洋生物觀察。

仿生機器魚的未來

仿生機器魚在海洋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能深入海底進行探測和作業。除了提高產業人員的安全之外,還能帶來巨大的新增收入。業內分析,水下無人系統需求已經超過20億美元。並預計到2025年增加到60億美元。

目前,仿生機器魚市場正處於起步階段。大多數是安裝了特定傳感器,類似於魚雷的設備,在全球各地與船舶結合使用。這些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遠程操作車輛(ROV),另一種是自主水下航行器(AUV)。仿生機器魚獲得的信息有助於科學家預測全球變暖的影響。還可搭載水質傳感器,監測一系列水質參數。有望搭載軍用傳感器,完成軍事偵察、反潛、排雷、布雷等特殊任務等等等等。它的應用也是很廣闊。前景也是一片大好啊!

總結:仿生機器魚參照魚類遊動的推進機理,利用機械、電子元器件或智能材料(smartmaterial)實現水下推進的運動裝置。也許你會說:跟我有什麼關係?千萬別這麼想!沒準以後你就用它在水下攝影,錄製視頻等等。21世紀是人類開發海洋的世紀,隨著海洋開發需求的增長及技術的進步,適應各種非結構化環境的水下機器人將會得到迅猛的發展。可以預見,仿生機器魚/機器魚以其效率高、機動性好、噪音低、對環境擾動小的優勢將得到廣泛應用。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謝廣明:以自然為師,打造智能仿生機器魚
    而真正的魚類幾乎可以原地轉彎,上下亂竄,非常靈活。 第三,在軍事背景上,螺旋槳旋轉很容易被水下聲納掃到、探測到,那你就被敵人發現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潛水艇到了工作地方之後,它要把所有的東西都關掉,保持靜默。魚沒有螺旋槳就沒有這個問題。
  • 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謝廣明-智能仿生機器魚 | CCF-GAIR 2018
    CCF-GAIR 2018 延續前兩屆的「頂尖」陣容,提供 1 個主會場和 11 個專場(仿生機器人專場,機器人行業應用專場,計算機視覺專場,智能安全專場,金融科技專場,智能駕駛專場,NLP 專場,AI+專場,AI 晶片專場,IoT 專場,投資人專場)的豐富平臺,意欲給三界參會者從產學研多個維度,呈現出更富前瞻性與落地性相結合的會議內容與現場體驗。
  • 仿生智能機器魚成功遊過維港
    「創交會」上演示的仿生機器魚。智能移動住宿品牌「微宿」受到關注。據介紹,本屆創交會聚焦未來科技、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共計展出1200多項海內外科研成果。創交會共設置20多個展覽展示專區、1個特色功能區。「高端人才成果展區」是一大特設展區,分設院士成果專區、九三學社社員成果專區等,共計展出近200個項目。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創交會還特設了「粵港澳大灣區專區」,集聚了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展覽項目超500項。
  • 太湖檢測有了機器魚(環保科技)(圖)
    機器魚和魚類和諧共處  機器魚,其實是一個微形的魚形機器人。它有著尖尖的黃色頭部,光溜溜的黑亮身體,背部有魚鰭,甚至還有擺動自如的尾巴。如果不是工作時身後拖著一個船形的浮標,工作中的機器魚儼然就是一條生活在水中的大魚。  據參與研製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梁建宏博士介紹,機器魚在水中的前行方式採用的就是魚類的推進方式,也就是完全利用尾鰭的擺動。
  • 好強大的仿生機械,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除了仿生鳥Festo的科學家們還造出了 仿生蜻蜓 仿生蜻蜓BionicOpter與真正的蜻蜓一樣能夠向任意方向飛行這款仿生蜻蜓不但可以實現減速和急轉彎還能做到懸停和倒退。而這隻仿生袋鼠卻能夠完成連續跳躍甚至可以跳過40公分高的障礙物
  • 2019創交會廣州開幕 仿生機器魚等吸睛
    在水中遊動的仿生機器魚 沈釗 攝中新網廣州6月21日電 (沈釗)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創交會」)6月21日-23日在廣州廣交會展館舉行,記者21日在中國科學院地展位看到,一條仿生機器魚在水池裡靈活地遊動,引得往來客商嘖嘖稱奇。
  • 德國逆天的仿生機械,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Festo 研發的機器蝴蝶(Robotic Butterflies),它看上去就像真正的蝴蝶一樣輕盈,在各種通信技術、傳感器和GPS的配合下,許多機器蝴蝶在同一片空間中慢速飛行,卻不會彼此相撞。每一個蝴蝶仿生機器人都能獨立操作,通過獨立控制的翼來調整自己,並能按照預編程的路線飛行。
  • 首條海洋仿生機器魚2843個零件組成
    過去30年來,他一直潛心研製類似這樣的仿生機器人。據悉,機器龍蝦是艾爾斯為美國海軍位於東北大學的海洋學中心研製的。  4.機器企鵝機器企鵝(圖片提供:Festo AG )  圖中展示的機器企鵝能夠在無需人類幫助下穿越水池,同時還擁有反向遊泳能力,這一點與真實的企鵝截然不同。
  • Robosea推出仿生機器魚BIKI
    現在,這個團隊就為我們介紹了一款 BIKI 水下無人機,它是第一個可以捕獲「神奇時刻」的仿生機器魚。Robosea 在設計 BIKI 的時候最大限度的減輕它的體積和重量,同時,它還配置了紅外定位傳感器,這也允許這個水下無人機能像魚類那樣,自動避開障礙,並能通過它的智能系統,適應不同的複雜環境。
  • 這家德國公司的仿生黑科技太逆天了,即將顛覆整個自然!
    說起德國,我們可能會想到各種各樣的工業黑科技。比如——造得了特斯拉的KUKA機器人。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正是一家專門生產黑科技的德國自動化公司——Festo如果不是它身上印著Logo,我真不敢信這是條機器魚。
  • 南科大研發出遊泳最快的仿生機器魚,破了金氏世界紀錄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系教授王崢課題組與香港大學合作開發的仿生機器魚VAYU Fish(下簡稱「VAYU」),以26.79秒的成績創造了「機器魚50米最快遊泳」世界紀錄,並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 從一條「機器魚」看科技自立自強| 我們的「十四五」
    今天,我們從一條「機器魚」的故事說起。 2015年,北京大學工學院博士熊明磊給自己的求學生涯按下「暫停鍵」,開啟了創業之路。他的目標是專注於水下藍海,做出一條理想的「機器魚」。 「機器魚」是一種水下仿生智能設備,可用於潛水運動、水下攝影等消費場景,亦可用於水下救援、汙染防治等行業領域。
  • 【前沿技術】高遊速仿生機器魚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受美國國防部多學科大學研究計劃資助,維吉尼亞大學與哈佛大學合作,研製出仿黃鰭金槍魚和大西洋鯖魚的機器魚,並研究了其高頻擺尾下的速度和力量。
  • 逆天的仿生科技,機器人界的動物世界!
    它是一家來自德國的專門生產黑科技的自動化公司:Festo 這家公司的獨門絕活是:以大自然為靈感,設計生產各種仿生動物機器人,並且異常逼真!它發布的仿生機器人涉及海豚、袋鼠、螞蟻、海鷗、水母、企鵝、蝴蝶等,每一隻都模仿的惟妙惟肖,美到驚豔。
  • 深港高校聯合研發出世界上50米遊得最快的仿生機器魚
    鄧蘇 攝中新網深圳3月2日電(鄭小紅 鄧蘇)南方科技大學(簡稱「南科大」)2日向此間媒體透露,該校工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系教授王崢課題組與香港大學合作開發的仿生機器魚VAYU Fish(簡稱「VAYU」),近日以26.79秒的成績創造了「機器魚50米最快遊泳」世界紀錄,並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 擎天柱、機械蛇、仿生蝙蝠,一大波奇葩機器人來襲!
    目前,這款蛇型機器人可針對不同使用情況添加更多設備和功能。在將來,我們或許會看到它代替人類奮戰在災難現場、惡劣環境的第一線。 二、「機械蝙蝠」來襲,費斯託又一仿生黑科技 主要提供工業氣動原件和系統的費斯託總能在科技領域拿出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繼前兩年的仿生蜻蜓、仿生蝴蝶後,費斯託又在今年推出了仿生狐蝠!不禁讓人感嘆費斯託要在仿生機器人這條黑科技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這款名為BionicFlyingFox的機器人形似大自然中的狐蝠,兩翼展開寬度為228釐米,體長為87釐米,整體僅重580克。全身採用一種特殊研製的彈性氣密材料,由彈性針織面料和選擇性焊接的金屬箔製成。
  • 文博會青島展區"文化+科技"唱主角 機器魚等亮相
    VR技術打造「超級教室」   由青島報業傳媒集團、青島國家級新媒體實驗室、黑晶科技聯合共建的VR+媒體實驗室,在青島展區展示了針對教學的兩款VR頭盔,其中一款內置地理課內容,另一款內置生物課內容。戴上眼鏡,可以看到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選擇不同選項,可以進入 「地球公轉」「地球自轉」「黃赤交角」「矮行星」「彗星」的演示和解讀,仿佛置身於太空看這一切。
  • 李鐵風:舍電機棄馬達,浙大裡「遊」出全球最快機器魚 |榜單人物
    從榜單中,我們看到更多中國創新科研力量的崛起,也看到跨學科、跨領域、並且對落地應用有更強烈企圖心與使命感的科研創新,這其中涵蓋人工智慧研究與應用、NLP、腦科學、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生物科技、自動駕駛等多個不同領域。我們將陸續發出對35位獲獎者的獨家專訪,介紹他們的科技創新成果與經驗,以及他們對科技趨勢的理解與判斷。
  • 浙大造軟體機器魚 遊出「菲爾普斯速度」
    軟體機器魚外形酷似蝠鱝(鰩魚的一種,人稱「魔鬼魚」),比一枚雞蛋略重。博士生李國瑞將它投到魚缸中,它就如真魚附體,撲扇著「兩翼」划水前進。可是翻遍全身,記者也沒在它身上找到螺旋槳或電機之類的部件,就一塊扁平的矽膠。這讓它怎麼動?「它有肌肉——電子肌肉。」通訊作者李鐵風指著它柔軟的「肚皮」說,這是機器魚的核心部件。
  • 機器魚未來玩法大揭秘
    2018年,隨著市場資本的融合以及各種智能技術的迭代,多樣的產品也是層出不窮,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更多的樂趣。說到智能,相信大家一定對前不久發布的新一代天貓精靈和小米的小愛同學不陌生吧,智能語音,讓大家離便捷的生活也更進一步。當然,說到智能應用,卻遠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