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宇宙物質:近乎完美 「夸克湯」膨脹似宇宙大爆炸

2020-12-05 IT之家

據國外媒體報導,宇宙是在一次大爆炸中形成的,隨後恆星和星系並非立即誕生形成。科學家認為,最初的宇宙物質是近乎完美的夸克液體,夸克是最小的已知原子組成部分。目前,科學家在高能量粒子碰撞實驗中發現夸克液體存在的證據,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液體能夠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形成,爆炸性地產生向外流動的微小液滴,就像小型液體大爆炸,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如何控制該過程。

美國範德堡大學朱莉婭·維爾科維基卡(Julia Velkovska)教授說:「實際上,我們通過選擇拋射體類型,從而能夠設計液滴的外形結構。簡單地講,我們能夠設計令人難以置信的『夸克湯』液滴,其膨脹過程類似於小型宇宙大爆炸。」

原子是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而中子和電子又是由夸克構成,夸克和膠子微粒粘合在一起,膠子是一種理論上假設的無質量粒子。夸克是不可能分離的,如果你投入足夠的能量試圖分離它們,更多的夸克將在該空間中突然出現,可能會導致新粒子「噴湧」。在大約2萬億攝氏度的高溫下,該系統成為帶有夸克的液體,而不是由原子構成的液體,作為一種組成部分,該液體被稱為「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有時也被稱為「夸克湯」。

▲圖中是3個夸克湯液滴。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液體能夠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形成,爆炸性地產生向外流動的微小液滴,就像小型液體大爆炸

瑞士日內瓦大型強子對撞機和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的研究科學家表示,通過碰撞原子核製造夸克湯已有十年的歷史,但令人驚訝的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可以使用更小的系統來創建夸克湯,甚至只是使用質子,之前科學家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的PHENIX實驗是下一步理解這種奇怪液體如何形成的最新研究項目。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副教授丹尼斯·佩雷佩利特薩(Dennis Perepelitsa)是PHENIX實驗的合作成員,他說:「5年前,如果有人認為這些小得幾乎為零的物質(飛米等級或者更小)可能存在多體、集體式動力學結構,那將被視為一種非常極端的怪異理論。該研究報告『徹底證實』了一些重要的事情正在發生——夸克湯微小液滴的形成潛能。」

PHENIX實驗的研究人員宣布了自2014年以來對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採集的數據進行建模和分析的結果。相互碰撞的質子束形成了夸克湯球形液滴,這些液滴呈現圓形。氘核(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結合在一起)與金核發生碰撞,將形成不斷膨脹的圓形結構,氦-3核(兩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結合在一起)與金核發生碰撞,將形成不斷膨脹的三角形結構。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自然物理》雜誌上。

這是一項令人興奮的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據表明科學家可以創造這種奇怪的液體,理論上它們存在於宇宙首次閃光,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進行。但是這項實驗報告中所謂的「集體流動」——夸克作為一個單位的運動和流動,僅是這種液體的一個特徵。2017年,科學家在大型強子對撞機的ALICE實驗中發現另一個特徵——「奇異夸克」(strange quark)數量突然有所增加。

佩雷佩利特薩解釋稱,在金原子碰撞過程中發現的小原子核碰撞仍然缺少第三個特徵「噴射猝熄」(jet quenching),這是一種對夸克和膠子在高能碰撞中產生粒子流的抑制,這種碰撞過程通常出現在科學實驗中。

他說:「我們在小型系統中還沒有明確看到這種現象,儘管在p+Pb(鉛上的質子)數據中發現一些有趣的提示,不過在小型系統中仍然缺少清晰的觀測數據,這表明或許我們需要重新思考,這些數據向我們傳達了大型系統中什麼信息。或許該系統太小,無法對噴射產生明顯影響。」

科學家下步將理解所有這些片段,質子碰撞產生的夸克湯如何轉化為原子核碰撞產生的夸克湯?關於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物質階段性質,將告訴物理學家什麼信息?

這些問題是關於新型加速器和探測器的,由於大型強子對撞機進行各種改造,將脫機兩年時間。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的PHENIX實驗將升級成為sPHENIX實驗,或許新實驗將開拓科學家的視野,讓他們洞察分析宇宙早期的本質。

維爾科維基卡表示,這是科學家在最普遍的層面上,使用人類可操控的方法研究宇宙最本質的屬性,這本身就是一項偉大的研究成就。

相關焦點

  • 宇宙之初:大膨脹①大爆炸之前就已膨脹?
    這些事實,宇宙大爆炸理論能夠給予較好的回答。該理論認為,138億年前,宇宙最初只是一個點(宇宙學家稱之為「奇點」),它具有超高溫度、超高密度和超高能量,並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膨脹和冷卻。通過不斷擴展和冷卻,並在引力作用下逐漸形成一個巨大的宇宙網絡,演變成今天的狀態。
  • 宇宙之初:大膨脹①大爆炸之前就已膨脹?
    最遙遠處,可認為是宇宙最早產生原子的地方,重元素佔比為零也就不奇怪了。在眾多討論宇宙起源的理論中(例如宇宙大反彈理論、多元宇宙理論、全息論等),「大爆炸」正是憑藉著對這些事實近乎完美的解釋,備受歡迎,成為家喻戶曉的宇宙起源故事。
  • 科學解釋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論
    儘管大爆炸理論是最被廣泛接受的宇宙起源科學理論,但是這個理論也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探求宇宙本質的理論真的是異常艱辛。因為它是一門純理論的科學,不能通過實驗獲得實驗數據,不可能在受控的條件下對整個宇宙展開反覆實驗。
  • 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是否產生了宇宙的所有物質
    1923年哈勃通過對星雲距離的測量最終確認了河外星系的存在,後來又發現了普遍的星系紅移,推測宇宙在膨脹,自然宇宙的過去比現在小,最小為零,這樣宇宙大爆炸理論就漸漸地形成了。可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存在:宇宙大爆炸產生的物質是宇宙的全部還是部分?可以發現當年宇宙學家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但現有的證據無法證明:宇宙大爆炸一定產生了宇宙的全部物質,這僅僅只是個假設。
  • 構成宇宙大爆炸的物質從何而來?
    然而,「膨脹宇宙」等模型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觀點。這個模型假設,就在大爆炸之前,宇宙中充滿了一種不穩定的能量形式,而我們對它的性質一無所知。在某一時刻,這種能量被轉化為基本粒子,我們今天所觀察到的所有物質都是從這些基本粒子中產生的。這個點就是我們所說的大爆炸或奇點。這個模型的結果是,我們看到,如果一個很小的空間包含這種形式的能量,這個空間就會迅速膨脹,產生同樣的能量。
  • 宇宙大爆炸的最初物質從哪裡來?
    在生活中,我們總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特別是不清楚某一東西來自於哪裡,比如說:人類是從哪裡來的,地球是從哪裡來的,銀河系又不是哪裡來的,直至宇宙大爆炸最初的物質是哪裡來的?在我們的知識體系和思維裡,我們總覺得一個東西的存在必須得有其出處,比如說吃飯的桌子是人們用木頭加工出來的,人民幣是銀行造出來的,直到銀河系是來自於宇宙大爆炸產生的,一直把自己問到死角
  • 宇宙中最初的物質由哪裡而來?大爆炸理論能否解釋物質守恆定律?
    要正確認識和理解這個問題,關健點是在於最初兩字,我認為,宇宙之中的可視物質是不存在著最初哪裡來的,因為,宇宙客觀存在的物質,是一種從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又回歸到集中之無限周期循環變化的輪迴繁衍過程,宇宙之中所有存在的可視物質都是宇宙時間階段性的形態體現,只會在個體(星體)或局部(星系)上發生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個體或局部都會不斷地發生隨機演化的。
  • 第十篇:宇宙的膨脹與大爆炸
    於是愛因斯坦在方程式中添加了一個常數,終於有了這個常數,宇宙達到了「靜態」,不收縮,也不膨脹。愛因斯坦覺得這是人為添加的常量,覺得不太踏實。終於,10後哈勃的發現宇宙正在膨脹,這也使得愛因斯坦宇宙「靜態」理論是錯誤的,那個用來抵消宇宙膨脹的常數就多餘了,愛因斯坦也覺得自己錯了。那麼,宇宙會不會一直膨脹下去呢?宇宙為什麼會膨脹了?宇宙膨脹的速度有沒有變化呢?
  • 「宇宙大爆炸」理論正面臨破產?
    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宇宙正如理論預測那樣,源自「大爆炸」,並在加速膨脹。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宇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宇宙學家也很矛盾,因為他們在認識宇宙的基本事實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麻煩。我們對暗物質、暗能量幾乎一無所知,但這兩者佔到了當今宇宙質能總和的95%以上。我們不理解,宇宙中的質子、電子和中子是如何從宇宙大爆炸中倖存下來的。
  • 宇宙的一切來自大爆炸,那麼大爆炸又是來自哪裡?
    但目前我們所說的暴脹理論、多元宇宙似乎並沒有這樣性質。」——保羅·斯坦哈特,2014當我們談到宇宙誕生的時候,第一時間會想到宇宙起源於炙熱、稠密、膨脹的狀態,一切的物質都來自於此。通過觀察和測量宇宙今天正在膨脹的事實(星系之間在各個方向上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們不僅可以確定宇宙的命運,還可以確定它從何而來。
  • 提供宇宙大爆炸的空間在哪?是無中生有而來的嗎
    廣袤宇宙浩瀚無邊,僅可觀測部分就已經縱橫930億光年,然而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來說,如此巨大的宇宙,最初卻是來自於極小的一點(奇點),在138億年前的某一個時刻,這個點突然發生了大爆炸,我們的宇宙由此誕生。
  • 「宇宙大爆炸」最初竟得名於它的反對者
    北京時間4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宇宙大爆炸是一項科學菜鳥都熟知的理論,而且就表面含義來看不難理解:我們知道宇宙正在朝各方向不斷膨脹,而一些物理學家認為
  • 大爆炸、暗物質與宇宙的命運
    宇宙到底是如何構成的?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千百年的時間。按照目前宇宙物理學的理論,宇宙起源於一場宇宙大爆炸。宇宙的形成是目前人類的終極問題,對於宇宙大爆炸的探索,科學家們是否已經有答案了呢?宇宙是如何膨脹的?宇宙有可能還會再爆炸一次嗎?暗物質又如何被發現?人類是否將會陷入永恆的孤寂?
  • 探索發現:宇宙大爆炸說,那麼宇宙大爆炸的原點在哪
    宇宙大爆炸本身就是一個理論,所以要尋找宇宙大爆炸的原點,可以說是在理論中進行推論。宇宙大爆炸的理論上說,宇宙誕生之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也沒有物質和能量。大約150億年前,在這片四大皆空的「無」中,一個體積無限小的點爆炸了。
  • 宇宙起源於宇宙大爆炸,無窮小的奇點為何會爆炸出如此浩瀚的宇宙?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應該是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宇宙最初的時候只是一個能量奇點,一般理論認為這個奇點沒有空間,宇宙半徑尺寸趨近於零,但它卻被科學家們認為集合了宇宙中所有的物質和能量,被看作是一個密度無限大,熱量無限大,溫度無限高,壓力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一個「點」。
  • 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那麼大爆炸之前,世界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那麼大爆炸之前,世界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星辰大海,無邊的宇宙一直以來就是無數科學家所探求的極致。對於宇宙,有著太多太多的未解之謎。比如宇宙的形成,宇宙的膨脹以及宇宙的終結。這3大問題一直困擾著無數科學家,他們前赴後繼,想要尋求一個完美的答案,但是縱然有著巨大的腦洞,卻依舊無法解釋一些宇宙現象!今天我們就跟著筆者一起來看看宇宙的起源吧!筆者就用自己微不足道的方式,來解析一下整個宇宙的形成過程。當然,在這之前,我們還得了解一下著名的大爆炸理論。
  • 「大爆炸之前」的宇宙什麼樣?
    這個理論認為,我們今天所觀察到並存在於其中的宇宙,是從更熱、更緻密且更均勻的過去演化而來的。在最初提出時,大爆炸假說是作為一種嚴肅的替代理論,對宇宙膨脹的一些主流解釋加以補充;但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隨著「原始火球」殘餘——如今所知的宇宙微波背景——的發現,該假說基本被證實了。在大爆炸的極早期,一切宇宙物質都壓縮在一個熱而緻密的「原始火球」中。
  • 宇宙大爆炸是什麼?宇宙大爆炸是怎麼發現的?
    然而這些擠成一團的物質怎麼會演變成為許多的碎片呢? 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宇宙曾經發生過大爆炸,1948年的4月加莫夫與天體物理學家阿爾弗貝特共同撰寫了一篇關於宇宙起源的文章,文章說,在2000億年前,我們的宇宙的空間極其的微小,其中所有的物質都緊緊地擠在宇宙蛋或者是原始火球內,其溫度高達10^12次方攝氏度。
  • 宇宙起源究竟是怎樣的?科學家推翻宇宙大爆炸理論,各執己見
    同樣,最初的單細胞生命形式經過漫長的歲月演變而成。那承載並孕育著生命的地球從何而來?地殼由宇宙中的氣體和塵埃組成。那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呢?那是最根本的問題所在。關於宇宙的起源問題,經過無數次的研究和猜測,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最具說服力的理論,即大爆炸理論。
  • 宇宙中的物質是從哪裡來的?真的來自大爆炸的奇點嗎?
    美麗的宇宙宇宙大爆炸作為比較主流的宇宙誕生理論,宇宙大爆炸符合許多實驗觀測結果。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論,我們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個大爆炸,而宇宙最原始的狀態便是一個質量無限大,密度無限大的奇點。奇點雖然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這個奇點突然發生了爆炸,之後經過無數年的發展,形成了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宇宙。最為重要的是,我們的宇宙依然處於膨脹之中,其最為直接的證據便是哈勃望遠鏡的觀測結果——宇宙正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