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朱雪黎
視頻:宣布併網成功。
11月27日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發出第一度電。這標誌著我國真正意義上成為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我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也是當前核電市場上三代核電主力機型之一。其設計壽命為60年,反應堆創新採用「177堆芯」設計,換料周期18個月,電廠可利用率高達90%。不僅如此,還創新性採用「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雙層安全殼等技術,在安全性上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要求。目前,中核集團海內外共有6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在建,建設工程安全和質量處於良好受控狀態。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自2015年5月開工建設以來,先後按期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節點,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打破了「首堆必拖」的「魔咒」。五年多來,近萬名核工業人完成20多萬張圖紙、80多個構築物、300多個系統的建設、調試,走出了一條完全國產化的核電發展之路。
目前,「華龍一號」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自主的型號標準體系,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實現國產,首堆國產化率達85%以上,完全具備了批量化建設的能力。同時,中核集團還聯合58家國企,聯動140餘家民企,帶動上下遊產業鏈5000餘家企業,共同突破了411臺核心裝備的國產化,形成700餘件專利、120餘項軟體著作權、1項國際核電標準,涵蓋核電廠前期、設計、設備、建設、調試等全生命周期,有力支撐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和「走出去」。
據介紹,「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併網發電將大幅提升中國核電行業的競爭力。機組併網後,還將進行各功率平臺的各項試驗和滿功率示範運行考核。
值得一提的,「華龍一號」的今日成效,和四川也有著長達數十年的不解情緣。從核心的堆芯設計到產業鏈配套等各方面,「華龍一號」都不乏四川元素。欲知詳情,敬請關注後續報導。
更多精彩報導,請點擊下方標題:
揭秘|為什麼說「華龍一號」一直在四川?
視頻丨一分鐘了解「華龍一號」
揭秘「華龍一號」的「四川造」①|「巨龍」體內的剛強「龍骨」
揭秘「華龍一號」的「四川造」②|在成都,他們「揪出」了10秒之前產生的電流
揭秘「華龍一號」的「四川造」③|投入一個億,他們做了四個試驗
揭秘「華龍一號」的「四川造」④|1500萬步!它是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