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航天傳來好消息,「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將在月球表面軟著陸並帶回月壤供科學家研究,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實現從外天體帶回樣品的國家。對我國探索外天體與宇宙具有裡程碑式的紀念意義,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未來航天與科學的發展。而在近日,又一項國之重器橫空出世,再次打破來自西方國家的技術壟斷。
11月27日「中核集團」正式宣布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順利發出第一度電,創下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作為我完全自主研發的核電設施,「華龍一號」的併網成功標誌著我國正式邁向核電強國行列。這張歷經30多年才打造出的「國家名片」,也讓我國核電正式走向世界。
核電作為一種安全、清潔、低碳可靠的能源,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替代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清潔能源,各國在近年都加大研發力度。而國際上的核電企業都以日係為中心,與美歐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幾乎壟斷了整個行業,我們的發展深受限制。「華龍一號」的出現終於打破這種技術壟斷,讓美國等西方國家感受到能源危機。
在福島核洩漏事件發生以後,各國都暫緩建造核電站,但隨著能源與環境危機越來越嚴重,人們不得不將目光再次聚集到核電上。據了解,1千克鈾-235全部裂變放出的能量,相當於2700噸標準煤燃燒放出的能量,核能源優勢非常明顯。另外,多年的技術研究讓核電安全更加可靠,技術也更加成熟。
就「華龍一號」來說,充分吸取了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將電廠壽命定為60年,每18個要更換燃料。自主設計的177堆芯將非能動安全與能動安全系統完美結合,在事故情況下能在72小時內保證反應堆的安全。另外,我國核電的選址能夠避開海嘯與洪水的襲擊,全部選在水深不足1000米的沿海地區,不具備因為地震出現海嘯的狀況。日網友對此評價:比福島核電站安全多了!
不僅如此,我們還考慮到美國「911」這類極端事件發生的可能,採用的雙層安全殼能防止大型客機的撞擊,即便是恐怖分子都沒辦法對反應堆進行破壞。這些設計都為「華龍一號」的安全性帶來更多保障,在國際市場上大受歡迎,大國出品必是精品!從「嫦娥五號」到「華龍一號」,我國擁有越來越多的國之重器,衝出西方國家的重重封鎖,小編也相信,我們將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編輯:席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