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凌晨,揮別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荷美郵輪安排的大巴將遊客送到安克雷奇火車站,9時許,我們所乘麥金利探險號火車徐徐啟動,仍是穹頂玻璃觀光火車,繼續向北,目的地是迪納利國家公園及保護區。安克雷奇城市景色漸行漸遠,開闊的荒原、層疊的森林、蜿蜒的小溪和連綿的雪山,不斷變換著畫面,一路美不勝收;邂逅北美最高峰迪納利山峰,更是令人興奮不已。
邂逅北美最高峰迪納利山峰
麥金利探險號火車同樣設有車廂導遊和與服務員各一名。剛剛坐定,導遊小姐就說明這一程的景色特點:主要觀賞阿拉斯加山脈、追尋迪納利高峰和野生動物。在導遊引導下,大家適時觀賞反覆出現的冰川、山腳下的雪水湖,還能看到在湖邊飲水的麋鹿。火車行駛約2小時40分鐘時,車速漸緩,在抵達以「貓市長」聞名的旅遊小鎮塔基特納(Talkeetna)之前,火車在一個湖畔停了下來,「快看『迪納利』!雲霧上露出的雪峰!」車廂導遊提高嗓音説。所有遊客齊刷刷地站了起來,大家都順著導遊指的方向尋覓「迪納利」。視線掠過湖水綠樹,果然真切地看到飄動的雲霧捧著一座雪白的山峰,巍峨瑰麗,美妙而又神奇。大家舉著相機拍個不停。導遊說,由於「迪納利」常年被雲海覆蓋,只有不足30%遊客能夠看到它的風採,你們很幸運,遇到這麼好的陽光,能看得如此清晰。火車開動了,大家的目光還盯著「迪納利」,興奮之情久久難抑。北美共有20座高山,17座在阿拉斯加;海拔6193.5米的迪納利山是北美的最高峰。「迪納利」是阿拉斯加原住民對這座山的傳統稱呼,在阿薩巴斯卡語中是「太陽之家」、「高大」的意思,後以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利的姓氏命名為麥金利山;2015年8月30日,時任總統歐巴馬在訪問阿拉斯加前夕,宣布將麥金利山恢復其原名「迪納利」。
詢問迪納利山的攀登情況,車廂導遊説,其頂峰雖然只有6193.5米,但周圍景象酷似北極,層層冰蓋掩住山體,無數冰川縱橫其中,有時風速可達到每小時160公裡,冬季氣溫低於零下50℃,在此登山如同在北極探險,不僅是對山的高度挑戰,也是對極地氣候的挑戰。1903年探險家弗裡德?裡克庫克曾環山行走、試圖登頂,1906年他宣布自己已經登頂,但後人證實他的「登頂」照片是在羅斯冰川拍攝的,距峰頂還有千餘米的距離。1913年這座高峰始被人類徵服,以安德森.斯塔克為隊長的4人登山隊終於在當年6月7日由隊員沃爾特.赫特登達頂峰。自1903年以來,共有3.8萬人嘗試登頂,只有近一半人到達山頂,有95人在攀登中遇難。為保證登山者安全、保護山區環境,美國國家公園管理處規定:自2007年起,每年登山者不得超過1500人,並規定在2160米以上的高度、登山者必須自帶排洩物容器。聽到這裡,車廂遊客紛紛點頭稱是,登山愛好者徵服世界各地最高峰的雄心壯志令人欽佩,但他們必須承擔保護山區環境的責任。耳目並用,聽著看著,一路奇景不斷。植被茂盛的綠色低層、雲霧繚繞的青黛山腰,皚皚白雪覆蓋的山頂,雄奇瑰麗的三段山景盡收眼底。懷著邂逅「迪納利」的興奮,經歷著拍攝山山水水的忙碌,感受著回放照片的快樂,不覺8個小時過去了,下午5時,火車抵達迪納利國家公園站。下車後,當晚入住迪納利國家公園木屋度假村。座座小木屋散落在高聳的雲杉林裡,屋外是豔麗的花草,屋裡是原木的桌凳,還有一張藤編搖椅,住在這裡頗有野外生活的情趣。
遊覽迪納利國家公園及保護區
8月29日7時許,我們乘園區大巴開始了長達8小時的迪納利國家公園觀光之旅。司機兼導遊皮特在途中介紹説,為保護園區環境,私家車是被嚴格限制入園的,即使獲得準入證的私家車也只能行駛15公裡路程,要想在160公裡的遊覽線上觀光,只能乘園區的遊覽巴士。他説,迪納利國家公園及保護區位於阿拉斯加州中心地區,處於北緯63度、阿拉斯加山脈東端,它建於1917年,總面積逾2.5萬平方公裡,它橫跨阿拉斯加山脈256公裡,覆蓋面積相當於整個麻薩諸塞州。巍峨的迪納利山是公園的天然標誌,它海拔6193.5米,是北美最高峰,也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山脈之一。公園有山脈、苔原、山谷與河湖多種地形,全園主要由兩個不同的地帶構成,即原始的山脈高地和苔原覆蓋的低地,連接兩者的是蜿蜒的冰水河。由於地形環境的強烈反差,這裡也成為野生動植物的家園,保護區有大馴鹿、麋鹿、灰熊、白羊、狐狸、金鷹、潛鳥、狼獾、旱獺、鼠兔、狼和小型哺乳動物近40種,珍奇鳥類169種,河裡還有14種魚,它們才是園區真正的主人;園內有650多種開花植物、難以數計的苔蘚、地衣和菌類,景象萬千。因此,1976年這裡增設國家生物圈保護區,1980年正式被命名為迪納利國家公園及保護區(Denali National Park & Reserve)。
遊覽車循著通往奇蹟湖的唯一道路行駛。皮特説,公園只簡單修築了一條道路,諾大的保護區內再沒有其他道路,更沒有商業娛樂設施,只在一兩個休息區內建有生態環保廁所。邊聽邊看,進入公園的第一感覺就是視野寬廣,巍峨的雪山、寬闊的河谷、遼闊無垠的苔原,呈現出一種攝人心魄的原始美。更讓人興奮的是,在皮特指引下,我們看見了棕熊、馴鹿、麋鹿、野牛和高山羊等多種珍奇動物,車上配有專業攝像頭,在車內從屏幕上就能觀察野生動物和稀有鳥類,清晰地看到兩隻野山羊和3隻棕熊,那是熊媽媽帶著兩隻小熊在覓食。兩小時後,旅遊車停在山道旁一個高崗上,這裡是絕佳的觀景臺,只見蔚為壯觀的連綿雪山,挺立的迪納利高峰在繚繞的雲霧之上若隱若現,白雪皚皚的山峰、綠色的山坡,在閃光冰川輝映下構成一幅渾然天成的圖畫,遊客紛紛在此拍照留影。車繼續前行,途中只見一隻笨笨的大灰熊在河畔蹣跚走動,麋鹿、海狸、麝鼠及潛鳥等水禽都在河中飲水覓食,還在沼澤地上近距離看到一隻覓食的大犄角麋鹿。皮特説,如果你們夏天到這兒,還能見到尋求避暑的野山羊在高山峭壁列隊行進的畫面,還能在山坡上見到更多活躍的小灰鼠。
時近中午,遊覽車駛到一片河谷平地上停下來,皮特説,這是最後一個觀光點,在此可通過近處兩座山脈形成的山谷看到迪納利高峰。當時陽光不夠燦爛,「迪納利」只是若隱若現,但大家還是以「迪納利」為背景拍攝留念。好在乘火車途中已經清晰地看到『迪納利』,應該慶幸!返程時間已到,皮特請大家上車。皮特是一位有著20年豐富經驗的司機兼道遊,在回程途中他依然盡職盡責地幫助尋找野生動物,並讓大家分享了他嘗試登山和拍攝野生動物的故事。下午4時許,我們回到木屋度假村,接著參觀了迪納利國家公園歷史博物館。
迪納利國家公園及保護區景色壯美,野生動物隨處可見,園區全力保護原始環境、不作任何人工幹預與開發更令人讚賞。因此,這裡能和東非大裂谷的世界自然遺產——塞倫蓋蒂國家公園齊名,被稱為「亞北極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在此遊覽,忽憶起明.劉基《如夢令》詞:「曠野寂無人,漠漠淡煙荒楚。」邂逅迪納利高峰,一路和棕熊、麋鹿為伴,觀賞卓然天成的雪山冰川畫卷,傾聽廣袤苔原的呼喚,一段非凡旅程,留下人生永恆的記憶。( 馮 霄/文 於世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