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有很多別名,例如:細顆粒物、可入肺顆粒物等。PM2.5是大氣灰霾現象的直接成因,對人體健康危害不能忽視。PM2.5除了本身可以直接進入人體肺部,對肺泡造成損傷之外,還可能成為病毒和病菌的載體。病毒和病菌附著在PM2.5上之後就擁有了長時間漂浮在空氣中的條件,隨著空氣流動給人們帶來威脅。國內外許多專家提出空氣可能是新冠病毒傳播的途徑之一,儘管這個說法還有爭議,但對病毒空氣傳播的防範無疑是重要課題。所以從需求出發,人們通過各種技術原理,製造了各類能夠檢測、監測PM2.5的儀器,用於針對不同環境的測評,這些儀器通常涉及以下方面:
室外環境相關
測室外環境的PM2.5,通常指的就是測大氣、環境空氣中的PM2.5濃度。測PM2.5的儀器有:
·微量振蕩天平法PM2.5連續監測儀:是《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中規定的國標法連續監測儀器中的一種,也是US EPA的認證方法。其原理是通過振蕩空心錐形管。空氣從其從粗頭進入,細頭出時通過過濾膜截留PM2.5。濾膜質量的變化會引起振蕩頻率變化,再根據採樣流量、環境溫度、氣壓等計算出PM2.5的含量濃度。
·β射線法PM2.5監測儀:是另一種國標法連續監測儀器。其利用β射線穿過濾紙和顆粒物時衰減原理,同時綜合濾紙被探測面積、採樣流量、時間等計算出PM2.5的含量濃度。多配置於各類大氣、環境空氣監測站點。
·傳感器原理PM2.5監測儀:該類儀器目前通常使用的是雷射散射原理。一般是通過泵或風扇將空氣抽入探測腔,雷射照射在探測腔內的顆粒物上就會發生光散射現象,再通過光電探測器記錄這些光束的強弱,計算出PM2.5的含量濃度。該類儀器由於運用在不同環境下,所以會有不同的名稱。例如:顆粒物監測儀、粉塵監測儀、揚塵監測儀等。同時,各類環境空氣品質監測微站、環境空氣品質監測小型站中通常會配置PM2.5傳感監測模塊,以滿足城市網格化監測、工業無組織排放監測、施工揚塵監測、道路揚塵監測等方面的需求。
室內相關
關於室內的PM2.5測評,目前還不在CMA認證參數的範圍。通常依據《室內空氣品質標準》18883-2002,室內上門檢測PM2.5需要通過較長時間的大氣採樣器,收集濾紙上的積塵再到實驗室用天平測重量,即稱重法得出顆粒物濃度。這種方式測量顆粒物繁瑣而耗時:
·室內空氣品質監測儀:該類設備集成了多種不同的室內空氣汙染傳感器,其中一個標配參數就是PM2.5。為了節約成本,這類設備一般為多參數,而測室內的PM2.5隻是其功能之一。這類設備通過多點布置,並配置智能化的在線監測系統可以對室內的空氣品質實現24小時的連續監測,同時還可以與新風及空氣淨化系統聯動,實現室內空氣品質的自動調節。
·可攜式PM2.5檢測儀:該類設備一般在電商平臺就可以買到,其一般配置顯示屏,用戶可以從顯示數據獲得室內PM2.5的濃度狀況。但該類設備一般不具備在線傳輸功能,顯示結果一般差異大,數據可信度較差。
PM2.5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類致癌物,其對於人體的危害可以說不言而喻。在2020版《室內空氣品質標準》18883的徵求意見中,將室內PM2.5參數列入了參數標準中,限值初步設定為75μg/m³,更嚴格的環境需設置的PM2.5限值更低。雖然目前該徵求意見稿尚在討論階段,但對於新標能納入該參數就可以說明其重要性。同時,隨著各類檢測、監測技術的不斷發展,相關儀器性能也在不斷更迭,以滿足各類測PM2.5的需求。
測PM2.5的儀器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