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看完了這部文藝片。說實話,這種類型的電影其實不是我的喜好,而且女主兩個人都微胖非我的菜,男主也很矮很瘦看著並不舒服,故事也完全沒有邏輯。可是我就是看完了,可能因為難得的宿舍不開燈,大家都很安靜吧。看完就是這幾個印象:天然呆,乾淨,簡單,細膩。一部質樸得不能再質樸得電影,可就是太清流了反倒就看下去了。
天然呆,是因為三個主人公都是天然呆的特性,一些簡單的對話又莫名搞笑。會被主人公們的天然呆萌到。乾淨,是整部電影的感覺,畫面很乾淨,人也很質樸,男主女主長相都很鄰家的感覺。簡單,故事情節很簡單,但很流暢,雖然沒有邏輯,可是沒有拖沓,每一個場景都是新的,沒有讓人舊戲重演的感覺。
細膩,是這部電影讓你看戲去的原因吧,總是有一些極小的細節在挑動你的新奇感,平凡無奇的對白也因為小小的細節而變得綺麗,比如爸爸秀中文教愛麗絲「我愛你」,撲克牌紅心A,芭蕾,花與志在教室裡說話的時候背景的阿童木大氣球敲打窗戶……
總之,這部電影糅合了很多很多的元素,全展現在細節處,我實在沒法回憶起所有,因為它們實在不是劇中很重要的元素,可是沒有它們,可能也不會繼續看下去了。這是讓人不禁佩服巖井俊二的地方,之前看過的「情書」讓我見識到了構圖之美,「花與愛麗絲」則讓我見識到了細節之美,對細膩的物件和手法掌握之嫻熟,實在讓人由衷佩服,美學家可以說是了。
十幾歲的時候經常會有這樣的兩個女孩。一個任性,一個包容。突然就想到了自己高中的樣子。大概也是這樣,分享一些事情,隱藏一些事情,還會向對方提一些無理的要求,而她總是會笑著滿足。一樣的善良單純,一樣的長髮及腰,一樣的充滿陽光。愛麗絲給了我太多的親切感。
記得電車要關門的前一刻,她用中文說的那句「爸爸,我愛你。」我愛你。再見。還有跳芭蕾時美好的樣子,仿佛空氣都沾染著陽光。因為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即便幼稚可笑,卻也光芒萬丈。我的愛麗絲很快就要結婚啦,看到他們親密無間的樣子會覺得很滿足。就像花說的那樣,我們都長大了,不必事事都黏在一起。而我,也在努力變成長大的樣子。
我在一個雨天,無事,不開心也不悲傷的日子裡算是真正的看了這部電影。第一次是在剛剛知道優醬的時,看得懵懵懂懂的,也或許是沒有用心去看的緣故。第二次是在高考過後的暑假,那時看的是圖解電影,也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不過靜止的畫面讓人感受不到許多微妙的氣息,今天突然想起來或許是因為一個人獨處的時間讓心變得很靜。學長摔倒的時畫面,關於鼻涕蟲的夢,舞蹈房裡的寫真,雨中愛麗絲的亂舞,海邊關於紅心A打鬧,最後的芭蕾…真想永遠的記住這些世界上真的有這麼美好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