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宿舍裡三刷《花與愛麗絲》,在同一個地方哭的一塌糊塗。「有沒有這樣一個人可以陪你笑、陪你哭、陪你追男友,甚至,可以為了你而放棄他。 如果有,你一定是幸福的。」花與愛麗絲,是適合一個人慢慢看的電影。
愛麗絲不叫愛麗絲,她叫有栖川(アリス)徹子。花是家裡布置得像花房的荒井花(ハナ)。因為家庭原因轉學的初中生愛麗絲遇見了隔壁問題逃學少女花,從初中一起升到了高中。
愛麗絲拉著花去跳芭蕾,花分享自己喜歡的男生,巖井俊二用他獨特的手法將兩個少女的青春悉數展現在我們眼前。始料未及的,姐妹倆喜歡上了同一個男生。
本來是為混血少年而心跳不已,未料到花卻為了追同行的日本小帥哥而撒下了彌天大謊。一百個人心中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有些人看花與愛麗絲,看到的是少女們真摯的友情和以及互相的原諒有些人看到的是純潔的三角戀,幼稚的謊以及成長。
花在戀愛的酸甜苦辣中成長,並感受著背負謊言的痛苦。愛麗絲在親情愛情與友情的交錯中成長,最後時刻的紙杯芭蕾,一舞傾城也算不上過分。
巖井俊二對光影的調配真是太美好了,將兩個少女的喜怒哀樂用鏡頭無聲的盡數演繹。沒有激烈的感情衝突,一切情感就像是水到渠成,每一個動作都將角色豐富得生動鮮活。
花對男主一見鍾情,用著幾乎欺負人的方式熱烈的追求,告訴撞上電線桿的少年,「你失憶了,你說過你喜歡我,你要對我負責。」為了欺騙男主甚至不惜賣了自己的好姐妹,「她是你前女友,我才是你現女友。」
而在男主說出「如果,我只恢復了一半的記憶,怎麼辦?就是,和愛麗絲相愛的那一段。」的時候,我都能感覺到少女的絕望。在好友與愛人之間選擇,在欺騙與背叛中痛苦,在泥濘中掙扎。
愛麗絲喜歡男主,但同時在用近乎固執的方式懷念自己的父親,她帶男主去曾經掉過帽子的湖裡划船,去曾經玩過的海邊玩一樣的遊戲,去曾經去過的公園,她用對男主的愛來緬懷自己失去的愛。
那句中文的「我愛你,再見」更像是透過男主對自己過去的告別。在男主身上投射的父親終究是假的,抱著對好友的愧疚,在還未正面說「我愛你」的時候,愛情已經結束。
兩個人對男主的喜歡都是自私且不計後果的,但是這樣的她們卻先後告訴男主:我愛你,但是請你放棄我去喜歡對方吧。兩人任性的玩弄著男生的感情,又後知後覺得為了友情選擇放手。
笨拙的追逐自己想要的東西,又笨拙的在一旁舔舐傷口,少女的心意,闡述得淋漓盡致。先前一直只會暈厥,存在感超低蠢得令人髮指的男主,在最後知道花和愛麗絲的謊言後,也會幫花繫緊和服,說「這些我都知道了,你不能代我做決定。
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的想法呢?」這個男人,終是選擇伸出手臂,自己抓住了未來。不完美的性格,卻足夠美麗。這部影片中每一個角色都是閃亮的。
少女的青春和友情,就像春天的花,遊樂園的棉花糖一樣甜美。喜歡這部影片,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友情與愛情——某些時候,在某些片段裡,我仿佛看到了幻想中的自己,每每看一遍,都感覺自己得到了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