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歷史學家做出過專門的統計,在最初的原始社會,人類的平均壽命不過15歲的時間,而到了1700年以前,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均壽命也不過37歲,蜀國皇帝劉備在遺詔中寫道:「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也可以體現古代人生命的脆弱。而到了2015-2020年,全世界的人均壽命迅速提升,上漲到了69.3歲。預計很快突破70大關。
這自然要感謝醫學技術的突飛猛進,讓過去不少被視為絕症的疾病如今被輕鬆化解,然而期間也面臨著重重的曲折和爭議。1954年12月12日,羅納德·李·赫裡克(Ronald Lee Herrick)在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市進行手術,將一隻腎臟捐助給了自己的兄弟理察。
這個消息在社會上引發了轟動,不少宗教人士和學者並不支持這種看法,他們認為這種做法會讓倫理道德體系受到衝擊,褻瀆了人類身體,同時為捐獻者和被捐獻者帶來痛苦。不過後來的故事逐漸打消了人們的負擔,理察在接受腎移植後活了八年,因為一場毫不相關的事故去世,而捐獻者赫裡克活到了91歲。
最終器官移植手術被普遍大眾所接受,而他們的主治醫生約瑟夫·默裡為此在1990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而截止到今天,一名義大利的科學家,卻提出了一個更瘋狂的計劃,他將準備進行全球第一例活人「換頭」手術。
塞爾焦·卡納韋羅,是義大利都靈大學先進神經調節小組神經科學家,在2013年,卡納韋羅在《國際神經外科》上發表論文,提出了「換頭手術」,而到了2015年,卡納韋羅決定將這一計劃付諸於實現,並在全世界公開招募志願者。
而一名叫做瓦列裡·斯皮裡多諾夫(ValerySpiridonov)俄羅斯程式設計師,成為了這個手術的志願者。如今33歲的斯皮裡多諾夫,從1歲的時,就不幸患有脊髓型肌肉萎縮症,至今為止,他的身體完全不能活動,並且終日忍受脊柱的疼痛,這對於斯皮裡多諾夫來說,無非是一種折磨,當看到卡納韋羅的計劃後,他便主動寄過去了信件。
斯皮裡多諾夫自然知道這一門手術有多高的風險性,可能是十死無生的局面,然而他依然下定了決心,擺脫30年的病痛。
後來,White醫生還打算進入到下一個階段——給人類做腦部移植手術,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做了充足的準備。遺憾的是,有關於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所以這件事也就暫時擱置了下來。
然而在2017年,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卡納韋羅卻對外宣布,世界首例活人「換頭術」將在一具遺體上完成。據悉,本次手術的志願者是一個叫瓦雷裡·多諾夫的俄羅斯人,他是一名程式設計師,天生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在手術之前,他已經全身萎縮、骨骼畸形,病情越來越嚴重,他只能把希望都寄托在「換頭術」上。
據《俄羅斯報》報導,卡納韋羅醫生已經進行了長達18小時的準備工作,他成功切斷了被移植遺體的脊椎、神經、組織和血管,完成了所有的準備工作。然而,就在手術即將進行的前夕,瓦雷裡·多諾夫卻突然改變主意了,他稱自己不會把希望寄托在換頭手術上,而是將採取傳統療法改善肌肉萎縮症。於是,這場轟轟烈烈的換頭術最終落下了帷幕,迄今為止,沒有一個人敢於嘗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