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入伏酷暑難挨 動物園多方式消暑動物美滋滋

2020-11-30 千龍網

7月12日入伏,同在一個「蒸籠」裡,人們酷暑難挨,動物園裡卻是另一番景象:一天「幹」掉350公斤西瓜,竹筍專門用冷藏車從駐馬店運來,馬來貘時時刻刻都能洗淋浴,北極熊館24小時冷風,熊貓抱著冰塊賣萌……一個個懶洋洋、美滋滋過三伏。如果您想帶著孩子分享動物們的開心,那就趁著上午10點前還算涼快去看看吧。

摟冰塊 啃西瓜 噴淋浴

三伏天第一天,飼養員師傅卻穿上厚棉襖,走進冷庫,運出10來箱冰塊,總重量大約300斤,開上車挨家挨戶往北極熊、棕熊、熊貓館、大猩猩館裡送。因為打小就生活在北京,就是非洲象也怕熱,都需要防暑降溫。根據規定,當氣溫達到35℃以上時,飼養員們就要向動物供應冰塊——這是動物福利。

據飼養員介紹,室外氣溫超過27℃時,北極熊、大熊貓、黑猩猩會及時收回獸舍納涼。同時,即便是動物,空調的屋子也不能長時間待著,所以,高溫天氣會給它們打開串門,增強通風,同時也是讓它們自由選擇消暑地點。

冷風機吹著,有專用冰箱,北極熊館裡很愜意,「樂樂」舔了一口冰塊,繼續回到遊泳池中秀肌肉。十幾個大西瓜掰成三四塊,犀牛一口全吞,吃完瓜,工作人員還得給它們衝澡。大熊貓「萌二」目不轉睛地把冰塊上的胡蘿蔔蘋果吃進肚,摟著冰塊在遊樂場打盹。一會兒,噴霧開啟,白茫茫如熊間仙境,「萌二」扭著屁股,爬上高高的樹架,讓噴霧給自己的肚子降溫。

羚羊、盤羊的獸舍內都搭上了草棚,斑馬運動場的涼棚最講究,都是用棕櫚的樹枝和葉子搭起來的,又防雨水,又陰涼。草叢裡埋著滴灌裝置,既可以為草澆水,又可以降溫。10來只斑馬躲在涼棚下,把屁股朝著遊客。剛生下來的小斑馬趴在地上睡大覺,「這傢伙逮著機會就睡。」飼養員說。

馬來貘的運動場裡既有水池,又有淋浴,還有噴灌,一隻肥碩的馬來貘剛淋浴完,這傢伙長得真有特點:豬身子、象鼻子、犀牛的大屁股,皮毛油光瓦亮。地是黃土地,飼養員說,如果是水泥地,馬來貘的爪子就會開裂,它們喜歡水和泥土。

大象比馬來貘更喜歡泥土。它們淋完浴,吃完蘋果,就往身上撒土,一層又一層,全身敷滿「泥面膜」,防止蚊蟲叮咬。

熊貓喝綠豆湯 不露齒沒聲音

每到入伏,北京動物園就變身避暑山莊,仿若世外桃源:自動噴淋開啟,24小時空調,除了西瓜,還有25種應季蔬菜不斷頓地供應,每天總共700多公斤;多汁水的苜蓿、高丹草等青飼料每天吃掉2000多公斤。同時,還得給大熊貓、北極熊、棕熊、金絲猴、大猩猩送綠豆湯、白糖水及冰凍的果珍。一句話就能總結動物園裡的夏天——「吃貨們」快給飼養員累中暑了!

隆重介紹下下面這位「吃貨」。你以為熊貓會像貓一樣喝湯——拿舌頭舔,吧唧吧唧的,滿屋聽得見。其實並非如此,一小鍋底綠豆湯端過來,裡面放著一個剝了皮的雞蛋。18歲的「古古」把頭探進盆裡,把嘴貼進鍋底,然後一切就都靜止了,仔細聽,似有一點點小娃娃嘬奶水的聲音,再一看,綠豆湯慢慢見底兒,原來「古古」喝湯是吸而非舔。喝完湯,再從容地把雞蛋吸進嘴裡,再一抬頭,「古古」黑白的臉龐乾乾淨淨,似乎什麼都沒發生,賣萌地瞅著你。整個就餐過程優雅從容不露齒——真是一隻氣質貓,不,氣質熊。「熊貓在我們這兒歸入熊類,跟老虎獅子一樣是猛獸。」工作人員說,即便是綠豆湯也不能多喝,4隻熊貓每天不過一斤湯。

熊貓飼養間裡,擺著五六臺電磁爐,一臺爐子上蒸著玉米面的窩頭,香味撲鼻,真想掰一塊嘗嘗。香蕉、蘋果、大鴨梨12種水果整齊存放,新鮮得帶著水珠。竹筍嫩嫩的,涼得沁手心——從駐馬店裝車到送到熊貓嘴裡,不超過14個小時。

「古古」很願意吃竹筍,吃筍的時候,坐得端正,像個小學生,右手伸出籠子外,緊緊握著籠外的鐵把手;左手與利齒配合,利落地剝著竹筍皮。整個過程10來分鐘,右手一直一動不動,這是為什麼呢?「方便獸醫採血用。」飼養員告訴北京晨報記者,「鐵把手一翻個兒,它的爪心就朝上了,可以靜脈採血。它們都習慣這種姿勢了,一旦獸醫採血,也不會受到驚嚇,照吃不誤。」

■記者手記

沁人心脾的「溫馨提示」

與往年不同,2017年動物園熊貓館前立了塊「溫馨提示」的牌子:「大熊貓最適宜生存環境溫度是17℃—25℃,為了保障動物福利,當氣溫高於27℃時,動物將臨時調整到獸舍內避暑休息。」看到這個牌子,大熱天的頓感解渴,甚至有種沁人心脾的痛快。

凡居住在動物園的動物,必是野生動物,不同於養在家中的寵物,大多數的生活習性我們都不了解。而這個溫馨提示的牌子就很接地氣,很有針對性,很好地回答了孩子們「動物都去哪兒了,怎麼看不到」的疑問,甚至讓孩子們對看不見摸不著的高溫天氣也有了切膚的感受。每個孩子的腦子裡都有「十萬個為什麼」,可是家長卻沒有標準答案。這塊小小的牌子,讓動物園瞬間變成博物館——不僅看見動物,更是學到知識。

高溫日數整體增多

北京市氣象臺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12日的高溫天氣首先是「熱得早」。今年5月19日北京就出現了高溫天氣,當日15時47分,南郊觀象臺氣溫登上36.8℃,在1981年到今年的年份裡,排位第四早;在近十年裡排第二早,僅次於2009年高溫起始日5月18日。看看去年,首個高溫日出現的時間是6月16日,今年提前了快一個月,當之無愧的「熱得早」。從1981年之後的高溫歷史看,北京在5月上中旬就出現高溫天氣的年份並不多,只有四天。

其次,「熱得猛」。今年5月19日開始,京城就拉開了高溫季的序幕,5月裡接連出現了3個高溫日,為近十年裡最「猛」;在近37年裡的排位也僅次於1999年(4個高溫日)。今年6月的高溫日數有8個,與同期相比數量為近十年第一,近37年第二(和1999年並列),排位第一是2000年,6月出現11天高溫。從7月看,今年截至7月11日高溫日數已有4個,7月向來是出現高溫日的「大戶」,比如2000年7月有14個高溫日,1999年7月有13個高溫日。所以,今年7月我們還得慢慢「熬」。

北京市氣象臺專家表示,自1997年以來,京城在5-8月的高溫日數整體呈增多趨勢。今年夏季未過半,總高溫日數已有15天,已經達到歷年來的「中上水平」,在近十年裡與2009、2010年並列第一。

電網最大負荷衝高

隨著近日氣溫的攀升,電網負荷也開始「衝高」。7月12日16時,華北電網負荷已突破21385萬千瓦,北京電網最大負荷達到2120.4萬千瓦,增長率約為1.8%,均創歷史新高。

北京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應對此輪大負荷,確保本市電網運行安全,市城管委與北京市電力公司啟動應急響應,加強值班值守,密切跟蹤負荷走勢,加強重載設備運行監視,提前調整電網運行方式,降低設備線路運行壓力。同時安排運行人員重點關注預計出現的重載設備、線路,併到崗值守,縮短現場測溫周期,增加特巡頻次,及時處理過熱缺陷。此外,根據2017年度電網重載部分有序用電方案,相關部門對重點區域、線路和設備做好需求調控準備。

據了解,市城管委專門部署了公共建築夏季室內空調溫度不低於26攝氏度溫控標準執法檢查工作,引導並督促用電單位落實節能節電措施,實現科學用電、節約用電、錯峰用電,降低電力負荷,緩解電網運行壓力。

日供水量達310萬m3

最近,京城遭遇連續高溫天氣,北京市自來水集團12日稱,目前,北京城區日供水量在310萬立方米左右,屬於供水高峰期間的正常用水量。北京城區日供水能力為370萬立方米,可確保夏季高峰期首都的供水安全。當前,市自來水集團每天取用南水達227萬立方米,南水日取用量佔北京城區供水量七成以上。

針對近期持續高溫,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自來水集團城區供水管網與部分郊區實現了互聯互通,在保證中心城區供水安全的同時,還可向通州、大興等郊區供水,確保這些區域高溫天氣下的用水需求。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在市區主要道路、重點地區、在施工地等供水管網上布設了近3000個管網漏失監測儀,加強管網運行動態監測。此外,自來水集團96116客服中心全天24小時開通,隨時為市民提供報修、諮詢、投訴、舉報等服務。

相關焦點

  • 北京動物園動物消暑 冰塊噴淋空調齊上陣
    (原標題:北京動物園動物消暑 冰塊噴淋空調齊上陣)
  • 廈門氣溫提前竄至34℃ 動物園熊貓兄弟花式消暑
    昨日,記者走訪靈玲動物王國和中山公園發現,今年高溫天氣提前到來,動物們早早玩起了淋浴、玩水,甚至吃起了「消暑下午茶」,可謂花式「涼」方上陣。而新近來廈的大熊貓兄弟似乎根本不知外面天氣狀況,它們吹著空調,啃著水果和竹筍,享受著美滋滋的移居生活。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氣溫繼續走高,動物們還將享受更多的防暑降溫「福利」。
  • 冷氣 冰塊 清涼飲 動物消暑各有招
    炎炎夏日高溫40攝氏度 動物大呼「頂唔順」廣州這幾天氣溫高飆讓人大喘悶氣,超過30攝氏度的高溫就連動物也大呼「頂唔順」(粵語,意為「受不了」)。不過請放心,廣州動物園已經提前為動物制定了避暑計劃,啟動園內動物籠舍恆溫霧化裝置器、空調、風扇等降溫設施,增加冰塊供給,及時調節籠舍的室內溫度,讓動物們能享受清涼夏日。
  • 極地動物花樣消暑(組圖)
    2020年8月7日,在武漢海昌極地海洋公園內,北極熊吃著冰鎮西瓜、蘋果消暑。據園方介紹,為了讓動物們更舒適的度過酷暑,保育員給動物們專門制定了夏天解暑食譜——肉類、水果、冰塊等原料進行科學配搭,利用空調製冷、泡泡浴、水果沙冰、鮮魚冰棍等花樣進食。從8月8日起,我省開展「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全省A級旅遊景區向全國遊客免門票開放,感恩全國人民在抗疫期間對湖北的無私大愛。武漢海昌極地海洋公園作為國家4A級景區,遊客通過政府指定渠道,即可預約免費入園。
  • 炎炎夏日,酷暑之中遊北京動物園!
    近來事情比較多,已經好幾天沒有更新文章了,最近這幾天好容易閒下來了,昨天和幾個朋友帶著孩子去北京動物園玩去了,跟大家分享一下現在的北京動物園!我們是從動物園北門也就是海洋館這個口進去的,這裡提醒一下想要去玩的朋友,因為動物園正門就是地鐵所以正門人特別多,如果允許的話儘量還是從北門進入人很少幾分鐘就可以檢票進站,大大節省排隊的時間。
  • 北京動物園為動物研發新食譜 小熊貓果冰吃得歡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京動物園了解到,入伏以來,動物園全面啟動了動物防暑降溫工作,並推出了多項新措施。特別是豐富了冰塊品種,首次推出彩色冰塊和水果冰塊,既好看又好吃,有效激發了動物的食慾。小熊貓正在舔食水果冰塊此外,今夏北京動物園還專門為大食蟻獸、二趾樹懶、火烈鳥等動物調製了特種飼料,模擬動物在野生環境裡攝取的食物營養。
  • 北京動物園動物防暑每天吃掉900斤西瓜(圖)
    京華時報記者 王海欣 攝  「連日來的高溫悶熱天氣讓人直呼「快曬化了」,面對如此酷熱的天氣,北京動物園的動物們是如何度過呢?昨天,記者實地探訪北京動物園發現,為降溫,動物們每天可以吃掉900斤西瓜。其中,熊貓、北極熊、棕熊等動物,還喝起了綠豆、白糖及固體果珍飲料。」
  • 成都動物園冬天企鵝取暖器取暖,夏天冰塊消暑
    在大家的印象中,最不怕冷的動物是什麼呢?北極熊?企鵝?他們生活在地球的南北極,那裡終日嚴寒,讓人們望而卻步,然而在成都動物園內的企鵝館,冬天企鵝們卻要圍著取暖器取暖,夏天也需要用冰塊來消暑!難道這企鵝也怕冷?
  • 日本動物咋消暑:狐猴嚼水果冰 老虎戲水忙
    原標題:日本動物咋消暑:狐猴嚼水果冰 老虎戲水忙(圖) 據日媒報導,近日,日本大部分地區迎來高溫酷熱天氣。該國民眾紛紛想出各種辦法來消暑,該國的動物們也陸續收到來自人類的「夏日福利」,為這燥熱的天氣增添了幾許清涼與萌趣。
  • 重慶動物園的熊貓、河馬、棕熊……比我們還會消暑!
    炎炎夏日,動物園裡的動物們如何防暑降溫?來看看重慶動物園的熊貓、河馬、棕熊、猩猩們如何清涼一「夏」吧!大熊貓享受著沐浴帶來的清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見習記者 葛彧 攝一大早,在熊貓館,兩對雙胞胎、大熊貓四寶「雙重喜慶」在乖乖地排隊淋澡,偶爾還鑽進澡盆裡沐浴清涼。
  • 動物消暑百態:狐猴樂享冷凍水果 海豹露天暢遊
    動物消暑百態5) "← →"翻頁 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
  • 廈門氣溫提前竄至34℃ 動物園花式「涼」方上陣
    昨日,記者走訪靈玲動物王國和中山公園發現,今年高溫天氣提前到來,動物們早早玩起了淋浴、玩水,甚至吃起了「消暑下午茶」,可謂花式「涼」方上陣。而新近來廈的大熊貓兄弟似乎根本不知外面天氣狀況,它們吹著空調,啃著水果和竹筍,享受著美滋滋的移居生活。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氣溫繼續走高,動物們還將享受更多的防暑降溫「福利」。
  • 吃西瓜啃冰塊洗涼水澡 北京動物園的小動物是這樣避暑的!
    告別連日雨水,高溫天氣接踵而至,北京動物園今年的動物防暑降溫工作也隨之全面啟動。在高溫暑伏之際,公園採取「送冰塊、開噴淋、調飼料、降舍溫、強管理」五大措施,確保動物輕鬆過夏。
  • 土耳其迎高溫天氣 熊吃冰消暑萌翻天
    &nbsp&nbsp&nbsp&nbsp當地時間2019年6月28日,土耳其科尼亞,當地迎來高溫天氣,科尼亞動物園裡的動物進行花式消暑。&nbsp&nbsp&nbsp&nbsp當地時間2019年6月28日,土耳其科尼亞,當地迎來高溫天氣,科尼亞動物園裡的動物進行花式消暑。&nbsp&nbsp&nbsp&nbsp當地時間2019年6月28日,土耳其科尼亞,當地迎來高溫天氣,科尼亞動物園裡的動物進行花式消暑。
  • 明日入伏!津城天氣……
    明日入伏今年7月16日進入「頭伏」。專家提醒,「入伏」後,全國多地進入「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要注意防暑降溫,平安度過「苦夏」。什麼餡的餃子適合在「入伏」後食用?「素餡比較好,如西葫蘆雞蛋餡、韭菜雞蛋餡,清爽適口,不油膩。」羅澍偉建議說。今年的三伏長達40天,人們更易遭遇「苦夏」的折磨,怎麼吃才健康?中醫專家認為,三伏天氣候炎熱,飲食應以「消暑去火」為原則。
  • 北京動物園整理四十種動物血液圖譜
    北京動物園整理四十種動物血液圖譜,到昨天,已經整理收集了40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血液圖譜。
  • 北京動物園:是中國規模最大、動物種類最全的城市動物園之一
    北京動物園:是中國規模最大、動物種類最全的城市動物園之一北京動物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西直門外大街上,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動物園之一,動物種類最全。光緒三十二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公園裡有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丹頂鶴等珍稀動物,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黑猩猩、澳洲的袋鼠、豹子、墨西哥海牛等。去北京動物園,你需要準備舒適的運動鞋。你不必整天去購物,所以你需要準備一雙舒適的鞋子,這樣你去購物時就不會太累了。它聲稱中國最大的動物園並非徒勞。
  • 北京動物園 開放最早、動物種類最多(圖)
    ) 開放最早、動物種類最多的動物園攝影/王卓 版權所有,請勿擅自轉載北京動物園正門北京動物園位於北京市海澱區西直門外大街,東鄰北京展覽館和莫斯科餐廳,佔地面積約86公頃,水面8.6公頃。原來名為農事實驗場、天然博物院、萬牲園、西郊公園,是中國開放最早、動物種類最多的動物園,從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建園至今已有逾百年的歷史。北京動物園曾經培育和飼養了眾多珍貴的野生動物。現在共飼養各類野生動物490餘種,近5000頭只,是中國最大的動物園之一,也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動物園。北京動物園位於北京西郊,是中國最大的動物園。
  • 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上百種動物這樣消暑
    這個夏天,瓊島熱浪頻至,海野的上百種動物如何消暑?入夏以來,園內新增了許多動物寶寶,這些寶寶們又是怎樣被哺育的?帶著這些問題,海南日報記者來到海野一窺究竟。  降溫噴霧 投餵西瓜  動物消暑出妙招  吃完了「早飯」,日頭正烈,大熊貓「貢貢」四肢攤開,趴在空調下面的木爬架上。此時,空調溫度設定在它最喜歡的22攝氏度,吹著空調的貢貢愜意無比。  「貢貢」和弟弟「舜舜」於2018年11月10日落戶海野。
  • 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搬「新家」
    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搬「新家」模擬森林荒漠等8種生態環境 浣熊沙狐黃喉貂等11種動物全部入住遊園本報訊(記者 王斌)日前,北京動物園「小型食肉動物館」建成開放,浣熊、沙狐、黃喉貂等動物已經搬進了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