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棉製品的強度,特別是抗拉強度,對於抗風壓是非常重要的。市場存在一種錯誤思維:密度大的巖棉製品,其機械強度必然更優,很多地方技術規程或標準中,均對外牆外保溫系統中所使用的巖棉板提出了密度要求,可這樣一來,過高的密度卻造成導熱係數的上升,從而削弱了巖棉板的保溫隔熱性能,也給施工安裝帶來不便。對於纖維類材料,導熱係數的變化與纖維的直徑、方向排列以及產品的密度有關,當纖維的直徑和纖維的排列都不變時,巖棉製品太低或太高的密度,對於保溫或絕熱功能的貢獻都是不明顯的,其最佳的密度分布範圍一般為80--100kg/m3。從保溫絕熱的角度分析,對於不同的系統應用,在選擇巖棉材料或研發巖棉製品時,可以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比如強度、耐火安全等),應儘可能降低導熱係數,並且使密度位於合理的區間。歐洲已研發並應用了一種帶有定向巖棉板概念的產品,很好地解決了巖棉製品在機械強度、密度和導熱係數間的平衡問題:在維持相對較低的平均密度基礎上,儘可能地將導熱係數降低,甚至可降低10%以上,同時不犧牲材料的機械強度。與常用巖棉製品相比,重量可減輕15%以上,因此在搬運過程中將更為方便,施工更加便捷,外牆的荷載也更少。對於中國國內的保溫材料市場而言,兼具優秀的防火與保溫隔熱性能,且滿足工程機械強度要求的保溫材料也蘊含著無限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