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臺,我信了你的邪

2020-12-05 騰訊網

「中臺」概念火了一年多後,露出它猙獰的一面。

多位行業人士對36氪說,由於盲目上中臺,深圳一家女裝企業的CIO被開除;在華南一個有幾十人的CIO(首席信息官,是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縮寫)社群內,2019年由於中臺項目失誤導致離職、調崗的高管就有十幾個。

「一分錢都不給,讓你們滾出茅臺。」中臺服務公司「雲徙科技」的一名前高管對36氪說,由於茅臺對該公司承建的中臺項目極不滿意,一度如此放話。

茅臺的中臺項目因為甲方有名、金額大,一度是最引人矚目的中臺案子,也極具代表性。36 氪了解到,茅臺雖然最終沒和雲徙中斷合作,但拖了至少13個月才正式籤約;業界都說茅臺是個「超級大單」,但最後雲徙拿到的錢只剛過千萬,雲徙創始人包志剛對36氪承認,「的確沒有收回成本」。

到了去年底,阿里巴巴董事長兼CEO張勇在湖畔大學分享時也說:如果一個企業奔著中臺做中臺,就是死。

如今的失望,來自於最初極高的期望。

「中臺」概念最初得以流行,的確有其需求基礎。

聯想BT/IT部門企業架構總監楊若東一籌莫展之際,「中臺」是他能找到最好的解藥。2017年時,聯想集團提出要向雲、數據中心、AI等新業務延伸,但新的業務部門成立,要不要成立一個新的IT 部門去支持它?

「不可能。」楊若東飛快算了筆帳:聯想成立一個新 BU ,往往需要百人的 IT 團隊,這意味著一年的預算不斷上漲,就算這筆錢能申請下來,幾個月內也根本招不夠人。但業務可等不及,衝在一線的銷售們巴不得三個月搭好系統,六個月可以賣,一年之內有收入。

楊若東遍尋之後找到的,是一本由阿里中間件首席架構師鍾華所寫的《企業IT 架構轉型之道》,副標題是「阿里巴巴中臺戰略思想與架構實戰」。下單看過之後,楊若東發現「問題被解答了」,他立刻又買下二十本送給同事。

一開篇,這本書就以芬蘭遊戲公司Supercell為例,認為它能以幾個人的小團隊幾周內開發出一款新遊戲,得益於,把遊戲開發過程中公共通用的素材做了沉澱。

隨即,這本書說到阿里巴巴從2009年成立「共享事業部」,到2015年啟動「中臺戰略」的歷史,不僅從道理上說了做中臺的好處,還舉出了實例:阿里僅用1個半月上線了團購平臺,也就是聚划算,而同類團購平臺「投入的研發資源可能是阿里的幾十倍,準備時間可能是阿里的幾倍」,「最大的功勞就來自於當時已經正常運轉兩年的阿里共享服務體系」。

阿里巴巴共享事業部支持了淘寶、天貓、聚划算等業務的拓展。圖片來源:《企業IT 架構轉型之道》

「中臺」恍若一劑支撐新業務快速崛起的良方,省力的同時還能省錢。在網際網路公司呼號紅利到頂和減員提效的2019年,一時蔚然成風。

「中臺」也被視作字節跳動能成為「App工廠」的基礎:一位 IT 領域資深人士告訴 36 氪,技術出身的張一鳴,創立今日頭條時就融入了中臺架構;36 氪也在2019年3月獨家報導,字節跳動搭建了「直播中臺」,將三個產品的直播技術和運營團隊抽出和合併,來支撐它旗下的所有直播業務。

騰訊在2019年5月的入局,宣布將進一步開放數據中臺和技術中臺,更是將這一波「中臺崇拜」推進至高潮。

「中臺」隨之在2019年成為VC們下注的賽道:不少投資人相信,大量傳統公司沒有IT能力自建中臺,第三方服務商就有了市場。2019 年第四季度,三家中臺服務商相繼宣布獲得融資:滴普科技完成 3500 萬美元A 輪融資、雲徙科技完成3.5 億元 B 輪融資、袋鼠雲完成數億元 B 輪融資。

「但我們現在都在反思:中臺把客戶的期望值拉得太高了。」一位阿里雲前高管對36氪說。中臺既不是一套軟體,也不是一套伺服器,而是一種理念、一套方法論,這最終導致客戶「接不住」。

第三方公司的銷售為了拿下客戶,也會誇大中臺的效果。雲徙前技術骨幹周宏告訴 36 氪,他發現,銷售去客戶那講 PPT 的時候,「什麼都承諾,什麼東西都有,」造成一種中臺能「包治百病」的感覺。

這就造成了一個極為弔詭的現象:一時間大家都在說中臺,似乎什麼都可以往「中臺」裡裝。有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技術中臺、安全中臺、AI中臺……從來沒有一個「風口」,像中臺這樣說不清、道不明。

1、真假中臺

迷惑,是許多人入局中臺之初的關鍵詞。

周宏就是如此。他剛加入雲徙科技不久、在一名架構師拜訪客戶時,架構師拿出一套PPT,在客戶面前口若懸河地講了幾個小時後,周宏與客戶一樣,都被這個PPT 「迷倒了」。

「我當時看完之後,覺得這輩子的技術大概是白幹了。」周宏對36氪說。

周宏在網際網路巨頭做過大項目、帶過超百人的技術團隊,從業近20年,可眼前這份漂亮的PPT裡,談到的技術方案讓他聞所未聞,他打定主意要跟這位同事好好請教。從客戶那裡出來,周宏滿是敬佩地說:「X哥,以後要跟你好好學習,你技術太牛了。」

對方的回覆讓周宏感到震驚:「我沒幹過技術啊」。「那你剛才講的東西,我覺得都很深奧。」周宏不解。

「哦,這些都是我這裡抄一點,那裡抄一點,最後合起來的。」對方解釋說。

周宏向36 氪展示了一個類似的PPT,在PPT 第二頁「茅臺雲商平臺戰略構想」中,幾乎聚合了所有時下的熱門網際網路理念:O2O、B2B、B2C、眾籌、物聯網、金融服務、區塊鏈……

周宏向 36 氪展示「無所不能」的中臺。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看到這裡很容易被唬住,你會覺得這套方案簡直無所不能。」周宏說。但這顯然不現實。

在中臺萌芽的早期,沒人知道中臺該怎麼幹,那些掉進中臺迷宮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點:為做而做,缺乏清晰目標。

被問到茅臺的「中臺」項目目標是什麼時,周宏回答說,正是因為「目標不清楚,所以(項目)做了很久。」

「你說我們要不要做個中臺?」地產信息化服務商「明源雲」的副總裁童繼龍時常被這麼問,發問的往往是手裡握有百億項目的地產行業高管。「只要是提出這個問題的,大多是看到別人做了,自己著急,也想跟風做一個。」

但客戶要趕上趨勢,服務商想掙錢,所有人為了一個概念蜂擁而上。但真做起來,往往發現無從下手。

一家煉油廠和雲徙碰出的一個場景是:當用戶去加油站加油,「中臺」可以告訴油廠,用戶加了多少油;加油站還剩多少油,以便油廠規劃生產和銷售策略。但真去實地考察後才發現,油廠歸油廠,加油站歸屬於中石化,煉油廠其實拿不到加油站的數據。

為了跑通這一場景,雲徙和煉油廠開了半個多月的會,還在方案裡加入了公眾號、小程序,最後還是無濟於事。「這就是個聽起來很美、但實際上沒用的場景,因為根本沒法產品化。」

更讓人惱火的是,中臺真的實施起來,出人意料地貴,也出人意料地耗費時間。

不同於通常只涉及一個部門的SaaS軟體項目,由於強調「打通」,中臺項目往往意味者要跟所有部門梳理業務,所以耗費人力特別多,而人力成本是導致「中臺」項目花錢最兇的部分。

以雲徙為例,多位員工告訴 36 氪,他們給客戶的報價大概是 3000 元左右/人/天;帳是這麼算的:50 位員工進駐茅臺,一天就是 15 萬的人頭費,何況茅臺項目延期了一年。(備註:「人/天」費用只存在於項目合同期內,項目延期後甲方就不再付費,乙方則需支付違約金。)

在雲徙內部有「三大戰役」一說,指的是它早期重要的三家客戶:茅臺、珠江啤酒、以及日化直銷公司「如新」。據 36 氪了解,三家公司籤約金額都在千萬以上,且都出現了項目延期的情況。其中,茅臺延期近兩年、如新一期項目延期近 10 個月。

周宏記得,為了讓客戶籤下「交付確認書」,一位銷售曾傳授「經驗":在下雪天的時候,只穿一件單衣在客戶樓下站著,「最好凍得發抖」,等客戶出來的時候再去籤單。

這也是為什麼茅臺會大發雷霆,CIO們會因為盲目上中臺而「下臺」。

「問題嚴重的話,一個是花錢的 CIO,一個是賺錢的業務負責人,你覺得老闆會怎麼取捨?」一位技術負責人對36氪說。

在腦子一熱上中臺之前,其實每家企業都應該先問一句自己:你真的需要中臺嗎?

在此之前還有一個更基礎的問題:中臺究竟是什麼?

幾乎很難在業界得到一條關於中臺的恆定解釋,但有一條關鍵標準:是否能夠復用。

聯想的會議上,當下屬匯報中臺進展有多麼順利的時候,首席信息官Arthur Hu 提出了質疑:「現在有這麼多中臺服務,面上貌似挺好的,但是少一塊信息:調用中臺的服務數量是多少?」通過調用次數判斷中臺的利用效率,是聯想 IT 中臺的一條 KPI,也是一個明確的方法論。

這也是百果科技研發總監姚楊的檢驗標準。他曾接待過推銷「中臺」產品的銷售,對方講了沒幾句,姚楊就沒了興致。對方賣的「中臺」,是把一個大模塊拆成一個個的小中心,業內一般管這叫「微服務」,已經是個老概念。看起來跟中臺很像,但是如果這些小中心只是被拆開、但沒法復用,就只是「偽中臺」。

重複利用,這才是「中臺」的源起。

因此,被諮詢要不要做中臺時,童繼龍一般會反問對方兩個問題:1、你的規模大到足夠消化中臺嗎?2、中臺能給你帶來什麼商業價值?

往往只有規模夠大的企業,才會有多個業務,才會有重複建設的問題。童繼龍拋出一個略微驚悚的比喻:「別把中臺當作萬能藥。大象吃這個藥,強身健體,螞蟻吃這個藥,一擊斃命。」

拿聯想來說,它開發過一個「配置器」功能,可以幫消費者、渠道商自行訂製 CPU 等電腦組件,但梳理業務的時候聯想發現,不同部門裡,竟然散落著 5、6 個相似的配置器。那麼在中臺裡做配置器,對聯想來說就是有效的。

但這也是所謂「業務中臺」讓人迷惑的地方:每個行業的需求都不一樣,能被復用的東西也不一樣,聯想中臺可以做配置器,但這放在其他公司就是莫名其妙。

業內一般認為,同行業的中臺配置相似度較高,這也是第三方服務商們能獲得投資的原因:茅臺做完項目後,同樣的東西改一改可以賣給洋河大麯——但這只是個假設。即使是阿里巴巴的電商中臺,放在其他的電商業務裡,比如「茅臺雲商」,也不一定能用起來。因為每家公司的組織架構、業務邏輯都是千差萬別的。

2、不是IT問題,而是組織問題

從 PPT 回到現實業務,一切需要重新驗證。

雲徙給茅臺的PPT 裡,一張中臺全景圖與阿里巴巴沉澱10 年的中臺架構頗為相似,看上去也井井有條——大中臺裡包裹著「業務」與「數據」兩個框,框裡分門別類的裝著「用戶中心」、「會員中心」、「商品中心」……PPT再往後翻,每個「框」和「中心」怎麼建,說明書都寫得明明白白。

茅臺「中臺」架構規劃圖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個架構圖畫得是好看的,但實施起來,所有東西都不是這樣。」周宏說。

茅臺的業務和天貓一樣嗎?當然不。2017 年5 月,雲徙近三十位員工陸續進駐茅臺,他們手捧阿里巴巴的中臺心得,以為能照貓畫虎地搬進茅臺,但很快,他們被一個個從未想到的場景困住了。

「別說建系統,你連電腦都帶不進茅臺的倉庫。」雲徙前高管王峰迴憶到。在項目調研初期,他們發現茅臺倉儲的工人抗拒信息化,只接受用手寫單據的形式記錄貨品。

不同於一般公司,茅臺酒壓根不愁賣。幾番了解後王峰才明白:管理茅臺倉庫的人,每個月有一定比例的報損額。「他們可以把這些茅臺酒報損後再拿去賣,但如果用電腦掃描進 ERP 的話,就沒法操作了。」

對於雲徙落地中臺的困難,包志剛對 36 氪表示:在茅臺項目進展的高峰,雲徙最多投入過 70 人,以基於場景開發需求。

包志剛也承認,由於中臺涉及企業的複雜業務重構,且在項目期間,茅臺內部也發生重大組織變化,這對於雲徙這樣一家需要從 0 到 1 的創業公司來說,的確是巨大挑戰。(36 氪註:2018 年 11 月,茅臺集團宣布撤銷旗下電商公司董事長聶永職務;2019 年 5 月,聶永以涉嫌受賄罪被逮捕;2019 年 12 月,茅臺集團宣布電商公司解散。)

對「中臺」一度感到困惑的還有王健。作為諮詢師,在 2017 年底,當王健為一家國際 500 強公司客戶服務中臺項目時,他被客戶問住了:怎麼證明他所展示的中臺架構是正確的?王健當時啞口無言,他心裡也犯嘀咕:阿里的中臺看上去是成功了,可它的成功僅僅是因為中臺嗎?

王健將這些困惑都寫在了公眾號《白話中臺戰略》系列裡。隨著他對中臺理解的推進,不管怎麼寫,這個本屬於 IT 架構的議題,卻越來越離不開「組織」:若將中臺純粹當作技術概念,那麼其中的「分布式、微服務,早已是老套的 IT 名詞;但阿里中臺之所以成功,倚靠的不僅是技術,更是敏捷的組織變革。

事實確實如此。2015 年末,在張勇提出「大中臺、小前臺」的組織戰略後,阿里巴巴在 2016-2019 年內,進行過 19 次組織調整,當中涉及諸多高管換崗、部門合併,均為拉通中臺提供了基礎。

但阿里式的組織調整,對於不少企業來說屬於敏感問題。「這好比皇帝對諸侯說,來,明年我要把你們各自的地盤都重新劃分一下。」一位諮詢公司的分析師給 36 氪舉例,「可有幾個皇帝敢這麼說?一說都造反了,這也是為什麼企業在談中臺的時候,很容易避而不談組織層面。」

當中臺面臨「組織」問題,也就是「人」的問題,難度遠遠超越所謂的 IT、技術與網際網路架構。

一旦遇到「人」的問題,即便是將中臺運用得爐火純青的阿里巴巴,也難有更好的應對之舉。

李小強就吃過客戶的閉門羹,他是阿里雲智能新零售乳業線的負責人。2019 年初,李小強試圖為一家國內一線乳業品牌提供數據中臺服務,在與該品牌 CIO 達成合作意向後,他們一起飛往上海,準備和該品牌電商公司的負責人聊聊「怎麼把數據打通。」

可到了會議室,當李小強提出要將電商數據接入整體的數據中臺後,遭到了對方的強烈反對,「CIO 和電商負責人拍了桌子」,最後,這位電商負責人摔門離開。

這種組織內的博弈讓李小強始料未及。「你要接對方的數據,就意味著他所有的業務你都可以看到,這是一個版塊負責人天生的防禦。」李小強對 36 氪說。

正在聯想大刀闊斧進行中臺設計的楊若東,很快也遇到了組織變革的難題。

楊若東向 36 氪回憶起這場改革,在白板上畫下三個大方框,分別代表聯想的 PC、手機、伺服器業務,又在大方框裡各自畫出小方框,代表銷售、研發、供應鏈等通用職能的 IT 支持團隊,而推動中臺項目,就要把大方框裡的小方框,逐個抽出來再合併為新的IT部門。

「IT 行業都有一個欲望,就是大家即使在重複建設,也要把自己的團隊變得更大,這是天性。」楊若東對 36 氪說。最終,聯想 BT/IT 的 1800 名員工還是完成了這場調整。楊若東在白板上畫下一條長長的線——「2017.09-2019.04」,這場改革費時近 20 個月。

楊若東畫下的聯想 BT/IT 部門的改革草圖。拍攝:蘇建勳

3、反思中臺

2019 年初,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總裁行癲組織內部戰略會,參會者為阿里 P9 (資深專家)以上員工與部門負責人。會上,行癲圍繞「中臺」展開討論,他提出:「阿里給客戶的中臺架構,輸出的究竟是什麼?」

一位在場的阿里雲前高管告訴 36 氪,技術出身、風格務實的行癲認為:一方面,阿里自身的「中臺化」仍在探索中,「只完成了 30%」;另外,如果阿里雲一味衝在前面做總集成商——客戶的特性可能千差萬別,總包就要做定製化方案和實施——會透支阿里雲的品牌。多位阿里雲內部人士向 36 氪承認,現在想以總集成商的身份拿客戶,需要部門特批。

一位與阿里雲合作緊密的 IT 廠商發現,目前阿里雲正主推「數據中臺」而不是「業務中臺」,原因是阿里雲無法滿足所有業務場景,但數據中臺的產品更能標準化。

「更務實,而不是謹慎。」談及阿里巴巴對於推進中臺的態度變化,阿里雲戰略市場部總經理郭繼軍對 36 氪說。他認為所謂務實,就是以前不知道水深水淺,不知道中臺怎麼在行業裡應用,經過兩年的客戶實踐後,現在知道能給客戶提供的、不能提供的價值分別是什麼了。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最近再次提出的警示則是:中臺並不適用於每家公司的每個階段。在獨立業務拓展期、突破期,「一定用獨立團、獨立師、獨立旅建制來做」,否則就會變成瓶頸;但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太多山頭時,就要「關停並轉、要合併同類項。問管理要效率,取消重複性建設。」

阿里巴巴的中臺就經歷過不受待見的日子。鍾華在書中曾寫到:「共享業務事業部」要同時滿足淘寶和天貓的業務支持,就算再怎麼加班加點,也很難及時周到地滿足兩大業務部門的業務需求,員工則是有苦說不出,只能默默流淚。

百果園的情況如出一轍。

百果園子公司「百果科技」籌建中臺後,為了把中臺復用起來,規定:只要涉及前端應用項目開發,必須經過中臺系統,否則禁止調用資料庫。

強制復用後,百果園旗下果多美、傑記、超奇等品牌內的會員、訂單、交易等功能被統歸至中臺,當這些品牌自己的 IT 團隊需要調取這些功能時,就要先等百果科技的中臺部門做出來。

問題又回到了組織與人性上。「你的系統不是自己寫出來的,而是復用別人的,這就需要你把後背交給兄弟們。」沈欣說。

沈欣告訴 36 氪,為了鼓勵部門間的復用,百果科技實行了不少柔性策略,比如免罰機制:如果是因為復用中臺導致的宕機、訂單丟失等問題,可以免於處罰。「如果不建立這種信任文化,每個人就會把鍋扔到中臺頭上,中臺很快就淹沒在唾沫裡面了。」

「如果沒有得到』一把手』的支持和認可,中臺是非常非常難走下去的。」郭繼軍對36 氪說。

如何獲得「一把手」的支持?換句話說,CEO 和 CIO 們熬過千難萬險上了中臺,圖什麼?

阿里巴巴用近十年的驗證給出了初步回答,郭繼軍說,阿里巴巴的中臺支持了集團靈活變陣,如果沒有中臺,變陣一次,底下的系統要重建一次,這根本無法實現。

可不是誰都能長成阿里巴巴,大多數企業經營者有著務實的需求。但不同於前臺業務,一個「雙11」結束可以講賺了多少錢,而中臺的經濟價值,其實很難算出一個數字。做或者不做,有時候就在於CEO信或者不信。

中臺如今走到了價值驗證的關鍵路口。

(據受訪者意願,周宏、王峰為化名。36 氪實習生嶽佳彤、淡忠奎對本文亦有貢獻。我是 36 氪資深作者蘇建勳,關注云計算、AI、智能硬體,如果你也對「中臺」感興趣,歡迎與我交流,我的微信是 jason907,添加請備註公司、職務、姓名。除備註外,文圖皆來自 Unsplash。)

相關焦點

  • 但老外「不信邪」,結果後悔都來不及
    但老外「不信邪」,結果後悔都來不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不,有消息傳出,很多遊客到埃及參觀金字塔時就感到疑惑,為何禁止遊客攀爬金字塔呢?這不老外作死爬到頂端後,就感到後悔了,金字塔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神秘的,金字塔到如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當時人們並沒有很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每一塊磚都達到了上千斤,那人們是如何將這座金字塔建成的?
  • 是你的腦子想讓你信的
    譚迪的同事提醒他,這棟設施怕是鬧鬼了,但這位工程師則天生不信邪,因此他打算對這裡一探究竟。經發現,靈異現象的元兇居然是一颱風扇,它轉動時所發出音波的頻率為18.9 Hz,雖然人耳無法分辨,但這一頻率與人的眼球震動頻率相同。這種聲音與譚迪的視覺發生了共振,使他模模糊糊地好像看到幽靈。同時,這臺暴躁的風扇也可能激起了他短暫的恐慌。
  • 我的世界信標怎麼用 教你在我的世界中製造絢麗
    信標是我的世界中一個相當有意思的道具小編今天就來告訴大家我的世界信標怎麼用。   首先是信標的合成方式,見下圖,這裡需要黑曜巖×3,玻璃×5,下界之星×1。下界之星是從三顆腦袋的凋靈boss身上爆出來的。這裡是凋靈boss怎麼打圖文教學地址。
  • 仰信、智信、證信,是佛子信仰的相繼次第
    佛法強調信、解、行、證可以說體現了信仰不斷深化的過程,「信」可以說是最開始的對佛陀言教的「仰信」,「解」可以說是進一步在仰信的基礎上對佛陀言教的理解,即「解信」,「行」可以說在「解信」基礎上的淺層次的「證信」(修行中出現的種種好的境界),「證」可以說是在信仰的最後成就,即真正的「證信」(證得無生法忍)。
  • CTO怒了:如果中臺不省錢,我建個屁中臺啊
    你就告訴我,這次中臺建設,投資多少錢,投了這些錢後,以後的信息化系統是否可以集約化建設?大概平均每個系統能省多少錢?」 L 總參觀完杭州的 A 廠、深圳的 T 廠,一臉懵逼地對小 M 說。L 總一聽又怒了:「我建中臺的目的就是為了省錢,公司一年信息化開支幾千萬上億,如果中臺不省錢,我建啥中臺啊!你還是沒搞明白中臺,再回去研究!」小 M 是我的一位讀者,他是某大型國企的中臺項目經理,今年的工作目標就是規劃和落地中臺項目。L 總是該國企 IT 部的負責人,相當於 CTO。
  • 億信華辰入選IDC中國數據智能/ 數據中臺生態圖譜
    其中發布了中國數據智能/ 數據中臺生態圖譜,億信華辰在商業智能領域榜上有名。 中國數據智能發展現狀 數位化轉型的發展已有數十年的歷史,數位化轉型相對領先的行業頭部企業已經建立了較好的數位化基礎,相對落後的企業也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
  • 比「三大邪書」還毒的小說,這「十大奇書」你看過幾部?
    比「三大邪書」還毒的小說,這「十大奇書」你看過幾部?(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眾所周知,網文界有「三大邪書」,它們分別是《末世之黑暗召喚師》、《絕世人妖養成系統》、以及《都市之虐殺原形》,這三部小說,代表著雷人的極致,尤其是《末世之黑暗召喚師》,簡直雷的不行,書中人妻控、雙性控、熟女控等各種雷人橋段層出不窮,分分鐘刷新讀者的認知,看完之後三觀盡毀!
  • 邪能圖騰之殞——魔獸世界法師塔外觀邪能蠕蟲之災全天賦攻略
    大家好,我是我的貓叫阿笨。爭取每天都出一篇魔獸世界的原創小攻略、小經驗,讓魔獸世界更簡單。本人的攻略禁止轉載,因為都是用自己的帳號打出來的。各位朋友們有意見和建議歡迎提出。需要哪些攻略,也歡迎評論留言哦。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邪能圖騰之殞——魔獸世界法師塔外觀邪能蠕蟲之災全天賦攻略。
  • 數學計算中大樂透2179萬,你信嗎?
    近日,有一個高考數學滿分的中獎者自稱,通過「計算」中了大樂透2179萬大獎,怎麼回事?4月29日晚,大樂透20030期開獎。全國共中出6注頭獎,其中浙江杭州一個彩民中得1注追加一等獎,總獎金達2179萬。
  • 網文界十大神書、十大奇書、四大邪書,如今你還記得幾本?
    大家好,我是橘子。網文界十大神書、十大奇書、四大邪書,如今你還記得幾本?十大神書:《誅仙》《飄渺之旅》《盤龍》《褻瀆》《從零開始》《龍族》《極品家丁》《遮天》《鬥破蒼穹》《鬼吹燈》以上十本書都是網文界億萬讀者公認的巔峰神作,每一本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如誅仙、飄渺之旅、盤龍、褻瀆、鬼吹燈、極品家丁等書,更是完結十年後依舊處於巔峰的作品。
  • 《使徒信經》講解之——我信永生
    「我信永生」使徒信經: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獨生的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們!
  • 狗尿腐蝕輪胎,關於狗的謠傳,你信了幾個?
    甚至因為莫須有的謠言引發不必要的矛盾盤點一下經常聽到的三個謠言養狗人百分之一百為此而苦惱過狗尿會腐蝕汽車輪胎滾經常聽到一些車主氣勢洶洶的說狗尿會把我輪胎腐蝕掉,見一次打一次不知道狗尿腐蝕論是如何成立的但我知道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導致汽車輪胎老化的原因很多高溫,氧化,強紫外線等輪胎是用橡膠做的(廢話)加工之前對橡膠都進行了硫化處理所謂的硫化處理目的就是為了使橡膠的化學性質更加穩定具有更強的強度
  • 「邪教」為什麼這麼邪
    為什麼這麼邪?本期「政工大講堂」特請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原局長,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正部長級)葉小文進行解答。 上世紀後期以來,在全世界範圍內邪教泛起,它們奉行神秘主義和反社會的教義,以批判社會、拯救人類為口號吸引教徒,通過製造和散布迷信邪說矇騙教徒,憑藉嚴密組織和神化首要分子控制教徒,踐踏人類理性,戕害社會倫理。
  • 為什麼有些醫生很信「玄學」?
    可真到了臨床,你會發現,有一些醫生,既信科學,也信玄學,成為了奇妙的「科學玄學混合物」。這些醫生吧,主要有以下幾個表現:一、對於值班平安的玄學追捧值班,是醫生不可逃脫的命運。除了某些輔助科室,絕大多數科室都要值班,一值班就是24小時。
  • 我的世界:最弱的信標你還在用?教你製作個狂拽酷炫的彩虹信標!
    我的世界是一個充滿了遊戲樂趣的沙盒遊戲,在這裡面你可以做一個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敢想的角色,你可以選擇做一個建築家設計師,當然如果你喜歡冒險也可以做一個探險者,去開發那些未知的地域,當然如果你習慣了佛系生活,那麼你可以選擇在這個世界裡面做一個超級農場主,農場當然少不了一個地標性建築
  • 淺海裡的屍體和我的邪夢
    我找到了一個沒人的角落換了褲子,就在換褲子的時候聽見後面有三個人走過去了,聽口音的不像是本地人,在開玩笑說小心一會淹死你啊哈哈。因為我換褲子所以我也沒在意,我換完褲子後去海裡找他們倆玩,遊了一會。因為父親以前是做潛水員的,所以我也喜歡潛水,雖然那裡的海就算潛水也什麼都看不見,但是我還是喜歡看海底的樣子。
  • 中臺詳解(上)——什麼是中臺
    18年初,我初次接觸到「中臺」概念的時候,也不免心馳神往了一番,畢竟即使在概念漫天飛的國內IT圈,「中臺」也算是天空中最亮的那顆星;現在臨近2020年末,近3年的時間如白駒過隙,期間我有幸參與了多個「中臺」項目,其中吉利汽車全球營銷業務「中臺」項目在整個阿里雲「中臺」戰略中也算是比較成功的案例。
  • 程濤首次挑戰分飾兩角《放過我,霍先生!》一正一邪各藏心謎
    近日,由快手短劇參與聯合出品的短劇《放過我,霍先生!》上線,演員程濤首次嘗試豎屏劇,在劇中首次挑戰分飾兩角,一正一邪。一面是冷酷痴情的霸道總裁霍澤川,一面是跋扈任性的弟弟霍啟楠,兩人有著幾乎相同的相貌,性格和經歷卻大不相同。
  • 我在邪教的「升職」記
    我也是四十出頭的人了,剛剛踏入社會時,也和大家一樣看過《杜拉拉升職記》,憧憬能夠在職場不斷升職,實現人生價值。沒想到在誤信邪教「全能神」十年裡,被邪教的末日邪說所蠱惑,被邪教組織「職務升遷」所迷惑。結果卻是每一次「升職」都伴隨著危害社會,害人害己。親人傳邪,誤入邪教我是湖南宜章縣白沙圩周小勇(化名),今年41歲。
  • 你就是我的太陽,秋蟬中葉衝寫給何櫻的信太讓人淚奔了
    到達延安後的何櫻,遲遲等不來找她的葉衝,拿著葉衝為她定製的旗袍,越發的想念,細細摩挲著,意外的在旗袍邊上發現了葉衝寫給她的信。「何櫻,看到這封信時,你應該已經安全抵達延安了,我從來沒有去過延安,那是我最嚮往的地方,所以,我自私的幫你做了決定,希望你不要怪我,從我們見面的第一天起,我從沒有想過,你會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就是我的太陽,我必須讓自己的太陽在一個足夠安全的地方發熱,你答應過我,我相信你也一定可以做到,在任何一個沒有我的地方,你都會堅持自己的理想,好好生活」瞬間淚奔,在那樣一個戰爭殘酷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