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的,A 廠說的什麼玩意兒,老子聽不懂!你就告訴我,這次中臺建設,投資多少錢,投了這些錢後,以後的信息化系統是否可以集約化建設?大概平均每個系統能省多少錢?」 L 總參觀完杭州的 A 廠、深圳的 T 廠,一臉懵逼地對小 M 說。
圖片來自 Pexels
小 M 急忙回復領導:「中臺省錢這個事,它可以當成結果,但千萬不能當成目標。」
L 總一聽又怒了:「我建中臺的目的就是為了省錢,公司一年信息化開支幾千萬上億,如果中臺不省錢,我建啥中臺啊!你還是沒搞明白中臺,再回去研究!」
小 M 是我的一位讀者,他是某大型國企的中臺項目經理,今年的工作目標就是規劃和落地中臺項目。L 總是該國企 IT 部的負責人,相當於 CTO。
小 M 跟我吐槽了一個小時,我大概知道他們中臺項目的問題所在了,先來聽聽小 M 公司上中臺的故事。
01、雲平臺專家,初露鋒芒
小 M 之前一直從事企業信息化改革工作,幫助過幾家公司實現了雲化,積累了一定的項目經驗。
L 總所在的企業,信息系統架構老舊,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形成了幾十個大「煙囪」系統,數據的互聯互通是難題,嚴重製約了業務的發展,讓集團大領導非常不滿。比如客服系統、BOSS 系統(Business&Operation Support System),數據是不聯通的,市場人員和客服人員工作難以協同,售後都跟不上,更不用說客戶關係的主動維護了,這直接導致了客戶流失率高。
於是 L 總聘用了小 M,先是任命他為「基礎資源整合」負責人,具體幹什麼呢?就是建雲平臺,把集團各部門的伺服器、網絡資源統一管理,提高硬體使用率,降低成本。
這個事情,目標明確,又是小 M 經驗所在,小 M 思路也很清晰:新系統全部上雲,老舊系統改造遷移上雲,實在無法改造遷雲的系統,繼續運行,但各部門得制定未來的業務升級計劃,逐步實現業務遷雲。
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理順了,L 總對小 M 的工作表現非常滿意,似乎覺得可以委以重任了。
小 M 是個有理想的年輕人,他的理想就是三十歲的時候,在北京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現在他的理想已經實現一半了:他已經三十歲了。
02、上中臺:沒吃過豬肉,還沒薅過豬毛?
去年年底的某一天,L 總把小 M 叫到辦公室。L 總說,年底了,要提出明年的公司技術板塊工作規劃。
L 總認為,現在公司雖然做到了業務系統上雲,實現了資源的統一調度、統一管理,但存在業務不通、業務架構老舊、重複建設等等很多問題,無法快速應對外部市場的變化。
L 總經過調研,覺得現在熱門的「數據中臺」應該是公司技術架構改革的方向。
小 M 領的任務就是,規劃和落地數據中臺項目。
小 M 雖然一直在搞雲計算,但是大數據這塊,沒吃過豬肉,也薅過豬毛。不敢說很懂,至少是略知一二吧。
於是小 M 無知者無畏,接下了這個項目,趕緊開始學習,在百度上一查可把小 M 嚇壞了。
原來,A 廠們提出的數據中臺、AI 中臺、視頻中臺、技術中臺、移動中臺......
新概念層出不窮、眼花繚亂。各種敏捷開發、快速響應、集約建設、沉澱能力,網上的噱頭一個比一個閃瞎狗眼。
於是,小 M 整合了幾篇文章,給 L 總寫了個整體思路,「明年,公司將構建數據中臺,整合公司內外數據資源,打造公司新一代技術基礎設施,實現公司技術升級,支撐好公司未來的內外業務……」
L 總看了這個規劃,非常滿意,認可小 M 的思路,正式把中臺建設寫入了 2020 年度規劃裡。
03、上中臺嗎?會送命的那種!
小 M 又看了一些中臺實施文章,諮詢了 A 廠、T 廠們的中臺架構師,制定出詳細的中臺規劃。
小 M 的報告指出,公司信息化存在的業務牆、數據牆、重複投資建設等問題,提出「三中臺——數據中臺、AI 中臺、視頻中臺」的技術架構。
並提出幾個推進機制:
你聞到熟悉的味道了嗎?小 M 初學中臺,聽信 A 廠的中臺實施方法論套路,準備從頂層設計開始,盤點信息化資產,中臺必須是一把手工程,得領導掛帥,中臺急不得,是中長期戰略......
L 總不傻,把方案一棒子打死了:
04、沒有中臺的命,卻得了中臺的病
故事講到這,其實這個項目的命運已經基本註定了,總結下來有那麼幾個原因:
第一,中臺實施缺乏場景。
小 M 正在發愁中臺怎麼落地,A 廠的顧問給他承諾:「我們做的很多中臺項目,都是基於一些具體的需求來構建的。
例如,一些公司要做某幾個系統的數據治理,一些公司要做某些新業務要上中臺。只要有場景,我們一定能建好中臺。」
可惜,小 M 不知道,供應商的承諾就像放屁,當時驚天動地,過后蒼白無力。
小 M 跑遍了各業務部門,推銷他的中臺夢想,得到的答覆是,「這不是找事情做嗎?我們的系統,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小 M 碰了一鼻子灰,回來給L總匯報,被 L 總一頓罵,「你去管那些業務部門的需求幹什麼?你先把中臺搭建起來,就跟雲一樣!搭建起來後,後續我們不給他們批信息項目資金就可以了!」
在領導眼裡,所有的問題都是人和錢的問題,沒有人和錢搞不定的問題。
第二,規劃不充分、預算不足。
小 M 聽 L 總的,趕緊和 A 廠、T 廠的顧問商量,那就先搭建中臺系統吧。
於是,按照小 M 原先的三中臺:數據中臺、AI 中臺、視頻中臺的規劃,讓 A 廠、T 廠拉了產品清單,報了產品價格。
結果,A 廠報了個上億的價格,T 廠好一點,才報了 4000 萬。小 M 給 L 總匯報了下,L 總冒火了:「我們是先行先試,不是要推翻全公司的技術設施!我們最多投資 300 萬,先做出一些效果,落地一兩個場景,再來推動後期建設!」
小 M 心想,L 總也真是「節儉」,中臺這麼好一副牌,就押這麼點注,即使贏了又有多大意思?
小 M 把情況跟 A 廠、T 廠進行說明,看看能不能先按框架招標,再一步步實施。
A 廠、T 廠行走江湖多年,一看就明白了,給不起錢唄,沒錢 TM 不早說。
於是,翻臉比翻書還快,這些顧問,突然都變得忙起來,電話也經常接不通了,微信、釘釘也不怎麼回了。
小 M 在技術世界裡呆太久了,沒被社會狠狠地毒打過。其實生活就是這樣,一半是倒黴,另一半是如何處理倒黴。
小 M 自己不懂中臺,項目預算還不夠上個 OA 的,現在連供應商也不鳥他了,這還怎麼玩啊?
第三,中臺建設的目標沒搞清楚。
小 M 是正兒八經想操盤一把中臺項目的,畢竟年輕的時候多吃點苦,到老了吃苦才會習慣。
可是 L 總不這麼想,大家都是打工人,尤其是做到了他那麼高職位,保住烏紗帽是最重要的,在此基礎上如果能撈點油水,是最好的,其它都是扯淡。
小 M 就沒有領悟到這一點,一上來就提出資產盤點、頂層設計,一點都不懂領導的意圖,你不死誰死?
先不說它是個中臺項目,但凡任何 IT 項目,有三個原則是要注意的:
這麼看下來,中臺項目要想「成功」,其實也不是那麼難。
第四,對中臺的理解不在一個層面上。
L 總看著小 M 負責的中臺項目,半天嘣不出個屁來,於是自己琢磨起中臺來了,L 總是搞網絡出身的,不懂研發,更不用說中臺了。
但是宏觀層面的理解是有的,經過研究後,L 總給小 M 提出了中臺建設的三個目標:
L 總啊,人家可是個正經的中臺,你把人家當什麼了?(咦?這句話好像在哪裡聽過的樣子)
聽到這裡,小 M 已經崩潰了:這 TM 怎麼搞啊。
05、寫在末尾的話
此時的小 M 感到很無力,公司就他一個人在推動這個所謂的中臺項目,業務方不搭理他、項目預算少得可憐、A 廠和 T 廠也越來越不願意配合、L 總又一直責怪他項目推動不力......
仿佛被套在一個死循環裡,無從解脫。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希望通過以上梳理,能讓小 M 看清這個項目的全貌。
混職場的核心能力是什麼?就是做局與破局的能力。
有些局哪怕輸個精光,也要 All in。有些局即使贏面很大,也要選擇退出。究竟路要怎麼走,只能自己選擇了。
最後,祝福小 M。
作者:Mr.K,知名電商公司技術老 K 級人物。文出過暢銷書,武做過 CTO,若非生活所迫,誰願一身才華。
編輯:陶家龍
出處:技術領導力(ID:jishulingdaoli)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
武曉燕TEL:(010)6847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