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時候,雪片片飛舞,這似乎是獨屬於陸地的美麗。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海洋裡也是會「下雪」的。
海洋裡怎麼會「下雪」呢?其實海洋裡下的「雪」和陸地上由水凝結成的雪完全不一樣。海洋裡下的「雪」其實是有機物的碎屑,它們像雪花一樣飄落,於是被稱作海洋雪。
海洋雪「雪花」的組成非常豐富,除了死去的浮遊動植物外,海洋雪的組成還包括原生生物(如硅藻)、細菌、糞便顆粒、泥沙和塵土等。
陸地上人們常說「瑞雪兆豐年」,冬季適當的大雪可以保暖土壤,積水利田,預示著來年的好收成。
海洋雪是有機物組成的,含有充足的碳和氮。這些「雪花」飄落到海底,有時需要幾周的時間。
對海洋生物來講,海洋雪就是天降的大餐。許多海洋生物將海洋雪作為食物來源,以海洋雪為生。
它落到海底,成為了深海和底棲生態系統的基礎,在陽光無法到達的深海裡,海洋雪成為了深海生物嚴重依賴的能量來源。
在陸地上,一般都是冬季下雪。在海洋裡,海洋雪的產量也有季節性,會隨著光合作用的強度和洋流產生季節性的波動。
春季動植物生命復甦,海洋雪的產量也會更大。因此許多以海洋雪為食的海洋生物也會讓自身的繁殖周期與海洋雪同步。
海洋雪除了在維護海洋生態系統中發揮作用,對全球碳循環可能也有影響。對地球環境而言,海洋雪可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溫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