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這些細節你要了解……

2020-12-06 澎湃新聞

關於政策的報名方式、培養方案等等

你所關注的

我們都將在這裡為大家權威解讀~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推文)

招生定位

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根據教育部統一部署,我校在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旨在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後備人才。

武漢大學作為一所百年名校, 始終把自身發展與國家命運、時代命脈緊緊相連, 致力於為國家培養急需的一流人才。報考我校強基計劃考生應理想信念堅定、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所報考的基礎學科具有強烈的專業興趣和科研志向,並有吃苦耐勞、甘坐「冷板凳」的科研精神,以時間為刻度,不斷書寫基礎學科科學研究的新高度。

招生專業

作為中國高校學科最具綜合性的大學之一,武漢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特色明顯,基礎學科實力雄厚。

經綜合考慮學校學科優勢,我校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基礎醫學專業,招生規模為150名。將在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詳細分省招生計劃以我校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公布為準。

專業特色

數學與應用數學

入選教育部首批「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獲批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在最近的2016年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科學研究水平排名全國第4。擁有「國家天元數學中部中心」、「湖北應用數學中心」(十三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計算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等學術平臺。突出名師引領、支持個性化發展、強化科研訓練、加強國際化培養、重視本碩博銜接教育,旨在培養具有寬廣紮實的數學基礎與實際應用領域的專業知識,立志於數學基礎理論研究和交叉學科應用,視野開闊、勇於創新的高層次拔尖數學人才。

《數學之美—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物理學

全國第一個通過三級專業認證的物理學專業,獲批教育部首批「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四次教育部學科評估均位列全國所有高校物理學專業前十名。擁有一支以徐紅星院士、六位國家傑青等高層次人才為核心,學術視野開闊、創新思維活躍的教師隊伍。旨在招收對物理學具有濃厚興趣、有志於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學生,以高難度榮譽課程為基礎實行小班教學,以博士生導師一帶一的形式實行科研訓練。

《我和我的物理夢—物理學專業》

化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首批通過全國高校化學專業試點認證(最高等級),獲批教育部首批「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生自進校起,國字號名師即擔任學業導師進行一對一指導。以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為基礎,實施小班化教學和管理,鼓勵跨專業選課、支持個性化發展,分階段進行科研能力訓練。學生二年級起逐步進入科研實驗室,本科階段主持或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本科階段赴海外名校學習。學生還將享受專屬獎學金、定製式實踐訓練,百分百師從知名博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自由之翼—化學基地班》

生物科學

獲批教育部首批「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充分利用、發揮生命科學學院教學科研優質資源(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個國家野外科學研究觀測站、一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生物學「雙一流」學科等)育人優勢,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對生命科學有濃厚興趣、有志於為人類健康事業提供源頭創新、具有一定學科特長的同學,提供一體化的銜接培養模式。通過優化學生知識結構、強化創新能力和科學研究綜合素質培養,為國家培養專業基礎紮實,具備突出創新意識、科學研究能力以及國際視野,能參與國際競爭,具備逐步成長為高層次生物科學研究領域拔尖創新人才和領軍人才的潛力。

《流動的生命—生物科學專業》

漢語言文學

始創於1893年的「漢文門」,是武漢大學創建最早的專業之一,歷史輝煌,積澱厚重,學風優良,實力雄厚。該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國家特色專業和湖北省品牌專業,獲批教育部首批「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生入校後即由國字號名師進行一對一學業指導,實施小班化教學、個性化培養,依託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省部級科研基地,利用省級實踐教學中心,分階段進行科研能力訓練。優先選派和資助赴海外名校研習。通過一體化的銜接培養模式,培養專業基礎紮實,具備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思想創新能力及國際視野的漢語言文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具備逐步成長為所從事研究領域拔尖創新人才和領軍人才的潛力,服務國家重大文化戰略。

《最浪漫的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

歷史學

創建於1913年,師資力量雄厚,科研能力突出。擁有中國古代史、世界史兩個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三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入選首批國家歷史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教育部歷史學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級歷史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教育部首批「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等。堅持國際化辦學,專職外籍專家提供全英文課程,並資助學生赴海外名校學習。創設「本科生學術導師制、科研項目制與學年論文制」,為有志於探索歷史學奧秘的學生實行一體化銜接式培養,支持個性化發展,提供一對一專業學術導師指導、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享受專屬獎學金。利用優質的課程教學資源、豐富的歷史文化節活動、專業的實習基地,培養高素質、厚基礎、強能力的歷史學拔尖人才。

《傳燈者 守夜人—歷史學基地班》

哲學

教育部首批「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是國內歷史最悠久、最有實力的哲學專業之一,在國際上具有良好聲譽和廣泛影響力。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武漢大學校長李達曾兼任哲學系主任。師資力量雄厚,有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等高層次人才多人。利用豐富的辦學資源和得天獨厚的辦學條件,通過本碩博銜接、國際化、小班化以及科教協同等特色培養和教學模式,培養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深厚的理論素養、嚴謹的理論思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寬廣的國際視野的拔尖創新人才。

《心靈性慧—心理學專業》

《人類社會與文化密鑰—宗教學專業》

基礎醫學

具有雙一流綜合性大學的背景、悠久的辦學歷史和厚重的文化積澱、一流的師資隊伍和辦學條件。免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臨床醫學、生物與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等相關學科群進入全球ESI前5‰或1%。推行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和導師制的「三化一制」培養模式;構建教學與科研、校內與校外、國內與國外「三協同」的科教協同培養機制;搭建國際合作培養平臺,與美國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和法國洛林大學等醫學院校深度合作、聯合培養。實行本碩博銜接培養,通過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銜接、專業學習與科研訓練銜接、基礎醫學教育與臨床醫學教育銜接、專業知識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銜接,致力於培養符合「健康中國」國家戰略需求,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厚基礎、寬口徑,懂臨床、擅科研,能創新、敢引領」的基礎醫學領軍人才。

《醫學領路人—基礎醫學專業》

報名條件和方式

申請我校強基計劃的報名考生可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

綜合素質優秀、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優異的考生。

第二類

基礎學科拔尖,在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等五項學科競賽獲得全國決賽二等獎及以上,高考成績達到生源省第一批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本科批次的省份,參照該省份確定的部分特殊類型相應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執行)以上的考生。

考生可於2020年5月10日10:00至30日12:00登錄武漢大學強基計劃報名系統,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最多可以報考我校在生源省有強基計劃的同科類(新高考改革省份指同選考科目要求)3 個專業。

培養方案和亮點

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應堅持高起點、高層次、少而精、國際化的原則, 以造就德才兼備、基礎紮實、學術視野開闊、擁有為科學百折不撓、努力進取的拼博精神, 有潛力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隊伍的基礎學科領軍人才。我們將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拔尖創新人才成長成才規律, 因材施教, 借鑑已有先進經驗, 發揮武漢大學的多學科綜合性大學的特色, 探索人才培養改革創新舉措,樹立標杆。

學校將為每名強基計劃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跟蹤培養發展情況,根據質量監測和反饋信息不斷完善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實行單獨編班、小班制教學,設置首席教授,實施燭光導航工程,安排國字號名師「一對一」指導學生的學習及科研活動。依託國家級科研平臺、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優質教學科研資源,用最優秀的教師隊伍,分階段進行科研能力訓練,培養一流的基礎學科拔尖人才。

學校將對強基計劃學生實行階段性考核及動態分流補入機制。本科二年級末,組織專家對強基計劃學生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學生分流到同專業(學院)普通班,空缺人數可由學習成績優異、表現突出的同專業或相近專業普通班學生申請轉入。本科三年級末,組織專家對強基計劃學生進行考核,考核良好和優秀者即可獲得推免攻讀研究生資格,其中考核優秀者優先獲得直博資格。研究生階段,繼續實行專家考核機制,監控培養質量,對不合格學生進行分流管理。

學校將通盤考慮強基計劃學生本、碩、博階段的學習和科研,以學術為紐帶,以拔尖創新的學術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制定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方案。本科階段重點夯實基礎學科能力素養,碩博階段在本學科相關領域繼續深造。推進科教協同育人,學校相關科研項目以及科研機構如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實驗室、前沿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等優先吸納強基計劃學生參與項目研究。

學校將多渠道增加強基計劃學生國際交流交換學習機會,學校支持學生出國交流經費優先保證強基計劃學生需求;突出能力培養,培養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基礎科學領域拔尖人才,並在獎學金評定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教育和指導,積極為關鍵領域輸送高素質後備人才。

鄭重聲明:

近日來,有機構或個人以相關高校名義解讀強基計劃或提供相關諮詢或培訓。

對此,我們鄭重聲明如下:武漢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將在和上向社會公布,凡未在以上網站公布的招生信息均須警惕並仔細辨別,謹防上當受騙。同時,武漢大學未跟任何機構或個人合作進行相關培訓或諮詢活動,請大家謹防上當受騙。

武漢大學

-luojia1893-

來源:武漢大學本科招生網 武大招辦

原標題:《武漢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這些細節你要了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華中科技大學2020強基計劃,化學專業詳解!
    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化學專業強基計劃已經啟動,關於政策的報名方式、培養方案等等。你想了解的,我們都將進行詳細解讀,在這裡,和我們一起「化」夢為實,「化」成天下!>報名時間:2020年5月10日-5月30日12:00辦法:登錄「華中科技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報名,填寫報名信息,不可兼報其他高校。
  • 2020高考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最全解讀收藏好!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被稱為強基計劃。這也意味著2020高考強基計劃將實施,那麼,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為大家整理最全解讀如下:一、高考強基計劃介紹!
  • 天津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何時發布及考核模式是什麼?
    名校優勢:天津大學前身為創辦於1895年的北洋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A類高校,學校特色鮮明,王牌專業有建築學、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儀器科學與技術等。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天津大學參評的25個一級學科中,14個學科進入A類,佔參評學科總數的56%,較第三輪學科評估有較大提升。
  • 2020中國大學強基計劃專業排名公布,北京大學化學等專業排名第一
    中國高校哪些強基計劃招生專業的全國排名最高?哪些強基計劃專業躋身2020世界一流專業、中國頂尖專業和中國一流專業行列?哪些本科專業最受中國優秀考生青睞?備受矚目的2020年全國高校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已正式開始,2020年5月,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諮詢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完成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書由「科學出版社」面向全國公開出版發行,最新公布校友會2020中國一流專業排名和2020中國大學強基計劃專業排名,其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化學、物理學等34
  • 山東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公布,可以明確,強基是為了更好的騰飛
    千呼萬喚,強基計劃終於浮出水面,5月6日部分學校正式公布了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如前所料,強基計劃不是讓學生一直學基礎專業打轉,而是為了將來更好的騰飛。山東大學的3+1+X完全契合教育部關於強基計劃的通知,基礎專業只是在打基礎,3年打基礎,1年在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領域選方向,4年在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和新材料等領域深耕,通過8年的培養,直接獲得博士學位。
  • 2021強基計劃招生將會暴增!哪所強基高校更適合你?
    2020年是強基計劃首年,強基計劃就是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通過對比2020年強基計劃各個高校招生簡章,不難發現這些高校在招收對象上無非兩類:一是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二是五大學科競賽獲得全國二等獎以上的學生。
  • 復旦大學和中科大都沒招滿,強基計劃遇冷?原因…
    中科大、復旦都要補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劃通過強基計劃招生210人,在前兩天公布了46人的強基計劃補招專業名單。涉及的專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強基計劃),信息與計算科學(強基計劃),物理學(強基計劃),應用物理學(強基計劃),化學(強基計劃),生物科學(強基計劃),生物技術(強基計劃),理論與應用力學(強基計劃),核工程與核技術(強基計劃)等9個門類。學校官網公布了這一信息。這些專業招生要求面試,附加條件要求很高。
  • 專業看強基二|強基計劃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專業詳解
    小編用幾張圖為你揭開它的一角。3、數學專業強基解答①數學專業強基計劃新增專業有哪些?2020年強基計劃數學專業新增——數據分析與應用。3、物理強基戰略背景接下來我們說到,強基計劃為什麼會重視物理這門學科,首先我們從國家層面上了解對物理學科而言,會有哪些關注點與發展點。如下是《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鬥——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的片段節選。
  • 強基計劃來了!武大、華中大招生政策出爐
    備受關注的強基計劃,來了!今年1月,教育部明確: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什麼是強基計劃?2020年1月,《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 清華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強基計劃2020年5月7日 清華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根據《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清華大學綜合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清華大學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
  • 清華北大等高校2020年強基計劃真題集錦
    隨著寒假臨近,很多考生家長開始著手強基計劃、綜合評價備考。應廣大師生和家長的要求,自主選拔在線發布清華、北大、浙大、南大、同濟、中大、山大及蘭大7所重點大學首年強基考試模式及筆面試電子版真題,供大家下載參考!
  • 中國農業大學公布2020年強基計劃,生物科學專業招生30人
    悄然間,2020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的時光,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學習和生活也逐漸恢復正常。然而,2020年高考註定將載入史冊,這是史上第一次因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導致高考延期一個月,同時也是教育部出臺《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實施「強基計劃」的開元之年。
  • 強基計劃都是冷門專業嗎?強基計劃專業如何選擇?
    高校2020年強基計劃簡章集中發布,報名全面啟動,已成為萬眾焦點,但是你真的讀懂強基計劃了嗎?考生該如何選擇專業? 至於強基計劃中的其它專業,物理、化學、中文、生物這些專業的屬性則比較適中,既非熱門專業也非冷門專業。 可能有人會疑惑,既然是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怎麼不直接要人工智慧、通信工程等專業招生呢?也有人覺得,這些專業在「熱門專業」中都沒見過啊,怎麼就成了國家眼裡的「香餑餑」呢?
  • 並非基礎學科的最優選擇:哈爾濱工業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政策分析
    5月8日下午,哈爾濱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哈工大」)公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先說結論,簡短版本供讀者把握核心: 1、哈工大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數較少,符合此前的預測,即除清北等高校外,強基計劃只佔招生總人數的一小部分。
  • 清華、北大等高校2020強基計劃真題
    一、清華大學   2020年清華大學強基計劃考試於7月29日-8月2日進行。清華大學強基計劃考核包括綜合素質考核、學業水平考核、專業志趣考核等環節。   01考試模式   綜合素質材料評定結果分為「優秀、良好、通過」三個等級。
  • 26所高校發布強基計劃,武漢大學計劃招收150人
    近日,36所強基計劃試點高校中的26所高校發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蘭州大學——招生專業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共6個專業,計劃招收120人。山東大學——招生專業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共7個專業,計劃招收180人。
  • 北京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數學試題,難度堪比奧數,網友:難哭了
    北京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數學試題,難度堪比奧數,網友:難哭了最近,北京大學對外公布了2020年強基計劃入圍人員名單,以及入圍分數線。今年是強基計劃試點的第一年,北京大學作為試點院校,是很多學霸追捧的對象。
  • 重慶大學公布強基計劃 數學+物理兩個專業共錄取90人
    5月9日,重慶大學發布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其招生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專業,總招生計劃90名,實行小班教學,雙導師制。據悉,2020年重慶市強基計劃院校僅有重慶大學1所。   申請重大強基計劃的報名考生分以下兩類:   第一類:綜合素質優秀且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
  • 重慶大學公布強基計劃 數學 物理兩個專業共錄取90人
    5月9日,重慶大學發布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其招生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專業,總招生計劃90名,實行小班教學,雙導師制。據悉,2020年重慶市強基計劃院校僅有重慶大學1所。申請重大強基計劃的報名考生分以下兩類:第一類:綜合素質優秀且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
  • 山東大學公布2020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7專業招180人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教育部批准,我校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山東大學強基計劃」),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