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轄內的濱海樂亭,是一個「藏富於民」的農業大縣。百姓以「經濟頭腦」著稱於冀東,全縣98萬畝耕地中,被人們通稱為「大棚」的設施就佔到將近一半。和大田作物相比,大棚蔬菜、水果種植雖然要付出更多心力,但效益卻也高出一大截。樂亭農民向來都有「用汗水換幸福」的拼勁,每年靠經營大棚收入二三十萬元的農戶比比皆是。近年來,新品果木不斷湧現,利潤空間也遠高於大棚蔬菜。於是,農民們開始將更高的「眼光」投向了一個叫作「丞起頤天園」的現代農業園區。
作為樂亭「丞起頤天園現代農業園」的投建企業,樂亭丞起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農業科技新品種引進推廣、農業新技術展示、技術諮詢服務、綠色精品果蔬種植、農藝體驗、觀光採摘、科普教育、溫泉遊泳、康養中心、生態餐飲、休閒垂釣、農家樂服務、會議服務、觀賞動物養殖等為一體的綜合現代農業產業公司。
在公司6068畝生產基地中,開啟於2012年的主導產業——矮化密植甜櫻桃,不僅是河北省的「首發」新品種,還輻射全省進行品種和技術的輸出,技術人員編寫的《設施甜櫻桃矮化栽培技術規程》,也成為全省設施甜櫻桃的栽培技術「標準」。
為家鄉父老「趟」出致富新路
作為河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丞起始終致力於農業科技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丞起頤天園現代農業園的科技特派員艾治國說,「近年來農民們已經意識到,蔬菜大棚耗費人工,但利潤卻沒有新品果木高,所以一直在尋求轉變。可因為新品果木苗木貴、投資大,所以很多人不敢輕易嘗試。為了給農民『趟』出一條致富新路,丞起在原有的60多個溫室大棚中,拿出40多個專門種植矮化密植甜櫻桃,今年還新增加22個櫻桃棚。」
記者在園區內發現,數十個櫻桃大棚的面積居然都不一樣,經詢問才知道,原來這是為方便農民「參觀、借鑑」而特別設置的。「農戶實力不一樣,就得給他們提供不一樣的樣本,實力弱一些的,可以先嘗試投資小一點的棚,實力強的就可以規模大一些。在投資之前能看到成功的樣板棚,他們心裡就會更有底。」
近幾年,丞起的甜櫻桃矮化栽培技術和苗木已經延伸到省內多市以及北京、天津、內蒙、黑龍江等地。本地的「大膽」農戶也已經試水成功。「樂亭鎮獨幽城的老崔,今年一個不到二畝地的櫻桃棚收入了17萬。他本來有2個桃棚和一個櫻桃棚,現在打算把棚全改植櫻桃了。」
在樂亭,一棚蔬菜收入三五萬就算多的了,這其間還包括大量的人工成本,菜農非常辛苦。「櫻桃栽植,首先利潤非常高,三四月份果熟,每斤價格高達百八十塊錢。其次是人工成本低,一個人就可以輕鬆管理四個棚。」艾治國說,「農民們都看到了新品果木的優勢,目前農業園已經帶動了周邊近300畝的大棚櫻桃栽植,而且這個數字還在迅速增長」。
為了打消更多果農的顧慮,農業園承諾全程為他們提供技術諮詢服務。「我們有微信群,到什麼節點該幹什麼活兒,我們都是會提前通知農戶,他們的操作規程和我們園區內是完全同步的。如果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那我們就上門服務」。
輻射帶動農民增收千萬元
其實,為了帶領農民致富,丞起還做了很多。
2014年,經省政府批准,公司建立了「省級院士工作站」。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李季倫等五位院士常年指導。公司以中國農業大學為蔬菜生產技術依託單位、以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日光溫室建設技術依託單位、以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蔬菜種子提供單位,組成科技攻關小組,進行多項農科技術研究活動。
2015年10月,經唐山市科技局批准,公司還成立了唐山市精品果蔬栽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參與技術研發工作的員工達到50餘人。此外,公司還積極開展研發平臺建設,投資20餘萬元建成佔地105平米的檢測實驗室,購置各類儀器設備,專門為公司、專業合作社及周邊果農提供農產品農殘檢測、土壤養分速測等技術服務。檢測室還與樂亭縣農產品質量監測站實行儀器共享,互通有無,以便更好地為樂亭果菜產業提供服務。
丞起果蔬專業合作社,以「綠色、有機、健康」為理念,實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研發中心+培訓中心」的經營模式,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標準、統一農資供應、統一品牌包裝、統一產品銷售,實現果菜的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的格局,輻射帶動農民增收1000萬元以上,目前已有入社會員150戶,輻射帶動農戶500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