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鶴董事長董輝專題演講,解讀新時代企業管理精進法則

2020-12-08 鳳凰網

新的時代,新新人類,必然需要新的管理範式。企業管理正面臨一場朝氣蓬勃的大變革。如何與新生代共融共創共享,如何提高企業組織活力與效率?是當今企業共同面對的問題。

2018年12月14日正和島廣東島鄰機構五周年慶典上,正和島廣東島鄰機構執行主席兼秘書長、深圳雲中鶴科技董事長董輝進行了《如何打造動車式組織》為題的專題演講,深入解讀了新時代企業組織管理的精進法則。

(廣東島鄰機構執行主席兼秘書長雲中鶴科技董事長董輝)

以下為董輝演講實錄:

各位親愛的島親,大家下午好:

2018年很艱難,2019年也好不到哪裡去,或許更差。今年馬雲在浙商大會上說,外部的環境我們無力改變,唯一能改變的我們自己,練好內功。而內功最重要的部分是組織管理問題。

所以今天我跟大家帶來的課題就是怎麼打造動車式新組織。新的時代,新新人類,在管理範式上,如果還用昨天的思維來決定今天的行動,我們可能很難跟得上形勢了。

怎麼打造動車時代組織,先了解變化,我們來看看今天的企業有三個變化,第一個是營銷的升級。你要找到你的增長第二曲線,如何以用戶為導向?如何打造超級用戶?

第二個就是組織的變革,這裡有三個關鍵詞,敏捷,賦能與共創。這是新組織重要範式。最後一個就是信息化的普及。企業信息化普遍從傳統的IT架構到今天的雲端化。信息化管理將會給企業管理與效率帶來極大的影響。

管理面臨的挑戰到底是什麼?一個疲憊忙碌的60或70指揮一幫焦慮奮進的80後去管理一群自我張揚但需要激發的90後。

有幾個數據可以供大家參考,60%的90後的新員工離職率,42%的員工認為傳統僱傭關係會阻礙創造力。67%的員工對企業文化和福利是不滿的。73%的企業並不了解新生代員工到底要什麼。

總是有人問我,怎麼能夠調整90後來適應我們,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怎麼去適應90後,這個可能是我們每一個企業家要思考的問題。

今年流行一個詞不叫90後了,叫9000後,前面是90,後面是00後,加起來就是9000後,他們的特質有三點:第一就是寧願失業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價值被忽略,特別在意自己的成就感。第二就是他崇尚參與感,不是你安排我怎麼做就怎麼做,而是我要參與進來。再一個就是渴望認同。

體現在具體的行為有什麼樣的維度?90後新生代的員工認為要有清晰的目標與達成目標的回報。其二是新生代需要彈性的工作方式,工作生活化。其三希望變被動式管理為自我管理。最後就是一定要有真誠與善意的企業文化。

組織如何進化?企業成功不再是擁有多少優秀的員工,要解決的也不僅僅是穩定與服從的問題,而是要解決如何釋放員工的潛力,並找到持續獲得自主工作的動力的問題。

新管理本質是什麼?就是激發人性,創造賦能。當價值觀呈現多元化的趨勢的時候,我們要回到人的本心。當敏捷時代來臨的的時候,我們需要激發人與生俱來的善意與自主動力。並且創造環境與機制讓他能,這是管理的最新定義。

第二個就是怎麼能打造動車式的組織?為什麼是動車式?剛才已經做了解釋,讓每一節車箱都有自主的動力,而不僅僅是靠火車頭帶,讓企業每個人每個單元都具有自主創造力與敏捷行動。

講講目前管理的三個痛點,你在管理上面出現問題,第一點,不能上下同欲,不能形成一致性的從戰略到落地。第二是員工的能力與企業的發展不對等。第三是企業的機制與治理不匹配市場的需求。

第一個問題實際上是要解決員工意願的問題,員工認不認同企業發展戰略與文化價值觀?並且是不是在具體工作行為中踐行到位?還有就是員工的發展空間是否跟企業發展相融合?以上這是從精神層面去解決員工意願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物質激勵更為重要。

激勵的源動力是什麼?是塑造成就感,激勵一定是創造增量而不是分配存量。達成目標的回報要清晰,激勵機制一定有階梯型的組合拳。傳統的激勵跟賦能型的激勵是不同的,傳統的激勵是事後激勵,賦能性激勵是事前激勵,效果會更好。激勵導向一定要清晰,你激勵什麼對方就努力什麼。

新生代進入職場並且逐漸成為職場的主力軍漸漸淡化了「工作為了謀生」的職業理念,傳統的激勵已經無法激勵人性,員工的驅動力來自於價值成就與自我激勵和自我創造。在網際網路時代,運用網際網路工具對員工進行賦能性激勵。搭建員工關愛激勵平臺。通過技術的驅動跟場景的設置,讓激勵可量化,讓標準積分化,讓關懷溫度化,讓工作遊戲化。

員工的工作行為可以用積分標準化。達到什麼樣的積分標準有什麼樣的回報,員工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什麼是公司所鼓勵的,什麼是公司禁止的。所以激勵是可量化的,他的積分幹嗎?可以兌換好的禮物,可以兌換休假,可以兌換跟董事長吃一頓飯等。

解決了員工的工作意願,還要解決員工的工作能力?如何賦能與提升?我們首先來看什麼叫賦能,賦能這兩年講的很多,就是為個體或者群體賦予某種能力和能量。對於組織管理而言,很簡單,就是如何讓員工「能」。員工工作之前就有效地連接和激發出了每個個體的價值,激發出他們的參與感覺、主人翁意識,自下而上協作,能夠與企業共享願景,共擔責任。

用案例來說說賦能,今天的管理一定是打開組織邊界,以前我們的一線人員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做業務。大量的時間是用在頻繁的跟後端溝通協調上面,做業務的人都沒有時間做業務了,這一定是不正常的。而且各個部門的本位主義嚴重,流程也複雜,效率極低。

所以,員工流失率大,這種管理模式根本不適合當今的市場。後來我們把各個全部打散,用項目管理將研發、採購、銷售、技術、運營、策劃、物流這些全部結合在一塊,每個項目小組對業務單元全程負責,共同協作來完成整個項目的交付過程,讓每個人從被動到主動,整個團隊的能力一下子得到了極大提升。

當時我們經過改變之後,馬上整個組織的效率就不一樣了。所以我想說,達成目標真正的關鍵是一線員工可不可以得到並順暢地使用公司的資源。換言之,你有沒有真正的賦能,就是你的一線員工可不可以非常順暢運用公司的資源。

提升員工能力我就簡單講一下,首先第一個觀點就是找到合適的人永遠比培養人更重要,這個其實在選人的層面特別重要,有句話叫讓火雞爬樹,不如僱一隻猴子。其次是在工作中培養員工成長更有效,有個721模型,70%在工作中學習,要養成工作復盤的習慣。不斷反省善於總結,自己進步別人借鑑。20%向比他優秀的同事或者身邊的人學習,10%是來自於碎片化的學習。其三是優勝劣汰,很多老闆礙於情面,不敢辭退小白兔員工。

舉個例子,在一個企業裡面員工對企業不滿意,有60%的員工會選擇離開,有30%的員工會選擇不離開混日子,有10%會選擇改變自己來適應公司。無需質疑,真正對公司的影響是這30%的人,他的負面作用一定會影響其他員工。

最後一個就是機制與治理,解決的是環境問題。首先組織架構與責權利要清晰,工作流程要簡捷並且要敏捷化。包括員工是否能夠準確的獲得公司各種有效的信息。其實信息對稱對員工來說也是一種激勵,因為可以讓員工在這裡感覺到被尊重、被認同,有安全感。還有一個就是公司的IT系統是否支持員工高效工作。這個就是你的信息化建設的問題。

最後總結一下:今天跟大家講了兩點,第一是管理重新定義是基於外部環境與員工的變化;組織進化將從老火車模式轉向動車組的模式。管理從管控到賦能,從勝任力到創造力。管理的本質是激發人性,創造賦能。

第二個講了如何打造動車式新組織?第一是塑造員工價值感,如何激勵他,解決他的工作意願。第二個是怎麼賦能與提升,解決他的能力問題,包括從選人,培養人,再優勝劣汰,讓整個組織能力提升起來。最後一個就是如何建立機制與治理。讓他在好的工作環境裡好好幹。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講的所有內容,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或企業宣傳文章,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董輝:如何打造動車式的新組織?
    新的時代,新新人類,必然需要新的管理範式。企業管理正面臨一場朝氣蓬勃的大變革。如何與新生代共融共創共享,如何提高企業組織活力與效率?
  • 《「老莊思想」與企業管理——百年大變局之大布局》專題講座 大受海大MBA畢業生歡迎
    》專題演講。圖為莊兆祥董事長演講本次講座由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教育中心於軍主任主持,「商科+X」是上海海事大學MBA教育中心在技術、經濟等結構性變革背景下,為使MBA學員具有更寬廣的知識圖為於軍主任主持莊兆祥董事長以《「老莊思想」與企業管理-百年大變局之大布局》為題,引用「老莊思想」,以當前國內外形勢作為切入,分析企業的本質,就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如何開「新局
  • 2015亞洲金融論壇-專題-新聞頻道-和訊網
    >:陳啟宗 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展覽廳 5F-G(論壇場地) 15:45 - 16:45 與世界銀行衍生工具及結構性融資主管米高.班納特對話 - 綠色債券、氣候融資和災難風險管理 演講嘉賓
  • 書香門地董事長卜立新榮獲「2019中國品牌新時代領軍人物」
    活動組委會肯定了書香門地(上海)美學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卜立新為中國自有品牌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授予「2019中國品牌新時代領軍人物」的榮譽。「2019中國品牌新時代領軍人物」由大會組委會組織行業領域專家組成評委會,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參與企業進行創新力、影響力、推動力、成長力、貢獻力五大評選參數考量候選人資格,多樣化的評選角度,力求更全面、更權威地反映出中國品牌年度人物的人格魅力。
  • 王健林:除極少數幾個企業,中國企業整體進入賺「辛苦錢」時代
    川商總會名譽會長、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出席並演講。  王健林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率先走出了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成為全球唯一實現同比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他強調,由於全球疫情尚未結束,加上內外部經濟形勢不斷變化,中國經濟復甦的基礎仍不穩固,基於此,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企業進入了賺「辛苦錢」的時代。
  • 《東方人》 董輝: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那是2004年夏日的一個周六,董輝應邀來到東方園林面試,未曾想一次偶然的相遇成就了十年的攜手。她說,那時的東方園林與如今的東方園林完全不同,因為彼時的公司正處於「低谷」期:地產景觀業務尚未形成規模,全公司在編人員只有113人,公司資源瓶頸和人才瓶頸亟待突破,而她即將要擔綱上任的人力行政部僅有4人……雖然看上去並非最完美的職業歸屬,董輝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這裡。
  • 零售數位化招聘管理新姿勢,Moka解讀樣板案例
    來源標題:零售數位化招聘管理新姿勢,Moka解讀樣板案例 導讀:Moka智能化招聘管理系統在2020中國連鎖企業人力資源峰會上展示了零售企業客戶數位化招聘管理案例,如麥當勞、盒馬鮮生、赫基國際集團等。
  • 星創名企活動:網際網路時代企業管理創新策略有哪些?
    隨著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企業運營模式受到較大衝擊。傳統企業管理中存在管理理念、組織形式、管理模式、人才管理方式落後等問題。為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發展需要,企業應創新管理理念、組織結構、管理模式和人才管理方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競爭優勢。
  • 馬利來董事長赴韓出席潘基文秘書長「世界領袖之約」
    此次赴韓訪學為期三天,匡董事長與100位中國優秀企業家組成訪學團,考察三星電子總部,訪問韓國國會,並聆聽來自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圍繞人類健康、和諧、教育、文化等可持續發展問題展開的精彩演講。
  • 【演講實錄】陳春花:以未來決定現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又該如何調整企業的戰略和策略來適應這樣的形勢?在2016年10月15日下午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主辦的「朗潤講堂:機遇與挑戰——暨2017年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EMBA招生說明會」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姚洋教授和陳春花教授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演講,幫大家梳理和解決以上問題的困惑。
  • 上海興動實業董事長寧浩:擁抱變化 為企業創造更有利的發展環境
    「時代成就了企業夢想,企業推動著中國進步,與此同時,企業發展的思維要跟上時代,站在時代的高度,才能擁抱變化。」上海興動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寧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要不斷跟上外界環境的變化,為企業創造更有利的內外部發展環境。
  • 三井住友信託銀行董事長薛邁雅做客南開縱論資產管理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高飛 記者 吳軍輝)日前,三井住友信託銀行董事長、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客座教授,歷任日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薛邁雅(David Samaya)做客南開「研究生學術周末」,並作題為「新時代的資產管理行業」(Asset Management in the New Era)的學術講座
  • 孫雁飛:數位化生存與管理重構是企業轉型大勢所趨
    10月15日,2017年度(第七屆)中國管理·全球論壇暨金蝶用戶大會在上海隆重舉行,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孫雁飛先生發表演講,解讀了金蝶企業轉型中的超越與擔當、探討了數位化轉型的趨勢、提出企業轉型是新經濟時代的大勢所趨。以下為孫雁飛精彩演講實錄:「金蝶雲是一款承載金蝶歷史使命的產品。
  • 「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樣子」專題討論活動方案出爐
    在省政協門戶網站、聯誼報開設「政協人新時代新風貌」專欄,組織全省各級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幹部,主要針對「五個如何」提出真知灼見,開展專題筆談。 組織省政協各專委會、各界別活動組和各市縣政協圍繞「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樣子」主題,徵集「新樣子·金點子」對策建議。
  • 「新時代•青年說」走進甌海 新生代企業家共話發展
    昨天下午,溫州市維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五樓多功能廳氣氛熱烈,2018世界溫州人大會「青藍接力」專題活動
  • 決勝2020—2019(第十八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12月8日舉行
    站在邁向2020年的特殊時點上,企業領袖們直面時代的叩問:「中國企業家」的初心是什麼?在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中國企業應該承擔起什麼樣的職責使命?面對外部風雲變幻的挑戰,企業家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歷史的考卷上寫下無愧於時代的答案?決勝2020,衝鋒號已經吹響,我們期待「公司力量」綻放光彩!
  • 2020POCT質量管理培訓班 | 後疫情時代POCT的臨床應用
    11月25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辦、北京衛人偉業國際醫藥研究中心承辦、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 POCT質量管理培訓班舉行至第二天。25日專題會議主題為:後疫情時代POCT的臨床應用。專題會議邀請到國內知名專家劉勇教授、李一榮教授、張洋教授作線上演講。以下為專題演講回顧。
  • 【優制管理分享】21條時間管理法則,讓你的工作更高效
    在你拼命做完手頭這些工作的時候, 新的任務和更多的職責又像潮水一樣,源源不斷地向你湧來。  這種情況下,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你能高效運用每天的8小時,那麼在應對繁忙的事務時就能夠遊刃有餘,而不是手忙腳亂。做事情也更能有條理,更好地把控工作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