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一隻螞蟻,放大1000倍到大象的尺寸。會發生什麼情況。
它的腿會斷。
一)分答
最近哥哥開了一個「分答」帳號。前二天有人花500問了一個問題:
Q:「我目前的淨資產在1000W左右,請問如何才能讓我的淨資產變成3000W」。
A:我的回答是:「買2000W的房子,等過了四五年房價翻倍。你就賺了2000W」。
至於如何買2000W的房子,買在哪個區域,哪個版塊,哪個戶型,哪個定位,那就是Section 1要討論的問題了。暫且不展開贅述。
這個問題的真正精髓之處。在於他的後半部分。
譬如說,我們拿一個非常典型的白領家庭來舉例;
一對小夫妻,年齡在27~28歲之間。
碼農或者外企文員。男方收入20000*15,女方收入13000*15,合計稅前50W。
現有積蓄150W,雙方父母可以補貼100W。另有股票理財朋友借款若干。
目標是二居室,中環附近。地鐵學區。
求解決方案。可見,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客戶主流。而我們給出的理財建議,往往也是千篇一律的。
購買90 * 55000的標準二房。總價500W,首付150W。
月供18500元。扣除公積金後,佔收入50%
大約4~5年之後,中環附近的房產,可以漲到10萬元/平米。則房屋升值為1000W,淨賺500W。
後幾年的積蓄填進去,到32~33歲左右可以還清貸款。這就是一個「A8」家庭。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典型,非常「中規中矩」的理財模型。
「工薪族攀到高位A7」的路是通的。在惡性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普通京滬市民家庭,都有1000W的野望。
二)數量級
那麼,問題出在哪呢。問題出在下一步,也就是螞蟻變大象的一步。
讓我們擴大十倍:
假設夫妻雙方。男方收入20000*15,女方收入13000*15。
現有積蓄1500W,雙方父母可以補貼1000W。請問如何變成1E資產。
回答說:購買90 * 55000二房。買10套。
總價5000W,貸款3500W。
月供185000元。。。。。。。
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這裡面有bug了。
也就是你把「買一套」的行為,簡單放大10倍,變成「買十套」。這樣是行不通的。
月供18萬,你拿什麼來還呢?
一套房子,你可能是自住。月供有公積金衝抵。
可是十套房子,你就一定要出租。租金回報率又那麼低,公積金也沒了。你拿什麼還呢?
更進一步,買10套房子,原本350W的貸款,就要擴大成3500W。
銀行憑什麼貸給你。你的收入證明,要開到近400000元/月。天底下有幾個人開得出來?
在最初的小夫妻「150W買房」故事中,父母資助了100W元。
可是如果你沿著「炒房」的這條路走下去。父母都是退休工人,100W元已經是啃老他們畢生積蓄了。
如果你要擴大十倍的話,父母哪還有900W補貼給你?
如果你有親朋好友往來帳,可以向朋友們信用卡借點錢支措頭寸。
如果你「擴大十倍」的話。
則你的私人借貸,也需要擴大十倍。小夥伴財務伴侶們能否也同比放大呢。
再進一步,目前中國興旺的只有北京,上海,深圳三個一線城市。
如果你想在京滬深置業,則還牽涉到一個「房票限貸」的問題。
首房,首貸,購房資格。這些都是現實的阻礙。
你只有買「第一套」時,完全感受不到阻力。而如果你要買十套,騰挪折騰的餘地大大受限。
再幻想一步,如果你要買100套呢?
在「水庫論壇」非常早期的微信號中,第十一篇就是《回報率的誤解 #110》。
為什麼回報率的問題,要放到這麼前面。接近於總綱級的位置。
因為回報率是件大事。我們在文中寫道:
「當你規模增長十倍時,你並不僅僅是資金量增長十倍。而是所有的資源都需要增長十倍。
包括但不限於房票,限購資格,主貸人收入證明,信用卡,打滾借錢對象,人力管理精力……」
三)螞蟻和大象
假如你把一隻螞蟻,簡單放大1000倍,放大到大象的尺寸。[1]
則螞蟻纖細的四肢,並不是為象腿準備的。他脆弱的肢節比例,會立刻被自身的體重壓垮。
越是大的動物,需要越強烈的新陳代謝。而螞蟻的呼吸管口徑,僅僅是簡單放大,他會窒息而死。
動物熵減過程產生的熱量,和體重成正比。而散熱和表面積成正比。簡單放大之後,螞蟻會被熱死。
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意思是說,買「一套房子」和買「十套房子」和買「一百套房子」。
絕對不是相同的手法。
劉慈欣有一篇《流浪地球》,講的是地球離開黃道軌道。哪怕僅出去1%的距離,則光照日曬,地球上的大氣洋流全部都要徹底改變。
溫室效應,二氧化碳熱量散發,冰川凝結,農作物減收。
地緣政治重新洗牌。國際政治人口動蕩。
假如一隻螞蟻,要成長成大象的尺寸。它絕對不是簡單地放大。
螞蟻長大一點點,叫做「大螞蟻」。
再長大,它就要對身體進行「改造」。
它必須擁有更強壯的四肢,而越來越弱的彈跳能力。
相應的,為了給四肢提供更多的體積和營養,它必須削弱其他方面的能量供應。
更大的體積,能支持更大的大腦。
隨著體型大型化,動物界的智商遠遠比昆蟲界高一個數量級。
你的外表體型必須發生變化。根據「體積三次方,表面積二次方」的定律。
你長得越來越大,最終你就越來越不象是一隻螞蟻。
以上都是「生物學」的知識。如果我們引申到「炒樓學」,則;
四)務實者
在前面我們提到了,隨著你的規模越來越大。你的;
收入證明
月供能力
房票,貸款資格
打滾對象/短借對象
政策法規限制
種種資源每一個都會成為瓶頸。
人世間最悲哀的事呢,是別人寫小說吹牛,可以分分鐘寫自己是億萬富翁炒了一百套房子。
而如果你想在現實生活生存,想在現實生活擁有巨量財富。你就得把這些困難實地一個個全給克服了。
這實在是太痛苦了,實在太折磨人了。
Section 2接下來要講的事,就是如何實實在在把這些困難克服過去。
說起來都是線,做起來都是淚。
有人問,「我有700W淨資產,請問如何靠炒樓賺到一個億」。
這其實不是一套內功心法,而是三套內功心法。
你先要學會第一重的心法,但第一重心法,只能支持你到5套。然後就遭遇「瓶頸」,修煉進度緩慢。
然後你要獲取第二重心法,「破階」。第二重心法能支持你到15套,大概A9.1的樣子。
再往上,阻力又大了。得換第三重心法。
螞蟻到大象不是一蹴而就的。螞蟻要先變成天牛,天牛變成小耗子,耗子變成麋鹿,最後麋鹿才能升級成大象。
這就是「數量級」的奧秘。
財富的階梯,大約每3倍是一個社會階層。財富每多三倍,消費觀,人生觀,交際圈,都會有明顯的不同。
相應的,從1到100,就要差四階。
五)傻空寫作指南
最後,我們舉一個反面例子。
請參考這篇帖子;作者麼,咳咳,你拉到底部就知道了。
《命運逆襲之路——獻給那些為了改變命運而背景離鄉的草根》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0d99a7460102vq55.html
這篇帖子,2015年在水庫是被批到爛的。水庫連結在這裡。
《傻空寫作指南》
http://www.shuiku.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062
為什麼說這篇帖子爛。
因為它就是一個「螞蟻變大象」的例子。
作者07~08年號稱炒了100套房子。但是如果你細看他的運作手法的話,他還是「螞蟻」的手法。
就好比某人和你吹,「今天我走在馬路上,看見一隻身高3米的螞蟻」。
我們知道身高3米的螞蟻是不可能的。螞蟻如果要長到3米,它就必須在體型上加以改變。否則就會四肢折斷。
消化道,呼吸道,毛細血管,心肺系統,全部都要改變。
在水庫上有句名言:「撒謊是件系統工程」。
為什麼是系統工程。因為簡單地將螞蟻放大1000倍。那是不現實的。
螞蟻放大的同時,必然伴隨著身體的改造。否則生物學無法存活。
當你買100套房子時,必然伴隨著手法和框架的改變。
100套房子絕對不是簡單的1套房子*100次。
如果你僅有123次房產的運作經驗,甚至連6套的初步門檻都沒有摸到。
你才會以「一套」的方式,幻想100套的方法。「皇帝蘸著大醬吃饃饃」。
所以在明眼人眼裡一看,你到處都是破綻。
至於100套的具體模式是什麼呢。喲喲喲,這可不好說。全中國也沒幾個人知道。
(未完待續)
(yevon_ou@163.com,2016年5月30日)
[1]「螞蟻和大象」是一個著名話題。幾乎在所有的科普網站果殼網都可以找到。
[2]所謂6套,16套,僅僅是一個大概的數字。劃分原因以後會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