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2-18 11:14:14 瀏覽:1次
特別說明:本文節選自《整木定製安裝標準化藍皮書》中木門及櫃類產品安裝規範。
產品安裝標準應根據各企業的產品特點進行編制,本書列舉的安裝標準僅作為參考之用。木門安裝標準
1.安裝流程
木門安裝服務流程主要有:貨物搬運至現場→安裝前準備→安裝前驗收→安裝過程→清理現場→驗收。
2.安裝前準備
2.1貨品搬運
1) 預約客戶後,送貨人員準時到達,搬運師傅按產品類別規則有序擺放;
2) 產品搬運時不允許在地板上或者地毯上拖動;產品必須輕拿輕放,擺放條理;
3) 保護施工環境,避免搬運時對客戶家中已經安裝好的門框、地板造成損壞;
4) 產品搬運要求搬運貨物時必須輕拿輕放,不要磕、碰、刮傷貨物表面;
5) 產品擺放要求原則:
(1)產品的現場放置要求門扇、門套(框)應在室內用墊板墊平疊放,門套與門扇分開疊放、禁止斜放和在門扇及其他材料上堆放重物,注意防潮。
(2)嚴禁與酸鹼物一起存放,室內應清潔、乾燥、通風。
(3)存放在設有靠架的室內並與熱源隔開,以免受熱變形。
2.2客戶工況確認
木門的安裝應在牆體溼作業硬化後以及隱蔽工程、吊頂工程、牆面工程、水電工程完成後進行,當需要在溼作業前進行時,應採取保護措施。安裝前需確認門檻石或者地板已經鋪設完畢。
2.3現場工況復尺
2.3.1門洞寬度的測量
水平測量門洞左右的距離,選取五個以上的測量點進行測量,其中最小值(減門框調整餘量)為門框外延尺寸;公差為-15mm~+15mm範圍內;若五個點的實測值誤差大於20mm ,則應要求用戶對洞口進行修整。
2.3.2門洞高度的測量
垂直測量門洞上下距離,選取三個以上的測量點進行測量,其中最小值(減門框調整餘量)為門框外延尺寸;公差為-5mm~+10mm ;若三個點的實測值誤差大於10mm,則應要求用戶對洞口進行修整。
2.3.3門洞牆體厚度的測量
水平測量牆體厚度,選取五個以上的測量點進行測量,其中最大值為牆體厚度,如果牆面需要裝修,則門洞牆體厚度需附加裝修材料的厚度,公差為正負5mm 內,超過5mm應要求客戶對門洞進行整改。
2.3.4門洞垂直度
使用紅外線水平儀,檢查門洞垂直度。
2.3.5門的開啟方向核實
復尺時,應根據木門下單表,核實門的數量、開啟方向等
2.4基層驗收標準
木門基層安裝允許誤差範圍應符合表1規定。
檢測項目
允許誤差
洞口牆體平面垂直度
≤2mm
洞口牆體側面垂直度
≤10mm
洞口牆體水平度
≤5mm
洞口地面水平度
≤2mm
套板的外形尺寸與安裝洞口尺寸允許誤差
5mm-20mm
安裝環境的溫度
不宜低於5℃
打泡沫膠的施工溫度範圍
10℃-25℃
洞口牆體溼度
<25%
2.4.1注意事項
1) 牆體的強度和厚度應符合房屋驗收規定
安裝洞口周邊的清理要求準備出一塊大於2.5m×1.5m(長x 寬)面積的場地,地面平整、無灰塵和雜物,以方便門套的組裝。
2) 若溼度>25 % ,應在安裝基層上做好防潮隔離層。
2.5產品驗收
1) 應按產品安裝順序進行拆包,檢查門扇是否有損壞、劃傷。
2) 清點所有產品及配件的實物和數量是否與合同相符。
3) 如果有缺損,立即做補單告知生產工廠。
3.安裝過程
3.1門套(框)的安裝
組裝門套,將門套的橫框與豎框連接牢固,套板之間縫隙要嚴密、平整、無錯位;豎框與橫框連接處成90 度角,用氣釘槍連接。
3.2門套板與牆體固定
將門套豎起放置於門洞內,採用後塞口的施工工序,用紅外線水平儀打好水平和垂直度後固定門套板,洞口與門框間的安裝縫隙合適時,直接用氣排釘從門擋條凹槽處直接與牆相連,如果縫隙過大導致不牢固,可在基層上墊板,然後再固定門套板。
3.2.1注意事項
1) 牆洞上存在的膩子灰應鏟掉,利於發泡膠與牆體粘接;
2) 在廚房、衛生間、地下室等溼度比較大的房間,門套板與地面禁止直接接觸地面,需要留2~3mm空隙,然後打玻璃膠進行密封,以免產品受到潮溼而變形;若門套板等部件下口需要鋸,鋸後端面一定要塗刷防水滲透劑,防止潮溼氣浸入。
3.2.2安裝驗收
門套安裝允許誤差範圍應符合表2規定。
項目
允許偏差
檢驗方法
門套板內徑的高度與寬度
高度<+ 3.0mm寬度+<1.5mm
用鋼尺檢查
門套板與門扇截口及門套線結合處高低差
<1.0mm
用鋼直尺和塞尺檢查
門套板正、側面安裝垂直度
<1.0mm
用1 米垂直檢測尺檢查
門套板與門扇、門扇與門扇接縫高低差
<1.0mm
用鋼直尺和塞尺檢查
錯口縫、平口縫
錯口縫<1mm
平口縫<1mm
塞尺檢查
3.3發泡劑固定
門套板安裝固定完成後,在門套與門洞之間縫隙處,均勻打入發泡劑。
3.4門擋條安裝
門套板固定後,用捲尺測量中間門擋板長度,現場切割後用錘子輕輕敲入預開槽內。
6.3.5門扇的安裝
1) 打開相應的門扇包裝,檢查門扇尺寸、顏色、開啟方向是否符合生產任務書要求的尺寸、顏色、開啟方向。需要安裝的五金是否齊全,各部位是否有磕碰、壓痕、劃傷和錯包現象;
2) 分清門扇上下口,門扇不要接觸地面;
3) 安裝門扇和門套板上合頁,調整合頁為最佳狀態,保證門扇開啟輕鬆、無摩擦聲,開關靈活自如,門扇平整、垂直;門扇關嚴後密封條結合緊密,不擺動。
3.5.1安裝標準
門扇安裝允許誤差範圍應符合表3規定。
項目
留縫限值
檢驗方法
門扇與上框間留縫
≥1.5mm,≤4.0mm
用塞尺檢查
門扇與側框間留縫
≥1.5mm,≤4.0mm
用塞尺檢查
門扇與地面間留縫外門
≥4.0mm,≤6.0mm
用鋼尺檢查
內門
≥6.0mm,≤8.0mm
用鋼尺檢查
衛生間
≥8.0mm,≤10.0mm
用鋼尺檢查
3.6門套線安裝
1) 安裝門套線前,應先將套板槽口裡面的異物清理乾淨,清理時注意槽口邊角不能破壞,然後將門套線裝人門套(框)開槽內;
2) 在門套線與牆面接觸部位均勻塗防水膠,使門套線與牆體牢固結合,如防水膠外露,應及時去除;
3) 固定在套板上的套線儘量緊靠牆體;因牆體不垂直或厚度不均導致門套線與牆體有縫隙,縫隙需用密封膠收口。
3.6.1安裝標準
門套線安裝允許誤差範圍應符合表4規定。
項目
留縫限值
檢驗方法
直角門套線中立套線與橫套線上口水平誤差
立套線上口高出橫套線上口1~2mm
用塞尺檢查
直角套線立套線與橫套線平面誤差
立套線平面高出橫套線平面2~3mm
用塞尺檢查
直角門套線中套線與套線之間的縫隙
≤0.5mm
用塞尺檢查
直角門套線中門套線與門套之間的插槽縫
≤0.2mm
用塞尺檢查
45°角門套線
套線接縫處要嚴密、平整無錯臺
3.7五金件的安裝
3.7.1 合頁
1) 先注意開啟方向,若門扇無正反面之分,仔細檢查兩面並將紋理更好的一面朝向正面;
2) 多扇門在同一視覺上,要注意紋理色差並考慮整體效果安裝;
3) 安裝完的合頁螺絲不應有缺;
4) 固定合頁螺絲要對應合頁在門上用2.5麻花磚打眼引孔,避免螺釘擰斷及門扇開裂;
5) 在操作過程中不得損傷門扇及門套表面部位的油漆。
3.7.2 鎖
根據提供的鎖安裝到相應的位置,鎖具裝完後檢查門扇、門鎖開關是否靈活,有無抖動現象,如有需及時調整鎖具位置。
3.7.3 門吸
1) 科學計算門吸位置,固定牢靠不應有鬆動,確認門吸對應牆面、地面區域沒有預埋水電氣等管道。
2) 安裝門吸時碰到大理石、瓷磚,需要用大理石開孔器加水先鑽穿表層,再用電錘清理下面的水坭,不能直接用電錘打孔。
3) 切割線前畫線,切割後板件。鋸口平直(可以用刨子刨直);4) 櫃體板也可以使用鋁箔膠帶封邊,粘貼均勻,平整;切割後的背板可以只塗矽膠,不粘鋁箔膠帶;5) 轉角裝飾板切割後用刨子刨直,切割後用鋁箔膠帶封邊,封邊不外露。鑽孔使用開孔器,鑽孔與孔內障礙物/管線保有一定間隙,間隙均勻。(軟管間隙無均勻要求,如果是閥門等需要操作的部件,需要預留手的操作空間)1) 操作位置儘量安排在不可見面,頂線之類的產品實在避免不了的,需打完孔後用同色美紋紙遮蓋,實在無法避免在面上操作的,需將損害之處用同色修色筆修復。4) 地櫃裝飾板與地面預留縫隙,並與牆面靠緊(牆體傾斜除外)。5) 頂櫃封頂、封底用的裝飾板安裝前與客戶溝通拼縫處是否與兩個頂櫃接縫處重合,一般情況縫隙重合,視覺效果較好。6) 廚櫃、浴櫃、陽臺櫃類產品,見光封板、頂線平門板安裝,收納類產品原則上平行櫃體安裝,如與圖紙不符,需要和設計師書面確認。2) 踢腳線安裝要求長邊壓短邊,堵頭裝在相鄰的較長的踢腳線一頭;4) 踢腳線夾子要求每個櫃體至少安裝一個,以保證裙板不易掉落。注意事項:臺面與吊櫃地板的高度範圍在700~750mm(油煙機的吸力範圍和廚房的實際操作高度)。此高度只做參考,主要以圖紙為準,低於這個高度需同業主確認後安裝;按照圖紙標註尺寸,將吊櫃擺在地面,檢查牆壁上的障礙物,做相應處理;需要開孔的提前與裝飾公司/客戶確認相關部件尺寸再行開孔/切割;1) 插座開孔:根據位置和插座數量大小用曲線鋸一開孔,特殊插座請提前確認再開孔。2) 熱水器風管:使用曲線鋸在相應位置開孔,此處開孔必須較大。依靠紅外線水平儀畫出吊碼片打孔水平線並標出吊碼孔位置。使用衝擊鑽打膨脹螺絲孔,鑽頭要垂直牆面不得歪斜,以免損壞鑽頭,退出鑽頭時,應輕輕的來回抽動幾下鑽頭以將粉末抽出。(特殊情況可使用三角鑽或者玻璃鑽先打破瓷鑽後再用衝擊鑽)先將膨脹管用錘子敲到牆壁孔位內,再用膨脹螺絲穿過吊碼片連接到膨脹管上,用手槍鑽順時針擰緊,要求做到吊碼片的鉤朝上,順時針鉗子擰不動,逆時針徒手擰不動。將吊櫃的吊碼用十字螺絲刀將調節直螺絲調整到最大的伸縮範圍(向前、向上),然後再按安裝順序面向櫃體正面舉起櫃體,櫃體頂部超過吊碼片80mm左右時,慢慢將頂櫃靠牆下滑。當感覺頂櫃吊碼已經掛上吊碼片時,用手託住頂櫃底部左右前後晃動一下櫃體,確認懸掛牢固後鎖緊吊櫃,以櫃體緊貼牆面無鬆動為準;如果牆面不平直,則需要在背板後加墊片調整,以固定吊櫃。見光封板、頂線、燈線安裝:將收口連接條與見光封板平行放置,用自攻螺絲連接,然後在側板鉸鏈位置處打自攻螺絲與收口連接條相連。1) 固定的見光封板要在櫃體懸掛前用收口連接條將它們固定在櫃體側板,固定後整體一起懸掛,固定裝飾板必須預留工藝縫,然後活動的見光封板在吊櫃整體掛完後安裝;3) 安裝時,先用沙拉鑽打引孔後用螺絲連接,螺絲孔邊不得有爆邊,螺絲孔位在鉸鏈下(非可見處);4) 廚櫃、浴櫃、陽臺櫃安裝時,收口條與門板平,收納安裝時收口條與櫃體平;7) 櫃封頂、封底用的結束裝飾板安裝前與客戶溝通拼縫處是否與兩個頂櫃接縫處重合,一般情況縫隙重合,視覺效果較好。3.1以圖紙為主要依據,確定好基準點擺放基準位置(1型由靠牆端開始,L型由轉角櫃開始,U型櫃由1字的一端開。3.2擺好後安裝見光封板(收口條),將收口連接條與見光封板平行放置,用自攻螺絲連接,然後在側板鉸鏈位置處打自攻螺絲與收口連接條相連。(同吊櫃)3.3固定見光封板安裝完後,擺好柜子,確定各類管線的開孔位置,應滿足當地建築裝飾及安全規定的法令法規要求。1) 水槽櫃、消毒櫃、微波爐櫃等定位開孔:先測量水槽櫃、消毒櫃、微波爐櫃等的管線開孔位置,確定開孔位置,然後再背板處劃出定位孔(先用小鑽頭在櫃體背面開基準孔),最後用相應的開孔器開孔,最後在開孔處用下水封圈或者鋁箔紙手工封邊。尤其需注意的是,浴櫃凡是有等電位孔的必須開孔。2) 灶臺櫃需要有軟管從櫃體穿過,軟管開孔位置參考用戶要求。3) 所有開孔完成後,打掃地面衛生,確保無木塊、木灰。4) 地櫃水平調整:地櫃擺放完整後,使用水平尺測量地櫃是否水平,如果不平則通過調整腳來調節。5) 櫃體間連接:所有櫃體調整水平後,用連櫃螺絲連接相鄰櫃體6) 有櫃體連接後再次將固定後的櫃體進行水平調整,最終要求地櫃所有櫃體達到統一水平狀態;注意:要確認每隻腳都受力,避免受力不均勻導致臺面開裂;7) 各種高櫃、半高櫃在不影響視覺的情況下,應以螺絲與牆壁連結,以免使用中因門的開啟導致櫃體傾斜,以保證使用的安全性;8) 踢腳線安裝(此步驟可在門板裝好調試好後安裝),將卡座推進踢腳線凹槽內,然後根據踢腳線位置將卡環分配好,每個(除了距離小於50mm的兩個地腳選擇一個以外)地腳放置一個卡環,推進可調腳內,見光面轉角的腳線保證深度方向兩個卡環固定。4.1櫃體部分流程與前面廚櫃部分大致相同,先組櫃——放置安裝區域——製作裝飾板(頂線、踢腳線、見光封板等)。3) 衣櫃收口安裝時注意尺寸,與牆面之間縫隙應較小;5.1拆包時核對貨物,熟悉每個包裝編號中包裝的貨物,並且判斷有無缺貨。5.3按照圖紙要求安裝鉸鏈,尤其是有多種類型的鉸鏈時,注意區分,安裝時,鉸鏈鉸臂需與門板高度方向垂直,將鉸杯放置於門板預先開好的孔中,鉸鏈底座安裝在櫃體側板每個螺絲孔位都需要打上螺絲。5.4按要求使用平頭螺絲,如採用自攻螺絲或加長螺絲需與業主或項目經理溝通,得到允許後方可使用。5.6見光板的安裝:將見光板調整到合適位置,使其對齊櫃體側板,表面與側板平齊,然後用A夾固定,防止位移,再用螺絲從櫃體內向外固定,原則上見光面不得外露螺絲,螺絲儘量埋在鉸鏈、滑輪、櫃體槽位後側及層板中間位。1) 門縫豎直,相鄰工藝縫落差較小。見光部分原則上不得看見安裝螺釘;6) 門板開啟方向需嚴格按照圖紙,尤其是百葉門安裝需考慮方向(地櫃向下,吊櫃向上);7) 有造型的門板,因局部較薄,在安裝拉籃時需避開較薄處;8) 鉸鏈調整完畢後注意蓋上裝飾蓋片,文字統一朝上。五金安裝應嚴格按照圖紙表示進行安裝,安裝時需注意:1) 安裝完成後將層板孔塞、美紋貼全部貼上,櫃體門板無裸露面;2) 碳盒、透氣網等五金若孔位過大,打膠固定,膠布外露;3) 鏡釘,三聯鉤,拖鞋架等無引孔五金安裝時需製作模具,按統一模板安裝;4) 滑軌類五金(抽屜、拉籃、米箱等)在臺面以前安裝的,安裝順序做到由上往下施工,需做好滑軌的保護,以免沾染灰塵後影響順滑性;5) 各抽面在一個平面上,間隙要求水平、均勻、對齊,最上面的抽面上沿與其他門板上沿在同一水平線上,最下面的抽面下沿與其他門板下沿在同一水平線上;6) 抽屜應抽拉靈活,運行流暢,在設定的小距離內具有自動平順滑入之動作,行動中無異常聲音。打拉手孔使用拉手開孔模板。打孔時要在背面墊一塊木板,避免打爆門板。安裝時需注意:1) 廚櫃、浴櫃、收納櫃把手安裝後均在同一水平線上,把手無劃傷,螺絲連接緊固。2) 收納櫃和廚櫃中的高櫃、半高櫃門板把手視客戶要求而定。 2) 輔助工具:拋光磨盤、直角尺、捲尺、木工鉛筆、鑽頭、開孔器、砂板、F夾/A夾、膠水配製可計量塑料管等;3) 輔助配件:白潔布、香蕉水/藥用酒精、各種型號的砂紙、臺面膠水、固化劑、拋光蠟等;1) 依據開孔,牆柱位等實際工況裁切PVC墊條的長度;2) 每根墊條的兩端需用膠水與柜子上方固定,防止墊條位移導致臺面懸空而開裂;3) 墊條墊好後,再次用水平測量兩邊櫃體是否水平。特別是轉角處需絕對水平,避免櫃體不平導致臺面開裂;4) 對於無櫃體支撐的吧檯臺面要求墊整板,材料要求為刨花板或細木工板,墊條可見處要求白色貼面處理,墊板下平面要求與吧檯碼邊下部平齊;5) 轉角處無轉角櫃支撐時,需固定木條在牆面上支撐,固定高度與櫃體高度(含調整腳)一致,以直角碼+螺絲固定,也可直接用螺絲固定在牆面上。1) 墊條墊好後就可以進行臺面安裝了。首先對照施工圖紙檢查臺面的角度與現場環境是否吻合,檢查的內容包括臺面尺寸和臺面的角度。可使用直角尺或600mm左右長的瓷磚或其它物件檢查驗證臺面的角度,必要時可以將臺面放置到圖紙規定的位置上進行觀察。2) 如果角度沒有問題就根據確定的長度,用曲線鋸裁切掉多餘的長度。3) 注意事項:(1)尺寸和角度不符,應該判定現場能否處理?如果不能處理,則需要停止安裝,同客戶和設計師協商處理方案;1) 用角磨機安裝磨片對臺面的拼接口進行粗磨,然後砂板進行打磨,先將較難放置的臺面處理好放到設計位置,然後將另一塊需接駁的臺面放到接駁位進行角度和尺寸的比對,對多餘的部分進行裁切並打磨直。2) 現場裁切的一端打磨起來比較困難,可用木條墊起後將兩塊臺面拼接端面放在一起打磨,便於反覆測試打磨效果。3) 打磨過程中需要觀察接駁口是否拼接無縫,直到無縫為止,儘量使打磨的接駁面垂直。1) 首先將膠水充分攪拌均勻,為了保證比例正確也可採用專業的可計量滴管進行加注。2) 注意事項:固化劑需要適量,過多臺面接口會變脆,過少臺面膠水長時間不幹。1) 將加固條用臺面膠水均勻塗滿只留四個邊角,臺面膠水讓其自然固化。3) 注意事項:將接口的汙漬清潔乾淨,否則接口拼接後會出現「黑線」。4) 接口塗膠:將拼接埠之間留縫隙,然後向槽內灌注膠水。5) 注意事項:需要保證膠水飽滿勻稱,接駁口靠馬邊貼鋁箔,防止膠水滴在調整板上。6) 拼接口需要F夾進行加固,先在檯面上粘貼四個小木塊,然後再用F夾進行加固。一般600mm深的臺面,使用兩到三隻F夾進行加固。注意事項:接口一定要F夾固定牢固,避免臺面接口分離導致拼接失敗。8.2.6臺下盆的安裝(如果需要現場做臺下盆的就必須在臺面拼接前做)在水槽與臺面接觸處塗上適量的透明防黴玻璃膠,使用物理扣件或者小人造石塊緊貼水槽邊沿均勻裝在水槽四周,再將大人造石塊裝在小石塊與水槽邊沿上,同小石塊成「L」型,確保固定槽(水槽臺面配合尺寸詳見工藝圖紙)1) 用石條沿著水槽寬度方向切出合適長度的加固條,沿著臺面開孔外徑加工好加固條;2) 注意事項:臺面加固很重要,可以防止臺面從孔的邊角開裂。注意事項:剩餘的臺面料必須放在踢腳線裡面,以備後續維修用,避免色差。1) 待膠水完全固化後,用角磨機安裝磨片對接口表面進行粗磨。2) 注意事項:膠水沒有幹透前嚴禁打磨,對表面粗糙度要掌握好手感,以免將臺面的表面磨凹。3) 用砂紙包在紙條上進行打磨,防止徒手打磨造成臺面表面不平整。4) 水磨:依次用400#、800#、1500#、2000#進行水磨,直到臺面打磨光亮為止。1) 使用拋光磨盤進行打磨同樣需要掌握好手感,以免將臺面磨凹,並特別注意拋光時臺面的溫度,溫度過高會造成駁口開裂。2) 拋光後的臺面務必用手掌均勻敲擊臺面,釋放臺面安裝應力,讓臺面完全舒展在墊條之上,安裝過程中注意廚房環境、櫃體、臺面的衛生,及時清理好櫃體、臺面安裝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在臺面拼接後注意清理好櫃體衛生、臺面安裝過程中產生的垃圾,防止對五金、門板的產品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在臺面同牆體相接處填充玻璃膠,玻璃膠未乾前不要將灰塵附著上去,並在檯面上塗抹臺面保養膏。注意事項:打磨後檔水的時候不可磨的太薄,嵌入的石條也不可以太厚,以免影響美觀。8.3.1整體安裝方式注意事項與人造石臺面相同,但區別在以下幾點:1) 接駁處理:接駁口處理方式採用不打磨處理:臺面接駁後,剷除拼縫處多餘的膠水,作簡單的表面處理,不用水磨片打磨;(2)擋水拼接縫需與臺面解封對齊,拼接使用同臺面顏色雲石膠,轉角處擋水需採用45°拼接處理;(3)擋水為現場安裝,以透明防黴玻璃膠與臺面粘接,要求無鬆動。3) 臺面拼接前需將接駁口清洗乾淨避免汙漬附著,不得用不乾淨的布、發黃的香蕉水清潔,清潔後不得用手觸摸;4) 需保證臺面接口兩端打磨垂直,嚴禁「倒八」型接口;正面平直無縫隙;5) 接口需要用砂紙打磨,以保證接口的效果;不得用太粗或者太細的砂紙打磨;6) 磨好的接駁口要在2小時內接上,不要放的時間過長以免接駁面氧化;7) 接好後至少要在三小時以上(等幹透)再打磨;嚴禁未乾透打磨造成有膠線;8) 開孔四周需打磨圓滑,爐灶四周還需粘貼鋁箔紙散熱,避免開裂;9) 為防止在安裝的過程中振動導致鬆動,臺面安裝完後再次檢查櫃腳是否受力;10) 在每次的售後服務時需檢查一下櫃腳的受力情況。1) 頂柜上、地櫃下(裙板後)無垃圾、無雜物、無粉塵;本文節選自《整木定製安裝標準化藍皮書》第一版,第一版藍皮書若有表述不當之處,歡迎糾錯留言改進。若留言點讚躋身前三名,整木君為幸運鵝準備了神秘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