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科書——「七一」前夕黨史書籍推介

2020-12-04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怎樣修好黨史這門歷史功課?我們需要那種對黨史視野開闊、全景觀照的研究著作。它們在對黨史的全方位歷史勾勒的宏大敘事中,演示黨的發展圖景,提煉歷史和黨史的發展規律,尤其是對一些重要歷史節點上的重大歷史事件,給出了權威準確的解讀和解釋。

「七一」前夕,閱讀幾本各有特色的黨史書籍,對我們在情感和精神上接受黨史教育,提高歷史的自覺性,樹立全面、辯證和深刻的歷史觀,非常有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黨史全景解讀

歷史是一面鏡子。

由胡繩主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所著的《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就是一部對黨史進行全景觀照、視野開闊的研究著作,正像編著者所說:「我們試圖對中國共產黨在70年中所走過的歷史道路和所取得的經驗作一個完整的敘述。」

從「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到「結束語 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該書構築了黨史發展的歷史框架,為紛繁的歷史事件賦予了清晰的形態。既注意了歷史的必然性,也看到了歷史的複雜性;既注意了歷史發展的連貫性,也注重挖掘歷史內在的邏輯性。儘管這是一部嚴肅的學術性極強的歷史研究著作,但書中所記敘書寫的那血與火的歲月,那燃燒著熱情和信仰的時代,一幕幕的歷史大劇,讓讀者產生了濃厚的閱讀欲望。

李大釗曾說:「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讓我感觸頗深的是,這部書對於我黨在各個時期探索中遭遇的失敗與挫折,並未刻意掩飾和迴避,而是實事求是地展現,體現了辯證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

《黨史熱點面對面》:學黨史、抓熱點

歷史是一種現在與過去的對話。

經歷90多年的風雨歷程,瀕臨過絕境,遭受過浩劫;既經歷過大饑饉,也蒙難過大震災,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挺過了這一切,神州江山巍然屹立、生機勃勃,政黨巨人頂天立地、充滿活力。中國共產黨何以有這樣強大的生命力?我們該怎樣正確認識黨史上的理論是非、成敗功過?

石仲泉所著《黨史熱點面對面》(濟南出版社出版),從「數百萬字的黨史著述中精選出」黨史上最有影響、幹部群眾最為關注的24個熱點問題,譬如「中國共產黨何以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共產黨何以選擇社會主義」「如何科學認識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如何正確看待延安整風運動」「如何科學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如何評價鄧小平對中國改革開放的特殊貢獻」等諸多重大的理論和歷史問題,以實事求是的歷史態度,給予解讀和解答。該書史實性與理論性兼備、學術性與可讀性俱強,是一部科學認識和理解黨史的權威著作。

《觀領袖 品黨史》:領袖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藝術

歷史真正的價值乃是可教我們以智慧。

由《黨的文獻》編輯部編輯的《觀領袖 品黨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分為三大部分:

「領袖思想散論」中包括:從毛澤東批示看鄧小平主政西南時期的領導方法;毛澤東的農業現代化思想及實踐論述,對毛澤東在「大躍進」時期提倡「留有餘地」的幾點分析;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對發展我國農村經濟的探索創新及啟示……

在「戰略決策梳理」中,編者運用文獻解讀黨史上的一些重大決策:新中國成立第一年解決糧食問題的實踐及經驗;新中國特赦的決策過程及經驗啟示;新中國成立初期對外貿易的戰略決策及基本經驗;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初我國興修水利的探索及經驗;1989年—1992年,中共領導人成功應對西方制裁的外交戰略與政治智慧;改革開放以來擴大內需戰略方針的形成和發展……

「黨史國史探微」包括:入黨誓詞的沿革;《大眾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成功範例;黨的歷史上3次大規模學習活動及經驗啟示;黨的基本路線的歷史演變及經驗啟示;我國工人階級內涵的歷史嬗變及當前先進性的屬性要求;「一國兩制」理論在香港的實踐(1997年—2002年);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權力觀;中國夢的歷史自覺與現實照進……

閱讀此書,重溫一些重大決策的來龍去脈,更清楚地了解黨的一些重要理論和重要實踐是如何演進的,可汲取豐厚的思想營養和治國理政的智慧。

《中共黨史上的那些人與事》

黨史研究專著,一般政治性強、歷史感強,理論性、嚴肅性特徵突出,比較專業,如果能夠寫得有歷史興味又具歷史眼光,充滿活力和情感,會更受讀者歡迎。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阿倫·尼文斯說:歷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機遇是赫赫名人、偉大人物的間歇出現。《中共黨史上的那些人與事》(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一書,是作者劉明鋼從多年來發表的紀實文章中,精選出66篇轉載率比較高、反響比較大、可讀性比較強的篇目結集而成的。該書將黨史上人物和事件有機地串聯起來,書寫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

如在該書「內幕揭秘」部分,披露了「毛澤東『主席』稱謂的由來與演變」,「共和國的『國慶日』之由來」,「開國大典的珍聞趣事」,「劉志丹之死」,「陳雲與延安時期的審幹工作」等鮮為人知的歷史內幕。

作者注重歷史寫作的個性風格和特色,不少文章的切入角度新穎,挖掘的史料注重細節,避免枯燥和抽象的歷史事件的描述,熔鑄了作者的感情和思考。

《黨史札記》——用散文筆法寫黨史

從1999年開始,著名黨史專家龔育之在《學習時報》開闢「黨史札記」專欄,發表百餘篇作品,受到讀者的關注和好評。後將多年來有關黨史寫作和研究的成果匯集成《黨史札記》三集,2014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黨史札記》文章分為兩類:一類是回憶他親自經歷過的一些重要事件、接觸到的黨的重要人物;還有一類是回憶他工作過程中,在黨史研究中碰到的問題,敘述了他對這些問題的理解、思考及解決辦法,並對黨史裡很多關鍵性的問題進行了考訂和糾謬。

歷史札記這種體裁,寫作比較靈活、輕便、不拘形式,作者可以闡述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引用適當的史料,即所謂「夾敘餘議」,還可以夾進一些個人親歷親聞的回憶,如《黨史札記》中的《與時俱進 與黨俱進》《人權對話歸來》等政論文章,《論科學精神》等理論文章和《「四大亞人」叢書序》等書序,《偉人可,我輩亦可》等雜感。這樣的寫法,比較有可讀性。因此,該書得到諸多黨史專家很高的評價,認為這既是一部回憶錄,又是一部理論研究的著作,作者用形象的語言講哲理、用散文的筆法寫論文,開闢了新途徑、新學風、新文風。

知往鑑今,溫故知新。通過黨史的文本閱讀,我們不僅能發現印證黨和國家與民族前進發展的真理,還可以更從容地審視現在,並增強對未來的歷史責任心!

相關焦點

  • 科學類書籍究竟怎麼讀,怎樣教?
    由於多數課外書的內容與教科書的內容並不相同,即使有的內容相同,但編排順序與教科書並非一致。有的課外書內容非常豐富,像《十萬個為什麼》是一套大型叢書,有18個分冊,涉及自然科學的各個門類,學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讀完。為了使學生的閱讀更為有效,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學會跳躍性閱讀,即不是讀完一本再讀另一本,也不是非要從一本書的首頁開始逐頁往下讀。要幫助學生制訂閱讀計劃,安排每個學期的閱讀內容。
  • 災區黨員的「七一」——江蘇阜寧龍捲風災區見聞
    災區黨員的「七一」——江蘇阜寧龍捲風災區見聞 原標題:   7月1日,阜寧災區下起了大暴雨。  「快!趕緊帶上鐵鍬跟我走!」這可急壞了吳灘街道立新村黨總支副書記陳紅明。
  • 許昌市委黨史研究室召開崗位練兵活動點評會
    映象網訊(記者 康世保)近日,許昌市委黨史研究室召開專題會議,回顧總結崗位練兵活動開展半年來的情況,對取得成績、工作亮點、存在問題和下步安排進行點評。室主任裴紅慶主持會議並講話,全體人員參加會議。圍繞「書讀好」,以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為主題,選定政治理論書、黨史業務書和其他方面書籍閱讀,撰寫讀書心得體會,參加讀書交流活動,提高「讀」的能力。圍繞「話講好」,以重要黨史人物、重大黨史事件為主題,依託業務和理論學習、主題黨日活動,參與交流發言談體會,提高「說」的能力。圍繞「文作好」,以「作好文」為主題,強化精品意識和業務研究能力。
  • 學好黨史 資政育人——中共黨史研究新進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
    兩年徘徊時期的黨史研究不再被忽略 兩年徘徊時期的黨史研究過去一直比較薄弱,甚至被忽略。近年來,這一時期的黨史研究非常活躍,漸成熱點,呈現出新的氣象。學者們對兩年徘徊時期的黨史研究重新審視,逐漸作出了較多肯定的評價。 有學者認為,這兩年是「前進」的,但「前進」並不順當,有曲折,有鬥爭。應理直氣壯地如實肯定這兩年。
  • 圖片故事:七一建黨節前夕 探訪黨員列車長的夜班之旅
    2018年6月27日,七一建黨節到來之際,跟隨黨員列車長王益乘坐K357次從重慶北前往廣州,體驗了一回列車乘務員的夜班生活,記錄下了這一平凡崗位的不平凡之旅。 在重慶北站南廣場的站臺上,29歲的列車長王益正在布置本趟車乘務工作。兩個小時後,班組43名職工將踏上駛向廣州的行程。
  • 學黨史、學優良革命傳統、學習先進榜樣 滇中城投公司三支部開展「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2020年7月1日,滇中城投公司第三黨支部「七一」主題黨日活動在公司1311會議室舉行,本次黨日活動的主題是:學黨史、學優良革命傳統、學習先進榜樣。在支部書記楊承山同志的帶領下,支部全體黨員莊嚴舉起右手,握拳宣誓,支部入黨積極分子面對黨旗,行注目禮,共同重溫入黨誓詞。
  • 七一建黨節的由來和歷史
    七一建黨節的由來和歷史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0建黨多少周年?】七一建黨節的由來和歷史,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七一建黨節,七一建黨節的由來和歷史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2020年是建黨多少周年?七一建黨節的由來和歷史是什麼?
  • 歡慶七一建黨節,VR助力黨建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從此,「七一」就作為黨的生日固定下來,每年的7月1日,不僅僅是黨,包括中國人民、中華民族都會熱烈慶祝。光輝歲月,鐵血鑄造。中國共產黨建黨至今已有98個年頭,紅色文化在華夏的傳播、鮮紅色記憶的烙印,是引領祖國騰飛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因素。而如何讓黨建事業更加深入人心?在傳統方式不斷傳播的同時,或許可以藉助科技的力量加以催化。
  • 夜讀黨史233丨金華地區血吸蟲病的防治
    【編者按】習總書記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輩為了革命事業英勇奮鬥,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黨史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我們與中共金華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起,為你打造一份權威的金華黨史讀本。
  • AIP出版社收購大學科學書籍出版社
    2021年2月4日,美國物理聯合會旗下的AIP出版社宣布收購了大學科學書籍出版社(University Science Books,USB)),
  • 充分發揮中共黨史資政育人作用——第六屆「高校黨史教育論壇」召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金嶺 通訊員 崔文龍)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中共黨史、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教育宣傳,充分發揮中共黨史資政育人作用,第六屆「高校黨史教育論壇」日前在浙江省嘉興市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
  • 機器學習最佳統計書籍推薦
    本文分為三部分分別推薦一些合宜的書籍:1.科普圖書2.統計學教科書3.統計學研究方法科普圖書關於統計學的科普圖書,以大眾易於接受,淺顯易懂的語言來做普及性介紹基本概念的書籍。通常會結統計學重要發現的故事和軼事,讀者很有意思有趣,還能學到很多知識,比如正態分布和中心極限定理的來歷等。
  • 我們一直尊崇的教科書,卻在偷偷地隱瞞著真實的科技史
    這個權威就是科學教科書、科普讀物、哲學著作。這三類書籍都是依據於當時科學共同體所承諾的一套特定範式就教科書而言,每當常規科學的規則、語言、問題結構改變時,教科書總要重新出版改編,這也使得教科書成為了常規科學延續的工具,在重寫的過程中,因為範式的改變,指導思想的變化,教科書會不可避免地隱瞞革命,甚至隱瞞產生這一次革命的存在。
  • 張金龍「七一」走訪慰問市公安局困難老黨員老幹部
    張金龍「七一」走訪慰問市公安局困難老黨員老幹部 2020-07-02 04: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飲用水源不容汙染 玉山七一派出所嚴打非法電魚捕撈(圖)
    中國江西網上饒訊 呂榮飛、徐小武、記者劉娟報導:為打擊禁漁期非法捕魚違法行為,進一步做好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5月29日晚,七一派出所查處了一起非法電魚捕撈案件,抓獲非法電魚人員22名,繳獲釣魚工具52套,以及地籠等非法捕撈工具75套。
  • 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咬人的教科書的名字是什麼
    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咬人的教科書的名字是什麼?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咬人的教科書的名字是魔法史課程生物篇的一道問題,很多看過原著的小夥伴都知道答案了,沒看過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答案是什麼吧。 問題:咬人的教科書的名字 答案:妖怪們的妖怪書 解析 妖怪們的妖怪書是一本介紹可怕生物的書籍
  • 計算生物學第一黨支部開展觀看黨史紀錄片《重生》主題黨日活動
    2020年5月28日計算生物學第一黨支部向全體黨員同志發布了學習倡議——請全體黨員同志利用晚上和周末的空閒時間線上自主觀看黨史紀錄片《重生》,並提交觀後感。《重生》是2016年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之際,由國防大學和中共陝西省委聯合出品的電視紀錄片,也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這28年間重大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黨史類紀錄片。
  • Kno:傳統教科書市場新的挑戰者
    專為挑戰傳統教科書市場而生的 Kno 也許有希望成為真正的贏家。今年的 D8 大會上,由新創公司 Kakai 推出的 Kno 首次亮相,近日又獲得了 4600 萬美元投資,計劃年底正式推出產品。 Kno 的 logo 上有 「Knowledge Now」 的標語,Kno 的名字,估計也是由 Knowledge 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