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種辨識】褐頭山雀/黑喉山雀 /川褐頭山雀

2021-02-27 鳥類觀察

1. Beaman, M. 1994. Palearctic birds: a checklist of thebirds of Europe, North Africa and Asia north of the foothills of the Himalayas. Harrier Publications, Stonyhurst, Lancashire. Cheng, T.-H., 1987. 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 Parey, Berlin.

2. Dickinson, E. C., Christidis, L., (Eds.) 2014. The Howard and Moore complete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4th ed. Vol.2. Aves Press, Eastbourne.
3. Eck, S., Martens, J., 2006. Systematic notes on Asian birds. 49. A preliminary review of the Aegithalidae, Remizidae and Paridae. Zool. Med. Leiden 80, 1–63.
4. Harrap, S., Quinn, D., 1996. Tits, Nuthatches and Treecreepers. Christopher Helm, London.

5. Salzburger, W., Martens, J., Nazarenko, A.A., Sun, Y.-H., Dallinger, R., Sturmbauer, C., 2002. Phylogeography of the Eurasian Willow Tit (Parus montanus) based on DNA sequences of th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 gene. Mol. Phylogenet. Evol. 24, 26–34.
6. Sibley, C.G., Monroe, B.L., 1990. Distribution and taxonomy of birds of the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 London.
7. Stepanyan, L.S., 1990. Conspectus of the Ornithological Fauna of the USSR. Nanuka, Moscow.

8. Stresemann, E., Heinrich, G., 1939. Die Vögel des Mount Victoria. Ein Beitragzur Ornithologie von Burma. Mitt. Zool. Mus. Berlin 24, 151-264.

9. Vaurie, C., 1957. Systematic notes on Palearctic birds No. 27 Paridae: the genera Parus and Sylviparus. Am. Mus. Novit. 1852, 1-35.
10. 鄭光美. 2017. 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3版). 北京: 科學出版社.

相關焦點

  • 見過的幾種山雀
    山雀是山雀科(Paridae)各鳥種的通稱。小型鳴禽。樹棲,主食昆蟲及其幼蟲。 常見於平原、丘陵、盆地等,在山地林區數量猶較平原地區的數量多。
  • 鳥類百科: 山雀類鳥種的野外識別
    胸中部無黑色縱紋下體白的山雀  沼澤山雀體小(11.5釐米),頭頂及頦黑色,臉頰白。上體偏褐色或橄欖色,下體近白,兩脅皮黃,無翼斑或項紋。與褐頭山雀易混,但通常無淺色翼紋而具閃輝黑色頂冠。褐頭山雀體小(11.5釐米),頭頂褐、頦黑,臉頰白。上體褐灰,下體顯皮黃,無翼斑或項紋。與沼澤山雀易混,但一般具淺色翼紋,頂冠褐色且較大,頭顯比例較大。煤山雀體小(11釐米),頸背部有白斑。頭頂黑、喉及上胸黑,翼具兩道白色翼斑。有的亞種具尖狀的黑色冠羽。
  • 中國鳥界中的一群「小花臉」-山雀
    本期介紹的是在我國常見的幾種被稱作「山雀」的鳥類。頭頂和枕部亮黑色,黑色圍兜小而整潔,上背部、兩翼、腰部和尾羽均為暗棕灰色,下體、臉頰部和頭側白色,胸部和腹部米白色,兩脅沾灰色或皮黃色。兩翼次級飛羽具淺色羽緣,與褐頭山雀非常相似。野外識別的標準主要有叫聲和翼斑形狀,但針對西古北界亞種的特徵對區內鳥類的鑑定似乎幫助不大。裸區:喙短而粗,較褐頭山雀更厚更粗壯,黑色,喙緣淺藍灰色。
  • 南京現中國最小的鳥紅頭長尾山雀 小巧可愛
    今天(2月16日),在南京古林公園裡,數十隻體型小巧可愛,體型約桌球大小的小山雀光臨梅花嶺樹林中,此鳥俗名小老虎、紅寶寶兒,它們常從一棵梅花枝間突然飛至另一樹上,不停地在枝葉間跳躍或來回飛翔覓食。據愛好拍鳥市民武先生稱,「看來,滿山清香四溢梅花還真是金山銀山,不但吸引來不少遊客,就連中國最小的鳥兒紅頭長尾山雀也來安家嘍!南京城內一般喜鵲較多,而紅頭長尾山雀在南京難得一見,這些鳥很膽怯,有人想用手機拍下它們的倩影,可人稍一靠近它們就飛走。」
  • 大山雀,遠東山雀,蒼背山雀,綠背山雀和黃腹山雀的辨識
    山雀科鳥類體型比較小,嘴短而強,主要棲息於森林和林緣灌叢,性格活潑,不甚懼人。大山雀近年來分成了大山雀,遠東山雀,蒼背山雀。
  • 紅頭長尾山雀
    紅頭長尾山雀       紅頭長尾山雀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紅頭長尾山雀雌雄羽色相似,但因亞種不同而羽色略有變化。
  • 一些關於山雀的小常識哦!你可千萬被錯過~
    山雀的飼養初養時,如果它們不適應麵食的話,可以把麵包蟲放在麵食上面引誘他們吃食,這樣它們就會慢慢適應了,另外不要因為他們喜歡吃蟲子就光給他們蟲子吃,這樣很容易養死他們的。在野外山雀是一種食蟲鳥類,可以說是很多害蟲的天敵。
  • 南京現中國最小的鳥「紅頭長尾山雀」 小巧可愛
    今天(2月16日),在南京古林公園裡,數十隻體型小巧可愛,體型約桌球大小的小山雀光臨梅花嶺樹林中,此鳥俗名小老虎、紅寶寶兒,它們常從一棵梅花枝間突然飛至另一樹上,不停地在枝葉間跳躍或來回飛翔覓食。
  • 鳥種活頁:褐冠山雀
    褐冠山雀Grey-crested Tit目 雀形目(Passeriformes
  • 綠背山雀,也叫青背山雀,是一種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的雀鳥
    綠背山雀,也叫青背山雀,是一種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的雀鳥。綠背山雀,是一種體型略大(約13釐米)的山雀。在中國其分布僅與白腹的大山雀亞種有重疊。綠背山雀,雄雌同形同色,最為顯眼的是肩部綠色區域與頸部黑色區域交界處有一條細的亮黃色環帶。
  • 每天帶你了解一種鳥--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指的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鳴禽亞目的一科。頭頂羽毛長而松,在樹枝間築巢,呈囊狀,側開口。長尾山雀,約有3屬9種,包括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的長尾山雀和分布於北美洲的叢山雀,我國有1屬5種。長尾山雀科(Aegithalidae),雀形目的一科。小型鳴禽。形態與習性似山雀,有人置其於山雀科中。與山雀科的區別在於尾甚長。呈凸形。
  • 灰藍山雀
    在瓜果飄香的新疆烏魯木齊,食果和食蟲鳥類有著豐富的食物來源,一種灰白相間的小鳥--灰藍山雀是這裡的「常駐居民」。
  • 圖文教程:白臉山雀寫意畫法匯集
    蘋果 白臉山雀 白臉山雀畫法之一 來源:《國畫入門訓練新編 寫意花鳥篇 鳥 1》,王瑤編著,安徽美術出版社。 白臉山雀幾種不同的姿態參考
  • 福州鼓嶺迎來紅頭長尾山雀等鳥兒避暑
    紅耳鵯(圖片由福建省觀鳥協會會員「好鳥」、「烏鶇」拍攝)東南網7月26日訊(本網記者 馮川葉)今年這個「加長版」三伏天,熱得眾多人選擇空調房避暑,其實不僅是人們懂得避暑,鳥兒同樣如此。觀鳥會志願者「北紅」告訴記者,在鼓嶺柳杉簇擁的道路兩旁,紅嘴相思鳥、棕頭鴉雀、紅頭長尾山雀、強腳樹鶯、叉尾太陽鳥、紅頭穗鶥、斑姬啄木鳥、黃嘴慄啄木鳥異常熱鬧,沿途常見它們在柳杉樹上捉蟲的身影;在鴛鴦谷裡,常能看到斑尾鵑鳩、山斑鳩、松鴉、紅嘴藍鵲飛來飛去;在柯坪水庫,小鸊鵜們總是悠悠蕩蕩徜徉在綠水波光裡;鼓嶺棧道旁,更有畫眉、棕頸鉤嘴鶥、斑胸鉤嘴鶥、灰翅噪鶥躲在林底暗處覓食
  • 山雀才不是什麼好鳥,整天想著大腦
    如果在路上看到這種眼神無辜,長相呆萌,像一團毛球的小鳥,記得提高警惕:恭喜你遇到了世界上最邪惡的生物之一,殺戮機器大山雀,外號「殭屍山雀」(大山雀英文名 Great tit,大乳頭?)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山雀是兇殘的霸王龍和迅猛龍的直系血親。
  • 養鳥人功課:從煤山雀貝子談起,了解下容易弄混的山雀和水嘴現象
    從飼養方式上來後說,沒個亞種沒有太大區別,所以無論你不需要知道自己具體養的是哪一個細分種類,只知道是煤山雀即可。貝子對於新手來說,都屬於比較難分辨的,常常有人把貝子、紅子、黑子和點子搞混,誤認為是一種鳥。小編自己再看一些照片時也偶爾搞錯,這幾種鳥亞種多,很多亞種之間實在是長得太像了,我們通過一張圖就能一目了然,這四種東西到底有多像!是不是有點臉盲?
  • 自然觀察 | 普通的罕見鳥——黃腹山雀
    黃腹山雀廣泛分布於中國東南部,在福州地區,按理說應該像遠東山雀一樣常見才是,可事實並非如此,這種鳥似乎有些許神秘。事情,還要從兩三年前說起。2015年十月我第一次看到這種活潑的小鳥,自然是高興不已,之後又陸續看到,習以為常。
  • 綠背山雀公母如何鑑別?如何飼養管理山雀?
    綠背山雀---我國稀有,是一種體型略大(約13釐米)的山雀。在中國其分布僅與白腹的大山雀亞種有重疊。在中國西南各省,西藏南部、雲南、貴州、四川各省可見,綠背山雀在中國的分布北限可達陝西、甘肅南部的秦嶺一線,東限長江中遊的湖北省,在臺灣島也有本物種分布。在中國其分布僅與白腹的大山雀亞種有重疊。
  • 每天帶你了解一種鳥-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指的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鳴禽亞目的一科。頭頂羽毛長而松,在樹枝間築巢,呈囊狀,側開口。長尾山雀,約有3屬9種,包括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的長尾山雀和分布於北美洲的叢山雀,我國有1屬5種。 長尾山雀科(Aegithalidae),雀形目的一科。小型鳴禽。
  • 世界上最萌的小肥啾——銀喉長尾山雀
    銀喉長尾山雀,據說是世界上最萌的鳥。人送外號:「小肥啾」。它的存在是科學界十大未解之謎之一,因為人們始終無法明白,這麼小的翅膀是如何支撐這個圓滾滾的身體撲騰撲騰地飛行的?銀喉長尾山雀,又叫做銀喉山雀。其東北亞種身體幾乎全白,現已提升為獨立鳥種北長尾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