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它既能夠給地錶帶來光明和溫暖,又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在西方國家裡,很多人喜歡塗上防曬霜躺在沙灘上曬太陽,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曬太陽對人體還是有好處的。在中國,很多人會選擇在太陽猛烈的時候曬被子、曬衣物,因為據說太陽光裡的紫外線能夠起到殺菌的作用。但是猛烈的太陽光有時候也有不好的一面,長時間將有顏色的異物置於太陽下暴曬,很容易導致顏色褪去,這是為什麼呢?
要想知道為什麼太陽光能夠讓衣物的顏色褪去,需要從衣物呈現顏色的原理講起。過去的科學家通過對顏色材料的長期研究,發現起到呈現顏色作用的主要是一種名為「生色團」的化學鍵。和其它化學鍵的性質類似,一旦發生了破裂,材料的性質就會發生改變。科學家表示,生色團能夠吸收太陽光中特定波長的光子,然後將不被吸收的光子反射出來,這樣人類看到物質所呈現出來的顏色其實就是被發射出來的特定波長光子。
如果長期將材料放在太陽下暴曬的話,太陽光裡的高能量分子就會將生色團破壞掉,導致它們改變了吸收光子的波長。當光子的能量越強時,生色團被破壞的速度就越快,在宏觀上表現為材料褪色的速度越快。那麼什麼顏色在太陽的長期照射下最容易褪色呢?很多人認為顏色越淺就越容易褪色,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經過科學家的實驗證明,紅色是最容易發生褪色的一種顏色。在光譜分析中,紅光的波長是所有可見光中最長的,這意味著紅光所具備的能量也是最低的。因此當一束太陽光照射在衣物上時,紅光通常都會被反射出來。
而且紅色的材料對紫外線的吸收能力是最強的,但紫外線本來就攜帶著較高的能量,這樣一來紅色衣物就會發生褪色。衣服除了曬久之外,洗多了也會出現褪色的情況,那麼是否能夠通過染色讓它恢復原來的顏色呢?確實是可以這麼做,因為衣物的顏色原本就是通過染色獲得的。要想實現衣物染色,首先需要準備特殊的染色水溶液,其中的材料根據要求而變化。然後把衣物放進染色液中,這時候染色液中的染料就會從水中移動到纖維中。
這種情況持續一段時間後,水中的染量和纖維中的染量達到平衡,從而達成了染色的目的。這時候再將衣物拿出來再洗一遍,也不會輕易將染料從衣物中驅趕出來。至於為什麼有些衣物洗多了會褪色,而有些並不會?為什麼有些衣物剛買來洗會褪色,有些則不會,這和衣物的材料以及染色的方法密切相關的。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如今人類在選購衣物上不只是對質量有所要求,對顏色搭配以及顏色的固定程度也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