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腫瘤學對話高峰論壇」順利召開 全球20個國家逾千位專家共...

2020-12-02 醫脈通

第五屆「腫瘤學對話高峰論壇」順利召開 全球20個國家逾千位專家共話肺癌診療新模式

2020-11-12 來源:醫脈通

近日,由勃林格殷格翰主辦的Conversations In Oncology(腫瘤學對話高峰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本次會議是自2016年首次引入中國以來舉辦的第五屆肺癌學術盛會。鑑於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停息,會議以「線上+線下」方式開展,吸引了全球20多個國家逾千名從事肺癌臨床和科研的專家、學術精英參與。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上海市肺科醫院周彩存教授和來自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Barbara Melosky教授共同擔任會議主席,束永前教授、操樂傑教授、王燕教授、李峻岭教授、張力教授、宋啟斌教授等也出席並主持了會議,與嘉賓共同探討了肺癌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聯合治療、生物標誌物檢測-精準診療等肺癌診療的前沿進展和臨床實踐。

 

精準醫學時代,中國肺癌診療的挑戰和機遇並存

 

近年來,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NGS)、液體活檢等診斷技術的迅速發展,使肺癌治療由傳統的粗放式治療轉為由靶向治療為代表的精準化治療和多學科綜合治療,可以說精準化分子分型已經成為了當前肺癌診療的基石。


而在中國,肺癌診療依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數據顯示,中國新增肺癌病例數佔全球新增病例的37%。僅2015 年,中國新發的肺癌病例就高達78.7萬例,死亡人數約為63.1萬例,發病率(57.26/10萬)和死亡率(45.87/10萬)都持續維持在高位。在2003-2015年間,中國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從30.9%提升到40.5%,但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僅從16.1%提升到19.7%。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都揭示著中國肺癌診療水平在「精準化」的道路上任重道遠。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對此分析認為,一方面,部分檢測技術平臺在臨床應用上存在標準化和規範化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新藥的加速獲批上市無疑為患者帶來了多樣化的治療選擇,但如何根據患者的生物學特徵,提供個體化、精準化的治療,是臨床上的一大挑戰。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


但與此同時,王潔教授表示,在肺癌邁向精準醫療的時代,諸多機遇也與挑戰並存。首先,國內肺癌診斷技術在整體上已經緊跟國際步伐,湧現了一批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和真實性的檢測技術平臺,以求真求實的態度助力診斷標準規範化;其次,國家對腫瘤的防治也尤為重視,接連出臺政策,鼓勵更多創新藥儘早進入臨床使用,以及加快支持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讓廣大患者能夠真正用得起、用得上「救命好藥」。

 

序貫治療,為EGFR突變陽性NSCLC患者探索長生存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約佔約佔肺癌總數的80%-85%。在我國,約有50%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攜帶EGFR基因突變。對於這類患者,EGFR-TKI是目前標準一線治療方案,但由於腫瘤的不斷演化,患者難以避免會出現獲得性耐藥。選擇一種既能延緩疾病進展、又能保持生活質量的治療策略是治療EGFR 突變NSCLC的關鍵目標。因此,EGFR突變陽性的治療順序仍然是目前的研究熱點。


勃林格殷格翰Flavio Solca博士從腫瘤克隆選擇的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索。在他看來,EGFR突變的腫瘤存在遺傳異質性,因此了解EGFR-TKI的抑制譜對於指導治療順序至關重要,未來也仍需了解基線時EGFR突變腫瘤的分子特徵,並採用血液NGS檢測進行分析。


 

廣東省人民醫院塗海燕教授


廣東省人民醫院塗海燕教授則進一步分享了國際上最新的EGFR-TKI藥物治療克隆選擇假說。對比一代EGFR-TKI,二代EGFR-TKI可以延遲EGFR腫瘤細胞克隆演變和獲得性耐藥的時間,且經泛HER家族抑制劑二代EGFR-TKI治療後,獲得性T790M突變的腫瘤細胞更「純」,可能有助於提高二線使用三代EGFR-TKI治療的應答率和PFS。而直接經三代EGFR-TKI治療後,腫瘤克隆異質性增強,可能產生更多「未知」的獲得性耐藥,導致後續靶向治療的機會減少。因此,從該學說出發,阿法替尼序貫奧希替尼的治療順序,可能是臨床上可選的、療效較優的治療策略。


這一猜想在一項回顧性、觀察性、真實世界研究GioTag中得到了印證。該研究旨在評估攜帶EGFR陽性突變(Del19/L858R)晚期NSCLC患者一線阿法替尼治療,且在失敗後出現T790M耐藥突變,二線序貫奧希替尼治療的療效。結果顯示,患者使用阿法替尼序貫奧希替尼治療的中位OS為37.6個月。在亞組中,亞裔和Del19突變患者獲益更為明顯,其中位OS分別為44.8個月和41.6個月。在31例Del19突變的亞裔患者中,中位OS更是高達45.7個月(即將近4年時間)、中位持續治療時間(TOT)為40.0個月。韓國成均館大學醫學院Keunchil Park教授對這一結果表示由衷地讚嘆,「GioTag的數據證實,EGFR突變的亞裔患者(尤其是Del19患者)更能從阿法替尼一線治療序貫奧希替尼的治療順序中獲得更長生存期。」

 

上海市肺科醫院周彩存教授


具體在EGFR突變陽性治療的臨床實踐中如何為患者「排兵布陣」,上海市肺科醫院周彩存教授認為,臨床醫生要「想得更遠」,不僅需要考慮患者的生存獲益,更要關注患者的經濟負擔和生活質量。「儘管與之前相比,不少抗癌藥的價格有所下降,但即便如此,對於不少老百姓仍是一筆較為沉重的經濟負擔。可以看到,阿法替尼一線治療現已獲醫保覆蓋,假如發生獲得性耐藥,患者在二線治療依然可以選擇同樣被納入醫保的奧希替尼,可以說「2+3」序貫治療模式能夠大大減輕病人經濟負擔。除此之外,肺癌也是一種是慢性病、老年病,臨床用藥要考慮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在現有EGFR-TKI中,阿法替尼對CYP450酶的影響最小,能夠提升靶向治療的便利性、減輕患者合併用藥的負擔。」周彩存教授如是說。

 

個體化治療,為EGFR突變陽性NSCLC患者尋找最優決策


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約有10%-20%為EGFR非經典突變,主要包括S768I、L861Q、G719X和20ins等單一突變以及合併經典突變或非經典突變的複合突變。由於臨床對其了解相對有限,相關的治療策略確是臨床的難題之一。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Barbara Melosky教授介紹,大多數EGFR非經典突變都是致癌驅動突變,具有潛在的臨床意義,且不同EGFR-TKI藥物對特異性突變具有不同的活性。在進一步的研究中,一代EGFR-TKI回顧性研究顯示,非經典突變NSCLC患者對藥物治療的應答效果有限;而LUX-Lung系列臨床試驗(2、3和6)通過大規模的前瞻性療效數據,證實了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對於S768I、L861Q、G719X以及複合突變均有效,真實世界研究的數據也與LUX-Lung試驗相一致,相比一代EGFR-TKI顯著提高PFS。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燕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燕教授對此表示,「截至目前為止,臨床已發表超過600例接受阿法替尼治療的非經典突變NSCLC患者數據,應該說阿法替尼的數據要比其他EGFR-TKI治療非經典突變患者的數據更為成熟。也正是基於顯著的療效,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指南(NCCN)將阿法替尼作為非經典EGFR突變一線治療的主要推薦。」


非小細胞肺癌(NSCLC)腦轉移也是目前肺癌治療的難點。由於患者中位生存期較短,不少專家正致力探討更有效的治療方法,以改善患者預後。就目前來看,可以穿透血腦屏障的EGFR-TKI是腦轉移有效的治療方法。


中國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病理所何肇基教授認為,腦轉移患者存在不同狀態,如腦實質或腦膜轉移、無症狀或症狀性患者等,由於EGFR-TKI的劑量可能影響CNS暴露和預後,因此個體化治療選擇十分重要。多個臨床研究和真實世界數據表示,阿法替尼在腦轉移和軟腦膜轉移患者中都顯示了具有腦穿透性和臨床活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操樂傑教授


對於是否在晚期NSCLC腦轉移患者中聯合使用EGFR-TKI和放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操樂傑教授表達了個人觀點。在他看來,EGFR-TKI起效快,副作用少,而放療對腦功能影響較大,可能對患者後期的生活質量有所影響,因此可以在相對年輕的患者群體中首選靶向治療,如果患者在服用EGFR-TKI後有所緩解,可以適當考慮推遲放療的時間。

 

腫瘤領域管線豐富,加速引入多個新藥造福中國患者

 

據了解,Conversations In Oncology(腫瘤學對話高峰論壇)是勃林格殷格翰面向肺癌領域打造的高水平學術交流盛會,本次會議是自2016年首次引入中國以來舉辦的第五屆。除了一如既往地為國內外頂級專家構建高品質的對話平臺、促進學術交流,勃林格殷格翰Flavio Solca博士作為主辦代表之一,也展示了公司最新的腫瘤研發管線。


目前,勃林格殷格翰在美國、瑞士、德國和奧地利設立了五家研發中心,重點為肺癌、胃腸道癌以及其他腫瘤探索新型治療方法,尤其在靶向腫瘤細胞治療、腫瘤免疫治療和聯合治療方面,更是取得了全球領先的科研成果,包括Xentuzumab、SOS1和MEK雙靶點抑制劑、SIRPα拮抗劑和VEGF/Ang2抑制劑等在內備受矚目的創新藥物。

 

 

勃林格殷格翰中國醫學事務部負責人李智總監

 

作為一家世界領先的、以研發創新藥物為主核心的製藥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多年來一直秉承對中國患者的承諾,以更多創新的、高質量的藥物,滿足中國患者的治療需求。勃林格殷格翰中國醫學事務部負責人李智總監表示:「在肺癌領域,首個第二代、不可逆TKI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靶向藥吉泰瑞®(阿法替尼)已在國內上市,另一個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尼達尼布在歐洲也獲批晚期肺腺癌的適應症。隨著近年中國註冊環境的持續向好,勃林格殷格翰有望加速引入更多創新藥物,以及同步積極參與在全球開展的早期研究,爭取讓更多中國患者儘早享受到全球前沿的科學技術成果。預計在2030年前,有近70個創新藥和適應症在中國獲批,其中與肺癌和其他腫瘤相關的藥物和適應症將佔據相當大的比重。未來,勃林格殷格翰也將與中國的專家學者共同努力,讓更多腫瘤新藥快速推向臨床治療,為患者帶來獲益,為社會創造價值!」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第五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圓滿結束 東協國家積極推廣投資機遇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合辦的第五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於昨天圓滿結束。因應疫情關係,今屆論壇移師網上,新平臺打破地域界限,超過6,000名來自約80個國家及地區的觀眾於網上參與。
  • 渝城論道、共話人因——第五屆中國人因工程高峰論壇在重慶舉行
    2020第五屆中國人因工程高峰論壇10月17日-18日,第五屆中國人因工程高峰論壇在重慶隆重召開。一方面,人因工程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在載人航天領域,人因工程對保障載人航天中的「人」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人因工程的發展隊伍也不斷壯大,自歷屆中國人因高峰論壇舉辦以來,為各領域專家提供了相互交流、學習與借鑑的機會,深入促進了人因工程的技術發展和產學研的交流與合作,本屆人因工程高峰論壇的召開之際,正值中國空間站發展的新階段,未來人因工程與人的協同作用將更加密切。
  • 2019第五屆國際服務機器人產業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
    6月29日,由中國機械工業國際合作諮詢服務中心、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南京市麒麟科技創新園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由中國服務機器人及特種機器人產業聯盟具體承辦的第五屆國際服務機器人產業高峰論壇在南京金陵飯店召開。論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指導,同時得到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大力支持並受邀作為南京市政府舉辦的「2019南京創新周」的重要內容。
  • 雲端盛開 雲下綻放·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
    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 2019年11月19日,第五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武漢成功舉辦。國內來自國家有關部委、地方政府,航天、網際網路、金融等行業相關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等近400位領導和專家齊聚一堂,共商商業航天產業發展大計,論壇還邀請了來自俄羅斯、美國、法國、英國、義大利、荷蘭、新加坡、日本、瑞典、澳大利亞等近20個國家的專家與展商參加了論壇。
  • 首屆中英免疫學高峰論壇順利召開
    2017年5月24-28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牛津大學、中國免疫學會、英國免疫學會聯合主辦,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首屆中英免疫學高峰論壇&2017第五屆醫科院-牛津免疫學轉化醫學中心研討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勝利召開。
  • 第五屆杭州全球企業論壇會 ——慧眼行動專場分論壇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重要講話精神,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務實合作,由浙江省中小企業協會、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杭州日報報業集團主辦,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責任公司特別支持的「2020第五屆杭州全球企業家論壇」,於2020年11月1-3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G20峰會會場隆重召開。
  • 第五屆全國高校木結構設計競賽收官及第六屆木結構新進展論壇召開
    上海2020年12月24日 /美通社/ -- 第五屆全國高等學校木結構設計競賽近日圓滿落下帷幕。本屆競賽由同濟大學、教育部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辦,廣州大學及同濟大學承辦,加拿大木業協辦。競賽收到了來自東南大學、廣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23所高校的37件作品。
  • 慧眼行動·第五屆杭州全球企業論壇會
    為貫徹落實關於學生視力健康問題的重要指示精神及教育部等八部委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慧眼行動從10月27日開始到10月31日,在杭州地區進行了為期5天的公益活動,免費幫助杭州人民進行眼健康檢查、免費體驗慧眼二代設備,還邀請青少年近視防控專家圍繞青少年近視防控相關內容作了全面的講解
  • 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2020城市安全管理峰會在京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提昇平安中國建設水平,11月20日-21日,由人民日報社、清華大學指導,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聯合主辦的「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在北京召開。
  • 全球藝場,見證上海力量丨第六屆上海對話——藝術開啟未來高峰論壇...
    11月9日,2020第六屆上海對話——藝術開啟未來高峰論壇在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期間舉辦,市、區委辦局代表、職能管理部門代表、國內外知名藝術機構、藏家和媒體代表等近500人出席本屆論壇。 權威數據解讀藝術市場延續前五屆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本屆上海對話高峰論壇繼續專注藝術市場前沿動態,分別發布《2019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全球統計年報》、《2019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統計年報》、《雅昌指數報告——疫情下的中國藝術品藝術市場》、《2020上海自貿區文化藝術藍皮書》。
  • ...第五屆護理論文報告會暨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動員大會順利召開
    【曙光·新聞】曙光醫院第五屆護理論文報告會暨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動員大會順利召開 2020-12-0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消費 新科技 新動力 第八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8日在蓉盛大舉行
    正因如此,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9第八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全新起航,將於11月8日在成都盛大召開。屆時,100位商界精英、學者專家、私募大佬將圍繞「新消費新科技新動力」的主題,對打造中國企業全球競爭力等熱點話題進行研討,剖析消費引領下的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科技創新、醫藥創新、消費創新、工業創新......
  • 第五屆「全球治理·東湖論壇」在武漢舉行
    聚焦「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  第五屆「全球治理·東湖論壇」在武漢舉行  11月16日,由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主辦的第五屆「全球治理·東湖論壇」在武漢東湖賓館舉行。
  • 全國茶產業標準化高峰論壇召開
    6日,由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茶葉學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的全國茶產業標準化高峰論壇暨標準化工作年會在安溪縣召開。同時表示,當前我國茶標準體系尚不完善,與國際有機標準接軌相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茶產業的快速發展,本次會議在安溪召開,對推進茶產業標準化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希望來自全國茶業界的專家學者共商茶事、共話發展,為中國茶產業標準化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 ...第五屆國際核電小堆發展高峰論壇(ISMRF 2019)在上海成功舉辦
    2019年12月5日-6日,第五屆國際核電小堆發展高峰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本屆論壇是由上海英致商務諮詢有限公司作為主辦單位,中船集團719所、國家電投集團中央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作為支持單位共同舉辦。
  • 全國茶產業標準化高峰論壇在「中國茶都」安溪縣召開
    全國茶產業標準化高峰論壇在「中國茶都」安溪縣召開 2020-11-06 19:57:28 孫虹 攝   中新網福建安溪11月6日電 (林清鍛 許藝燕 張錦川)全國茶產業標準化高峰論壇暨標準化工作年會6日在「中國茶都」福建安溪召開。來自全國茶業界的專家學者共商茶事、共話發展,為中國茶產業標準化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 第五屆BBS生物質論壇揚帆起航,助力生物質行業打造頂級交流平臺
    BBS 2013,BBS2014,BBS2015,BBS2016……轉眼BBS 2017第五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源與生物質利用高峰論壇已正式啟動,自第五屆BBS生物質論壇(2017年3月16-17日;上海)正式推出三周時間以來,已受到生物質行業內企業和專家的廣泛關注!很多行業內的企業和科研單位已報名參與!
  • 第五屆珠峰醫學論壇-泌尿外科分論壇成功舉辦
    第五屆珠峰醫學論壇-泌尿外科分論壇成功舉辦 2020-06-20 05: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五屆頁遊高峰論壇 創建企業發展新機遇
    而網頁遊戲高峰論壇作為網頁遊戲產業中一個具有權威性、最具有影響力的大會這五年來一直默默的影響和推動著整個產業的發展。 「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推動產業走向海外」。主管部門領導多次在行業發展會議上提到整個遊戲的行業的發展目標,而網頁遊戲高峰論壇正是秉承著責任與繼任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
  • 匠心共鑄晶耀絲路 浙江浦江水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召開
    匠心共鑄晶耀絲路 浙江浦江水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召開 2017-1016日,以「匠心共鑄 晶耀絲路」為主題的「2017浦江·水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浙江浦江舉辦。水晶行業國際知名企業高管、專家與浦江百餘家水晶企業共聚浦江,共同探討水晶行業發展與轉型的熱點和焦點話題,剖析行業發展趨勢。  在本次論壇上,當動感的音樂響起,機器人舞團帶來了精彩的開場表演。工業機器人時代來臨,當傳統匠人遇到機器人,如何找準向新製造轉型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