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經濟區的南翼位於浙江省的地理中心,這裡是紹興、台州、金華、麗水四大城市的交界地帶,這裡是錢塘江、溫州江、靈江、曹三日月江的源頭,這裡住著江南最大的孔氏,南北朝時,蕭梁昭明太子的蕭統隱居在這裡,編纂了著名的《文選》,2019年5月18日,磐安縣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排名。
磐安縣位於浙江省中部的金華市東部,周圍分別與東陽市、永康市、豫園32262兩處;雲縣、仙居縣、天台縣、新昌縣相鄰,1939年設立磐安縣,據《中國地名由來辭典》記載,境內有綜合股價、安文二鎮,各取一個字而得名,成為磐石之安,另一種說法是荀子富國中安於盤石的國家的詩句,表示堅決不能破壞的意思,取磐石的安義命名為磐安。
管轄兩條街道、七個鎮、五個鄉,安文街道、新渥街道、冷水鎮、仁川鎮、尖山鎮、尚湖鎮、玉山鎮、綜合股價鎮、方前鎮、雙峰鄉、窈川鄉、雙溪鄉、九和鄉、盤峰鄉、縣人民政府駐安文街道龍山路,距省城杭州113公裡。
她在春秋戰國時代越國了,秦屬會稽郡、閩中郡,東漢興平二年(195)會稽郡漢寧縣,三國吳黃龍三年(231)東部屬於始平縣,赤烏八年(245)南部屬於永康縣,寶鼎元年(266)北部屬於吳寧縣,晉太康元年(280)屬於吳寧縣、永康縣、始豐縣,隋大業三年(607)東北屬諸及,東部屬臨海,西南屬永康,中部屬烏傷,唐萬歲登封元年(696)東部為唐興縣,東南為蝗蟲;雲縣,西南為永康縣,東北為東陽縣,北宋鹽平二年(999年)開始屬於東陽、永康、貴雲、天台等縣,元明清因的,清順治四年(1647)劃定了位於東陽、永康、貴雲、仙居四縣交界處的綜合股價山區,計劃縣治,稱為四平縣,康熙首次撤離了縣,光緒11年(1885)設立了永仙縣丞署。
民國24年(1935)8月,國民黨浙江省政府劃定永康、東陽、貴雲、仙居、天台五縣交界的山區,設綜合股價山陷落安泰區,俗稱五平縣,民國28年(1939年)7月正式設縣,駐在綜合股價鄉學田村,隸屬於浙江省第四行政監督監察區,最初將綜合股價山命名為盤山縣,之後同名命名為磐安縣,民國三十八年(1939年)7月1日正式成立了磐安縣,民國三十二年(1943)開始民國三十六年(1947)3月屬於浙江省第三政監督區。
1949年10月屬於金華專區,縣城遷往安文鎮,1953年9月,烽火3226℉;雲縣潘潭鄉冷水、聯合、章巖等7個村莊被編入磐安縣,1956年9月,尚湖鄉第十村、第十一村被編入天台縣新中鄉,1958年磐安縣被合併為東陽縣,1961年2月,安文公社仁州管理區石上、石雨坑營局部性地向雲縣進發了,1963年7月,雙溪人民公社的金家、袁家、下屋三個生產營被編入了東陽縣,1965年6月,雙峰公社的三丘田營回到了仙居縣,1976年8月,位於山區的前公社田心營被編入了天台縣。
1983年7月恢復了磐安縣,屬於金華地區,東陽縣的嶺口、玉峰、尖山、胡宅等4個鄉鎮被劃分為磐安縣,1985年5月成立了地級金華市,2007年8月墨林鄉被合併為安文鎮,玉山鎮妙塘村進入了尖山鎮,深澤鄉馬為了尋求山村和冷水鎮的水窪,聚集了村莊,進入了新的渥鎮,2018年1月,尖山鎮、萬蒼鄉、胡宅鄉併入尖山鎮,盤峰鄉、維新鄉、高二鄉併入盤峰鄉,安文鎮、新渥鎮、深澤鄉被改建成街道。
縣境位於綜合股價山脈的中心,這裡是浙江東丘陵的西南部、金衢盤地東北緣,以中低山山區的地形為主,有名字的包括蒼山、仙霞嶺等5200多個巨峰,清明尖端(青梅頂端)1314米,萬山享有祖國的榮譽,她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多雨,又被稱為「浙中盆栽、天然氧氣吧」,有中國香菇之鄉、中國生態龍井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中國苦瓜之鄉、中國高山曰白鄉、中國藥材之鄉等美稱。
國內動植物種類豐富,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0.9%,列入龍井茶原產地保護工作,有黃山木蘭、紅子樹、紅豆杉、長葉卡雅等國家保護樹種,有蟹猴、獨木舟、紅塞姆、紅角乾等國家保護動物,這裡是浙江省中藥生產基地,有1205種藥用植物,這裡水資源豐富,有花崗巖、螢石、石英、黃鐵礦、錳等礦物,其中,綜合股價山自然保護區是全國唯一以中藥材料質量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浙江八味中白朮、元胡、玄參、貝母、白芍主產磐安,通稱磐五味。
磐安縣是全縣旅遊模範縣,是旅遊名勝和養生福地,集原生態山水、地質奇觀、古村和獨特民俗於一體,有昌文塔、萬工堤、鍾英堂、花臺山、石霞嶺、長壽嶺、斤潭、安福寺等古蹟,夾溪寨、綜合股價山、百丈潭、夾溪、獨秀屏幕、螺峰、石水牛、十裡楓林、朱錫嶺、花溪風景區、雲山省級旅遊區等,近年來,這裡形成了櫻花谷、杜鵑谷、玫瑰谷等五大花谷,身心平安、自由自在磐安的品牌不斷地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