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如何到達北美的?新證據表明,他們走的可能不是陸路是水路

2020-12-05 FUN知識點

一直以來,關於早期人類如何抵達北美洲都是極具有爭議的話題,人們普遍認為第一批「開路者」靠白令陸橋從亞洲走到了北美,這條連接兩個大陸的無冰走廊在大約14800年前隨著海平面的下降而浮現,也讓遷徙成為可能。然而,最近有研究者們現,首批定居者可能沒走陸路,而是沿著太平洋沿岸走了水路。

新的證據來自一個史前人類定居點的發現,這個遺址被稱為「Cooper's Ferry archeological site」,位於愛達荷州西部的羅克裡克河和下薩蒙河交界處,俄勒岡州立大學的人類學教授洛倫·戴維斯和他的團隊在這裡進行了10年的考古發掘,找打了大量早期人類活動痕跡。

在一個7×13米的挖掘區內,發掘人員一共發現了189件文物,包括27件石器和161件石質碎片,可能是在石器打制過程中剝落的。此外,這裡還出土了一些馬的骨骼和火燒痕跡,據推測,發掘區域是一個食物加工場所,人們用石器工具對馬進行處理,然後烤制食用。放射性碳測年表明,人們曾經長期在此生活,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16500年前,比無冰走廊出現的時間早了1000多年。

此前的研究中,人們認為美洲的第一批定居者是1.3萬年前到達美洲大陸的「克洛維斯」人,但是隨著越來越多早於1.3萬年的定居點被發現,這種說法已經遭到了質疑。比如在南美洲的智利,考古學家們就發現了可以追溯到1.4到1.9萬年前的人類活動遺址。

所以,結合這次的發現,戴維斯認為早在無冰走廊形成之前,人們就已經達到了美洲大陸,而最有可能的方式便是靠船。

除此之外,戴維斯還在遺址附近發現了一些矛、箭鏃等,與日本北部發現的同類製品風格極為相似。但是這種相關性還處在猜測階段,並未得到人骨證據的證明。

雖然許多考古和人類學家都對戴維斯的說法提出了質疑,但是戴維斯表示他將進一步尋找這批早期定居者與史前日本人的聯繫,以及人類靠水路從亞洲到達北美洲的證據。

你對人類可能走水路到達北美洲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讚、評論,每天一點泛閱讀!

相關焦點

  • 新研究發現:人類最初到達北美大陸的時間比我們以為的要早一萬年
    最近考古學家們在墨西哥的一個洞穴中有了一個新發現:人類可能在3萬年前就到達北美大陸了,這比之前的估計早了1萬到1.5萬年。新修訂的時間框架將大大更新考古學界對早期人類的認知,甚至意味著教科書都得重寫。正如在墨西哥北部Chiquihuite洞穴發現的石器所證明的那樣,人類首次冒險進入北美的時間是在3.1萬至3.3萬年前,而不是更普遍認為的1.5萬至2萬年前。而且,幾乎可以肯定,第一批到達北美大陸的人是沿著太平洋沿岸路線到達的。這個發現將對目前考古學界已有的一個重要理論產生質疑:這個理論認為克洛維斯人是第一批到達北美大陸的人類。克洛維斯文化是北美大陸的一種史前的古印第安人文化。
  • 新研究發現:人類最初到達北美大陸的時間比我們以為的要早一萬年
    最近考古學家們在墨西哥的一個洞穴中有了一個新發現:人類可能在3萬年前就到達北美大陸了,這比之前的估計早了1萬到1.5萬年。新修訂的時間框架將大大更新考古學界對早期人類的認知,甚至意味著教科書都得重寫。根據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兩項相關研究,第一批到達北美的人並沒有等待巨大的冰架融化,而是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高峰期到達了北美大陸。正如在墨西哥北部Chiquihuite洞穴發現的石器所證明的那樣,人類首次冒險進入北美的時間是在3.1萬至3.3萬年前,而不是更普遍認為的1.5萬至2萬年前。而且,幾乎可以肯定,第一批到達北美大陸的人是沿著太平洋沿岸路線到達的。
  • 專家說人類可能1.4萬多年前到達北美
    新華網華盛頓4月6日電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類可能在1.4萬多年前就已經到達過北美,比之前認為的要早1000年。據最新一期《科學》雜誌網絡版報導,美國俄勒岡大學考古學家丹尼斯·詹金斯等人在俄勒岡州一處洞穴中發現了一些古人類糞便化石以及少量古器物,這些排洩物可能與生活在西伯利亞和東亞其他地區的早期人類有關,而這些早期人類的歷史比「克洛維斯文化」早1000多年。 「克洛維斯文化」因「克洛維斯石矛」而得名,大約存在於1.29萬年至1.32萬年前。
  • 人類究竟何時到達美洲?可能早於預期
    圖片來源:Mads Thomsen考古學家在墨西哥中部山區挖掘出一個洞穴,其中的出土物表明,人類在3萬多年前就佔領了該地區,這說明人類到達北美的時間比想像的至少早了1.5萬年。相關研究7月22日發表於《自然》。
  • 新證據表明,臺灣不是南島語系唯一起源
    但在2日至6日召開的中國東南及環太平洋地區史前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南島語系也可能起源於其他地區。「臺灣並不是南島語系向南擴散的唯一出口。利用各種機會和條件,南島語系同樣可以經過福建和兩廣沿海地區擴散。」臺灣考古學家臧振華說。
  • 新證據表明,地殼板塊構造可能始於30多億年前
    新的證據表明,這種地質過程至少在32億年前就開始了,這比我們預期的時間要早得多。科學家發現來自澳大利亞的古代巖石帶有磁性特徵,這可能與太古宙(40億到25億年前)的側向運動有關。 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來自哈佛大學古地磁實驗室的地質學家亞歷克布倫納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基本上可以說,這個地質證據可以將地球板塊構造的記錄往前追溯至地球歷史的更早時期。根據我們發現的證據,似乎板塊構造更有可能發生在早期地球上,這就證明地球比很多人想像的更像今天的地球。
  • 新證據表明,地殼板塊構造可能始於30多億年前
    新的證據表明,這種地質過程至少在32億年前就開始了,這比我們預期的時間要早得多。科學家發現來自澳大利亞的古代巖石帶有磁性特徵,這可能與太古宙(40億到25億年前)的側向運動有關。 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來自哈佛大學古地磁實驗室的地質學家亞歷克布倫納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基本上可以說,這個地質證據可以將地球板塊構造的記錄往前追溯至地球歷史的更早時期。根據我們發現的證據,似乎板塊構造更有可能發生在早期地球上,這就證明地球比很多人想像的更像今天的地球。
  • 世衛發言人:現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動物 蝙蝠最有可能是自然...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21日表示,當前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流傳著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和陰謀論。世衛組織認為,就現有證據來看,這一病毒起源自動物而非實驗室人為製造。世衛組織發言人法德拉·沙伊卜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目前正與兩種「大流行」鬥爭,分別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虛假信息大流行」。針對近期在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流傳的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她表示,所有已知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源自動物,而不是經實驗室人工幹預或製造而來的。她說,目前來看蝙蝠最有可能是這類病毒在自然界中的貯主。
  • 想和你詳細說說:如何通過汽車,自行車和火車從歐洲到亞洲的陸路旅行!
    如果您想搭便車,騎車或開車從歐洲到亞洲(陸路乘車或火車), 以下是您可以採取的所有可能路線的詳細概述。 您將找到有關渡輪,邊境,籤證以及如何處理途中可能遇到的障礙的信息。
  • 墨西哥洞穴裡的新發現 將人類走進美洲時間提前1萬年
    他們把將奇基韋特山洞的證據,與來自北美及美國其他考古遺址的數據結合起來進行了研究。「在這裡,我們使用貝葉斯年齡建模方法,分析了42個北美和白令考古遺址的年代數據,並使用由此產生的年代框架,闡明了人類傳播的時空模式。」
  • 新研究表明:重力會影響人類如何做出決策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在恆定的引力場下進化而來的,引力始終存在,它是我們感知世界背景的一部分,我們無法看到它聞到它或觸摸它,然而引力在人類行為和認知中起著重要作用。長時間暴露於零重力,例如在太空任務期間,會導致人體的若干結構和功能變化。
  • 研究發現北美定居者食用三文魚最早證據
    原標題:研究發現北美定居者食用三文魚最早證據   一項日前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在1.15萬年前的阿拉斯加人類居住區發現的三文魚骨頭,是人類在北美食用三文魚的最早證據。而這表明,魚類為該地區的定居者提供了重要的食物來源。
  • 物理學家: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第五種基本力可能存在
    但在過去幾年裡,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存在第五種基本力量。新的研究還沒有發現這第五種力量,但它確實表明我們仍然沒有完全理解這些宇宙力量。基本力是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一部分。這個模型描述了所有的量子粒子,包括電子、質子、反物質等。夸克、中微子和希格斯玻色子都是模型的一部分。模型中的「力」一詞有點用詞不當。
  • 二億四千八百萬年的人類遺蹟,人類不是地球上唯一的高級智慧生物
    有證據表明複雜的生命形式可能存在於數十億年前的地球上有很多準確的證據表明,人類可能不是出現在地球上的第一種複雜的生命形式。事實上,最近的研究和考古發現表明,複雜的生命形式可能出現在地球上,而此時科學家們說地球上什麼都沒有。「三十八億年前發現生命的證據是令人震驚的……」縱觀我們星球的歷史,我們會發現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地球大約有四十六億年的歷史。
  • 外星生命可能在月球嗎?7個科學證據表明月球或是外星基地?
    有沒有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月球會是外星生命的基地嗎?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外星人?是有的,我們就是活生生的外星人證據,但是除了人類以外,我們再也沒有發現其他星球上的生命,難道其他外星人存在呢?不幸的是暫時沒有,但這並不能證明它們不存在。外星世界存在的概率是有限的非零,但我們沒有證據。
  • 新的研究表明,北美被殖民後,土壤侵蝕和衝積的速度加快了10倍
    來自中國、比利時和美國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歐洲人殖民北美大陸之後,土壤侵蝕和「衝積」的速度加快了10倍。昨天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人類是如何以遠遠超過自然本身所能達到的速度改變北美地貌的。
  • 哥倫布並不是第一個到達北美的歐洲人,為什麼說他發現了新大陸?
    北美洲是被亞美利亞洲的簡稱,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大洲,總面積達2422萬平方千米,北美洲的組成包括北美大陸以及位於北部北冰洋中的眾多島嶼,還有位於北美洲東南部大西洋加勒比海中的眾多島嶼。整個美洲大陸有時候又被稱為「新大陸」,那麼到底誰先發現了這個新大陸呢?如果以人類探索自然為基礎,以最先到達美洲大陸的人類作為發現者,那麼毫無疑問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人類就是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人類起源於數百萬年前的非洲東部,而後人類的足跡開始從非洲走出,前往亞洲和歐洲地區,但是由於南北美洲和與亞非歐地區分離,古人無法穿過大洋到達美洲。
  • 歷史:新的證據證明人類確實獵殺了猛獁象!
    波蘭的考古學家本周宣布,他們已經在25000年前的猛獁象骨中發現了一塊燧石,證實了早期人類捕殺猛獁象的假設。在波蘭接受科學界採訪時,參與該項目的考古學家之一。有人表示,這一發現為支持當前關於獵人在歐洲冰河時期瞄準猛獁象的方式的理論提供了重要證據。雖然在世界其他地方發現的猛獁遺骸已經表明人類可能已經捕殺過它們,但這一發現提供了具體的證據,並且是歐洲首例。
  • 無限的宇宙中有外星人,地球上的人類也見不到
    然而,即便宇宙中的智慧者是無限的,但是,人類見到他們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為啥?(參見短文《構成宇宙的三大基礎應該是時間、空間、層次》)我就從層次、空間、時間三方面來分析之: 1, 層次:我們人類所能接觸和交流的外星人,只能是存在於行星,或衛星上的,或者說,存在於-1空間層次,或-2空間層次上。假如有外星人存在於銀河系以上空間層次上,那麼,人類和他們根本無法接觸,他們也根本無法與人類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