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有過這樣的體驗:第一次見到一個人,就覺得對方不是個好人,後來深入了解後果然發現對方人品不行。
又比如,面對一個突發狀況時,你第一反應就是我應該從這裡破局,結果後面證明了你的選擇果然正確。
這種第一反應,下意識的選擇,通常會被稱為「自覺」,或者說是第六感。第六感往往具有以下幾個特徵:迅速出現在大腦中,且我們意識不到它的由來。
一直以來,第六感都被賦予了各種「玄之又玄」的神秘特徵。其實,這種感覺沒有什麼特別「不科學」的地方,其背後是有心理學依據的。
(1)第六感背後的心理學
第六感可以解讀為:即時的情境解讀,其背後的邏輯是:通過少量的細節,與我們大腦中已有的資料快速匹配,然後得到一個分析結果。
就比如,你覺得一個人一眼看上去就不是好人,其背後的分析過程是這樣的:
你通過對方的長相,表情或者語氣,從大腦中匹配出了一個類似的人,這個人不是好人,所以你得出了對方也不是好人。
只不過,這個思考過程往往是一瞬間的,潛意識上的,看起來就像是一種冥冥中的感覺。
(2)如何提升第六感
知道了原理,你就會發現,第六感也是能提升的。就像有些人看起來「天生」自覺就相當準確,其實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後天提高的。
首先,你得具有豐富的經驗,你大腦中儲存的「經驗」越多,你的匹配越準確。越是熟悉的領域,自覺的準確性越高。
其次,提高自己的敏感性,學會從蛛絲馬跡中分析出有用的信息。刻意地去感受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細節。
再次次,學會在適當的條件下運用自覺,通常來說,在規則不明確、不確定性大、影響因素複雜的情況下(比如說選擇配偶,預測未來),更適合用第六感
最後,使用直覺時,要放空內心,不要被情緒和偏見所影響,才能更好地得出結論。
(3)不過度使用第六感
事實上,第六感只不過是一種經驗分析。有時候它會比一般的分析更有用,但並不代表它一直都是準確的,盲目相信直覺會讓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通常來說,我們還是要把理性和直覺相結合。在複雜,但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可以多使用直覺。但在一些可以量化分析的情境下,還是應該用理性去分析。
本質上,第六感只不過是一種複雜的心理學現象,不必否定它,也沒必要神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