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生態世界」主題公眾科學日暨國際植物日科普活動舉辦

2020-11-22 中國科學院

「奇妙的生態世界」主題公眾科學日暨國際植物日科普活動舉辦

2019-05-27 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一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迎來第十五屆,主題為「科技強國 科普惠民」,向社會全面展現科技造福人類的巨大成果及美好願景,激發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關注和興趣,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建院70周年。5月18日上午,「奇妙的生態世界」主題公眾科學日暨國際植物日大型科普活動拉開序幕。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唐威華介紹了國際植物日活動的相關情況,並宣布科普嘉年華正式啟動。植生生態所研究員晁代印作了題為《我們的食物從哪裡來》的科普講座,生動有趣的內容吸引了百餘位聽眾,報告介紹了傳統糧食作物通過基因工程的改造後表現的眾多優良性狀,以及在漫長進化史上發生的有趣演化,在交流提問環節,現場氣氛熱烈,小朋友和家長遨遊在植物的世界裡。植生生態所研究員楊琛帶來了科普講座《腸道裡的小人國和細胞裡的大工廠》,介紹了各種奇妙的微生物細胞工程及其產物是如何改造利用,從而造福於人類的,小朋友們和楊琛交流互動,激發了小朋友們科學探索的興趣。植生生態所研究員譚安江帶來了題為《「蠶」氏物語:從吃蘋果到吐蜘蛛絲》的科普報告,介紹了家蠶的相關科普知識,展示了轉基因家蠶表現出的奇特新性狀,激發了小朋友們的好奇心與想像力。

  18日下午,小朋友和家長在志願者的帶領下,參與公眾科學日實驗室開放活動。共有14個實驗室加入實驗室開放活動,設置了有趣的主題如植物的「親子鑑定」、水稻種子形態考察、水稻葉片DNA提取和觀察、光對種子成長的影響、植物與昆蟲的攻防互作、探索生命基本單元-細胞的奧秘、非你莫『薯』、人類健康的「安全衛士」、會發光的細菌、微生物的製造、藍細菌與代謝工程、蟲草是怎麼形成的、我和蠶寶寶有個約會、微觀昆蟲小世界等。伴隨著志願者的指導講解,孩子們擼起袖子,戴上手套,觀察顯微鏡下奇特的微觀世界,領略多種微生物創造的美麗王國,讚嘆昆蟲精妙的軀幹結構及其有趣的取食過程。每個小朋友收穫了科普活動證書,在學到科學知識的同時體驗了與植物、昆蟲和微生物近距離接觸與「對話」的樂趣。家長們表示學到了許多有趣的科學知識,和孩子一起動手做實驗,既難忘又開心。

  5月18日至26日,通過海報的形式舉行《太空培養植物》展覽,介紹太空培養植物的原因、現狀、影響及發展,吸引了一大批中小學生。

  神奇奧妙的生物科學知識與輕鬆有趣的實驗室互動體驗,伴隨大家度過了愉快而有意義的一天。公眾科學日活動通過有趣活潑的傳播方式向社會公眾普及深奧的科學知識,從講課式的刻板灌輸變成探索性的科學小遊戲,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讓孩子們在快樂的自主學習中受到科學精神的薰陶。活動為公眾搭建了完善的科普交流平臺,營造了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的良好氛圍,在傳播科學知識和科學思維的同時,展現了科學的魅力,提高了科學素養,引導公眾正確理性地認識科學技術,用科技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一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迎來第十五屆,主題為「科技強國 科普惠民」,向社會全面展現科技造福人類的巨大成果及美好願景,激發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關注和興趣,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建院70周年。5月18日上午,「奇妙的生態世界」主題公眾科學日暨國際植物日大型科普活動拉開序幕。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唐威華介紹了國際植物日活動的相關情況,並宣布科普嘉年華正式啟動。植生生態所研究員晁代印作了題為《我們的食物從哪裡來》的科普講座,生動有趣的內容吸引了百餘位聽眾,報告介紹了傳統糧食作物通過基因工程的改造後表現的眾多優良性狀,以及在漫長進化史上發生的有趣演化,在交流提問環節,現場氣氛熱烈,小朋友和家長遨遊在植物的世界裡。植生生態所研究員楊琛帶來了科普講座《腸道裡的小人國和細胞裡的大工廠》,介紹了各種奇妙的微生物細胞工程及其產物是如何改造利用,從而造福於人類的,小朋友們和楊琛交流互動,激發了小朋友們科學探索的興趣。植生生態所研究員譚安江帶來了題為《「蠶」氏物語:從吃蘋果到吐蜘蛛絲》的科普報告,介紹了家蠶的相關科普知識,展示了轉基因家蠶表現出的奇特新性狀,激發了小朋友們的好奇心與想像力。
  18日下午,小朋友和家長在志願者的帶領下,參與公眾科學日實驗室開放活動。共有14個實驗室加入實驗室開放活動,設置了有趣的主題如植物的「親子鑑定」、水稻種子形態考察、水稻葉片DNA提取和觀察、光對種子成長的影響、植物與昆蟲的攻防互作、探索生命基本單元-細胞的奧秘、非你莫『薯』、人類健康的「安全衛士」、會發光的細菌、微生物的製造、藍細菌與代謝工程、蟲草是怎麼形成的、我和蠶寶寶有個約會、微觀昆蟲小世界等。伴隨著志願者的指導講解,孩子們擼起袖子,戴上手套,觀察顯微鏡下奇特的微觀世界,領略多種微生物創造的美麗王國,讚嘆昆蟲精妙的軀幹結構及其有趣的取食過程。每個小朋友收穫了科普活動證書,在學到科學知識的同時體驗了與植物、昆蟲和微生物近距離接觸與「對話」的樂趣。家長們表示學到了許多有趣的科學知識,和孩子一起動手做實驗,既難忘又開心。
  5月18日至26日,通過海報的形式舉行《太空培養植物》展覽,介紹太空培養植物的原因、現狀、影響及發展,吸引了一大批中小學生。
  神奇奧妙的生物科學知識與輕鬆有趣的實驗室互動體驗,伴隨大家度過了愉快而有意義的一天。公眾科學日活動通過有趣活潑的傳播方式向社會公眾普及深奧的科學知識,從講課式的刻板灌輸變成探索性的科學小遊戲,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讓孩子們在快樂的自主學習中受到科學精神的薰陶。活動為公眾搭建了完善的科普交流平臺,營造了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的良好氛圍,在傳播科學知識和科學思維的同時,展現了科學的魅力,提高了科學素養,引導公眾正確理性地認識科學技術,用科技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瀋陽分院舉辦「雲上公眾科學日」活動
    5月23日至24日,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遼寧省科學技術廳、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瀋陽市科學技術局、瀋陽市科學技術協會,以及瀋陽分院系統各單位共同舉辦主題為「雲遊中科院 暢想新生活」的「雲上公眾科學日」活動。  5月23日,瀋陽分院分黨組副書記郭秀銀宣布瀋陽分院「雲上公眾科學日」活動啟動。
  • 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
    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 2019-05-27 紫金山天文臺 【字體:大 中 小】   5月18日至19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暨青島市科技活動周期間,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及青島市天文愛好者協會組織了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
  •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將舉行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
    植物的光影世界種子大百部5月19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將舉行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屆時昆明植物研究所將面向社會開放,傳播科學知識,服務社會大眾、拉近公眾和科學的距離。自2004年5月舉辦首屆公眾科學日以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每年的5月中旬的周末會面向社會開放一天,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的活動詳情將通過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官方微信(KIB-CAS)推送。互動體驗類活動一:明星植物mini講堂昆明植物園保育著許多珍稀瀕危植物,它們被植物學家譽為植物中的大熊貓、揚子鱷或者白鰭豚……野外已難覓蹤跡。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舉辦「奇妙海洋探秘之旅」線上公眾科學日
    5月23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奇妙海洋探秘之旅」公眾科學日活動成功舉辦,豐富多彩的直播內容吸引了超過8萬名觀眾參與觀看。本屆公眾科學日首次採用線上形式舉辦,並通過今日頭條、抖音進行同步直播。2個小時的直播中,公眾跟隨主持人的腳步在線雲遊國內規模最大、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館及深海標本庫,與科研人員一起通過科學實驗「探秘海洋」,並進行了生動有趣的海洋科普知識問答,可謂是開啟了一場「奇妙海洋探秘之旅」。
  • 本周末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活動舉行,精彩的科普活動等你來
    記者日前從有關方面獲悉,中科院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將於5月18日至19日舉行,屆時,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中科院蘭州化物所、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將面向公眾開放,並組織系列科普講座及多場實驗活動,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維民將作「摩擦潤滑中的科學與技術」報告。  活動期間,公眾走進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可以參觀國家實驗室科普展廳,還能與亞洲能量最高、規模最大的重離子加速器面對面,更有多場科學實驗秀等你來。
  •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公眾科學日來啦!5月19日一起走進科學世界
    雲南網訊(記者 張蕊)自2004年5月舉辦首屆公眾科學日以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每年5月中旬的周末都會面向社會開放一天。5月19日,昆明植物所將舉行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傳播科學知識,拉進公眾和科學的距離。
  • 中科院海洋所直播奇妙海洋,公眾科學日推探秘之旅
    5月23日,中科院海洋所通過直播舉辦了「奇妙海洋探秘之旅」公眾科學日活動,公眾跟隨主持人腳步在線雲遊國內規模最大、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館及深海標本庫,與科研人員一起通過科學實驗「探秘海洋」。在「探秘海洋」科學實驗環節,「海水發電實驗」,大家了解了海洋腐蝕的電化學原理及開展海洋腐蝕防護的重要性;「一杯滄海」模擬了海洋酸化的過程,生動展示了海洋酸化的危害;通過「海藻標本製作」在線展示,公眾學習到了海藻標本製作的基本方法,可在家進行動手操作;通過展示海月水母的培養環境及各生活史階段,生動詮釋了「水母寶寶誕生記」。
  • 植生生態所開展「實驗室開放日」系列科普活動
    5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四屆公眾科學日、「國際植物日」到來之際,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10個課題組面向上海市中小學生開放,開展「實驗室開放日」系列科普活動。近百名中小學生和家長前往植生生態所各個實驗室參觀,參與開放的實驗室開展各具特色的科學知識講解及實驗操作體驗活動。
  •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舉辦2019公眾開放日活動—新聞—科學網
  • 科學就在日常點滴中——走進中科院第15屆公眾科學日活動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董瑞豐)實驗室裡「製造」龍捲風、探索晶片的內部世界、從「星際爭霸」遊戲看人工智慧博弈技術、虛擬主播讓基礎科學走進「二次元」……中國科學院第15屆公眾科學日於18日、19日舉辦活動,一大批科研場所向公眾開放,「硬核」科學在這裡變得炫酷起來。
  • 中科院物理所首次舉辦線上公眾科學日 吸引數百萬網友觀看
    由中國科學院物理所主辦的「中二所的奇妙冒險」——中科院物理所第17屆公眾科學日活動5月23日舉行。本次公眾科學日首次採用全程線上直播的方式,給公眾帶來一次關於物理、關於科學的「雲上盛宴」。  據介紹,本次公眾科學日的主題是「中二所的奇妙冒險」,以線上第一人稱視角,呈現妙趣橫生的科學冒險故事。
  • 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雲端綻放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5月24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5月23日至5月24日是中國科學院第16屆公眾科學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等在甘院所開展了以「雲遊中科院,暢想新生活」為主題的線上活動,吸引了社會各界科學愛好者觀看網絡直播,取得良好科普效果。
  • 科普福利!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本周末一大波直播來襲
    直播標題:"雲遊中科院 暢想新生活"直播時間:5月23日 9:30-12:00  直播標題:"雲遊中科院 暢想新生活"直播時間:5月23日 14:00-17:00 直播標題:"雲遊中科院 暢想新生活"直播時間:5月24日 9:30-12:00直播平臺:西瓜視頻「中國科普博覽」,抖音「中國科普博覽
  • 中科院物理所公眾科學日:液氮棉花糖你敢吃嗎?
    (趙竹青 攝) 人民網北京5月19日電(趙竹青)「液氮炒棉花糖嘍!」幾位小朋友、大朋友滿臉興奮而又略帶遲疑地將剛出鍋的液氮棉花糖放入口中,在品嘗到新奇食物的一瞬間,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繼而拿出手機掃碼了解原理。這是記者在19日舉行的中科院物理所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上看到的有趣一幕。 來自全國各地的上萬名觀眾共同參與了這場關於物理的科學狂歡。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公眾科學日吸引上萬參觀者
    央廣網大連5月19日消息(記者賈鐵生 通訊員王永進 楊超)5月18至19日,春風和煦,天朗氣清。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在這裡,2018年大連市科技活動周拉開了大幕,一場以「我和科學有個約會」為主題的公眾科學日活動向公眾免費呈現。兩天內,活動共吸引了來自高校、中小學、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各界12000餘名公眾前來參觀,規模創歷年公眾科學日活動之最。
  • 上海有機所舉辦第九屆「絢麗多彩的化學世界」科普公開日活動...
    上海有機所舉辦第九屆「絢麗多彩的化學世界」科普公開日活動 2020-05-25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舉辦第九屆「絢麗多彩的化學世界」主題科普公開日活動。
  • 大連市自然資源局舉辦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啟動四項線上主題活動,科普海洋知識大連地處北半球暖溫帶,紅樹林分布較少,但大連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海岸、海灘型濱海溼地豐富。結合大連的實際情況,大連市自然資源局確定了今年的宣傳活動以海洋溼地保護、海洋科普知識作為主要內容。據了解,此次宣傳活動設置了線上主會場和分會場。
  • 「全國科普日」西安植物園系列科普活動
    2019年9月14日,以「禮讚共和國、智慧新生活」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範圍內同步啟動,活動將持續到9月20日。在此期間,陝西省西安植物園通過舉辦科普講解、科普進校園、科普展覽、科普體驗等活動,帶領參與者了解植物與人類的關係、生物的多樣性、感受自然之美、從而保護自然。
  • 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暨核心植物園青年科學節廣州主會場活動啟動
    科普報告現場1.5億年的古魚類化石、現場嘗試如何提取DNA……10月31日至11月6日,「以嗨,科學!」為主題的「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暨核心植物園青年科學節(廣州)」活動持續舉行。1日,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與華南植物園共同主辦的啟動儀式在華南植物園舉行。公眾可現場與青年科學家們互動據了解,廣州分院系統各科研院所單位、攜手中國科學院核心植物園以及華南農業大學等11家單位共同參與此次活動,向公眾展示科學之美、環境之美、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