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網訊(記者 張蕊)自2004年5月舉辦首屆公眾科學日以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每年5月中旬的周末都會面向社會開放一天。5月19日,昆明植物所將舉行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傳播科學知識,拉進公眾和科學的距離。
活動主題:植物的光影世界
舉辦日期:5月19日
開放時間:9:00-16:00
地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藍黑路132號
籤到臺:昆明植物所一號門(原本山川、極命草木前)、各活動點;
報名方式:所有參加昆明植物所公眾科學日活動的市民需通過科普博覽網報名系統進行報名,填寫相關信息,通過審核後領取導航圖,免費進入昆明植物園。(各類指定活動採取線上預約、現場預約、郵件預約等不同形式,具體參見具體活動下方報名方式。)
活動報名二維碼
諮詢電話:0871-65223009
活動安排:在活動籤到處憑藉網上報名信息領取「導航圖」,如果是以集體形式報名,根據實際到場人數發放「導航圖」。「導航圖」旨在提供直觀和趣味的導航方式引導公眾體驗公眾日相關活動,並在參觀過程中收集相應數量的印章,集齊一定數量的印章即可兌換相應的小禮品(禮品有限,送完為止)。
互動體驗類
互動體驗類活動一:明星植物mini講堂
昆明植物園保育著許多珍稀瀕危植物,它們被植物學家譽為植物中的大熊貓、揚子鱷或者白鰭豚……野外已難覓蹤跡。在公眾科學日當天,我們將帶領公眾近距離感受它們的存在,聆聽它們的科學故事,了解它們不平凡的生命,與科學家們一起攜手保護綠水青山。
一、mini講堂開講方式:
mini講堂共有4個明星植物:漾濞槭、大百部、地湧金蓮、華蓋木。遊客需在植物園中自行找尋,找到後可獲得導航圖蓋章;
漾濞槭 陳智發 攝
地湧金蓮 陳智發 攝
mini講堂開講時間:每場約10-20分鐘
漾濞槭和地湧金蓮的開講場次為:
10:00;11:00;13:00;14:00;15:00
大百部和華蓋木的開講場次為:
10:30;11:30;13:30;14:30;15:30
mini講堂互動方式:
1、凡參與定點講堂的遊客,可獲得參與紀念品一份;
2、參與mini講堂知識問答的遊客,按答題正確率,可獲得相應獎品。
3.報名方式:根據開講時間自行前往相關活動地點參加。
互動體驗類活動二:植物手工皂DIY
植物手工皂 馮石 攝
植物天然皂基,搭配植物香油、香料、色素,薰衣草香、檸檬香,迷迭香、甜橙、葡萄柚、紫羅蘭等,哪種是你的最愛?經過魔術般的調和製作過程體驗,舒爽夏日,DIY自己專屬的各種花卉造型的手工皂,就是這麼任性的體驗。
互動體驗類活動三:顏色——絢爛多彩的植物外衣
通過化學實驗讓公眾了解各種條件的變化對植物顏色的影響。活動旨在充滿樂趣的實驗中讓參與者關注生活中的植物化學,讓有興趣的年輕人對科學產生無盡遐想。
活動地點: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華立樓A棟207室)
參加人數:全天2批次,每批次10人左右,青年學生最佳。
活動時間:
上午:9:00-12:00(第一批次)
下午:13:30-16:30(第二批次)
參與人員要求(必須能全程參與的):
(1)初中三年級以上、高中三年級以下的在讀青年學生
(2)大學一年級——三年級學生
報名方式:將個人簡歷發至郵箱897125910@qq.com
互動體驗類活動四:顯微鏡下觀察會發光的轉基因植物
螢光顯微鏡下的擬南芥 劉念 攝
通過植物基因工程方法,將來源於海洋生物「水晶果凍水母」( Aequorea victoria)並經過優化的綠色螢光蛋白GFP轉入了植物分子生理學研究的重要模型植物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十字花科),在螢光顯微鏡下,親身體驗這些轉基因擬南芥植物中發出的奇妙螢光。
活動地點:資源植物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北樓一樓
活動時間:上午10:00-10:45,10:45-11:15
下午2:00-2:45,2:45-3:15
參加人數:一共四場,每場次限10人。
參加人員要求:高中一年級學生及以上人員方可預約報名參加。
報名方式:選定需要參加場次,識別二維碼報名參加。
二維碼
互動體驗類活動五:探尋宮崎駿動漫裡的植物世界
從孩童時候起,宮崎駿的動畫就一直陪著我們成長。他的作品可以跨越年齡的限制,讓我們沉浸在他創造的時空中,感受自然美好的畫面,細膩溫暖的情感。想知道宮崎駿動畫裡面那些關於植物的秘密嗎?那就快來加入「探尋宮崎駿動漫裡的植物世界」活動中吧。
活動地點:昆植標本館會議室
講堂時間:上午:09:00-10:00; 11:00-12:00
下午:13:30-14:30; 15:00-16:00
參加人數:一共四場,每場次限40人。
活動互動形式:現場競猜活動
報名方式:選定需要參加場次,識別二維碼報名參加。
參觀講解類
參觀講解類活動一:奇異植物大搜羅(地點:奇異植物館)
捕蠅草 梁萌萌 攝
豬籠草、捕蠅草、瓶兒草、茅膏菜,昆明植物所的植物可不是吃素的,個個身懷絕技專吃小昆蟲,不信來「奇異植物館」見識見識。
預約報名方式:
預約地點:扶荔宮主題溫室大門科普諮詢服務窗口處,提前現場預約;
預約時間:上午場預約時間9:00,下午場預約時間11:00;
免費講解場次:10:30;11:30;13:45;15:45。
形式和流程:
1、採取現場預約的方式進行報名,每場最多帶領20人(包括小孩),進入奇異植物館參觀;
2、現場報名首先需參與者填寫報名表登記(包括姓名、參觀人數和聯繫方式);屆時工作人員會發一個報名序號給報名人,上面會標註具體的參觀時間,報名者憑藉此紙條參與對應時間段的講解場次。
3. 參觀注意事項:每人報名人數不得超過三人(包括小孩),參觀場館內部時禁止拍照。
參觀講解類活動二:奇異種子等你來!(地點:種子博物館)
豬腰豆、豬屎豆、鷹嘴豆、山羊豆、木蝴蝶,形態各異的果實和種子,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植物做不到的,不信來「種子博物館」見識見識。
參觀時間:09:00-15:00 網上報名成功後,自行安排時間前往參觀。
參觀講解類活動三:了解不一樣的研究所歷史(地點:昆明植物研究所所史館、植物科普館)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立於1938年,前身為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由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與雲南省教育廳合作創辦,以「原本山川 極命草木」為所訓,1959年正式更為現名。雲南被譽為「植物王國」,昆明植物所的發展歷程也是中國特別是植物王國近現代植物學、植物化學、植物資源保護與持續利用等領域穩步向前發展的歷史見證。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史館籌建於2016年8月,2018年7月24日正式開館。所史館館內面積550平方米,以文字、圖片、實物、多媒體、場景還原等多種形式,從雲南近代植物學研究史入手,通過歷史沿革、學科建設、蔡希陶和吳徵鎰專館、科研隊伍、野外科考、合作與交流、黨群工作、文化生活及科學傳播、今日昆植、輝煌昆植等十一個版塊,全面展示昆明植物所八十年來「紮根邊疆、獻身科學、艱苦創業、協力創新」的風雨歷程、光輝成就和文化傳承。公眾日當天所史館及植物科普館將對外免費開放,自行安排時間前往參觀。
參觀地點:所史館、植物科普館
參觀時間:09:00-15:30
參加形式:網上報名成功後,自行安排時間前往參觀。
互動展示講解類
互動展示講解類活動一:植物科學畫系列展示
植物科學畫是一門伴隨著本草學、植物分類學發展起來的插畫藝術。在攝影技術發明之前,植物科學畫是人們識別植物的最方便和直觀的媒介,對於植物學,特別是植物分類學的早期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如今,植物科學畫在植物科學上的作用式微,僅在植物志書、圖鑑或是分類學期刊中有所保留,作為對植物形態文字描述的輔助。但與此同時,植物科學畫作為一種獨特的繪畫形式,科學性和藝術性上的融合使其具有強烈的自然表現力,也留給了畫家充分的發揮創作空間。昆明植物所將以展板的形式向公眾展示部分植物科學畫,請自行安排時間前往參觀。
活動當天將有植物畫(列印版)免費發放,加蓋標本館館章。上午分發50份,下午50份,共計準備100份。先到先得,發完即止。
活動地點:植物標本館前
參觀時間:09:00-15:30
參加形式:網上報名成功後,自行安排時間前往參觀。
互動展示講解類活動二:「超越肉眼」圖片展
人類是視覺動物,通過眼睛捕捉大量信息,但人類的感官終究有界,限制了我們對自然的理解。藉助各種科學成像技術,我們看到更多的色彩(紫外和紅外攝影),洞察事物的內部(X光攝影),審視細微的結構(掃描電子顯微鏡等)並感受環境的溫度(紅外熱成像)。這些科學圖像不僅拓展我們對植物世界的認識,還帶有強烈的藝術美感。
參觀地點:行政樓三樓報告廳
參觀時間:09:00-15:30
參加形式:網上報名成功後,自行安排時間前往參觀。
互動展示講解類活動三:帶你認識不一樣的小型消防站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與昆明市盤龍區公安消防大隊於2018年9月聯合共建消防站。為保證昆明植物所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的順利進行,同時針對近期昆明地區高溫、乾燥的天氣情況,將與盤龍區消防大隊共同聯合執勤,由盤龍區消防大隊-昆明植物所小型消防站派出一個戰鬥班的人員與消防車輛駐守當天活動現場。
活動當天,感興趣的公眾還可以實地參觀小型消防站,了解消防員戰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消防戰士還將針對消防知識進行互動展示和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