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公眾科學日來啦!5月19日一起走進科學世界

2020-11-27 雲南網

  雲南網訊(記者 張蕊)自2004年5月舉辦首屆公眾科學日以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每年5月中旬的周末都會面向社會開放一天。5月19日,昆明植物所將舉行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傳播科學知識,拉進公眾和科學的距離。

  活動主題:植物的光影世界

  舉辦日期:5月19日

  開放時間:9:00-16:00

  地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藍黑路132號

  籤到臺:昆明植物所一號門(原本山川、極命草木前)、各活動點;

  報名方式:所有參加昆明植物所公眾科學日活動的市民需通過科普博覽網報名系統進行報名,填寫相關信息,通過審核後領取導航圖,免費進入昆明植物園。(各類指定活動採取線上預約、現場預約、郵件預約等不同形式,具體參見具體活動下方報名方式。)

活動報名二維碼

  諮詢電話:0871-65223009

  活動安排:在活動籤到處憑藉網上報名信息領取「導航圖」,如果是以集體形式報名,根據實際到場人數發放「導航圖」。「導航圖」旨在提供直觀和趣味的導航方式引導公眾體驗公眾日相關活動,並在參觀過程中收集相應數量的印章,集齊一定數量的印章即可兌換相應的小禮品(禮品有限,送完為止)。

  互動體驗類

  互動體驗類活動一:明星植物mini講堂

  昆明植物園保育著許多珍稀瀕危植物,它們被植物學家譽為植物中的大熊貓、揚子鱷或者白鰭豚……野外已難覓蹤跡。在公眾科學日當天,我們將帶領公眾近距離感受它們的存在,聆聽它們的科學故事,了解它們不平凡的生命,與科學家們一起攜手保護綠水青山。

  一、mini講堂開講方式:

  mini講堂共有4個明星植物:漾濞槭、大百部、地湧金蓮、華蓋木。遊客需在植物園中自行找尋,找到後可獲得導航圖蓋章;

漾濞槭 陳智發 攝

地湧金蓮 陳智發 攝

  mini講堂開講時間:每場約10-20分鐘

  漾濞槭和地湧金蓮的開講場次為:

  10:00;11:00;13:00;14:00;15:00

  大百部和華蓋木的開講場次為:

  10:30;11:30;13:30;14:30;15:30

  mini講堂互動方式:

  1、凡參與定點講堂的遊客,可獲得參與紀念品一份;

  2、參與mini講堂知識問答的遊客,按答題正確率,可獲得相應獎品。

  3.報名方式:根據開講時間自行前往相關活動地點參加。

  互動體驗類活動二:植物手工皂DIY

植物手工皂 馮石 攝

  植物天然皂基,搭配植物香油、香料、色素,薰衣草香、檸檬香,迷迭香、甜橙、葡萄柚、紫羅蘭等,哪種是你的最愛?經過魔術般的調和製作過程體驗,舒爽夏日,DIY自己專屬的各種花卉造型的手工皂,就是這麼任性的體驗。

  互動體驗類活動三:顏色——絢爛多彩的植物外衣

  通過化學實驗讓公眾了解各種條件的變化對植物顏色的影響。活動旨在充滿樂趣的實驗中讓參與者關注生活中的植物化學,讓有興趣的年輕人對科學產生無盡遐想。

  活動地點: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華立樓A棟207室)

  參加人數:全天2批次,每批次10人左右,青年學生最佳。

  活動時間:

  上午:9:00-12:00(第一批次)

  下午:13:30-16:30(第二批次)

  參與人員要求(必須能全程參與的):

  (1)初中三年級以上、高中三年級以下的在讀青年學生

  (2)大學一年級——三年級學生

  報名方式:將個人簡歷發至郵箱897125910@qq.com

  互動體驗類活動四:顯微鏡下觀察會發光的轉基因植物

螢光顯微鏡下的擬南芥 劉念 攝

  通過植物基因工程方法,將來源於海洋生物「水晶果凍水母」( Aequorea victoria)並經過優化的綠色螢光蛋白GFP轉入了植物分子生理學研究的重要模型植物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十字花科),在螢光顯微鏡下,親身體驗這些轉基因擬南芥植物中發出的奇妙螢光。

  活動地點:資源植物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北樓一樓

  活動時間:上午10:00-10:45,10:45-11:15

  下午2:00-2:45,2:45-3:15

  參加人數:一共四場,每場次限10人。

  參加人員要求:高中一年級學生及以上人員方可預約報名參加。

  報名方式:選定需要參加場次,識別二維碼報名參加。

二維碼

  互動體驗類活動五:探尋宮崎駿動漫裡的植物世界

  從孩童時候起,宮崎駿的動畫就一直陪著我們成長。他的作品可以跨越年齡的限制,讓我們沉浸在他創造的時空中,感受自然美好的畫面,細膩溫暖的情感。想知道宮崎駿動畫裡面那些關於植物的秘密嗎?那就快來加入「探尋宮崎駿動漫裡的植物世界」活動中吧。

  活動地點:昆植標本館會議室

  講堂時間:上午:09:00-10:00; 11:00-12:00

  下午:13:30-14:30; 15:00-16:00

  參加人數:一共四場,每場次限40人。

  活動互動形式:現場競猜活動

  報名方式:選定需要參加場次,識別二維碼報名參加。

  參觀講解類

  參觀講解類活動一:奇異植物大搜羅(地點:奇異植物館)

捕蠅草 梁萌萌 攝

  豬籠草、捕蠅草、瓶兒草、茅膏菜,昆明植物所的植物可不是吃素的,個個身懷絕技專吃小昆蟲,不信來「奇異植物館」見識見識。

  預約報名方式:

  預約地點:扶荔宮主題溫室大門科普諮詢服務窗口處,提前現場預約;

  預約時間:上午場預約時間9:00,下午場預約時間11:00; 

  免費講解場次:10:30;11:30;13:45;15:45。

  形式和流程:

  1、採取現場預約的方式進行報名,每場最多帶領20人(包括小孩),進入奇異植物館參觀; 

  2、現場報名首先需參與者填寫報名表登記(包括姓名、參觀人數和聯繫方式);屆時工作人員會發一個報名序號給報名人,上面會標註具體的參觀時間,報名者憑藉此紙條參與對應時間段的講解場次。

  3. 參觀注意事項:每人報名人數不得超過三人(包括小孩),參觀場館內部時禁止拍照。

  參觀講解類活動二:奇異種子等你來!(地點:種子博物館)

  豬腰豆、豬屎豆、鷹嘴豆、山羊豆、木蝴蝶,形態各異的果實和種子,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植物做不到的,不信來「種子博物館」見識見識。

  參觀時間:09:00-15:00 網上報名成功後,自行安排時間前往參觀。

  參觀講解類活動三:了解不一樣的研究所歷史(地點:昆明植物研究所所史館、植物科普館)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立於1938年,前身為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由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與雲南省教育廳合作創辦,以「原本山川 極命草木」為所訓,1959年正式更為現名。雲南被譽為「植物王國」,昆明植物所的發展歷程也是中國特別是植物王國近現代植物學、植物化學、植物資源保護與持續利用等領域穩步向前發展的歷史見證。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史館籌建於2016年8月,2018年7月24日正式開館。所史館館內面積550平方米,以文字、圖片、實物、多媒體、場景還原等多種形式,從雲南近代植物學研究史入手,通過歷史沿革、學科建設、蔡希陶和吳徵鎰專館、科研隊伍、野外科考、合作與交流、黨群工作、文化生活及科學傳播、今日昆植、輝煌昆植等十一個版塊,全面展示昆明植物所八十年來「紮根邊疆、獻身科學、艱苦創業、協力創新」的風雨歷程、光輝成就和文化傳承。公眾日當天所史館及植物科普館將對外免費開放,自行安排時間前往參觀。

  參觀地點:所史館、植物科普館

  參觀時間:09:00-15:30 

  參加形式:網上報名成功後,自行安排時間前往參觀。

  互動展示講解類

  互動展示講解類活動一:植物科學畫系列展示

  植物科學畫是一門伴隨著本草學、植物分類學發展起來的插畫藝術。在攝影技術發明之前,植物科學畫是人們識別植物的最方便和直觀的媒介,對於植物學,特別是植物分類學的早期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如今,植物科學畫在植物科學上的作用式微,僅在植物志書、圖鑑或是分類學期刊中有所保留,作為對植物形態文字描述的輔助。但與此同時,植物科學畫作為一種獨特的繪畫形式,科學性和藝術性上的融合使其具有強烈的自然表現力,也留給了畫家充分的發揮創作空間。昆明植物所將以展板的形式向公眾展示部分植物科學畫,請自行安排時間前往參觀。

  活動當天將有植物畫(列印版)免費發放,加蓋標本館館章。上午分發50份,下午50份,共計準備100份。先到先得,發完即止。

  活動地點:植物標本館前

  參觀時間:09:00-15:30

  參加形式:網上報名成功後,自行安排時間前往參觀。

  互動展示講解類活動二:「超越肉眼」圖片展

  人類是視覺動物,通過眼睛捕捉大量信息,但人類的感官終究有界,限制了我們對自然的理解。藉助各種科學成像技術,我們看到更多的色彩(紫外和紅外攝影),洞察事物的內部(X光攝影),審視細微的結構(掃描電子顯微鏡等)並感受環境的溫度(紅外熱成像)。這些科學圖像不僅拓展我們對植物世界的認識,還帶有強烈的藝術美感。

  參觀地點:行政樓三樓報告廳

  參觀時間:09:00-15:30 

  參加形式:網上報名成功後,自行安排時間前往參觀。

  互動展示講解類活動三:帶你認識不一樣的小型消防站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與昆明市盤龍區公安消防大隊於2018年9月聯合共建消防站。為保證昆明植物所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的順利進行,同時針對近期昆明地區高溫、乾燥的天氣情況,將與盤龍區消防大隊共同聯合執勤,由盤龍區消防大隊-昆明植物所小型消防站派出一個戰鬥班的人員與消防車輛駐守當天活動現場。

  活動當天,感興趣的公眾還可以實地參觀小型消防站,了解消防員戰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消防戰士還將針對消防知識進行互動展示和講解。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將舉行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
    植物的光影世界種子大百部5月19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將舉行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屆時昆明植物研究所將面向社會開放,傳播科學知識,服務社會大眾、拉近公眾和科學的距離。自2004年5月舉辦首屆公眾科學日以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每年的5月中旬的周末會面向社會開放一天,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的活動詳情將通過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官方微信(KIB-CAS)推送。互動體驗類活動一:明星植物mini講堂昆明植物園保育著許多珍稀瀕危植物,它們被植物學家譽為植物中的大熊貓、揚子鱷或者白鰭豚……野外已難覓蹤跡。
  • 來約!本周末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活動舉行,精彩的科普活動等你來
    每日甘肅網蘭州5月14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走進中科院,參觀「大國重器」,現場聆聽院士報告,與科研人員面對面交流,一起做有趣的科學實驗……過一個這樣的周末是不是很充實?
  • 科學就在日常點滴中——走進中科院第15屆公眾科學日活動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董瑞豐)實驗室裡「製造」龍捲風、探索晶片的內部世界、從「星際爭霸」遊戲看人工智慧博弈技術、虛擬主播讓基礎科學走進「二次元」……中國科學院第15屆公眾科學日於18日、19日舉辦活動,一大批科研場所向公眾開放,「硬核」科學在這裡變得炫酷起來。
  • 中科院物理所公眾科學日:液氮棉花糖你敢吃嗎?
    (趙竹青 攝) 人民網北京5月19日電(趙竹青)「液氮炒棉花糖嘍!」幾位小朋友、大朋友滿臉興奮而又略帶遲疑地將剛出鍋的液氮棉花糖放入口中,在品嘗到新奇食物的一瞬間,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繼而拿出手機掃碼了解原理。這是記者在19日舉行的中科院物理所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上看到的有趣一幕。 來自全國各地的上萬名觀眾共同參與了這場關於物理的科學狂歡。
  • 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本周末一大波直播來襲
    直播時間:5月23日 15:00-16:00直播平臺:頭條:中科院理化所;抖音:中科院理化所直播標題:「自動化所之光」公眾科學日:雲遊智能世界直播時間:5月23日 10:00-11:00直播標題:「自動化所之光」公眾科學日:雲遊智能世界直播時間:5月23日 15:00-16:00直播平臺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公眾科學日吸引上萬參觀者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公眾科學日吸引上萬參觀者 2018-05-19 15:01:00來源:央廣網
  • 中科院物理所 × bilibili 公眾科學日全攻略,就在今天,來看直播吧!
    (小編定睛一想,覺得事情並不簡單) 偶然看到了牆上的日曆 5月23日 原來是這樣! 超越快樂水的 終極 快樂 奧義! 期待已久的 中科院物理所 × bilibili 第17屆公眾科學日 它終於來了!今年的公眾科學日 變成了史無前例的線上模式就在今天 10:00-21:00 全天大直播,一刻不停歇 鎖定 bilibili 「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 1928號直播間準時上線 1號直播間同步播 不僅有好玩的物理知識 還有眾多UP主陪你一起 聊天吹水帶你飛 形式變了,快樂不減宅在家裡也能暢遊物理所趕快收好這份全天快樂時間軸看看都有哪些驚喜吧!
  • 中科院海洋所直播奇妙海洋,公眾科學日推探秘之旅
    5月23日,中科院海洋所通過直播舉辦了「奇妙海洋探秘之旅」公眾科學日活動,公眾跟隨主持人腳步在線雲遊國內規模最大、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館及深海標本庫,與科研人員一起通過科學實驗「探秘海洋」。在「探秘海洋」科學實驗環節,「海水發電實驗」,大家了解了海洋腐蝕的電化學原理及開展海洋腐蝕防護的重要性;「一杯滄海」模擬了海洋酸化的過程,生動展示了海洋酸化的危害;通過「海藻標本製作」在線展示,公眾學習到了海藻標本製作的基本方法,可在家進行動手操作;通過展示海月水母的培養環境及各生活史階段,生動詮釋了「水母寶寶誕生記」。
  • 「奇妙的生態世界」主題公眾科學日暨國際植物日科普活動舉辦
    5月18日上午,「奇妙的生態世界」主題公眾科學日暨國際植物日大型科普活動拉開序幕。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唐威華介紹了國際植物日活動的相關情況,並宣布科普嘉年華正式啟動。
  • 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
    5月18日至19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暨青島市科技活動周期間,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及青島市天文愛好者協會組織了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
  • 瀋陽分院舉辦「雲上公眾科學日」活動
    5月23日至24日,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遼寧省科學技術廳、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瀋陽市科學技術局、瀋陽市科學技術協會,以及瀋陽分院系統各單位共同舉辦主題為「雲遊中科院 暢想新生活」的「雲上公眾科學日」活動。  5月23日,瀋陽分院分黨組副書記郭秀銀宣布瀋陽分院「雲上公眾科學日」活動啟動。
  • 又到「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有無錫市民專程趕到上海參加
    2017年5月20日上午,兒童營養飲食與健康科普講座報告人鄧嘉莉博士(左)與小朋友互動。
  • 中科院大氣所公眾科學日:上演「冰與火之歌」—新聞—科學網
    記者丁佳攝 5月18日,維斯特洛大陸的刀光劍影、疆場廝殺、權力遊戲,竟在中國科學院內上演了。當天,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公眾科學日上演了一場科學的「冰與火之歌」。 中科院大氣所院內不但布置了巨大的以龍為背景的展板,還掛滿了《冰與火之歌》中各大家族的旗幟,令參觀的公眾耳目一新,帶來了與眾不同的參觀體驗。
  • 看科研「國家隊」亮十八般武藝——走進中科院公眾開放日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 題:看科研「國家隊」亮十八般武藝——走進中科院公眾開放日  新華社記者嶽冉冉 董瑞豐 董雪  沙子如何變身晶片?如何實現從「風雲不測」到「風雲可測」?在2019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公眾在中國科學院多個科研院所享用到了一道道精美的科普大餐。
  • 【中國科學報】觸摸真實的「科學大院」
    5月19日至20日,中國科學院全國百餘個研究所將自己裝點一新,舉辦中國科學院第十四屆公眾科學日活動,「科技創新 強國富民」是本屆公眾科學日的主題。在中科院的各個分院、研究所和實驗室裡,參觀者絡繹不絕、熙熙攘攘,人群中不時傳出孩子們的驚嘆與歡笑聲。觀眾們懷著對科學的極大興趣,近距離觸摸真實的「科學大院」。
  •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公眾科學日給你答案
    5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舉行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科普活動。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武林絕學 「火雲掌」、 會「冒煙」的南瓜燈、鐵皮桶裡升起蘑菇雲……今天(5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舉行的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科普活動中,這些貌似科幻電影橋段的黑科技與現場的大小朋友們來了個親密接觸,讓大家在趣味中共享科技的魅力。
  • 【中國科學報】逛「科學大院」 赴探夢之旅
    2019年5月18日至19日,中國科學院在全國百餘個研究所舉辦「中國科學院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胡珉琦 方恪)  昆明植物所  探尋植物光影世界  5月19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科研人員帶領5000餘名參與者進行植物世界的科學探秘。本次活動以「植物的光影世界」為主題,由互動體驗、參觀講解和互動展示三大部分組成。
  •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舉辦2019公眾開放日活動—新聞—科學網
  • 中科院物理所首次舉辦線上公眾科學日 吸引數百萬網友觀看
    由中國科學院物理所主辦的「中二所的奇妙冒險」——中科院物理所第17屆公眾科學日活動5月23日舉行。本次公眾科學日首次採用全程線上直播的方式,給公眾帶來一次關於物理、關於科學的「雲上盛宴」。  據介紹,本次公眾科學日的主題是「中二所的奇妙冒險」,以線上第一人稱視角,呈現妙趣橫生的科學冒險故事。
  • 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雲端綻放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5月24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5月23日至5月24日是中國科學院第16屆公眾科學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等在甘院所開展了以「雲遊中科院,暢想新生活」為主題的線上活動,吸引了社會各界科學愛好者觀看網絡直播,取得良好科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