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科研「國家隊」亮十八般武藝——走進中科院公眾開放日

2021-01-11 光明時政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 題:看科研「國家隊」亮十八般武藝——走進中科院公眾開放日

  新華社記者嶽冉冉 董瑞豐 董雪

  沙子如何變身晶片?如何實現從「風雲不測」到「風雲可測」?在2019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公眾在中國科學院多個科研院所享用到了一道道精美的科普大餐。

  5月19日至26日是2019全國科技活動周。今年活動周的主題是「科技強國科普惠民」。活動周期間,被譽為科研「國家隊」的中國科學院一大批科研院所免費向公眾開放。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要想使科技創新能夠真正的取得成功,公眾對科學的理解和支持至關重要。

  計算技術研究所把坐落在北京中關村的科研大樓變成了「神計妙算遊樂場」,公眾手持一本科學「護照」就可玩遍整棟科研大樓。沙子如何變身晶片?智能計算機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帶領大家了解了從沙子到晶片的製作流程、看到了晶片內部複雜的電路結構。

  如何實現從「風雲不測」到「風雲可測」?大氣物理研究所通過天氣圖製作、龍捲風製造機、雲室實驗、VR虛擬實境設備,讓公眾了解了天氣預報的流程。

  自動化研究所主打人工智慧和腦科學兩個前沿領域,向公眾展示了類腦智能、智能博弈、視聽覺認知等智能技術領域的成果。

  物理研究所上演了大型實驗秀《元素奇蹟》。在茶水中倒入氯化鐵溶液,茶水顏色變得和墨水一樣深;當高錳酸鉀和甘油混合後產生的漂亮火焰,引得現場掌聲一片。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現代科技館開放了能源世界、光學世界、材料世界、月球探秘等多個展廳。「去年聽說『人造太陽』取得重大科學突破,中心電子溫度達到了1億攝氏度,心裡很好奇什麼樣的容器能裝下這麼超高的溫度,所以就帶兒子來看看。」在全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模型前,一位觀眾笑稱自己全家都是「科迷」。

  在固體物理研究所,來訪的公眾個個摩拳擦掌,原來科研人員給大家帶來了溫差發電裝置。當溫熱的手掌接觸熱電材料產生溫差時,連接的小燈泡就會閃爍亮光。溫差越大,燈泡就越亮。

  在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公眾們在顯微鏡下看到了真實的腫瘤組織切片,了解了真實腫瘤細胞的產生與發展。

  在昆明植物研究所,以「植物的光影世界」為主題的活動正在展開。「花兒為什麼有各種顏色?蘑菇為什麼有毒?為什麼樹上樹下都長有苔蘚?」四場充滿趣味的科學報告,吸引了孩子們專注地傾聽。在昆明植物園奇異植物館,公眾好奇地觀察著豬籠草、捕蠅草、瓶兒草……原來,這些植物不「吃素」,專吃各種小昆蟲。

  「讓高端科技走近生活,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學的種子,這也許正是中科院公眾開放日最大的價值所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黨委書記楊永平說。

[ 責編:叢芳瑤 ]

相關焦點

  • 玩轉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 看四足「機器狗」的「十八般武藝」
    據這款產品的研發工程師詹明昊介紹,與輪式機器人不同,「機器狗」作為足式機器人,適用於多種路況,有著「十八般武藝」:走路、爬坡、跳舞、跺腳……它其實是一款融合了仿生學的高科技產品,可以在非常複雜的路況和環境中自由穿行和作業,可應用於地鐵列車安全檢測、運送貨物等。
  • 接口齊效率高 揭秘高端Z170十八般武藝
    好的高端主板應該「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一般來說,這樣的主板都要1500元左右,不便宜。近期有款新出的Z170,用料、設計和擴展能力都稱得上中上水平,而售價僅千元,到底是什麼貨這麼暴力?
  • 科學就在日常點滴中——走進中科院第15屆公眾科學日活動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董瑞豐)實驗室裡「製造」龍捲風、探索晶片的內部世界、從「星際爭霸」遊戲看人工智慧博弈技術、虛擬主播讓基礎科學走進「二次元」……中國科學院第15屆公眾科學日於18日、19日舉辦活動,一大批科研場所向公眾開放,「硬核」科學在這裡變得炫酷起來。
  • 防雷十八般武藝 你知道幾種?_防雷,避雷器,避雷針_企業關注_安防...
    防雷十八般武藝 你知道幾種?    在寧靜的大地上,住著小建、小花和小草等等原住民。夏天來了,天氣悶熱,地面上的水無聊難耐,分別表示要到天空中去邂逅冷空氣MM。於是,他們化身為水蒸汽跟隨地面的熱空氣上升,終於與女神冷空氣MM成功會面。幸福的淚水凝結成一顆顆小水滴,隨著時間的流逝,可愛的小水滴漸漸發福,終於變成了積雨雲大媽。
  • 「十八般武藝」,美國鯊魚刀價格昂貴,我國一款被搶走當廢鐵
    我國也有一把造型奇特的冷兵器,屬於我國「十八般武藝」中「戟」的一種:鐃戟。鐃戟最早出現在19世紀,其外形像時鐘,可做盾牌使用,也可以通過旋轉發射毒箭,是集進攻與防禦於一體的精巧武器。八國聯軍侵華時看到鐃戟精巧便將它帶到了國外,但因為不知道如何使用,就把鐃戟當廢鐵賣掉了。
  • 大話降龍:降龍十八般武藝「大蝦」?降龍天宮初吻獻太白被嫌棄!
    大話降龍:降龍十八般武藝「大蝦」?降龍天宮初吻獻太白被嫌棄!降龍接下來介紹了一下他在人間的經歷,還有如何成為一代宗師的原因,呃原來都離不開窺看女孩子。。 。還義正言辭的說了多種訓練方法,最後題字「降龍大俠」還題錯了。
  • 本周末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活動舉行,精彩的科普活動等你來
    每日甘肅網蘭州5月14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走進中科院,參觀「大國重器」,現場聆聽院士報告,與科研人員面對面交流,一起做有趣的科學實驗……過一個這樣的周末是不是很充實?
  • 走進中科院創新成果展:大國重器的「智造所」—新聞—科學網
    任 鵬攝   2018年5月19日至20日,是「中國科學院第十四屆公眾科學日」,今年的主題為「科技創新 強國富民」。在此期間,中科院在全國的幾乎所有科研機構將免費對社會公眾開放。   要想讓科技創新成果真正惠及全體人民,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需要讓「高大上」的科研成果走出科技圈,走進百姓視野。近一年來,中科院推出的「率先行動 砥礪奮進——十八大以來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截至5月15日,共吸引約5.6萬人次參觀,線上訪問量達5.9萬。
  • 機甲戰士身懷「十八般武藝」,軍用地面機器人戰場各顯神通
    請看專家解讀——地面機器人身懷「十八般武藝」的機甲戰士紛紛亮相,不少走進戰場,經受實戰考驗。據俄羅斯媒體報導,2015年12月,敘利亞政府軍在拉塔基亞省攻打「伊斯蘭國」武裝分子佔領的754.5高地時遇到巨大阻力。協助敘利亞政府軍的俄軍投入6部「平臺-M」機器人、4部「暗語」機器人發起衝鋒。在進至距離敵方陣地100多米時,機器人對各種可疑目標進行了火力打擊。
  • 中科院以1億元人民幣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
    中科院以1億元人民幣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公司發表於:2016-08-19 00:00:00     來源:中國上海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模仿光合作用原理工作的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1991年由瑞士科學家發明。
  • 「國家隊」進場!任正非到訪中科院再談基礎研究
    據公開消息,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此前透露,中科院未來要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其中就包括製造晶片的核心裝備光刻機。「國家隊」進場,對華為來說將是一大利好。座談會上,任正非說,華為非常重視與中科院的合作,希望雙方在現有合作基礎上,針對新時期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的新格局,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加強各個層面的科技交流,向基礎性科學技術前沿領域拓展,共同把握創新機遇,推動科學家思想智慧和研究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白春禮在會談中透露,中科院與華為已經開展了多層次、寬領域的務實合作。
  •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舉辦2019公眾開放日活動—新聞—科學網
  • 《我是特種兵》陳排的原型,真正的槍王之王,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而陳排的人物原型名叫陳國韜,陳國韜和劇中的陳排一樣,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敢打敢拼的優秀軍人,不止如此,他還是北京軍區某部的槍王之王,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陳國韜的個頭不高,僅有1.76米,但要是翻開他的履歷,一連串精彩的文字描寫和榮譽獎項就會映入眼帘。
  • 瀋陽分院舉辦「雲上公眾科學日」活動
    在「科技影音廳」環節,系統各單位分別圍繞「率先行動成果」、「科研重器」、「前沿科技」、「科學家故事」、「社會熱點解讀」等主題製作了40餘個科普視頻,並通過「雲端」走進千家萬戶。在「全景科學院」環節,公眾可以利用VR視頻系統,身臨其境地感受研究所的美麗風光。此次活動利用線上優勢,突破時空界限,讓公眾足不出戶即可暢遊神奇科學世界,領略科技魅力,探索科學奧秘。
  • 走進大國重器的「智造所」 VR素材來自萬米海底
    任 鵬攝  2018年5月19日至20日,是「中國科學院第十四屆公眾科學日」,今年的主題為「科技創新 強國富民」。在此期間,中科院在全國的幾乎所有科研機構將免費對社會公眾開放。  要想讓科技創新成果真正惠及全體人民,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需要讓「高大上」的科研成果走出科技圈,走進百姓視野。
  • 中科院物理所公眾科學日:液氮棉花糖你敢吃嗎?
    中科院物理所公眾科學日:「液氮炒棉花糖」你敢吃嗎?(趙竹青 攝) 人民網北京5月19日電(趙竹青)「液氮炒棉花糖嘍!」幾位小朋友、大朋友滿臉興奮而又略帶遲疑地將剛出鍋的液氮棉花糖放入口中,在品嘗到新奇食物的一瞬間,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繼而拿出手機掃碼了解原理。這是記者在19日舉行的中科院物理所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上看到的有趣一幕。 來自全國各地的上萬名觀眾共同參與了這場關於物理的科學狂歡。
  • 深圳市天文臺公眾開放日累計觀眾8000人次
    原標題:公眾開放日累計觀眾8000人次    深圳市天文臺承辦的日食跨赤道聯合觀測活動設置了三個觀測點   位於深圳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西湧的深圳市天文臺,於2010年9月啟用,主要職責為天文觀測科研以及天文科普。深圳市天文臺自成立之初就打出了「深圳老百姓自己的天文臺」的口號,在做好天文科研工作的基礎上,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為市民普及天文知識,受到了市民和網友的好評。
  • 中科院白春禮稱:華為是民族的驕傲,網友:國家隊出手相助穩了
    9月17日下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CEO任正非一行來訪中國科學院,與中科院的專家學者們舉行了座談交流會,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與任正非一行舉行了工作會談,他表示,華為是中國的品牌,更是民族的驕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 中國石化公眾開放日 拆「籬笆牆」釋放「真誠意」 - 中國企業報...
    2016年「中國石化公眾開放日」全面升級,只為持續加強公眾溝通,深化親民理念,這一次神秘的石化大門再次為你敞開! 4月22日,國內9座城市、12家中國石化所屬企業分別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吸引了近千名公眾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