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氣所公眾科學日:上演「冰與火之歌」—新聞—科學網

2020-12-06 科學網

小朋友正在製作手繪天氣圖。記者丁佳攝

小觀眾正在體驗科氏力轉椅。記者丁佳攝

5月18日,維斯特洛大陸的刀光劍影、疆場廝殺、權力遊戲,竟在中國科學院內上演了。當天,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公眾科學日上演了一場科學的「冰與火之歌」。

中科院大氣所院內不但布置了巨大的以龍為背景的展板,還掛滿了《冰與火之歌》中各大家族的旗幟,令參觀的公眾耳目一新,帶來了與眾不同的參觀體驗。

主辦方介紹,暴雨、雷電、龍捲風、颱風、乾旱、洪澇,以及夏日的酷暑、冬日的極寒等,風雲變幻,氣象萬千,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通過大氣,其實一直在為人類譜寫著雄壯的「冰與火之歌」,這也是大氣所選定此次公眾科學日主題的原因。

本次中科院大氣所的公眾科學日活動通過天氣圖製作、科氏力轉椅、龍捲風製造機、轉盤實驗、雲室實驗、虛擬實境設備、主題科普報告、展板講解等互動形式,向參觀者介紹了傳統天氣預報的流程,讓公眾了解極端事件發生、發展和預測等大氣科學知識。

從狂暴的龍捲到無情的颱風再到大洋中的環流,地球上數不盡「旋轉」到底從何而來?大氣所的科學家們親自打造了龍捲風製造機和轉盤實驗,為參觀者帶來了一場炫酷的視覺盛宴,帶大家一起「愛的魔力轉圈圈」。

手繪天氣圖活動則深受小朋友們的歡迎。通過科學家手把手教孩子們繪製天氣圖以及虛擬實境體驗,大家形象地理解了人類是如何從「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的不準確的經驗預報,發展到先進的準確率相當高的數值天氣預報。

另外,中科院大氣所的「人氣」體驗項目還有科氏力轉椅。巨大的博科擺、信風、熱帶氣旋還有旋渦,這些看似互不相連的現象,其實都有著共同的起因——科裡奧利力(簡稱科氏力)。公眾只需要坐上轉椅,與對面的人相互傳遞籃球,就可以親身體驗神奇的科氏力。

除此之外,中科院大氣所還展出了一系列高科技的探測設備實物,如探空無人機、自動氣象站、大氣汙染防控一體機等設備,讓公眾近距離地領略了中國大氣科學發展的速度。

相關焦點

  • 科學就在日常點滴中——走進中科院第15屆公眾科學日活動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董瑞豐)實驗室裡「製造」龍捲風、探索晶片的內部世界、從「星際爭霸」遊戲看人工智慧博弈技術、虛擬主播讓基礎科學走進「二次元」……中國科學院第15屆公眾科學日於18日、19日舉辦活動,一大批科研場所向公眾開放,「硬核」科學在這裡變得炫酷起來。
  • 中科院物理所公眾科學日:液氮棉花糖你敢吃嗎?
    中科院物理所公眾科學日:「液氮炒棉花糖」你敢吃嗎?這是記者在19日舉行的中科院物理所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上看到的有趣一幕。 來自全國各地的上萬名觀眾共同參與了這場關於物理的科學狂歡。以院士科普報告《量子改變世界》、充滿奇幻色彩的科學魔術秀《奇蹟時刻》為代表的十大主題活動為公眾奉獻了一場色香味俱全的科學盛宴。現場人頭攢動,活動場場爆滿。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公眾科學日吸引上萬參觀者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公眾科學日吸引上萬參觀者 2018-05-19 15:01:00來源:央廣網
  •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舉辦2019公眾開放日活動—新聞—科學網
  • 又到「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有無錫市民專程趕到上海參加
    又到「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有無錫市民專程趕到上海參加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7-05-21 16:36 來源:澎湃新聞
  • 中科院海洋所直播奇妙海洋,公眾科學日推探秘之旅
    5月23日,中科院海洋所通過直播舉辦了「奇妙海洋探秘之旅」公眾科學日活動,公眾跟隨主持人腳步在線雲遊國內規模最大、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館及深海標本庫,與科研人員一起通過科學實驗「探秘海洋」。在「探秘海洋」科學實驗環節,「海水發電實驗」,大家了解了海洋腐蝕的電化學原理及開展海洋腐蝕防護的重要性;「一杯滄海」模擬了海洋酸化的過程,生動展示了海洋酸化的危害;通過「海藻標本製作」在線展示,公眾學習到了海藻標本製作的基本方法,可在家進行動手操作;通過展示海月水母的培養環境及各生活史階段,生動詮釋了「水母寶寶誕生記」。
  •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將舉行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
    植物的光影世界種子大百部5月19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將舉行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屆時昆明植物研究所將面向社會開放,傳播科學知識,服務社會大眾、拉近公眾和科學的距離。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是中科院在全國布局的五家植物學科研機構之一,以「原本山川 極命草木」為所訓,旨在認識植物、利用植物、造福於民。其辦所方針為:「立足中國西南,輻射東南亞和喜馬拉雅,在植物學、植物化學及植物資源發掘、利用與保育等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產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NASA發現宇宙中的「冰與火之歌」
    為了表達對哈爾濱觀眾的歉意,樂團一眾藝術家們在候機大廳上演了一場音樂會。為了表達對哈爾濱觀眾的歉意,藝術家們在候機大廳上演了一場音樂會。你今年除夕夜會去聽新年音樂會嗎?互動 |東京奧運場館發現致癌物質據NHK12月30日報導,東京辰巳國際遊泳館的屋頂材料中被發現含有致癌物石棉,該中心將於明年夏天舉辦水球賽事。
  •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公眾科學日給你答案
    5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舉行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科普活動。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武林絕學 「火雲掌」、 會「冒煙」的南瓜燈、鐵皮桶裡升起蘑菇雲……今天(5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舉行的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科普活動中,這些貌似科幻電影橋段的黑科技與現場的大小朋友們來了個親密接觸,讓大家在趣味中共享科技的魅力。
  • 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雲端綻放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5月24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5月23日至5月24日是中國科學院第16屆公眾科學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等在甘院所開展了以「雲遊中科院,暢想新生活」為主題的線上活動,吸引了社會各界科學愛好者觀看網絡直播,取得良好科普效果。
  • 中科院物理所 × bilibili 公眾科學日全攻略,就在今天,來看直播吧!
    期待已久的 中科院物理所 × bilibili 第17屆公眾科學日 它終於來了!今年的公眾科學日 變成了史無前例的線上模式就在今天 10:00-21:00 全天大直播,一刻不停歇 鎖定 bilibili 「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 1928號直播間準時上線 1號直播間同步播 不僅有好玩的物理知識 還有眾多UP主陪你一起 聊天吹水帶你飛 形式變了,快樂不減宅在家裡也能暢遊物理所趕快收好這份全天快樂時間軸看看都有哪些驚喜吧!
  • 本周末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活動舉行,精彩的科普活動等你來
    記者日前從有關方面獲悉,中科院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將於5月18日至19日舉行,屆時,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中科院蘭州化物所、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將面向公眾開放,並組織系列科普講座及多場實驗活動,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維民將作「摩擦潤滑中的科學與技術」報告。  活動期間,公眾走進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可以參觀國家實驗室科普展廳,還能與亞洲能量最高、規模最大的重離子加速器面對面,更有多場科學實驗秀等你來。
  • 北極上演「冰與火之歌」 或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
    原標題:北極上演「冰與火之歌」 或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正在讓冰天雪地的北極,陷入極端高溫天氣的糾纏。在重重熱浪的包裹中,北極圈繼去年後再次發生大規模森林火災。來自歐洲哨兵3號的衛星圖像顯示,目前北極圈附近西伯利亞的野火大約有800公裡的寬度。
  • 中科院物理所首次舉辦線上公眾科學日 吸引數百萬網友觀看
    由中國科學院物理所主辦的「中二所的奇妙冒險」——中科院物理所第17屆公眾科學日活動5月23日舉行。本次公眾科學日首次採用全程線上直播的方式,給公眾帶來一次關於物理、關於科學的「雲上盛宴」。  據介紹,本次公眾科學日的主題是「中二所的奇妙冒險」,以線上第一人稱視角,呈現妙趣橫生的科學冒險故事。
  • 瀋陽分院舉辦「雲上公眾科學日」活動
    5月23日至24日,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遼寧省科學技術廳、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瀋陽市科學技術局、瀋陽市科學技術協會,以及瀋陽分院系統各單位共同舉辦主題為「雲遊中科院 暢想新生活」的「雲上公眾科學日」活動。  5月23日,瀋陽分院分黨組副書記郭秀銀宣布瀋陽分院「雲上公眾科學日」活動啟動。
  • 冰與火之歌:無與倫比的奇幻盛宴
    少東家今天分享的《冰與火之歌》,雖然是馬丁老爺子封筆多年後的復出作品,卻以厚積薄發之勢,徹底顛覆了文學界對於奇幻小說的認識與概念,是其創作生涯的巔峰之作,是當代奇幻文學一部影響深遠的、裡程碑式的作品,也是歐美奇幻文學主流「史詩奇幻」最高水平的傑作。《冰與火之歌》是一場無與倫比的奇幻盛宴,即使你沒有讀過,也一定聽說過它的大名!
  • 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本周末一大波直播來襲
    ;抖音:中科院理化所直播標題:「自動化所之光」公眾科學日:雲遊智能世界直播時間:5月23日 10:00-11:00直播標題:「自動化所之光」公眾科學日:雲遊智能世界直播時間:5月23日 15:00-16:00直播平臺:頭條:中科院自動化所直播標題:揭秘我國空間站「硬核」科學設施
  • 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
    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 2019-05-27 紫金山天文臺 【字體:大 中 小】   5月18日至19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暨青島市科技活動周期間,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及青島市天文愛好者協會組織了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
  • 中科院舉辦公眾科學日,在家觀察冰芯觸摸化石挺真切
    昨天,中國科學院第十六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大幕開啟,121個院屬科研單位通過線上形式,為大家帶來一份豐盛的科學大餐。昨天上午9時,各科研院所的線上直播陸續開始。記者進入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直播間,畫面一下子將大家帶到了位於雪域高原的西藏拉薩。科研人員帶領大家來到我國海拔最高的冰芯庫,這裡保存了大量從雪域高原採集的冰芯,每段冰芯直徑大約10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