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科技」在哪裡?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公眾科學日給你答案

2020-12-06 西部網

5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舉行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科普活動。

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武林絕學 「火雲掌」、 會「冒煙」的南瓜燈、鐵皮桶裡升起蘑菇雲……今天(5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舉行的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科普活動中,這些貌似科幻電影橋段的黑科技與現場的大小朋友們來了個親密接觸,讓大家在趣味中共享科技的魅力。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副所長謝小平出席活動,並致歡迎辭。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王超博士作科普報告。

「阿秒科學是瞬態光學與超快診斷學科研究的最前沿。阿秒是極其微小的時間單位,1阿秒等於10的負18次方秒……」活動一開始,西安光機所王超博士作了《高速成像技術:解開超快現象的神秘面紗》精彩科普報告,為大家解密了分幅相機、條紋相機等尖端高速成像技術背後的「簡單且直觀」的科學原理。並以阿秒光開關極高速信息處理技術為例,展示了阿秒光源作為改造自然的尖兵利器,在更新自然認知、提高人類福祉方面的可期前景。

科學實驗表演「液氮蘑菇雲」。

除了專業的科普講座,生動有趣的科學實驗秀將現場活動推向了高潮。科普團隊用生活中簡單易得的素材,巧妙地融合知識和趣味,通過「炫彩煙花秀」、「液氮蘑菇雲」、「火雲掌」、「空氣大炮」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學實驗表演,讓現場的學生和家長親眼見證了光的奇蹟和科學的魅力。科普劇《Trick or treat》讓大家近距離觀看到幾種常見實驗的變化過程,引得現場一片歡呼。

學生劉瑞沂在科普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演示「火雲掌」。

來自曲江第一中學的學生劉瑞沂告訴記者,通過參與活動,讓她對科學有了更新的認識。「生活中有著很多有趣的科學,需要我去不斷學習和探索。」

學生和家長參觀西安光機所科技成果展廳。

此外,參加活動的學生和家長還參觀了西安光機所科技成果展廳,了解了研究所建所以來承擔並圓滿完成的重大科研任務,並親身觀摩體驗了血管顯像儀、3D投影儀等眾多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成功轉化的高科技產品。

「科學普及不僅能提高全民科學知識和科學素養,還能培養科學興趣和科學精神,對於科技創新有很強的推動和補充作用。」西安光機所副所長謝小平說,「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研究進一步的認識和興趣,讓大家在參觀中學習新知識,實踐中提升新能力。」

編輯:王瑜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公眾科學日吸引上萬參觀者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公眾科學日吸引上萬參觀者 2018-05-19 15:01:00來源:央廣網
  • 本周末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活動舉行,精彩的科普活動等你來
    記者日前從有關方面獲悉,中科院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將於5月18日至19日舉行,屆時,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中科院蘭州化物所、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將面向公眾開放,並組織系列科普講座及多場實驗活動,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維民將作「摩擦潤滑中的科學與技術」報告。  活動期間,公眾走進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可以參觀國家實驗室科普展廳,還能與亞洲能量最高、規模最大的重離子加速器面對面,更有多場科學實驗秀等你來。
  • 瀋陽分院舉辦「雲上公眾科學日」活動
    在「科技影音廳」環節,系統各單位分別圍繞「率先行動成果」、「科研重器」、「前沿科技」、「科學家故事」、「社會熱點解讀」等主題製作了40餘個科普視頻,並通過「雲端」走進千家萬戶。在「全景科學院」環節,公眾可以利用VR視頻系統,身臨其境地感受研究所的美麗風光。此次活動利用線上優勢,突破時空界限,讓公眾足不出戶即可暢遊神奇科學世界,領略科技魅力,探索科學奧秘。
  • 中科院大氣所公眾科學日:上演「冰與火之歌」—新聞—科學網
    當天,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公眾科學日上演了一場科學的「冰與火之歌」。 中科院大氣所院內不但布置了巨大的以龍為背景的展板,還掛滿了《冰與火之歌》中各大家族的旗幟,令參觀的公眾耳目一新,帶來了與眾不同的參觀體驗。
  • 中科院物理所公眾科學日:液氮棉花糖你敢吃嗎?
    中科院物理所公眾科學日:「液氮炒棉花糖」你敢吃嗎?這是記者在19日舉行的中科院物理所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上看到的有趣一幕。 來自全國各地的上萬名觀眾共同參與了這場關於物理的科學狂歡。以院士科普報告《量子改變世界》、充滿奇幻色彩的科學魔術秀《奇蹟時刻》為代表的十大主題活動為公眾奉獻了一場色香味俱全的科學盛宴。現場人頭攢動,活動場場爆滿。
  • 中科院海洋所直播奇妙海洋,公眾科學日推探秘之旅
    5月23日,中科院海洋所通過直播舉辦了「奇妙海洋探秘之旅」公眾科學日活動,公眾跟隨主持人腳步在線雲遊國內規模最大、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館及深海標本庫,與科研人員一起通過科學實驗「探秘海洋」。在「探秘海洋」科學實驗環節,「海水發電實驗」,大家了解了海洋腐蝕的電化學原理及開展海洋腐蝕防護的重要性;「一杯滄海」模擬了海洋酸化的過程,生動展示了海洋酸化的危害;通過「海藻標本製作」在線展示,公眾學習到了海藻標本製作的基本方法,可在家進行動手操作;通過展示海月水母的培養環境及各生活史階段,生動詮釋了「水母寶寶誕生記」。
  • 中科院物理所 × bilibili 公眾科學日全攻略,就在今天,來看直播吧!
    期待已久的 中科院物理所 × bilibili 第17屆公眾科學日 它終於來了!今年的公眾科學日 變成了史無前例的線上模式就在今天 10:00-21:00 全天大直播,一刻不停歇 鎖定 bilibili 「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 1928號直播間準時上線 1號直播間同步播 不僅有好玩的物理知識 還有眾多UP主陪你一起 聊天吹水帶你飛 形式變了,快樂不減宅在家裡也能暢遊物理所趕快收好這份全天快樂時間軸看看都有哪些驚喜吧!
  • 周世舉副廳長赴西安交通大學和中科院西安光機所開展調研
    11月23-25日,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世舉帶領廳成果處、福建海峽技術轉移中心、福州市高新區科技局有關負責同志赴西安交通大學和中科院西安光機所開展調研並座談。在西安交通大學,周世舉副廳長與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校長助理洪軍就省校合作進行交流座談。周世舉副廳長表示,西安交通大學建校歷史悠久,優秀人才輩出,科研成果豐碩,希望今後能夠加強國家技術轉移海峽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的深入合作,緊密結合福建省產業優勢和技術需求,共同推動西安交通大學創新項目成果在我省落地轉化,實現雙方互促共贏。
  • 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雲端綻放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5月24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5月23日至5月24日是中國科學院第16屆公眾科學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等在甘院所開展了以「雲遊中科院,暢想新生活」為主題的線上活動,吸引了社會各界科學愛好者觀看網絡直播,取得良好科普效果。
  •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實現光子製造技術裝備0到1的突破
    來自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的最新消息說,該所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率先開展的光子製造技術研究,通過多年持續科研攻關,已實現光子製造技術及裝備從0到1的突破。與此同時,依託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弘光專項」和中科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支持,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推動科研與產業有機結合,通過「人才+技術+金融+市場」四位一體融合發展,促進光子製造的產業化進程。
  •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將舉行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是中科院在全國布局的五家植物學科研機構之一,以「原本山川 極命草木」為所訓,旨在認識植物、利用植物、造福於民。其辦所方針為:「立足中國西南,輻射東南亞和喜馬拉雅,在植物學、植物化學及植物資源發掘、利用與保育等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產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中科院物理所首次舉辦線上公眾科學日 吸引數百萬網友觀看
    由中國科學院物理所主辦的「中二所的奇妙冒險」——中科院物理所第17屆公眾科學日活動5月23日舉行。本次公眾科學日首次採用全程線上直播的方式,給公眾帶來一次關於物理、關於科學的「雲上盛宴」。  據介紹,本次公眾科學日的主題是「中二所的奇妙冒險」,以線上第一人稱視角,呈現妙趣橫生的科學冒險故事。
  • 【中國廣播網】記者探訪中科院西安光機所 揭秘太空飛行器、飛機「心臟...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所屬的一家企業製造現場,一臺臺高精密機械正在工作。機械雖大,但它加工的卻是微小的金屬葉片。而這片小小的葉片是用於航空航天動力系統上的關鍵零部件。西安光機所光子製造中心科研人員介紹,眼前的這臺機器正在給葉片打孔,它運用的技術叫超快雷射。
  •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舉辦2019公眾開放日活動—新聞—科學網
  • 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本周末一大波直播來襲
    ;抖音:中科院理化所直播標題:「自動化所之光」公眾科學日:雲遊智能世界直播時間:5月23日 10:00-11:00直播標題:「自動化所之光」公眾科學日:雲遊智能世界直播時間:5月23日 15:00-16:00直播平臺:頭條:中科院自動化所直播標題:揭秘我國空間站「硬核」科學設施
  • 記者探訪中科院西安光機所 揭秘太空飛行器、飛機「心臟」中的關鍵核心技術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所屬的一家企業製造現場,一臺臺高精密機械正在工作。機械雖大,但它加工的卻是微小的金屬葉片。而這片小小的葉片是用於航空航天動力系統上的關鍵零部件。西安光機所光子製造中心科研人員介紹,眼前的這臺機器正在給葉片打孔,它運用的技術叫超快雷射。
  • 科學就在日常點滴中——走進中科院第15屆公眾科學日活動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董瑞豐)實驗室裡「製造」龍捲風、探索晶片的內部世界、從「星際爭霸」遊戲看人工智慧博弈技術、虛擬主播讓基礎科學走進「二次元」……中國科學院第15屆公眾科學日於18日、19日舉辦活動,一大批科研場所向公眾開放,「硬核」科學在這裡變得炫酷起來。
  • 又到「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有無錫市民專程趕到上海參加
    又到「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有無錫市民專程趕到上海參加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7-05-21 16:36 來源:澎湃新聞
  • 「奇妙的生態世界」主題公眾科學日暨國際植物日科普活動舉辦
    」迎來第十五屆,主題為「科技強國 科普惠民」,向社會全面展現科技造福人類的巨大成果及美好願景,激發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關注和興趣,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建院70周年。植生生態所研究員晁代印作了題為《我們的食物從哪裡來》的科普講座,生動有趣的內容吸引了百餘位聽眾,報告介紹了傳統糧食作物通過基因工程的改造後表現的眾多優良性狀,以及在漫長進化史上發生的有趣演化,在交流提問環節,現場氣氛熱烈,小朋友和家長遨遊在植物的世界裡。
  • 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
    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 2019-05-27 紫金山天文臺 【字體:大 中 小】   5月18日至19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暨青島市科技活動周期間,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及青島市天文愛好者協會組織了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