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攜帶一級國家保護海洋動物入境被查,疑似瀕危物種

2021-01-15 深圳晚報

日前,深圳海關所屬皇崗海關在皇崗口岸入境客運通道,查獲一名旅客違規攜帶疑似瀕危物種硨磲入境。目前,已由海關處置部門作進一步處理。

當天 16 時 30 分左右,一名旅客從皇崗口岸入境,海關關員發現該旅客行李過 X 光機時圖像存在異常,遂依法對其進行重點查驗。經查,關員在其行李箱內發現雙殼貝類一枚,重 0.75 千克,經初步判斷疑似為硨磲。

據悉,硨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 II,是一級國家保護海洋動物,屬於禁止攜帶進出境物品。海關提醒廣大旅客,在進出境前需了解我國及旅遊目的地區的法律法規,如有疑問可撥打海關諮詢熱線或提前在海關申報臺了解,切勿隨意攜帶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中的動植物種及其製品。

深圳晚報記者 李超 通訊員 丁昭、蔡中原

相關焦點

  • 警示過海關千萬不要帶紅珊瑚(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瀕危野生動物)
    一位沒有任何違規記錄的旅客,在入境時受「老鄉」之託帶了2大箱物品,海關一查,居然全都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紅珊瑚。4月25日,深圳海關隸屬皇崗海關在福田口岸查獲一宗旅客違規攜帶紅珊瑚入境案件,共查獲紅珊瑚30千克。這是該關今年以來在旅檢渠道查獲的最大宗紅珊瑚案件。
  • 香港旅客違規攜帶珍稀物種盔犀鳥頭骨製品入境被查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日訊 (記者 楊陽騰)8月2日,深圳皇崗海關對外發布,該關日前在福田口岸查獲旅客違規攜帶的「鶴頂紅」——盔犀鳥頭骨共計14個。這是皇崗海關今年以來首次查獲此類動物製品。  圖為深圳皇崗海關查獲的旅客違規攜帶的盔犀鳥頭骨動物製品
  • 入境旅客包內竟藏著個老虎頭骨
    ,入境時,海關發現其包內竟藏著一個30釐米長的老虎頭骨。7月10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海關獲悉,近日,南京海關隸屬金陵海關在旅檢現場查獲旅客違規攜帶的虎頭骨重量約840克,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據了解,這也是該關近年來首次查獲此類動物製品。
  • 港珠澳大橋海關連查兩宗違規攜帶瀕危物種進境案
    港珠澳大橋海關連查兩宗違規攜帶瀕危物種進境案(央廣網發 拱北海關供圖)央廣網珠海11月6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劉文)近日,拱北海關隸屬港珠澳大橋海關連續查獲兩宗違規攜帶瀕危物種進境案。其中10月21日,在一名中國籍旅客伍某隨身攜帶的行李中,查獲疑似硨磲物品1件,重達7.729千克;10月24日,該關又在旅檢珠港入境大廳查獲旅客攜帶的疑似沉香木1批,重達5.448千克。11月1日,經華南動物物種司法鑑定中心鑑定,確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硨磲科貝殼和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沉香木。目前,上述兩宗案件均已移交緝私部門處理。
  • 汕頭海關截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賽加羚羊角
    汕頭海關截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賽加羚羊角央廣網汕頭7月18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汕關宣)近日,經華南野生物種鑑定中心鑑定結果確認,汕頭海關在揭陽潮汕機場旅檢入境大廳查獲的5根羚羊角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賽加羚羊角。目前,海關緝私部門正在對案件開展進一步偵查。
  • 旅客攜帶白蟻蟻后幹入境被查獲,稱想用來泡酒喝治風溼
    旅客攜帶白蟻蟻后幹入境被查獲,稱想用來泡酒喝治風溼 張欽/北京頭條客戶端 2019-03-20 15:47
  • 廣州:一男子攜帶馬來穿山甲鱗片入境被查
    南都訊 記者馮芸清 通訊員關悅 據廣州海關消息,近日,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雲機場海關此前在旅檢渠道查獲的一批動物製品,經華南野生動物物種鑑定中心鑑定為馬來穿山甲鱗片140克、海馬乾製品225克、圓鼻巨蜥的膽組織製品70克。目前已移交緝私部門進一步處理。
  • 深圳海關截獲極樂鳥標本等大量瀕危動物製品
    攝影 蔣昕    中國經濟網深圳10月16日訊(記者楊陽騰)極樂鳥、巨蜥、紅珊瑚、非洲象等野生動物……原本是大自然的寵兒,如今卻成為人類口中的「珍味」和手中的「玩物」,日益稀少變得瀕危。深圳海關直屬皇崗海關10月16日對外公布了近期查獲的一宗違規攜帶瀕危動物製品入境案件,查獲了極樂鳥標本、圓鼻巨蜥膽、紅珊瑚、象牙等珍稀動物製品一批。
  • 廈門海關查獲3個大海螺 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鸚鵡螺的外殼
    ­  記者昨日了解到,經專業機構鑑定,廈門海關此前在旅客行李中查獲的3個大海螺,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鸚鵡螺的外殼。­  據介紹,日前,廈門海關在對由峇里島飛抵廈門的MF892次航班的行李進行技術通關時發現,一件行李箱中疑似裝有三個螺狀物體。經開箱檢查,海關關員從箱中找到三個螺旋狀動物外殼。­  隨後,經專業機構鑑定,這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鸚鵡螺的外殼。據了解,因在研究生物進化和古生物學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價值,鸚鵡螺也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的保護對象。
  • 九江海關查獲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製品 疑似瀕危物種
    九江海關查獲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製品 疑似瀕危物種 2020-11-19 11:07: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九江海關18日發布消息稱,九江海關近日查獲了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製品
  • 深圳男子攜帶豬鼻蛇、活體守宮入境被查獲,自稱為了配種!
    原標題:男子攜帶豬鼻蛇、活體守宮入境被查獲,自稱為了配種!深圳晚報2019年5月20日訊 5月20日,記者從深圳海關了解到,日前該關隸屬皇崗海關在福田口岸入境現場查獲一名旅客利用食品包裝盒藏匿活體蛇和活體守宮入境,共查獲豬鼻蛇19條、蓋勾亞守宮2條和巨人守宮3條。
  • 中國海龜保護聯盟成立 海龜將成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該活動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主辦、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承辦,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國家海關總署緝私局、中國海警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單位25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 蕪湖發現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
    7月17日上午,在南陵縣何灣鎮幸福村發現一隻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當天,何灣鎮幸福村幹西組外出經商的向勝兵,正開車回老家支援防汛,在途經幸福村民一組時,無意發現了一隻外形極為奇特的烏龜,尖尖的喙、猛一看上去像是老鷹,他意識到這不是一隻普通的烏龜,很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便立即與何灣鎮派出所取得聯繫。後經何灣鎮派出所聯繫相關部門,認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學名為平胸龜。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寫入「藥用研究」?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海豚被列為藥用動物?最近有保護學者質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發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2020年度項目指南(第二批)》的文件,其中第37頁把中華白海豚列為藥用動物並希望開展藥用研究,引發業爭議。
  • 仙居發現罕見的桃花水母 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浙江在線9月3日訊 仙居國家公園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水生動物,經相關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8月30日下午,在國家公園遊玩的仙居市民小朱,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水生動物,其全身透明,身體中間像有四個花瓣形狀,周圍有很多細小觸角,疑似桃花水母。  為了確定這個小動物是不是就是具有「活化石」之稱的桃花水母,仙居國家公園管委會的工作人員前來核實後,又請台州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副教授齊鑫親臨觀看,根據形狀,確定了這個就是淡水水母。
  • 邊界發現蒙古野驢 屬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近日(13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森林公安民警在距中蒙邊境線1.5公裡處巡護時,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蒙古野驢的蹤跡。它們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屬世界瀕危物種。蒙古野驢 新華社資料圖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前不久也曾對外披露稱,近期在當地烏爾旗漢林業局生態功能區檢查站附近發現1隻珍稀野生動物——
  • 中國旅客攜帶蟒蛇肉入境紐西蘭被查獲
    原標題:中國女旅客攜帶一包像是茶葉包裹的蟒蛇肉入境奧克蘭被查獲 人民網11月7日電 據N>Z華新社援引紐西蘭英文電臺消息,日前,一名來自中國的女旅客攜帶一包蟒蛇肉在入境奧克蘭機場時被查獲。 紐西蘭初級產業部(MPI)發言人表示,上周,一名來自中國的女遊客攜帶一包裡面滿是爬蟲的蟒蛇肉過關,從包裝上看像是一包茶葉。據這名旅客告訴工作人員,這個包裹是她的媽媽給她打理的,而且她媽媽告訴她說是裝了一包茶葉。紐西蘭初級產業部發言人還表示,該名女乘客事先對此包裹進行了申報,這是正確的。
  • 灤平牧民遇到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北豹,8隻羊被咬死
    2020年12月26日,在灤平縣火鬥山鎮井上村,兩隻大型野生動物與當地養殖戶王丙剛正面遭遇,而他的羊群受到它們的襲擊,在搏鬥中有8隻羊被野生動物咬死。後經專家初步判斷,兩隻大型野生動物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北豹。